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昭然若揭

zhāo rán ruò jiē
be completely bared there and then
“昭然若揭”的成语拼音为:zhāo rán ruò jiē,注音:ㄓㄠ ㄖㄢˊ ㄖㄨㄛˋ ㄐㄧㄝ,词性: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年代:古代成语,出处:《庄子·达生》:“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也。”,基本解释:昭然:明显、显著的样子;揭:原意为高举,现也指揭开。形容真相全部暴露,一切都明明白白。,例句:承电示撤消军院,爱国之忱,~。★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七七回
拼音 zhāo rán ruò jiē
注音 ㄓㄠ ㄖㄢˊ ㄖㄨㄛˋ ㄐㄧㄝ
词性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英文 be completely bared there and then
年代 古代成语
解释 昭然:明显、显著的样子;揭:原意为高举,现也指揭开。形容真相全部暴露,一切都明明白白。
出处 《庄子·达生》:“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也。”
例句 承电示撤消军院,爱国之忱,~。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七七回
补充纠错
上一个成语: 昭聋发聩
下一个成语: 昭如日星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补充纠错
  • 揭箧探囊盗窃箱笼等财物。同“揭箧担囊”。
  • 深厉浅揭厉:连衣涉水;揭:撩起衣服。意思是涉浅水可以撩起衣服;涉深水撩起衣服也没有用,只得连衣服下水。比喻处理问题要因地制宜。
  • 揭地掀天指翻天覆地。
  • 揭箧担囊盗窃箱笼等财物。
  • 横刀揭斧指持刀执斧。
  • 掀天揭地可以撼动天地。形容声势非常浩大,或巨大而彻底的变化。
  • 唇揭齿寒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同“唇亡齿寒”。
  • 斩竿揭木犹言斩木揭竿。
  • 揭竿而起揭:高举;竿:竹竿,代旗帜。砍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进行反抗。指人民起义。
  • 斩木揭竿揭:举起;竿:竹竿。砍削树木当兵器,举起竹竿作军旗。比喻武装起义。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补充纠错
  • 恶迹昭着昭著:显着,明显。恶劣的事迹十分明显,人所共见。形容罪行严重。
  • 恶迹昭著昭著:显著,明显。恶劣的事迹十分明显,人所共见。形容罪行严重。
  • 明昭昏蒙昭:明白;蒙:愚昧无知。聪明而通晓事理,愚昧而不明事理。
  • 昭如日星昭:明显。像太阳和星星那样明显。形容丰功伟业,人所共见。亦作“昭如日月”。
  • 燕昭好马燕昭王喜爱骏马。后作求贤之典。
  • 天理昭彰昭彰:明显。旧称天能主持公道,善恶报应分明。
  • 昭德塞违彰明美德,杜绝错误。
  • 司马昭之心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 昭然若揭昭然:明显、显著的样子;揭:原意为高举,现也指揭开。形容真相全部暴露,一切都明明白白。
  •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昏昏:模糊,糊涂;昭昭:明白。指自己还糊里糊涂,却要去教别人明白事理。
  • 金昭玉粹指如金玉之明美。
  • 天理昭昭昭昭:明显。旧称天能主持公道,善恶报应分明。
  • 臭名昭著坏名声人人都知道。
  • 彰明昭著犹彰明较著。
  • 文昭武穆原指文王的子孙众多,后则泛称子孙繁衍。
  • 昭昭在目形容大家看得明明白白。
  • 冥昭瞢闇指昼夜未分的混沌状态。闇,同“暗”。
  • 众目昭彰昭彰:明显。大家都看得很清楚。
  • 罪恶昭著罪恶明显(多指罪恶大)。
  • 燕昭市骏指战国时郭隗以古代君王悬赏千金买千里马为喻,劝说燕昭王真心求贤的事。
  • 耳目昭彰昭彰:十分明显,人所共见。众人已听到和看到,十分明显。形容被众人了解得清清楚楚,无法藏匿。
  •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路人:路上的人,指所有的人。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 臭名昭彰昭:显着。形容坏名声尽人皆知。亦作“臭名昭著”。
  • 彰明昭着犹彰明较着。指事情或道理极其明显。
  • 劣迹昭着劣:恶劣;昭著:明显。恶劣的事迹非常明显。
  • 罪恶昭彰昭彰:明显。罪恶非常明显,人所共见。
  • 郑昭宋聋杜预注:“昭,明也。聋,暗也。”比喻情况不同。
  • 跌宕昭彰跌宕:放纵不拘;昭彰:昭著,明显。指气势放纵不拘,文意显明。
  • 昭聋发聩使耳聋的人也能够听到。比喻用语言文字等给人以极大的启发,即使糊涂麻木的人也会清醒过来。
  • 劣迹昭著劣:恶劣;昭著:明显。恶劣的事迹非常明显。
相关汉字解释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