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浓桃艳李

nóng táo yàn lǐ
Peaches and plums
“浓桃艳李”的成语拼音为:nóng táo yàn lǐ,注音:ㄋㄨㄥˊ ㄊㄠˊ ㄧㄢˋ ㄌㄧˇ,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人的容貌,年代:古代成语,出处:明·高濂《玉簪记·词媾》:“谁承望今宵牛女,银河咫尺间,巧一似穿针会,两下里青春浓桃艳李。”,基本解释:桃花浓丽,李花鲜艳。比喻人容貌俊美,神采焕发。,例句:唐朝·杜牧《秋夕》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渐近银河落九天,业精于勤荒于嬉。夜来风叶已鸣廊,碧纱窗下水沉冰。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拼音 nóng táo yàn lǐ
注音 ㄋㄨㄥˊ ㄊㄠˊ ㄧㄢˋ ㄌㄧˇ
词性 作宾语、定语;用于人的容貌
英文 Peaches and plums
年代 古代成语
解释 桃花浓丽,李花鲜艳。比喻人容貌俊美,神采焕发。
出处 明·高濂《玉簪记·词媾》:“谁承望今宵牛女,银河咫尺间,巧一似穿针会,两下里青春浓桃艳李。”
例句 唐朝·杜牧《秋夕》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渐近银河落九天,业精于勤荒于嬉。夜来风叶已鸣廊,碧纱窗下水沉冰。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补充纠错
上一个成语: 浓墨重彩
下一个成语: 浓荫蔽日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补充纠错
  • 避瓜防李表示避免嫌疑。
  • 李广未封汉名将李广部下因军功而封侯的人很多,而李广本人抗击匈奴,战功显赫,却不见封侯。后因以“李广未封”、“李广不侯”、“李广难封”慨叹功高不爵,命运乖舛。
  • 道旁苦李比喻不被重视的人。
  • 沉李浮瓜吃在冷水里浸过的瓜果。形容暑天消夏的生活。
  • 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
  • 道边苦李比喻庸才,无用之才。
  • 李郭仙舟常用为友人相亲之典。
  • 浮瓜沉李吃在冷水里浸过的瓜果。形容暑天消夏的生活。
  • 张公吃酒李公颠后有移花接木或顶缸之义。同“张公吃酒李公醉”。
  • 道傍苦李比喻庸才,无用之才。同“道边苦李”。
  • 李下瓜田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
  •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走过瓜田,不要弯下身子提鞋;经过李树下面,不要举起手来整理帽子。比喻避嫌疑。
  • 张冠李戴把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
  • 张三李四假设的名字,泛指某人或某些人。
  • 瓜皮搭李树根本搭不上。指强认亲族。
  •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比喻避嫌疑。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 李广难封以之慨叹功高不爵,命运乖舛。同“李广未封”。
  • 正冠李下在李树下不整帽子,以避免偷李的嫌疑。比喻做容易引起怀疑的事。
  • 指李推张指相互推委,逃避责任。
  •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走过瓜田,不要弯下身子提鞋;经过李树下面,不要举起手来整理帽子。比喻避嫌疑。
  • 浮瓜沈李指以寒泉洗瓜果解渴。后代指消夏的生活。
  • 李郭同船以之比喻知已相处。同“李郭同舟”。
  • 张王李赵四者皆最常见的姓,连用泛指一般人。
  • 张甲李乙犹言张三李四。
  • 张王赵李泛指一些人。也指寻常之辈。
  • 避李嫌瓜以之表示避免嫌疑。
  • 李郭同舟以之比喻知已相处。
  • 张公吃酒李公醉比喻由于误会而代人受过。
  • 瓜李之嫌瓜李:瓜田李下。比喻处在嫌疑的地位。
  • 卖李钻核先钻李核,然后出卖,免得别人得到良种。形容极端自私。
  • 李广不侯以之慨叹功高不爵,命运乖舛。同“李广未封”。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补充纠错
  • 淡妆浓抹妆:化妆;抹:抹粉。指淡雅和浓艳两种不同的妆饰打扮。
  • 淡汝浓抹妆:装饰;抹:涂抹。形容素雅和艳丽两种不同的装饰。
  • 浓墨重彩用浓重的墨汁和颜色来描绘。形容着力描写。
  • 浓抹淡妆指淡雅和浓艳两种不同的妆饰打扮。同“淡妆浓抹”。
  • 浓荫蔽日形容树木枝繁叶茂,可以遮住阳光。
  • 甘旨肥浓泛指佳肴美味。
  • 浓眉大眼又黑又密的眉毛,大大的眼睛。形容眉目有神的人。
  • 浓妆淡抹指浓艳和淡雅两种不同的妆饰。参见“淡妆浓抹”。
相关汉字解释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