查询

鲇鱼上竿

nián yú shàng gān
catfish climbs the pole
“鲇鱼上竿”的成语拼音为:nián yú shàng gān,注音:ㄋㄧㄢˊ ㄩˊ ㄕㄤˋ ㄍㄢ,词性:谓语动词短语;含贬义,年代:古代成语,出处: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梅圣俞以诗知名,三十年终不得一官职。晚年与修《唐书》,书成未奏而卒,士大夫莫不叹惜。其初受敕修《唐书》,语其妻刁氏曰:‘吾之修书,可谓猢狲入布袋矣。’刁氏对曰:‘君于仕宦,亦何异鲇鱼上竹竿耶!’”,基本解释:比喻上升艰难。同“鲇鱼上竹竿”。,例句:明代·冯梦龙《东篱乐府·八咏楼》:“捞着的觅上风头,不担风头不上梁,方知鲇鱼上竿。”
拼音 nián yú shàng gān
注音 ㄋㄧㄢˊ ㄩˊ ㄕㄤˋ ㄍㄢ
词性 谓语动词短语;含贬义
英文 catfish climbs the pole
年代 古代成语
解释 比喻上升艰难。同“鲇鱼上竹竿”。
出处 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梅圣俞以诗知名,三十年终不得一官职。晚年与修《唐书》,书成未奏而卒,士大夫莫不叹惜。其初受敕修《唐书》,语其妻刁氏曰:‘吾之修书,可谓猢狲入布袋矣。’刁氏对曰:‘君于仕宦,亦何异鲇鱼上竹竿耶!’”
例句 明代·冯梦龙《东篱乐府·八咏楼》:“捞着的觅上风头,不担风头不上梁,方知鲇鱼上竿。”
补充纠错
上一个成语: 年壮气锐
下一个成语: 鲇鱼上竹
以"竿"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补充纠错
  • 日已三竿形容太阳升得很高,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同“日上三竿”。
  • 百丈竿头佛教语,百丈高的竿子,比喻道行达到很高境界。
  • 百尺竿头桅杆或杂技长竿的顶端。比喻极高的官位和功名,或学问、事业有很高的成就。
  • 逢场竿木比喻偶尔凑凑热闹的人。
  •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 更进一竿更:再,又;竿:竹竿。又前进了一步。
  • 竿头日上竿头:竹竿尖头;上:上升。比喻学业进步很快。
  • 红日三竿指天已大亮,时候不早。
  • 上竿掇梯犹上树拔梯。比喻引诱人上前而断绝他的退路。
  • 立竿见影在阳光下把竿子竖起来,立刻就看到影子。比喻立刻见到功效。
  • 日上三竿太阳升起有三根竹竿那样高。形容太阳升得很高,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 日出三竿太阳升起有三根竹竿那样高。形容太阳升得很高,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 探竿影草探竿、影草、都是渔民使鱼聚集后下网捕捞之法。佛教禅宗借以喻启发性的随宜施教。
  • 竿头日进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 竿头一步比喻更进一步。
  • 竿头直上比喻进步很快。
  • 斩竿揭木犹言斩木揭竿。
  • 苞苴竿牍苞苴:蒲包,指赠送的礼物,引申为贿赂;竿牍:竹简为书,指书信,这里特指请托信。指携着礼物带着书信,去探访人。指行贿请托。
  • 斩木揭竿揭:举起;竿:竹竿。砍削树木当兵器,举起竹竿作军旗。比喻武装起义。
  • 揭竿而起揭:高举;竿:竹竿,代旗帜。砍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进行反抗。指人民起义。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补充纠错
  • 鲇鱼上竹比喻本想前进反而后退。
  • 鲇鱼上竿比喻上升艰难。同“鲇鱼上竹竿”。
  • 鲇鱼缘竹竿比喻上升艰难。同“鮎鱼上竹竿”。
  • 鲇鱼上竹竿俗说鲇鱼能上竹竿,但鲇鱼黏滑无鳞,爬竿毕竟困难。后以之比喻上升艰难。
相关汉字解释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