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击钵催诗

jī bō cuī shī
To make a poem with a bowl
“击钵催诗”的成语拼音为:jī bō cuī shī,注音:ㄐㄧ ㄅㄛ ㄘㄨㄟ ㄕ,词性:作谓语、定语;指限时成诗,年代:古代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7回:“七步八叉,具有成例,古人击钵催诗,我要击钵了。”,基本解释:指限时成诗。比喻诗才敏捷。,例句:唐代白居易《琵琶行》中有句:“击钵催诗,省夜将飞。”意思是敲击乐器来督促诗人写诗,以表达对诗人创作的催促和期待。
拼音 jī bō cuī shī
注音 ㄐㄧ ㄅㄛ ㄘㄨㄟ ㄕ
词性 作谓语、定语;指限时成诗
英文 To make a poem with a bowl
年代 古代成语
解释 指限时成诗。比喻诗才敏捷。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7回:“七步八叉,具有成例,古人击钵催诗,我要击钵了。”
例句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中有句:“击钵催诗,省夜将飞。”意思是敲击乐器来督促诗人写诗,以表达对诗人创作的催促和期待。
补充纠错
上一个成语: 击鞭锤镫
下一个成语: 击搏挽裂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补充纠错
  • 画意诗情像诗画里所描摩的能给人以美感的意境。
  • 酒龙诗虎比喻嗜酒善饮、才高能诗的人。
  • 酒虎诗龙比喻嗜酒善饮、才高能诗的人。
  • 子曰诗云子:指孔子;诗:指《诗经》;曰、云:说。泛指儒家言论。
  • 诗情画意像诗画里所描摩的能给人以美感的意境。
  • 画中有诗指画里富有诗意。
  • 诗礼人家世代读书以传统封建礼教为行为准则的人家。
  • 诗礼之家诗:指《诗经》;礼:指《周祀》、《仪礼》、《礼记》。旧指世代读书讲究礼教的人家。
  • 诗礼之训子女遵承父亲的教诲。
  • 诗书发冢比喻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伪君子作风。
  • 诗庭之训指父训。
  • 诗肠鼓吹鼓吹:乐器合奏。特指听到黄鹂鸣声,可以引起诗兴。
  • 诗家三昧指作诗的诀窍。
  • 诗朋酒侣侣:伴侣,同伴。作诗饮酒的朋友。同“诗朋酒友”。
  • 诗礼传家指以儒家经典及其道德规范世代相传。
  • 诗以言志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志趣。亦作“诗言志”、“诗以道志”。
  • 五步成诗唐史青能五步成诗。后用以比喻才思敏捷。
  • 红叶题诗唐代宫女良缘巧合的故事。比喻姻缘的巧合。
  • 诗酒朋侪侪:等辈,同类的人。作诗饮酒的朋友。同“诗朋酒友”。
  • 诗朋酒友作诗饮酒的朋友。
  • 诗云子曰《诗经》所说和孔子所言。二者均为历代儒者遵奉的信条。因用以泛指儒家言论或经典著作。
  • 敦诗说礼敦:敦厚。诗:《诗经》。诚恳地学《诗》,大力讲《礼》。旧时统治阶级表示要按照《诗经》温柔敦厚的精神和古礼的规定办事。
  • 诗中有画形容长于描写景物的诗,使读者如置身图画当中。也形容诗的意境非常优美。
  • 杜默为诗杜:杜撰、臆造。杜默:指孤陋寡闻。孤陋寡闻,随意杜撰之诗。
  • 七步成诗称人才思敏捷。
  • 诗酒风流作诗饮酒。古人以此为风流韵事,故称。
  • 横槊赋诗槊:长矛;赋:吟。横着长矛而赋诗。指能文能武的英雄豪迈气概。
  • 沈诗任笔①南朝梁沈约以诗着称,任昉以表、奏、书、启诸体散文擅名,时人称为“沈诗任笔”。笔,指无韵之文。②用以泛指诗文。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补充纠错
  • 击碎唾壶唾壶:古代的痰盂。形容对文学作品的高度赞赏。
  • 各个击破各个:逐个;击:攻。军事术语。指利用优势兵力将被分割开的敌军一部分一部分消灭。有时也比喻将问题逐个解决。
  • 乘胜追击乘:趁着。趁着胜利的形势继续追击敌人,扩大战果。
  • 声东击西声:声张。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
  • 击鼓鸣金古时两军作战时用鼓和金发号施令,击鼓则进,鸣金则退。
  • 敲金击玉敲钟击磬。喻诗文声调铿锵动听。
  •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其:他的;锐气:勇猛的气势;惰:松懈善于用兵之人,总是避开敌人初来时的气势,等敌人疲惫时再狠狠打击。
  • 击中要害要害:易于致命的部位,引伸为重要部门或问题的关键。正打中致命的部位。
  • 风驱电击形容迅速出击。同“风驰电击”。
