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王贡弹冠

wáng gòng dàn guàn
Wang Gong's bullet crown
“王贡弹冠”的成语拼音为:wáng gòng dàn guàn,注音:ㄨㄤˊ ㄍㄨㄥˋ ㄊㄢˊ ㄍㄨㄢ,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年代:古代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萧育传》:“少与阵咸,朱博为友,著闻当世,往者有王阳、贡公,故长安语曰‘萧、朱结绶,王、贡弹冠’,言其相荐达也。”,基本解释:王:汉代王吉字子阳。贡:即贡禹。弹冠:拂去冠上的尘埃,喻将出来作官。比喻好朋友进退相随,取舍一致。也指一人得官,同类相庆。亦作“王阳在位,贡公弹冠”。,例句:《红楼梦》曹雪芹:王夫人:“如今这些人三五日一换新诗,你们么呢,是叠一季一换的诗。”
拼音 wáng gòng dàn guàn
注音 ㄨㄤˊ ㄍㄨㄥˋ ㄊㄢˊ ㄍㄨㄢ
词性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英文 Wang Gong's bullet crown
年代 古代成语
解释 王:汉代王吉字子阳。贡:即贡禹。弹冠:拂去冠上的尘埃,喻将出来作官。比喻好朋友进退相随,取舍一致。也指一人得官,同类相庆。亦作“王阳在位,贡公弹冠”。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萧育传》:“少与阵咸,朱博为友,著闻当世,往者有王阳、贡公,故长安语曰‘萧、朱结绶,王、贡弹冠’,言其相荐达也。”
例句 《红楼梦》曹雪芹:王夫人:“如今这些人三五日一换新诗,你们么呢,是叠一季一换的诗。”
补充纠错
上一个成语: 王公贵戚
下一个成语: 王侯将相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补充纠错
  • 华冠丽服冠:帽子。形容衣着华丽。
  • 神武挂冠指辞官隐居。
  • 超今冠古冠:超出众人。超越古今。
  • 暴衣露冠日晒衣裳,露湿冠冕。形容奔波劳碌。暴,晒。
  • 峨冠博带峨:高;博:阔。高帽子和阔衣带。古代士大夫的装束。
  • 发怒穿冠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同“发上冲冠”。
  • 冠绝一时冠绝:遥遥领先,位居第一。形容在某一时期内超出同辈,首屈一指。
  • 甲冠天下甲冠:第一。称雄天下。形容人或事物十分突出,无与伦比。
  • 冲冠怒发形容极为愤怒。
  • 衣冠楚楚楚楚:鲜明、整洁的样子。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
  • 衣冠礼乐指各种等级的穿戴服饰及各种礼仪规范。指封建社会中各种典章礼仪。
  • 冠山戴粒冠山:把山当帽子,比喻大。戴粒:用头顶粒,比喻小。形容大小虽异,但各适其适。
  • 面如冠玉比喻男子徒有其表。也用来形容男子的美貌。
  • 发植穿冠形容极度愤怒。同“发上冲冠”。
  • 黄冠草服粗劣的衣着。借指平民百姓。有时指草野高逸。
  • 黄冠野服粗劣的衣着。借指平民百姓。有时指草野高逸。同“黄冠草服”。
  • 以冠补履冠:帽子;履:鞋子。用帽子补鞋。比喻以贵重物品配贱物。
  • 白面儒冠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 美如冠玉冠:帽子。原比喻只是外表好看。后形容男子长相漂亮。
  • 冠盖如云冠盖:指仁宦的冠服和车盖,用作官员代称。形容官吏到的很多。
  • 黄冠草履粗劣的衣着。借指平民百姓。有时指草野高逸。同“黄冠草服”。
  • 发上指冠毛发竖起貌。形容极度愤怒。
  • 衣冠枭獍相传枭是吃母的恶鸟,獍是吃父的恶兽。旧时比喻不孝的人。
  • 冠履倒置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
  • 发上冲冠犹言发上指冠。形容极度愤怒。
  • 勇冠三军冠:位居第一;三军:军队的统称。指勇敢或勇猛是全军第一。
  • 衣冠土枭犹衣冠禽兽。指品德极坏,行为卑劣的人。
  • 贵冠履轻头足比喻主次或轻重颠倒。
