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论心定罪

lùn xīn dìng zuì
On conviction by heart
“论心定罪”的成语拼音为:lùn xīn dìng zuì,注音:ㄌㄨㄣˋ ㄒㄧㄣ ㄉㄧㄥˋ ㄗㄨㄟˋ,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判案等,年代:古代成语,出处:汉·桓宽《盐铁论·刑德》:“故《春秋》之治狱,论心定罪。”,基本解释:根据犯罪人的动机和情节来判定其罪行。,例句:《晋书·荀爽传》中有一段记载说:“荀爽所在大将一时抚军,故秩卑者,并无所遗。迁徙寻常,竟年几何,万里归于燕趙,劳顿剧甚,亦未尝怨愤。或问及此,爽曰:‘大将之责,守国抚民。先王所以定罪者,论心而已,何虑多迁也。’”这里用到了成语“论心定罪”,意指对一个人的罪行判决,主要看他的内心思想,而不仅仅根据他的行为。
拼音 lùn xīn dìng zuì
注音 ㄌㄨㄣˋ ㄒㄧㄣ ㄉㄧㄥˋ ㄗㄨㄟˋ
词性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判案等
英文 On conviction by heart
年代 古代成语
解释 根据犯罪人的动机和情节来判定其罪行。
出处 汉·桓宽《盐铁论·刑德》:“故《春秋》之治狱,论心定罪。”
例句 《晋书·荀爽传》中有一段记载说:“荀爽所在大将一时抚军,故秩卑者,并无所遗。迁徙寻常,竟年几何,万里归于燕趙,劳顿剧甚,亦未尝怨愤。或问及此,爽曰:‘大将之责,守国抚民。先王所以定罪者,论心而已,何虑多迁也。’”这里用到了成语“论心定罪”,意指对一个人的罪行判决,主要看他的内心思想,而不仅仅根据他的行为。
补充纠错
上一个成语: 论世知人
下一个成语: 论议风生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补充纠错
  • 带罪立功带着罪过建立功劳,以争取减免处罚。
  • 委罪于人委:推委。把罪责推卸给别人。
  • 何罪之有即“有何罪”,有什么罪呢?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清白无辜,没有过错。
  • 知我罪我形容别人对自己的毁誉。
  • 怀璧其罪怀:怀藏。身藏璧玉,因此获罪。原指财能致祸。后也比喻有才能而遭受忌妒和迫害。
  • 戴罪立功带着罪过或错误去创立功勋,以功赎罪。
  • 迷天大罪形容极大的罪恶。
  • 罗织罪名指捏造罪名,陷害无辜的人。
  • 无形之罪犹言莫须有之罪。指凭空捏造的罪行。
  • 立功赎罪赎罪:抵销所犯的罪过。以立功来抵偿罪过。
  • 伐罪吊人讨伐有罪,拯救百姓。常用以作为发动战争的口号。“人”当作“民”,因避太宗讳改。同“伐罪吊民”。
  • 作奸犯罪为非作歹,干犯律条。
  • 祸首罪魁首:头目;魁:首领。犯罪作恶的首罪者。
  • 将功抵罪用功劳来抵罪。
  • 声罪致讨宣布罪状,并加讨伐。
  • 罚不当罪当:相当,抵挡。处罚和罪行不相当。
  • 罪责难逃指不能逃避犯罪所应负的责任,一定要受到惩处。
  • 悔罪自新悔改罪行,重新做人。
  • 下车泣罪旧时称君主对人民表示关切。
  • 计功量罪指全面衡量其功罪是非。
  • 吊民伐罪吊:慰问;伐:讨伐。慰问受苦的人民,讨伐有罪的统治者。
  • 负荆谢罪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同“负荆请罪”。
  • 兴师问罪发动军队,声讨对方罪过。也指大闹意见,集合一伙人去上门责问。
  • 赏功罚罪奖赏有功的人,惩罚犯罪的人。
  • 论心定罪根据犯罪人的动机和情节来判定其罪行。
  • 罪孽深重孽:罪恶。指做了很大的坏事,犯了很大的罪。
  • 故入人罪故意把罪名加于人。
  • 不测之罪指大罪,死罪。
  • 千古罪人形容犯的罪永远被人记着。
  • 赏劳罚罪奖赏有功的人,惩罚犯罪的人。同“赏功罚罪”。
  • 弥天大罪形容极大的罪恶。
  • 罪逆深重指做了很大的坏事,犯了很大的罪。同“罪孽深重”。
