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指麾可定

zhǐ huī kě dìng
Command can be fixed
“指麾可定”的成语拼音为:zhǐ huī kě dìng,注音:ㄓˇ ㄏㄨㄟ ㄎㄜˇ ㄉㄧㄥˋ,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年代:古代成语,出处:语出《史记·陈丞相世家》:“诚各去其两短,袭其两长,天下指麾则定矣。”《汉书·陈平传》作“天下指麾即定矣”。,基本解释:指一经调度安排,不须多久,局势即可平定。,例句:是时高宗锐意河南,以为~。★《陈书·蔡景列传》
拼音 zhǐ huī kě dìng
注音 ㄓˇ ㄏㄨㄟ ㄎㄜˇ ㄉㄧㄥˋ
词性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英文 Command can be fixed
年代 古代成语
解释 指一经调度安排,不须多久,局势即可平定。
出处 语出《史记·陈丞相世家》:“诚各去其两短,袭其两长,天下指麾则定矣。”《汉书·陈平传》作“天下指麾即定矣”。
例句 是时高宗锐意河南,以为~。 ★《陈书·蔡景列传》
补充纠错
上一个成语: 指挥若定
下一个成语: 指鸡骂狗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补充纠错
  • 行踪无定行踪:行动的踪迹。指在各处来往出没,没有固定处所。
  • 心平气定心气平定,没有杂念。
  • 惊魂未定指受惊后心情还没有平静下来。
  • 心神不定定:安定。心里烦躁,精神不安。
  • 一口咬定一口咬住不放。比喻坚持一个廉洁,再不改口。
  • 人定胜天人定:指人谋。指人力能够战胜自然。
  • 一言为定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比喻说话算数,决不翻悔。
  • 一定之规一定的规律或规则。比喻已打定的主意。
  • 老僧入定和尚静坐,使心定于一处,不起杂念,叫入定。形容人静静地端坐着。
  • 喘息未定急促的呼吸还没有平稳下来。指还没有休息、恢复的时间。喘息:呼吸急促。
  • 盖棺事定犹盖棺论定。指人死后对其一生作出评价。
  • 平心定气指心情平和,态度冷静。
  • 目定口呆睁大眼睛直盯着不动,张着嘴说不出话。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楞的样子。
  • 安神定魄魄:魂魄。安定心神,恢复神智。
  • 一定不易易:改变。原指一定下来就不变更,后形容事理正确,不可改变。
  • 安邦定国邦:泛指国家。使国家安定巩固。
  • 昏定晨省昏:天刚黑;省:探望、问候。晚间服侍就寝,早上省视问安。旧时侍奉父母的日常礼节。
  • 命里注定旧时迷信说法,命运早已决定安排好了。亦作“命中注定”。
  • 定乱扶衰定:平定;扶:帮助,扶持。平定祸乱,扶持衰弱。
  • 定倾扶危倾:危。扶助危倾,使其安定。指挽救国家于危难之时。
  • 一定不移原指一定下来就不变更,后形容事理正确,不可改变。同“一定不易”。
  • 约定俗成指事物的名称或社会习惯往往是由人民群众经过长期社会实践而确定或形成的。
  • 出神入定形容聚精会神。
  • 举棋若定下棋子好像有预断。比喻行事沉着果断。
  • 一槌定音借指凭一句话作出最后决定。同“一锤定音”。
  • 动荡不定荡:摇动。动荡摇摆,不安定。形容局势不稳定,不平静。
  • 咬定牙关形容下定决心,坚忍不拔。
  • 笃定泰山像泰山那样稳定。比喻有绝对把握,无须忧虑。
  • 盖棺定论指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到死后才能做出结论。同“盖棺论定”。
  • 神闲气定指神气悠闲安静。
  • 扶危定乱扶助危难,平定祸乱。
  • 论心定罪根据犯罪人的动机和情节来判定其罪行。
  • 传檄而定檄:讨敌文书;定:平定。比喻不待出兵,只要用一纸文书,就可以降服敌方,安定局势。
  • 捉摸不定估量不透。捉摸:猜测,预料。