  •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走过瓜田,不要弯下身子提鞋;经过李树下面,不要举起手来整理帽子。比喻避嫌疑。
  • 冲冠眦裂形容愤怒到极点。眦裂,睁裂眼眶。
  • 发踊冲冠毛发竖起貌。形容极度愤怒。同“发上冲冠”。
  • 发怒冲冠形容极度愤怒。同“发上冲冠”。
  •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比喻避嫌疑。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 冠冕堂皇冠冕:古代帝王、官吏的帽子;堂皇:很有气派的样子。形容外表庄严或正大的样子。
  • 冠上加冠同画蛇添足,比喻多余的举动。
  • 冠上履下比喻上下分明,尊卑有别。
  • 冲冠发怒形容极为愤怒。
  • 倒冠落佩①指弃官归隐。冠、珮是官员正服的打扮。②指隐者装束。亦作“倒冠落佩”。
  • 方领圆冠方形的衣领和圆形的帽冠,为古代儒生的服饰。亦借指儒生。
  • 张冠李戴把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
  • 衣冠禽兽穿戴着衣帽的禽兽。指品德极坏,行为象禽兽一样卑劣的人。
  • 冠袍带履帽子、袍子、带子、鞋子。泛指随身的必须用品。
  • 正冠李下在李树下不整帽子,以避免偷李的嫌疑。比喻做容易引起怀疑的事。
  •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走过瓜田,不要弯下身子提鞋;经过李树下面,不要举起手来整理帽子。比喻避嫌疑。
  • 褎然冠首指出众,超出同辈而居首席。同“褎然举首”。
  • 毁冠裂裳毁坏帽子和衣裳。用作表示彻底决裂的意思。
  • 高冠博带冠:帽子;博:大;带:衣带。戴着高大的帽子,系着宽阔的衣带。形容儒生的装束。也比喻穿着礼服。
  • 天冠地屦比喻双方相差极大。
  • 凤冠霞帔旧时富家女子出嫁时的装束,以示荣耀。也指官员夫人的礼服。
  • 冠履倒易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
  • 倒冠落佩冠:帽子;佩:佩玉。这里指官服。脱下帽子,摘去佩玉。形容辞官还乡。
  • 植发穿冠头发直竖,顶起帽子。形容盛怒或踊跃之状。犹植发冲冠。
  • 怒发冲冠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
  • 整冠纳履比喻易招惹嫌疑的行动。
  • 正冠纳履端正帽子,穿好鞋子。古时讲李树下不要弄帽子,瓜田里不要弄鞋子,以避免有偷李摸瓜的嫌疑。亦作“正冠李下”。
  • 南冠楚囚南冠:楚国在南方,因此称楚冠为南冠。本指被俘的楚国囚犯。后泛称囚犯或战俘。
  • 狗续侯冠犹狗续金貂。比喻滥封的官吏。
  • 壮发冲冠形容气概雄伟豪迈。
  • 南州冠冕南方人才中杰出的人。指才识出众的人。
  • 被发缨冠来不及将头发束好,来不及将帽带系上。形容急于去救助别人。
  • 虎而冠冠:把帽子戴在头上。比喻生性残虐的人。
  • 沐猴衣冠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同“沐猴而冠”。
  • 堂皇冠冕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
  • 挂冠归去冠:帽子,这里指官帽。把官帽取下挂起来。比喻辞官回家。
  • 冠屦倒施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同“冠履倒易”。
  • 裂冠毁冕,拔本塞源冕:古代王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本:树根。原比喻诸侯背弃礼法,侵犯天子的直接领地。后用作臣下推翻国君,夺取王位的代称。
  • 冠盖相望冠盖:指仁宦的冠服和车盖,用作官员代称;相望:互相看得见。形容政府的使节或官员往来不绝。
  • 植发冲冠头发直竖,顶起帽子。形容盛怒或踊跃之状。
  • 披发缨冠指不及束发冠戴,只系缨于颈。比喻急于救援。
  • 褒衣危冠褒衣:宽大的衣服。危冠:高帽子。古代儒生的装束。指宽袍高帽。
  • 优孟衣冠优孟:春秋时楚国著名的的演杂戏的人,擅长滑稽讽谏。比喻假扮古人或模仿他人。也指登场演戏。
  • 轩鹤冠猴乘轩之鹤,戴帽之猴。比喻滥厕禄位、虚有其表的人。
  • 挂冠求去挂冠:把官帽挂起来。脱下官帽要求离去。比喻辞官归隐。