  • 罪业深重指做了很大的坏事,犯了很大的罪。
  • 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 死有余罪犹死有余辜。形容罪大恶极,即使处死刑也抵偿不了他的罪恶。
  • 罪不可逭罪责不可逃避。
  •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 将功赎罪拿功劳补偿过失。
  • 负罪引慝指引咎自责。
  • 罪恶昭著罪恶明显(多指罪恶大)。
  • 迁善远罪犹言向善而远离罪恶。
  • 徙善远罪趋向善良,远离罪恶。
  • 王子犯法,庶民同罪王子犯了法,和老百姓一样处以罪刑。指王法对于王子、平民是一样的。
  • 伐罪吊民伐:讨伐。吊:慰问。讨伐有罪,拯救百姓。常用以作为发动战争的口号。
  • 罪不容诛诛:把罪人杀死。罪恶极大,杀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恶。
  • 罪恶贯盈犹言恶贯满盈。
  • 出入人罪指法庭裁判错误,把有罪的人认为无罪,把无罪的人认为有罪。
  • 风流罪过风流:原为封建士大夫的所谓风雅。原指因为风雅而致的过错。后也指因搞男女关系而犯下的罪。
  • 替罪羊古代犹太教祭礼是替人承担罪过的羊。比喻代人受过。
  • 罪魁祸首魁:为首的。作恶犯罪的头子。
  • 滔天罪行滔天:漫天。比喻罪恶极大。
  •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欲:要;患:忧愁,担心;辞:言辞,指借口。要想加罪于人,不愁找不到罪名。指随心所欲地诬陷人。
  • 自取罪戾指自招罪过。亦作“自取咎戾”。
  • 将功折罪将:拿;折:抵偿。拿功劳补偿过失。
  • 问罪之师比喻前来提出严厉责问的人。
  • 罪大恶极罪恶大到了极点。
  • 罪当万死形容罪恶极大。
  • 罪恶深重指做了很大的坏事,犯了很大的罪。
  • 罪恶滔天滔天:漫天,弥天。形容罪恶极大。
  • 罪恶昭彰昭彰:明显。罪恶非常明显,人所共见。
  • 罪加一等指对罪犯加重处罚。
  • 罪有应得应:应该。按罪恶或错误的性质,理应得到这样的惩罚。
  • 不知者不罪罪:责备,怪罪。因事先不知道而有所冒犯,就不加怪罪。
  • 奉辞伐罪指奉严正之辞而讨有罪。
  • 欲谁归罪将要归罪于谁呢?
  • 罪不胜诛指罪大恶极,处死犹不足抵偿。
  • 罪该万死尤死:处一万次死刑。形容罪恶极大。
  • 罪有攸归攸:所。罪责有所归属。指罪犯必受惩治。
  • 罪应万死形容罪恶极大。
  • 滔天之罪形容罪恶极大。
  • 逋慢之罪不遵守法令的罪过。
  • 匹夫无罪匹夫:古指平民中的男子,后泛指一般人。一般人是没有罪过的。
  •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百姓本没有罪,因身藏璧玉而获罪。原指财宝能致祸。后亦比喻有才能、有理想而受害。
  • 罪人不孥孥:妻与子女的统称。谓治罪止于本人,不累及妻和子女。
  • 滔天大罪形容罪恶极大。
  • 赦过宥罪指赦免过错,宽恕罪行。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补充纠错
  • 议论纷纷形容意见不一,议论很多。
  • 论今说古从今到古无所不谈,无不评论。
  • 一偏之论偏于一面的议论。
  • 拔剑论功指争论功劳激烈到几乎动武。
  • 卑之无甚高论表示只就浅易的说,没有什么过高难行的意见。
  • 数白论黄比喻计较金钱。
  • 议论英发指崇论弘议,才华横溢。
  • 存而不论存:保留。指把问题保留下来,暂不讨论。
  • 闳言高论指博大高远的议论。
  • 姑置勿论姑:姑且。置:放在一边。姑且放在一边不去谈论。亦作“姑置不论”、“姑置勿陈”。
  • 论功行封评定功劳之大小给予封赏。
  • 阔论高谈阔:广阔;高:高深。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 持平之论持平:主持公道,没有偏向。指公正的意见。也指折中、调和的话。