  • 迟疑不定犹言迟疑不决。
  • 盖棺论定论定:下结论。盖上棺材盖,才能下结论。人死后对其一生作出评价。
  • 安心定志指安下心来。
  • 痛定思痛指悲痛的心情平静以后,再追想当时所受的痛苦。常含有警惕未来之意。
  • 一锤定音制造铜锣时最后一锤决定锣的音色。借指凭一句话作出最后决定。
  • 铺谋定计犹言设谋用计。
  • 正名定分辨正名分,使名实相符。
  • 君子协定双方不经过书面签字,只以口头承诺或交换函件而订立的协定,它与书面条约具有同等的效力。本用于国际事务间,后亦用为事先约定的套语。又称作“绅士协定”。
  • 坚定不移移:改变,变动。稳定坚强,毫不动摇。
  • 举棋不定拿着棋子,不知下哪一着才好。比喻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 扶危定倾指在国家危殆将倾覆之时扶持之使安定。
  • 三榜定案三次张榜,广求意见,再作最后决定。极言行事慎重。
  • 漂泊无定飘泊:随水漂流或停留。随水飘流到哪里就停在哪里,没有一定的方向。比喻为了生活而四处奔走,生活不安定。
  • 命中注定迷信的人认为人的一切遭遇都是命运预先决定的,人力无法挽回。
  • 飘泊无定飘:随水漂流;泊:停留,暂住。比喻东奔西走,生活不安定。
  • 千棰打锣,一棰定声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同“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 定国安邦邦:国家。治理和保卫国家,使国家安定稳固。
  • 定于一尊尊:指具有最高权威的人。旧指思想、学术、道德等以一个最有权威的人做唯一的标准。
  • 神閒气定指神气悠闲安静。
  • 安魂定魄魂、魄:人的灵气、精神。指使人心安定。
  • 忐忑不定心神极为不安。同“忐忑不安”。
  • 把持不定没有明确的主见,游移反复。
  • 游移不定游移:犹豫。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
  • 未定之天比喻事情还没有着落或还没有决定。
  • 遭时定制指因时势而规定法制。
  • 温凊定省冬温夏凊、昏定晨省的省称。谓冬天温被,夏天扇席,晚上侍候睡定,早晨前往请安。表示侍奉父母无微不至。
  • 咬定牙根忍受痛苦而坚持到底,或意志坚定不移。
  • 晨昏定省晚间服侍就寝,早上省视问安。旧时侍奉父母的日常礼节。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补充纠错
  • 口讲指画一面讲一面用手势帮助表达意思。
  • 指日而待指不久即可实现。同“指日可待”。
  • 一弹指顷手指一弹的时间。比喻时间极短暂。
  • 点指划脚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多形容说话放任不拘,或轻率地指点、批评。同“点手划脚”。
  • 目指气使目指:动一下眼睛来指物;气使:用嘘气声支使人。用眼神和气色指使人。形容骄横傲慢的样子。
  • 寸指测渊以一寸之指而测深渊。比喻浅学不能探明深理。
  • 指皂为白谓混淆黑白,颠倒是非。
  •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指个人的言论行动总是在群众的监督之下,不允许做坏事,做了也不可能隐瞒。
  • 指桑骂槐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是骂那个人。
  • 指事类情谓阐述事理,譬喻情状。
  • 指手点脚犹指指点点。形容背后指点议论之状。
  • 交臂历指交臂:两手反缚;历指:古代拶指的刑罚。象罪犯两手反缚、受拶指的刑罚一般。形容痛苦万状,毫无自由。
  • 指东划西指说话时的手势动作。比喻说话避开主题,东拉西扯。
  • 指树为姓道教传说,老子生于李树下,因以李为姓。
  • 首屈一指首:首先。扳指头计算,首先弯下大拇指,表示第一。指居第一位。引申为最好的。
