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吞纸抱犬

tūn zhǐ bào quǎn
Paper hugging dog
“吞纸抱犬”的成语拼音为:tūn zhǐ bào quǎn,注音:ㄊㄨㄣ ㄓˇ ㄅㄠˋ ㄑㄨㄢˇ,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年代:古代成语,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好学,家贫无资,累日不爨,乃时吞纸以实腹;寒无毡被,抱犬而卧。”,基本解释:吞纸充饥,抱犬御寒。形容家贫好学。,例句:明代·冯梦龙《喻世明言·包远儿》:“黄司户用心因此事吞纸抱犬,并勒着我要成个字样。”
拼音 tūn zhǐ bào quǎn
注音 ㄊㄨㄣ ㄓˇ ㄅㄠˋ ㄑㄨㄢˇ
词性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英文 Paper hugging dog
年代 古代成语
解释 吞纸充饥,抱犬御寒。形容家贫好学。
出处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好学,家贫无资,累日不爨,乃时吞纸以实腹;寒无毡被,抱犬而卧。”
例句 明代·冯梦龙《喻世明言·包远儿》:“黄司户用心因此事吞纸抱犬,并勒着我要成个字样。”
补充纠错
上一个成语: 吞云吐雾
下一个成语: 吞舟漏网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补充纠错
  •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用以比喻一人得势,与其有关者亦皆随之发迹。多含讽刺意。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鸡鸣狗吠的声音都能听到,可是一辈子也不互相来往。现在形容彼此不了解,不互通音讯。
  •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个人得道面仙,全家连鸡、狗也都随之升天。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
  • 鸡犬不安形容骚扰得厉害,连鸡狗都不得安宁。同“鸡犬不宁”。
  • 犬牙交错错:交叉,错杂。比喻交界线很曲折,象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也比喻情况复杂,双方有多种因素参差交错。
  • 斗鸡走犬指旧时剥削阶级子弟游手好闲的无聊游戏。同“斗鸡走狗”。
  • 犬马之报愿象犬马那样供人驱使,以报恩情。
  • 一犬吠形,百犬吠声吠:狗叫;形:影子。一只狗看到影子叫起来,很多狗也跟着乱叫。比喻不了解事情真相,随声附和。
  • 画虎类犬类:象。画老虎不成,却象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
  • 东门黄犬用以作为为官遭祸,抽身悔迟之典。
  • 鹰犬之才鹰犬:猎人驯养的鹰与猎狗,打猎时用于追捕猎物。用作鹰犬之才。比喻供驱使、能出力的人。
  • 鸡犬不惊形容行军纪律严明,连鸡狗都没有受到惊动。也指平安无事。
  • 鸡犬无惊形容行军纪律严明,连鸡狗都没有受到惊动。也指平安无事。同“鸡犬不惊”。
  • 狂犬吠日疯狗对着太阳乱叫。比喻坏人自不量力地叫嚣。
  • 犬马之养供养父母的谦辞。
  • 补牢顾犬丢失了羊,才修补羊圈;见了野兔,才回头唤狗去追捕。比喻对出现的失误,及时设法补救。
  • 驴鸣犬吠如同驴叫狗咬一般。形容文字言语拙劣。
  •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鸡鸣狗吠的声音都能听到,可是一辈子也不互相来往。现在形容彼此不了解,不互通音讯。
  • 犬马之劳愿象犬马那样为君主奔走效力。表示心甘情愿受人驱使,为人效劳。
  • 目兔顾犬看见兔子而呼猎犬。比喻及时补救。
  • 鸡犬不宁宁:安宁。形容骚扰得厉害,连鸡狗都不得安宁。
  • 画虎不成反类犬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同“画虎不成反类狗”。
