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螳螂奋臂

táng láng fèn bì
Mantis arm
“螳螂奋臂”的成语拼音为:táng láng fèn bì,注音:ㄊㄤˊ ㄌㄤˊ ㄈㄣˋ ㄅㄧˋ,词性:作宾语、定语;指自不量力,年代:古代成语,出处:唐·黄滔《谢试官启》:“将怜其蚌蛤剖胎,只自回旋于皎月;螳螂奋臂无辞殒碎于高车。”,基本解释:犹螳臂当车。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败。,例句:却乃提一旅之师,抗百万之众,何异~,羊豚鼓鬣。★明·徐复祚《投梭记·却说》
拼音 táng láng fèn bì
注音 ㄊㄤˊ ㄌㄤˊ ㄈㄣˋ ㄅㄧˋ
词性 作宾语、定语;指自不量力
英文 Mantis arm
年代 古代成语
解释 犹螳臂当车。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败。
出处 唐·黄滔《谢试官启》:“将怜其蚌蛤剖胎,只自回旋于皎月;螳螂奋臂无辞殒碎于高车。”
例句 却乃提一旅之师,抗百万之众,何异~,羊豚鼓鬣。 ★明·徐复祚《投梭记·却说》
补充纠错
上一个成语: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下一个成语: 螳螂黄雀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补充纠错
  • 枕山臂江指依山傍水。
  • 交臂失之比喻遇到了机会而又当面错过。
  • 三首六臂神道的形状。后比喻神通广大,本领出众。同“三头六臂”。
  • 交臂历指交臂:两手反缚;历指:古代拶指的刑罚。象罪犯两手反缚、受拶指的刑罚一般。形容痛苦万状,毫无自由。
  • 把臂入林把:指挽着;林:山林。互挽手臂,表示亲热。旧指相偕归隐。
  • 啮臂之好旧时指男女密约婚嫁之事。
  • 割臂盟公割臂:刺破胳臂;盟:盟约。原指春秋战国时鲁庄公与孟任割破胳臂,订下婚约。后泛指用割破手臂立誓宁约(指男女秘订婚约)。
  • 如臂使指像胳膊支配手指那样。比喻指挥如意,没有牵制。
  • 把臂徐去互相挽着胳膊慢慢离开。
  • 铜头铁臂形容人勇猛强悍。同“铜头铁额”。
  • 交臂相失犹言交臂失之。比喻遇到了机会而又当面错过。
  • 失之交臂交臂:胳膊碰胳膊,指擦肩而过。形容当面错过。
  • 割臂之盟割臂:刺破胳臂;盟:盟约。原指春秋战国时鲁庄公与孟任割破胳臂,订下婚约。后泛指用割破手臂立誓宁约(指男女秘订婚约)。
  • 一臂之力臂:胳膊。指一部分力量或不大的力量。表示从旁帮一点忙。
  • 鼠肝虫臂比喻极微小而无价值的东西。
  • 三头六臂三个脑袋,六条胳臂。原为佛家语,指佛的法相。后比喻神奇的本领。
  • 搤臂啮指指至孝之人与父母心相感应。
  • 袒臂挥拳挽袖露臂,挥动拳头。形容准备动武的样子。
  • 攘臂一呼攘:挥动。挥动手臂呼喊(多用在号召)。
  • 六臂三头比喻人的本事非凡,神通广大。
  • 虫臂鼠肝比喻极微小而无价值的东西。
  • 臂有四肘比喻不凡的相貌。
  • 相失交臂比喻机会错过。
  • 鼠臂虮肝犹言鼠肝虫臂。指或为鼠臂或为虮肝,指人世变化无常。
  • 失诸交臂指当面错过机会。
  • 掉臂不顾掉:摆动。摆动着手臂,头也不回。形容毫无眷顾。
  • 振臂一呼振:挥动。挥动手臂呼喊(多用在号召)。
  • 揎腕攘臂捋袖伸臂。一种粗暴的姿态。
  • 揎拳裸臂伸出拳头,露出手臂。一种粗野蛮横的姿态。
  • 九折臂九:泛指多次;折:断。多次折断胳膊,经过反复治疗而熟知医理。比喻阅历多,经验丰富。
  • 三头八臂神道的形状。后比喻神通广大,本领出众。同“三头六臂”。
  • 使臂使指象使用自己的手臂和手指一样。比喻指挥自如。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补充纠错
  • 螳螂黄雀比喻目光短浅,只见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略语。
  • 以螳当车用螳臂阻挡车轮前进。比喻自不量力。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浅,只想到算计别人,没想到别人在算计他。
  • 螳臂当辙比喻自不量力,招致失败。同“螳臂当车”。
  • 螳臂当车当:阻挡。螳螂举起前肢企图阻挡车子前进。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败。
  • 螳螂拒辙犹螳臂当车。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败。
  • 螳臂挡车比喻自不量力,招致失败。同“螳臂当车”。
相关汉字解释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