  • 闳意妙指指宏大微妙的意旨。指,同“旨”,意义,目的。
  • 指日可下表示不久就可以攻下。
  • 指日誓心对着太阳发誓,表明忠诚无二。
  • 指雁为羹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 指东说西①见“指东话西”。②犹言指桑骂槐。
  • 指掌可取掌:手掌。手掌里的东西随时可以取得。形容非常容易。
  • 言近指远话很浅近,含义却很深远。同“言近旨远”。
  • 发上指冠毛发竖起貌。形容极度愤怒。
  • 指鹿为马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 发纵指示发:发现;纵:放纵,也通“踪”。发现野兽的踪迹,指示猎狗跟踪追捕。比喻暗中操纵指挥。
  • 指日可待指日:可以指出日期,为期不远;待:期待。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
  • 指矢天日指着天、日发誓,表白心迹。同“指天誓日”。
  • 指瑕造隙犹言寻找事端,制造分裂。瑕,玉上的斑点。隙,裂缝。
  • 如臂使指像胳膊支配手指那样。比喻指挥如意,没有牵制。
  • 戟指嚼舌戟指:伸出食指、中指指人;嚼舌:咬破舌头。形容愤怒之极。
  • 指不胜偻形容数量很多,扳着指头数也数不过来。偻:弯曲。同“指不胜屈”。
  • 指鸡骂狗指着鸡骂狗。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是骂那个人。
  • 了若指掌了:明白;指掌:指着手掌。形容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象把东西放在手掌里给人家看一样。
  • 发综指示猎人发现野兽的踪迹,指示猎狗跟踪追捕。比喻在后面操纵指挥。
  • 发踪指使操纵指挥。同“发纵指使”。
  • 指日成功指不久即可成功。
  • 计日指期指计数天数,以估定行程和到达期。
  • 指手画脚指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形容说话时放肆或得意忘形。
  • 指天画地形容说话没有顾忌,目中无人。
  • 指皁为白指混淆黑白,颠倒是非。
  • 十指连心十个指头连着心。表示身体的每个小部分都跟心有不可分的关系。比喻亲人跟自身休戚相关。
  • 以指挠沸挠:搅。用手指搅开水。比喻不自量力,一定失败。
  • 指东画西指说话时的手势动作。比喻说话避开主题,东拉西扯。
  • 指东话西犹言东拉西扯。指说话文不对题或空言不实。
  • 发纵指使操纵指挥。亦作“发踪指使”。
  • 指破迷团指点解说,破除疑问。
  • 指囷相赠囷:圆形的谷仓。指着谷仓里的粮食,表示要捐赠给他人。形容慷慨资助朋友。亦作“指囷相助”。
  • 语近指远语言浅近,含意深远。指,本旨。
  • 指桑说槐比喻明指此而暗骂彼。同“指桑骂槐”。
  • 惜指失掌惜:吝惜。因舍不得一个指头而失掉一个手掌。比喻因小失大。
  • 指手划脚用手指,用脚划。形容说话时用手脚示意,也比喻瞎指挥,乱加指点批评。
  • 弹指之间弹指:按佛经说法,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比喻时间极短暂。
  • 骈拇枝指骈母:脚上的拇指与第二趾合成一趾;枝指:手上大拇指帝多生一指。比喻多余的、无用的东西。
  • 不吝指教不要舍不得指点教导。
  • 令人发指发指:头发竖起来,形容极为愤怒。使人头发都竖起来了。形容使人极度愤怒。
  • 戟指怒目指着人,瞪着眼。形容大怒时斥责人的神态。
  • 食指大动原指有美味可吃的预兆,后形容看到有好吃的东西而贪婪的样子。
  • 指不胜屈指:手指;屈:弯曲。扳着指头数也数不过来。形容为数很多。
  • 指腹为婚在怀孕时就为子女定下婚约。
  • 指挥可定指一经调度安排,不须多久,局势即可平定。同“指麾可定”。
  • 了如指掌了:明白;指掌:指着手掌。形容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象把东西放在手掌里给人家看一样。