  • 言论风生形容言谈议论时兴致很高,气氛活跃。
  • 不根之论根:根据;论:言论。没有根据的言论。
  • 论黄数白①指任意评论是非好坏。②点了黄金又数白银。极言财富之多。
  • 大发谬论指空泛不切合实际的言论。
  • 数黑论黄数:数落,批评。背后乱加评论,肆意诽谤别人。
  • 半部论语旧时对儒学经典之一《论语》的夸赞之辞,掌握半部《论语》,人的能力就会提高,就能治理国家。
  • 崇论闳议崇:高;闳:宏大。指高明卓越的议论。
  • 拨万论千形容财产众多,花钱以万千计。
  • 论千论万指成千上万,数量极多。
  • 一概而论一概:同一标准,一律。指处理事情或问题不分性质,不加区别,用同一标准来对待或处理。
  • 崇论宏议崇:高;宏:大。指高明宏大越的议论或见解。
  • 论高寡合言论高超,投合者少。
  • 谈今论古从今到古无所不谈,无不评论。
  • 高谈大论指不切实际的言谈、议论。
  • 较武论文较:比较,评论。评论武艺,谈论文章。
  • 目睫之论比喻肤浅的见解。
  • 评头论脚原指轻浮地议论妇女的容貌。现也比喻任意挑剔。同“评头品足”。
  • 论议风生谈论得极其生动而又风趣。
  • 高谈阔论高:高深;阔:广阔。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 数黑论白背后乱加评论,肆意诽谤别人。同“数黑论黄”。
  • 半部论语治天下旧时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
  • 是非自有公论事情的是非曲直,公众自会作出恰当的评判。
  • 论功封赏论:按照。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
  • 论黄数黑数:数落,批评。背后乱加评论,肆意诽谤别人。
  • 高谈虚论高妙空洞、不切空际的议论。
  • 长篇大论滔滔不绝的言论。多指内容烦琐、词句重复的长篇发言或文章。
  • 要而论之犹言要而言之。概括地说,简单地说。
  • 品头论足指无聊的人随意议论妇女的容貌体态。现亦比喻在小节上一味挑剔。同“品头题足”。
  • 知人论世原指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现也指鉴别人物的好坏,议论世事的得失。
  • 争长论短长、短:指是与非。争论谁是谁非。多指在不大重要的事情上过于计较。
  • 论甘忌辛说到甘甜的就忌讳辛辣的。比喻有所好而偏执。
  • 天道宁论指天道福善惩恶之说难以凭信。
  • 大发议论发:表达,传达。尽情地发表各种意见和评论。
  • 高谈弘论弘:大。高深空洞不切实际的谈论。
  • 不易之论易:改变。不可更改的言论。形容论断或意见非常正确。
  • 纪纲人论纪纲:纲法,制度;人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行为准则。封建社会中应遵守的法度纲常、行为准则。
  • 危言覈论正直而翔实的言论。
  • 成败论人论:评论,衡量。以成功和失败作为评论人物的标准。
  • 格杀不论格:打;格杀:打死;不论:不论罪。指把拒捕、行凶或违反禁令的人当场打死而不以杀人论罪。
  • 崇论谹议指高明卓越的议论。同“崇论闳议”。
  • 衡短论长比较、评定事物的优劣。
  • 争多论少为得到的多少而争吵。形容斤斤计较。
  • 论长说短议论别人的是非好坏。
  • 论德使能选拔有道德的人和使用有才能的人。论,通“抡”。
  • 论功受赏评定功劳,接受赏赐。
  • 论功行赏论:按照。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
  • 论列是非论:评论;列:列举。罗列事实,评论是非。
  • 奇谈怪论奇怪的不合情理的言论。
  • 涩于言论形容说话迟钝。
  • 笃而论之笃:切实。确切地论述。
  • 一褱而论指处理事情或问题不分性质,不加区别,用同一标准来对待或处理。同“一概而论”。
  • 成千论万犹言成千成万。形容数量极多。