  • 遁迹黄冠指避开尘世而做道士。
  • 沐猴而冠沐猴:猕猴;冠:戴帽子。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补充纠错
  • 敌王所忾指把天子所痛恨的人作为自己的敌人而加以讨伐。
  • 霸王风月比喻用粗暴的态度对待幽雅的事情。
  • 王顾左右而言他指离开话题,回避难以答复的问题。
  • 成则为王,败则为虏旧指在争夺政权斗争中,成功了的就是合法的,称帝称王;失败了的就是非法的,被称为俘虏。含有成功者权势在手,无人敢责难,失败者却有口难辩的意思。
  • 天王老子比喻至尊至贵、最有权威的人。
  • 淮王鸡狗比喻攀附别人而得势的人。
  • 王公大人国君重臣。后泛指高官贵人。
  • 擒贼擒王擒:抓,捉。指作战要先抓主要敌手。比喻作事要抓住要害。
  • 天壤王郎天壤:指天地之间,即人世间;王郎:指晋王凝之。天地间竟有这种人。原是谢道蕴轻视其丈夫王凝之的话。后比喻对丈夫不满意。
  • 擒贼先擒王指作战要先抓主要敌手。也比喻做事首先要抓关键。
  • 王佐之才佐:辅佐。辅佐帝王成就大业的才干。
  • 成则为王,败则为贼旧指成功了就是合法的,失败了就是非法的。
  • 买王得羊①指想买王献之字,却得到了羊欣的字。意为差强人意。②指摹仿名人的字画虽然逼真而终差一等。
  • 当刑而王谓先经受磨难而后飞腾黄达。
  • 耻居王后指在文名上耻于处在不及己者之后。
  • 成王败寇旧指在争夺政权斗争中,成功了的就是合法的,称帝称王;失败了的就是非法的,被称为寇贼。含有成功者权势在手,无人敢责难,失败者却有口难辩的意思。
  • 王孙公子旧时贵族、官僚的子弟。
  • 成则为王,败则为寇旧指在争夺政权斗争中,成功了的就是合法的,称帝称王;失败了的就是非法的,被称为寇贼。含有成功者权势在手,无人敢责难,失败者却有口难辩的意思。
  • 老王卖瓜比喻自己称赞自己的货色好或本领高强。
  • 称王称霸王:帝王;霸:古代诸侯联盟的首领。比喻凭借权势横行一方,或狂妄地以首脑自居。
  • 曳裾王门曳:拉;裾:衣服的大襟。比喻在权贵的门下做食客。
  • 大水冲了龙王庙比喻本是自己人,因不相识而相互发生了冲突争端。
  • 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俗语,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
  • 王孙贵戚泛指皇亲国戚。同“王公贵戚”。
  • 独立王国指抵制或不服从上级领导的行政区域或单位。
  • 混世魔王《西游记》中的一个妖怪。比喻扰乱世界、给人们带来严重灾难的人。有时也指成天吃喝玩乐、到处胡闹的有钱有势人家的子弟。
  • 公子王孙旧时贵族、官僚的子弟。
  • 内圣外王指一方面具有圣人的才德,一方面又能施行王道。这是道家的政治思想。
  • 齐王舍牛比喻帝王对臣民怀有恻隐之心。
  • 目无王法不把国家的法律放在眼里。指人不受约束地胡作非为。
  • 乃心王室本意是忠于朝廷,后比喻爱国。
  • 山中无好汉,猢猻称霸王俗语,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同“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 王侯将相泛指封建社会中位尊、禄厚、权重、势大的贵族。
  • 王子犯法,庶民同罪王子犯了法,和老百姓一样处以罪刑。指王法对于王子、平民是一样的。
  • 圣帝明王本指上古道德智能卓越的君主。后泛称历代英明的帝王。
  • 张王李赵四者皆最常见的姓,连用泛指一般人。
  • 王后卢前指诗文齐名。
  • 霸王别姬姬:指西楚霸王项羽的宠妾虞姬。形容英雄末路的悲壮情景。现多比喻独断专行,脱离群众,最终垮台。
  • 富埒王侯埒:同等。富有的程度与国王诸侯相当。形容非常富有。
  • 张王赵李泛指一些人。也指寻常之辈。
  • 王祥卧冰王祥卧冰求鱼以奉母。比喻子女孝顺父母。
  • 王公贵戚泛指皇亲国戚。
  • 王贡弹冠王:汉代王吉字子阳。贡:即贡禹。弹冠:拂去冠上的尘埃,喻将出来作官。比喻好朋友进退相随,取舍一致。也指一人得官,同类相庆。亦作“王阳在位,贡公弹冠”。
  • 鹅王择乳比喻择其上乘精华。
  • 帝王将相皇帝、王侯、及文臣武将。指封建时代上层统治者。
相关汉字解释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