  • 指鹿作马比喻有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同“指鹿为马”。
  • 指南攻北犹声东击西。
  • 指山卖磨指着山上的石头当磨来卖。比喻事情还没有头绪就过早说出去或答应下来。也指以有名无实的手法进行欺骗。
  • 望风希指指说话行事见机迎合他人意旨。
  • 指手顿脚一面指着骂,一面跺着脚。形容蛮横不讲理的样子。
  • 指天为誓誓:发誓。指着天誓。表示意志坚决或对人表示忠诚。
  • 指猪骂狗犹指桑骂槐。亦作“指鸡骂狗”。
  • 千人所指千人:众人,许多人;指:指责。为众人所拇,。
  • 摘瑕指瑜指揭示优缺点。
  • 眦裂发指眼角裂开,头发上竖。形容愤怒到极点。
  • 指李推张指相互推委,逃避责任。
  • 指山说磨比喻错此说彼。
  • 指天射鱼向着天空去射河里的鱼。比喻办事一定落空。
  • 指天誓日誓:发誓。指着天对着太阳发誓。表示意志坚决或对人表示忠诚。
  • 染指于鼎鼎:古代用青铜制成的炊具,多为圆形,三足两耳。把手指伸到鼎里蘸点汤。比喻沾取非分的利益。
  • 射鱼指天向天射鱼。比喻虽劳而必无所获。
  • 伸手不见五指形容光线非常暗,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
  • 拱揖指挥指从容安舒,指挥若定。同“拱挹指麾”。
  • 词约指明言词简洁,旨意明确。
  • 搤臂啮指指至孝之人与父母心相感应。
  • 誓日指天对着天、日发誓。同“誓天指日”。
  • 颐指风使以下巴的动向和脸色来指挥人。常以形容指挥别人时的傲慢态度。
  • 发指眦裂发指:头发直竖;眦裂:眼眶裂开。头发向上竖,眼睑全张开。形容非常愤怒。
  • 誓天指日对着天、日发誓。
  • 先意承指指孝子不等父母开口就能顺父母的心意去做。后指揣摸人意,谄媚逢迎。同“先意承志”。
  • 指名道姓明确指出姓和名。
  • 发踪指示踪:踪迹。发现野兽的踪迹,指示猎狗跟踪追捕。比喻在幕后操纵指挥。
  • 以指测河用手指测量河水的深浅。比喻达不到目的。
  • 颐指气使颐指:动下巴示意,指挥别人;气使:用神情气色支使人。不说话而用面部表示表情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指挥别人的傲慢态度。
  • 指挥若定形容态度冷静,考虑周全,指挥起来就象一切都事先规定好了似的。
  • 指亲托故指为亲戚,假托故旧。即指攀附有权势的人。
  • 攻瑕指失批评缺点,指出失误。
  • 十手争指指人如有不善,众人则争相指责。
  • 拱揖指撝指从容安舒,指挥若定。同“拱挹指麾”。
  • 烂如指掌犹言了如指掌。形容对情况了解得非常清楚。
  • 闳意眇指指宏大微妙的意旨。眇,通“妙”。
  • 点指莋脚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多形容说话放任不拘,或轻率地指点、批评。同“点手莋脚”。
  • 指空话空指故弄玄虚。
  • 指日高升指很快就可升官。旧时官场预祝之词。
  • 旁指曲谕从侧面委婉启发晓谕。
  • 折胶堕指极言天气寒冷。
  • 恶籍盈指犹恶贯满盈。
  • 雪鸿指爪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同“雪泥鸿爪”。
  • 点指画字指在合同文约或供词上按手印签字画押。
  • 指方画圆指谈论时以手指比画。
  • 染指垂涎形容急欲攫取,十分贪馋。垂涎,流口水。
  • 屈指可数形容数目很少,扳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
  • 眄视指使形容骄傲的神态。
  • 如指诸掌比喻对事情非常熟悉了解。
  • 千夫所指为众人所指责。形容触犯众怒。
  • 明如指掌形容对情况非常清楚,好象指着自己的手掌给人看。
  • 使臂使指象使用自己的手臂和手指一样。比喻指挥自如。
相关汉字解释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