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示贬于褒

shì biǎn yú bāo
Denounce in praise
“示贬于褒”的成语拼音为:shì biǎn yú bāo,注音:ㄕˋ ㄅㄧㄢˇ ㄩˊ ㄅㄠ,词性:作谓语;指寓批评于表扬中,年代:古代成语,出处:明沈德符《野获编·礼部·南礼部恤典》:“石以违拂不成为义,张以怀情不尽为义,皆上所亲定。盖圣意示贬于褒也。”,基本解释:犹言寓批评于表扬。,例句:《史记·平津侯列传》中有记载:“孙子周既卒,故将军傅封、庞涓相见于城府。傅封曰:‘将军,孙子周即恶,而使我示贬于褒,女以我为功乎?’”
拼音 shì biǎn yú bāo
注音 ㄕˋ ㄅㄧㄢˇ ㄩˊ ㄅㄠ
词性 作谓语;指寓批评于表扬中
英文 Denounce in praise
年代 古代成语
解释 犹言寓批评于表扬。
出处 明沈德符《野获编·礼部·南礼部恤典》:“石以违拂不成为义,张以怀情不尽为义,皆上所亲定。盖圣意示贬于褒也。”
例句 《史记·平津侯列传》中有记载:“孙子周既卒,故将军傅封、庞涓相见于城府。傅封曰:‘将军,孙子周即恶,而使我示贬于褒,女以我为功乎?’”
补充纠错
上一个成语: 市无二价
下一个成语: 事败垂成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补充纠错
  • 褒贬与夺与夺:给予或夺取。指对人或事物给予赞扬或批评。
  • 褒善贬恶褒:赞扬;贬:批评。对好人好事加以赞扬;对坏人坏事加以斥责。指分清善恶,提出公正的评价。
  • 不置褒贬置:安放,这里有“加以”之间。褒:褒奖,夸赞,表扬。贬:贬低,指责。不加以表扬或批评。
  • 一字褒贬褒:赞扬,夸奖;贬:给予不好的评价。一个字的褒扬或贬斥。泛指记事论人,用字措辞严谨有分寸。
  • 褒衣博带褒、博:形容宽大。着宽袍,系阔带。指古代儒生的装束。
  • 笔削褒贬笔:记载。削:删改。古时在竹简或木简上写字,写错要修改时就用刀削。原指孔子作《春秋》,用文字来评文论物的好坏。也指用文字褒扬、贬斥人或事。
  • 示贬于褒犹言寓批评于表扬。
  • 褒衣危冠褒衣:宽大的衣服。危冠:高帽子。古代儒生的装束。指宽袍高帽。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补充纠错
  • 发纵指示发:发现;纵:放纵,也通“踪”。发现野兽的踪迹,指示猎狗跟踪追捕。比喻暗中操纵指挥。
  • 发综指示猎人发现野兽的踪迹,指示猎狗跟踪追捕。比喻在后面操纵指挥。
  • 不甘示弱示:显示,表现。不甘心表示自己比别人差。表示要较量一下,比个高低。
  • 发踪指示踪:踪迹。发现野兽的踪迹,指示猎狗跟踪追捕。比喻在幕后操纵指挥。
  • 无头告示用意不明的文告。也指缺乏主要内容的官样文章。
  • 枭首示众斩首悬示于众。
  • 安民告示安定人心的布告。现也指把要商量的或要办的事情预先通知大家。
  • 蒲鞭示辱对有过错的人用蒲做的鞭子抽打,只是为了使他感到羞耻,并不使他皮肉受苦。旧时用于宣扬官吏的所谓宽仁。
相关汉字解释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