  • 评头论足原指轻浮地议论妇女的容貌。现也比喻任意挑剔。
  • 崇论吰议指高明卓越的议论。同“崇论闳议”。
  • 论短道长议论别人的是非好坏。同“论长说短”。
  • 论资排辈论:根据;资:资历,资格;辈:大小或前后顺序。根据资历深浅、辈份的大小决定级别、待遇的高低。
  • 议论纷错形容意见不一,议论很多。
  • 持论公允指言论公平并合于情理。
  • 凿空之论凿空:缺乏根据。空泛而没有根据的言论。
  • 危言高论正直而不同凡响的言论。
  • 粲花之论粲花:鲜艳的花朵;论:言论。称赞言论的典雅隽妙。
  • 经邦论道指治理国家,谈论治国之道。比喻位居高层。
  • 格杀弗论指把拒捕、行凶或违反禁令的人当场打死而不以杀人论罪。同“格杀勿论”。
  • 格杀勿论格:打;格杀:打死;勿论:不论罪。指把拒捕、行凶或违反禁令的人当场打死而不以杀人论罪。
  • 舆论哗然公众大表惊讶和不满。
  • 虚论高议不切实际,高妙空洞的议论。亦作“高谈虚论”。
  • 论辩风生议论辩驳,极生动而又风趣。
  • 论道经邦研究治国之道,以经营治理国家。
  • 论世知人犹言知人论世。指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亦泛指鉴别人物,评论世事。
  • 不刊之论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 放言高论指毫无顾忌地大发议论。
  • 又当别论应当另外作出评价。
  • 议论风发形容谈论广泛、生动而又风趣。
  • 议论风生形容谈论广泛、生动而又风趣。
  • 长谈阔论犹高谈阔论。
  • 危言竦论使人感到惊恐或震动的言论。
  • 齿牙余论微末的赞扬言辞。比喻不费力的奖励的话。
  • 齿牙馀论比喻随口称誉的话。
  • 无论如何不管怎样。表示不管条件怎样变化,其结果始终不变。
  • 峭论鲠议指议论严正刚直。
  • 耳食之论形容听来的没有确凿根据的言论。同“耳食之谈”、“耳食之言”。
  • 直言正论正直公道的言论。
  • 论长道短议论别人的是非好坏。
  • 上篇上论指说话引经据典,有根据。
  • 数短论长犹言说长道短,说三道四。
  • 议论纷纭形容意见不一,议论很多。
  • 就事论事按照事物本身的性质来评定是非得失。现常指仅从事物的表面现象孤立、静止、片面地议论。
  • 笃论高言确切高明的言论。
  • 道长论短指评论好坏是非。
  • 谠论侃侃谠论:公正、正直的言论。对上敢于直言,谈论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 舐皮论骨舐:舔。比喻只看到一点表面现象就妄加评论。
  • 谈天论地谈论天文地理。形容博学多识。
  • 迂谈阔论犹言高谈阔论。
  • 樽酒论文一边喝酒,一边议论文章。
  • 不知有汉,何论魏晋不知道有汉朝,三国魏及晋朝就更不知道了。形容因长期脱离现实,对社会状况特别是新鲜事物一无所知。也形容知识贫乏,学问浅薄。
  • 同日而论犹言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 说长论短说长处,讲短处。形容议论别人的好坏是非。
  • 相提并论相提:相对照;并:齐。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 争短论长犹争长竞短。
  • 面争庭论指直言敢谏。同“面折庭争”。
  • 谈论风生言谈议论活跃,有风趣。
  • 危言核论正直而翔实的言论。
  • 谠言嘉论公正、正直而有说服力的言论。
  • 说短论长议论别人的好坏是非。
  • 坐而论道坐着空谈大道理。指口头说说,不见行动。
  • 自有公论指事情的是非曲直公众自然会有评论。
  • 又作别论应当另外作出评价。
  • 格杀无论指把拒捕、行凶或违反禁令的人当场打死而不以杀人论罪。同“格杀勿论”。
  • 谈古论今从古到今无所不谈,无不评论。
  • 讲古论今谈论古今事情,形容话题广泛。
相关汉字解释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