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浮瓜沈李

fú guā shěn lǐ
superficial similarities
“浮瓜沈李”的成语拼音为:fú guā shěn lǐ,注音:ㄈㄨˊ ㄍㄨㄚ ㄕㄣˇ ㄌㄧˇ,词性:名词短语,年代:近现代成语,出处:语出三国·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浮甘瓜於清泉,沈朱李於寒水。”亦作“浮瓜沉李”。,基本解释:指以寒泉洗瓜果解渴。后代指消夏的生活。,例句:唐代·杜甫《闻官军收河西河东取青州(二首)》之一:“雨势如麻终日住,浮瓜沈李不成熟。”
拼音 fú guā shěn lǐ
注音 ㄈㄨˊ ㄍㄨㄚ ㄕㄣˇ ㄌㄧˇ
词性 名词短语
英文 superficial similarities
年代 近现代成语
解释 指以寒泉洗瓜果解渴。后代指消夏的生活。
出处 语出三国·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浮甘瓜於清泉,沈朱李於寒水。”亦作“浮瓜沉李”。
例句 唐代·杜甫《闻官军收河西河东取青州(二首)》之一:“雨势如麻终日住,浮瓜沈李不成熟。”
补充纠错
上一个成语: 浮瓜沉李
下一个成语: 浮光掠影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补充纠错
  • 门墙桃李门墙:指师长之门;桃李:比喻后进者或学生。称他人的学生。
  • 凡桃俗李平凡、普通的桃花和李花。比喻庸俗的人或平常的事物。
  • 李广未封汉名将李广部下因军功而封侯的人很多,而李广本人抗击匈奴,战功显赫,却不见封侯。后因以“李广未封”、“李广不侯”、“李广难封”慨叹功高不爵,命运乖舛。
  • 道旁苦李比喻不被重视的人。
  • 以桃代李比喻以自身去顶替别人。
  • 道边苦李比喻庸才,无用之才。
  • 桃李争妍桃花李花竞相开放。形容春光艳丽。
  • 李郭仙舟常用为友人相亲之典。
  • 张公吃酒李公颠后有移花接木或顶缸之义。同“张公吃酒李公醉”。
  • 道傍苦李比喻庸才,无用之才。同“道边苦李”。
  • 桃来李答比喻互相酬赠。
  • 桃李精神形容妖艳娇媚的神态。
  • 将李代桃比喻代人受罪或彼此顶替。
  • 张冠李戴把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
  • 张三李四假设的名字,泛指某人或某些人。
  • 李白桃红桃花红,李花白。指春天美好宜人的景色。
  • 李广难封以之慨叹功高不爵,命运乖舛。同“李广未封”。
  • 方桃譬李形容姿质之美有如桃李一般。
  • 正冠李下在李树下不整帽子,以避免偷李的嫌疑。比喻做容易引起怀疑的事。
  • 指李推张指相互推委,逃避责任。
  • 桃李遍天下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同“桃李满天下”。
  • 僵桃代李比喻代人受罪责或以此代彼。同“僵李代桃”。
  • 报李投桃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
  • 艳如桃李容颜像成熟的桃李那样娇艳。
  • 桃李满天下桃李:指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
  • 桃李之馈原指互赠礼品,后引申指送礼,贿赂。
  • 桃夭李艳桃李盛开。泛指春日美景。
  • 李郭同船以之比喻知已相处。同“李郭同舟”。
  • 张王李赵四者皆最常见的姓,连用泛指一般人。
  • 桃僵李代原比喻兄弟友爱相助,后转用为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同“李代桃僵”。
  • 桃李春风比喻学生受到良师的谆谆教诲。
  • 浓桃艳李桃花浓丽,李花鲜艳。比喻人容貌俊美,神采焕发。
  • 李代桃僵僵:枯死。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后转用来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 张甲李乙犹言张三李四。
  • 公门桃李公:对人的尊称。尊称某人引进的后辈、栽培的学生。
  • 投桃报李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
  •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古谚语。比喻实至名归。
  • 桃李之教指老师的教诲。
  • 李郭同舟以之比喻知已相处。
  • 张王赵李泛指一些人。也指寻常之辈。
  • 夭桃秾李比喻年少美貌。多用为对人婚娶的颂辞。
  • 艳如桃李,冷若冰霜形容女子容貌艳丽而态度严肃。
  • 桃李不言,下自成行古谚语。比喻实至名归。
  • 桃李成蹊“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省语。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 桃李门墙指生徒众多的师门。
  • 夭桃穠李比喻年少美貌。多用为对人婚娶的颂辞。同“夭桃秾李”。
  • 张公吃酒李公醉比喻由于误会而代人受过。