  • 烹犬藏弓犹烹狗藏弓。比喻事成之后把效劳出力的人抛弃以至杀害。
  • 声色犬马声:歌舞;色:女色;犬:养狗;马:骑马。形容剥削阶级荒淫无耻的生活方式。
  • 鸡犬不留形容屠杀残酷,连鸡狗都不能幸免。
  • 鸡犬升天传说汉朝淮南王刘安修炼成仙后,把剩下的药撒在院子里,鸡和狗吃了,也都升天了。后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的人也跟着得势。
  • 蜀犬吠日蜀:四川省的简称;吠:狗叫。原意是四川多雨,那里的狗不常见太阳,出太阳就要叫。比喻少见多怪。
  • 犬马之疾谦称自己的疾病。
  • 犬马之年对尊上卑称自己的年龄。
  • 飞鹰走犬指打猎游荡的生活。同“飞鹰走狗”。
  • 将门无犬子将门:将、相的家庭。比喻父辈有才能,子孙也不会有庸才俗辈。
  • 景升豚犬景升,东汉末年荆州牧刘表字。表与其子琦琮皆碌碌无为。故世人用“景升豚犬”谦称自己的子女。
  • 鸡犬皆仙传说汉朝淮南王刘安修炼成仙后,把剩下的药撒在院子里,鸡和狗吃了,也都升天了。后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的人也跟着得势。
  • 鸡犬桑麻形容乡村的安静生活。
  • 鸡犬相闻指人烟稠密。
  • 犬马恋主比喻臣下眷怀君上。
  • 嫁犬逐犬指出嫁女子唯夫是从。
  • 见兔顾犬顾:回头看。看到了兔子,再回头叫唤猎狗去追捕。比喻动作虽稍迟,但赶紧想办法,还来得及。
  • 鸡犬不闻形容极为荒凉冷僻。
  • 犬马之决指臣僚的果敢决断。
  • 狡兔死,良犬烹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同“狡兔死,良狗烹”。
  • 兔死犬饥比喻敌人灭亡后,功臣不受重用。
  • 鸡鸣犬吠比喻聚居在一处的人口稠密。同“鸡鸣狗吠”。
  • 犬吠之盗指小偷。
  • 犬迹狐踪比喻低弱的身手。
  • 犬马之力犹犬马之劳。表示心甘情愿受人驱使,为人效劳。
  • 犬马之恋比喻臣子眷恋君上。
  • 犬牙鹰爪比喻善攫取的手段。
  • 鹰犬塞途鹰犬:打猎时追捕禽兽的鹰和猎犬,比喻爪牙;塞:堵塞;途:道路。坏人的爪牙塞满道路。
  • 犬吠之警指抢劫、偷窃之类。
  • 犬牙相错错:交叉,错杂。比喻交界线很曲折,象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也比喻情况复杂,双方有多种因素参差交错。
  • 犬兔俱毙比喻双方同归于尽。
  • 篱牢犬不入篱笆编得结实,狗就钻不进来。比喻自己品行端正,坏人就无法勾引。
  • 桀犬吠尧桀的犬向尧狂吠。比喻奴才一心为他的主了效劳。
  • 犬牙盘石指封建王朝分封宗室子弟以巩固统治。
  • 顾犬补牢比喻事情出了差错,宜及时设法补救。
  • 效犬马力效劳的谦词。意思是效犬马之劳。
  • 淮南鸡犬淮南王的鸡和狗。比喻投靠别人而得势的人。
  • 蹠犬噬尧原指人臣各为其主。后用以比喻嫉妒贤才。
  • 犬马之诚比喻诚心实意。一般谦称自己的诚意。
  • 众犬吠声比喻随声附和。
  • 土鸡瓦犬用泥捏的鸡,用瓦做的狗。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用的东西。
  • 飞鹰奔犬放出鹰和狗去追捕野兽。指打猎。同“飞鹰走狗”。
  • 吞纸抱犬吞纸充饥,抱犬御寒。形容家贫好学。
  • 跖犬吠尧桀的犬向尧狂吠。比喻各为其主。
  • 犬牙相制制:牵制。指地界连接,如犬牙交错,可以互相牵制。
  • 放鹰逐犬指打猎。
  • 跖犬噬尧原指人臣各为其主。后用以比喻嫉妒贤才。
  • 粤犬吠雪两广很少下雪,狗看见下雪就叫。比喻少见多怪。
  • 陶犬瓦鸡陶土做的狗,泥土塑的鸡。比喻徒具形式而无实用的东西。
  • 丧家之犬无家可归的狗。比喻无处投奔,到处乱窜的人。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补充纠错
  • 气吞湖海犹气吞山河。形容气魄很大。
  • 人心不足蛇吞象比喻人贪心不足,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样。
  • 气忍声吞受了气而勉强忍耐,不说什么话。形容窝囊。
  • 生吞活剥原指生硬搬用别人诗文的词句。现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机械的搬用经验、理论等。