  • 毂击肩摩肩膀和肩膀相摩,车轮和车轮相撞。形容行人车辆往来拥挤。
  • 突然袭击指军事上出其不意地攻击。
  • 击排冒没指攻击排斥,轻率而不顾一切。
  • 中流击楫击:敲打;楫:浆。比喻立志奋发图强。
  • 车击舟连车相撞,船相连。极言车船之多。
  • 旁敲侧击比喻说话、写文章不从正面直接点明,而是从侧面曲折地加以讽刺或抨击。
  • 击节称赏节:节拍;赏:赞赏。形容对诗文、音乐等的赞赏。
  • 击玉敲金如金玉被撞击而发出的声音。形容言辞铿然有声,正确无误。
  • 肩摩毂击肩膀和肩膀相摩,车轮和车轮相撞。形容行人车辆往来拥挤。
  • 轻敲缓击比喻婉转地表达意思和说明问题。
  • 击毂摩肩形容车马众多。
  • 击节叹赏节:节拍;赏:赞赏。形容对诗文、音乐等的赞赏。
  • 击筑悲歌击:敲击;筑:古乐器名。敲击着筑,唱着悲壮的歌。形容慷慨悲歌。
  • 以逸击劳用充分养息的军队攻击疲劳的敌人。
  • 星流电击形容迅猛异常。同“星流霆击”。
  • 架肩击毂肩膀相挨,车轮相撞。形容行人车辆拥挤。
  • 击其不意在敌人没有预料到的情况下进行攻击。
  • 击钟陈鼎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器。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
  • 避强击弱军事用语。在运动战中避开敌人的精锐部队而专拣疲弱的打。
  • 鼓腹击壤原指人民吃得饱,有余闲游戏。后用为称颂太平盛世之典。同“击壤鼓腹”。
  • 四面出击形容工作全面展开,没有重点。
  • 神抶电击指如神电之笞击。比喻进击疾速。
  • 唾壶击缺形容心情忧愤或感情激昂。
  • 抱关击柝柝:木梆;抱关:守关;击柝:打更巡夜。守关巡夜的人。比喻职位卑下。
  • 东声西击犹言声东击西。扬言要攻此方,实际却攻彼方。
  • 风驰电击形容迅速出击。
  • 击电奔星形容快速。
  • 鹰撮霆击像老鹰攫食,雷霆猛击。形容气势威猛。
  • 分进合击军队从几个方向前进,协同围击同一目标。
  • 风驰霆击形容迅速出击。同“风驰电击”。
  • 无懈可击懈:松懈,引伸为漏洞、破绽。没有一点弱点可以让人攻击。形容十分严密,找不到一点漏洞。
  • 目击道存眼光一接触便知“道”之所在。形容悟性好。
  • 击搏挽裂攻打撕裂。形容争斗激烈。
  • 击钟鼎食打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或富人生活奢华。
  • 避实击虚指避开敌人的主力,找敌人的弱点进攻。又指谈问题回避要害。
  • 风行电击形容气势迅猛。
  • 打击报复打击:攻击。用敌对的态度回击对方。
  • 唾壶击碎唾壶:古代的痰盂。形容对文学作品的高度赞赏。
  • 目击耳闻亲眼看到,亲耳听到。
  • 东驰西击指指挥不统一,几路军队各自行动。
  • 悲歌击筑以之为典,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 道存目击一个人具有深厚的道德修养,人们只需一接触便能感受得到。
  • 击鞭锤镫指驱马疾行。指急行军。
  • 击楫中流比喻立志奋发图强。
  • 击石弹丝指奏乐。
  • 不堪一击不堪:经不起。形容力量薄弱,经不起一击。也形容论点不严密,经不起反驳。
  • 反戈一击掉转武器向自己原来所属的阵营进行攻击。
  • 迎头痛击迎头:迎面,当头;痛:狠狠地。迎上去给敌人以狠狠的打击。
  • 抚掌击节抚掌:拍手。击节:打拍子。①拍手为乐曲打拍子。②拍手表示非常赞赏。
  • 重关击柝设置重门,击柝(木梆)巡夜。指警戒森严。
  • 摩肩击毂肩膀和肩膀相摩,车轮和车轮相撞。形容行人车辆往来拥挤。
  • 敲金击石金、石:指钟磬一类的乐器。演奏钟磬等乐器。也形容声音铿锵。
  • 盎盂相击比喻一家人争吵。
  • 击壤鼓腹原谓人民吃得饱,有余闲游戏。后用为称颂太平盛世之典。
  • 枕戈击楫枕着兵器,拍击船桨。形容杀敌心切,志节慷慨。
  • 耳闻目击击:接触。亲自听说,亲眼看见。
  • 星流霆击指如流星闪电。形容迅猛异常。
  • 以半击倍用半数兵力击破一倍于己的敌人。形容取胜之易。
  • 投卵击石比喻不自量力,自取失败。
  • 鸷击狼噬指凶狠地残害人。
  • 鹰击长空指雄鹰振翅飞翔于辽阔的天空。亦比喻有雄心壮志的人在广阔的领域中施展自己的才能。
  • 鹰击毛挚击:搏击;挚:凶猛。鸷鸟扑击其他动物时,羽毛都张着。比喻严酷凶悍。
  • 避强击惰军事用语。在运动战中避开敌人的精锐部队而专拣疲弱的打。
  • 重门击柝柝:打更用的梆子。设置重重门户,并派更夫巡夜。指严加戒备,以防不测。
  • 以卵击石拿蛋去碰石头。比喻不估计自己的力量,自取灭亡。
  • 鸷鸟将击,卑飞敛翼比喻欲擒故纵,伺机而后发。
相关汉字解释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