  •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原意是桃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 僵李代桃比喻代人受罪责或以此代彼。亦作“僵桃代李”。
  • 卖李钻核先钻李核,然后出卖,免得别人得到良种。形容极端自私。
  • 李广不侯以之慨叹功高不爵,命运乖舛。同“李广未封”。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补充纠错
  • 心粗气浮粗:粗疏,轻率;浮:浮躁。形容人不细心,不沉着。
  • 浮光跃金月光照在浮动的水面上,金光跳跃。
  • 人浮于事浮:超过。原指人的才德高过所得俸禄的等级。后指工作中人员过多或人多事少。
  • 从俗浮沉顺着世俗或浮或沉。指能够随着世俗或时势的变化而变化。
  • 心浮气粗形容人不细心,不沉着。同“心粗气浮”。
  • 心浮气躁形容人性情浮躁,做事不踏实。
  • 与世沉浮与:和,同;世:指世人;沉浮:随波逐流。随大流,大家怎样,自己也怎样。
  • 断梗浮萍比喻漂泊不定。
  • 富贵浮云意思是不义而富贵,对于我就象浮云那样轻飘。比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
  • 浮光略影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同“浮光掠影”。
  • 载沉载浮在水中上下沉浮。
  • 浮云朝露漂浮的云彩,清晨的露水。比喻时光易逝,人生短促。
  • 神短气浮指心性浅薄浮躁。
  • 浮名薄利浮名:虚浮的名声;薄利:微薄的利益。形容名利微不足道。
  • 心浮气盛形容人性情浮躁,态度傲慢。
  • 诡言浮说指虚假不实的话。
  • 浮白载笔浮:罚人饮酒;白:指专用来罚酒的大杯;浮白:指喝酒和干杯;载笔:拿着笔。一面喝酒,一面写作。旧时比喻文人的雅量和才气。
  • 浮生若梦浮生:空虚不实的人生;若:象。把人生当作短暂虚幻的梦境。
  • 浮云富贵浮云:飘浮的云彩。把富贵看成飘浮的云彩。比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
  • 浮湛连蹇指宦海浮沉,遭遇坎坷。
  •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指救人性命功德无量。
  • 崇雅黜浮指在文风上崇尚雅正,摈弃浮华。
  • 掠影浮光指浮光掠影,浮于表面不深入。
  • 浮翠流丹翠:青绿色。丹:朱红色。青绿、朱红的颜色在流动和浮现。形容色彩鲜明艳丽。
  • 浮名虚利浮名:虚有的名声。虚利:空有的利益。形容名利是空虚的东西。
  • 孤悬浮寄形容孤立而没有依托。
  • 浮语虚辞指大话、空话。
  • 人浮于食浮:超过,多余。食:指俸禄。原指人的才能超过所得的俸禄。后比喻人员太多超过了工作的需要。亦作“人浮于事”。
  • 浮而不实形容知识浅薄,基础不扎实;形容作风浮泛,不深入不踏实。
  • 浮皮潦草形容不扎实,不仔细。
  • 浮生切响指古汉语中的平仄声。
  • 浮头滑脑犹言油头滑脑。形容人轻浮狡猾。
  • 浮踪浪迹浮:飘浮;浪:流浪。飘浮不定的踪影,到处流浪的足迹。比喻四处飘泊,不安定的人或生活。
  • 浪蕊浮花指寻常花草。
  • 与世浮沉随波逐流,附和世俗。
  • 浮迹浪踪指行踪不定。
  • 浮家泛宅泛:漂浮;宅:住所。形容以船为家,在水上生活,漂泊不定。
  • 浮声切响浮声:平声;切响:仄声。指古汉语中的平仄声。
  • 浮想联翩浮想:飘浮不定的想象;联翩:鸟飞的样子,比喻连续不断。指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
  • 沉浮俯仰形容人、事物、时势的盛衰。
  • 弓影浮杯形容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 浮花浪蕊指寻常的花草。比喻轻浮的人。
  • 浮石沉木比喻是非颠倒。
  • 浮收勒索用强迫手段额外征收。同“浮收勒折”。
  • 浮收勒折用强迫手段额外征收。
  • 浮云蔽日浮云遮住太阳。原比喻奸佞之徒蒙蔽君主。后泛指小人当道,社会一片黑暗。
  •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图指救人性命功德无量。
  • 飞扬浮躁轻浮急躁。
  • 泛宅浮家指以船为家。
  • 浮笔浪墨指多余累赘的文字。
  • 浮光掠影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晃就消逝。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 浮文巧语华丽而空泛的言词。
  • 粗心浮气浮:浮躁。形容人不细心,不沉着。
  • 随世沉浮沉浮:在水面上出没。形容缺乏操守,随俗俯仰。亦作“与世沉浮”、“随俗浮沉”。
  • 随俗浮沉自己没有一定的想法,随着潮流走。
  • 浮一大白浮:违反酒令被罚饮酒;白:罚酒用的酒杯。原指罚饮一大杯酒。后指满饮一大杯酒。
  • 随俗沉浮顺随世俗,没有己见。
  • 浮来暂去比喻来去无定。
  • 泛萍浮梗浮动在水面的萍草和树根。比喻踪迹漂泊不定。
  • 浮名虚誉浮名:虚有的名声;虚誉:不实在的称誉。虚有的名声和不实在的称誉。
  • 浪迹浮踪到外漫游,行踪不定。
  • 宦海浮沉指官场生涯曲折复杂,变化不定。
  • 沤浮泡影水中气泡。比喻容易消失的事物。
相关汉字解释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