  • 杜口吞声形容一句话也不说。
  • 狼吞虎餐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 狼吞虎噬像狼虎那样吞食咬嚼。比喻极为贪婪残忍。
  • 吞舟漏网本指大鱼漏网,后常以喻罪大者逍遥法外。同“吞舟是漏”。
  • 吞舟之鱼能吞舟的大鱼。常以喻人事之大者。
  • 饮冰吞檗指生活清苦,为人清白。同“饮冰食蘖”。
  • 蛇欲吞象蛇想吞下大象。比喻贪欲极大。
  • 气断声吞气出不来,话说不出。形容极度忧伤失望。
  • 气吞宇宙犹气吞山河。形容气魄很大。
  • 负重吞污犹言忍辱负重。
  • 鲸吞虎噬像鲸鱼和老虎一样吞食。多比喻吞并土地财物。
  • 忍气吞声忍气:受了气不发作;吞声:不敢出声。指受了气勉强忍耐,有话不敢说出来。
  • 饮恨吞声饮恨:强忍怨恨;吞声:哭泣而不敢出声。形容忍恨含悲,不敢表露。
  • 轻吞慢吐形容歌唱时声音轻柔,吐词缓慢。
  • 气吞虹蜺犹气吞山河。形容气魄宏大。
  • 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 虎踞鲸吞比喻豪强割据和相互兼并。
  • 壮气吞牛形容气势雄壮远大。
  • 吞吞吐吐想说,但又不痛痛快快地说。形容说话有顾虑。
  • 鲸吞蚕食像鲸鱼吞食一口吞下,像蚕吃桑叶逐步侵占。比喻用各种手段侵吞。
  • 活剥生吞比喻机械地搬用或生硬地模仿。
  • 饮泣吞声眼泪只能往肚里流,不敢哭出声来。形容受压迫时,忍受痛苦,不敢公开表露。
  • 啮雪吞毡指为坚持气节而过艰苦的生活。
  • 气吞牛斗牛:牵牛星。斗:北斗星。牛斗泛指星空。形容气魄很大。
  • 半吞半吐形容说话含糊不清,不直截了当。
  • 网漏吞舟网:渔网,比喻法网;吞舟:吞舟的大鱼,比喻大奸。网里漏掉吞舟大鱼。比喻法律太宽,使重大的罪犯也能漏网。
  • 浑抡吞枣比喻笼统地接受,不加分析,食而不化。同“浑沦吞枣”。
  • 浑沦吞枣整个地吞下枣子。比喻笼统地接受,不加分析,食而不化。
  • 饮气吞声指不喘气,不做声。形容忧惧惶恐。
  • 啮檗吞针檗:俗称黄柏,味苦。啮檗:食用黄檗,比喻食物之味如黄檗之苦。吞针:将针吞下,比喻食物极难入口。形容食物难以下咽。
  • 吞声饮气犹吞声忍气。形容受了气而勉强忍耐,不敢出声。
  • 吞炭漆身以之为忍辱含垢,矢志复仇的典实。
  • 饿虎吞羊饥饿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 鲸吞蛇噬像鲸鱼和蛇一样吞食。比喻侵吞兼并。
  • 蛇食鲸吞蛇食:像蛇一样吞食。鲸吞:像鲸一样吞咽。比喻强者逐步并吞弱者。
  • 蚕食鲸吞象蚕吃桑叶那样一步步侵占,象鲸吞食那样一下子吞并。比喻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别国的领土。
  • 气吞山河气势可以吞没山河。形容气魄很大。
  • 鳌掷鲸吞比喻文辞气势磅礴,跌宕起伏。亦作“鳌掷鲸呿”。
  • 吞刀吐火古杂剧之一,泛称魔术。
  • 吞风饮雨犹言餐风宿露。形容四处奔波,生活艰辛。
  • 吞声忍泪形容强忍悲伤。
  • 吞符翕景指道者吞符箓,服日霞。
  • 吞云吐雾原形容道士修炼养气,不吃五谷,后形容人吸烟。
  • 鹘仑吞枣把枣子整个儿吞下,不细嚼辨味。常比喻在学习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
  • 咽苦吞甘犹咽苦吐甘。偏指吃苦。
  • 吞刀刮肠比喻决心改过自新。
  • 吞声饮恨指抱恨无言。
  • 囫囵吞枣囫囵: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 吞声忍气吞声:不敢出声;忍:忍耐。形容受了气而勉强忍耐,不敢出声。
  • 漆身吞炭漆身:身上涂漆为癞;吞炭:喉咙吞炭使哑。指故意变形改音,使人不能认出自己。
  • 吞舟是漏本指大鱼漏网,后常以喻罪大者逍遥法外。
  • 钳口吞舌犹言闭口不言。紧闭着嘴,什么也不说。
  • 屏气吞声犹言忍气吞声。指受了气勉强忍耐,有话不敢说出来。
  • 吞声饮泣形容不出声地悲泣。
  • 吞言咽理指不敢声张和申辩。
相关汉字解释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