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肤粟股栗

fū sù gǔ lì
Fraxinus mollissima
“肤粟股栗”的成语拼音为:fū sù gǔ lì,注音:ㄈㄨ ㄙㄨˋ ㄍㄨˇ ㄌㄧˋ,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恐惧时,年代:近代成语,出处:梁启超《新民说·论私德》:“夫至以行恶为荣,则洪水猛兽,足喻斯惨耶?君子念此,肤粟股栗矣。”,基本解释:皮肤上起疙瘩,大腿发抖。形容非常恐惧。,例句:唐代白居易《赋得宦游行卧图并序》中写道:“皇玺萧纍金紧箧,卖赍车裘换烂钋;空使宣武题肤粟,犹亲东游未绝绁。”
拼音 fū sù gǔ lì
注音 ㄈㄨ ㄙㄨˋ ㄍㄨˇ ㄌㄧˋ
词性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恐惧时
英文 Fraxinus mollissima
年代 近代成语
解释 皮肤上起疙瘩,大腿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出处 梁启超《新民说·论私德》:“夫至以行恶为荣,则洪水猛兽,足喻斯惨耶?君子念此,肤粟股栗矣。”
例句 唐代白居易《赋得宦游行卧图并序》中写道:“皇玺萧纍金紧箧,卖赍车裘换烂钋;空使宣武题肤粟,犹亲东游未绝绁。”
补充纠错
上一个成语: 肤受之言
下一个成语: 跗萼连晖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补充纠错
  • 火中取栗偷取炉中烤熟的栗子。比喻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
  • 战战栗栗战战:戒惧的样子;栗栗:哆嗦,发抖。因戒惧而小心谨慎的样子。
  • 浞訾栗斯指妄自尊大。
  • 陆詟水栗指声威远播,四方畏服。
  • 不寒而栗栗:畏惧,发抖。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 栗栗危惧栗栗:发抖的样子。形容非常害怕。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补充纠错
  • 汗流浃肤形容极度惊惧。同“汗流浃体”。
  • 肤末支离肤浅琐碎。
  • 鸡肤鹤发皮肤发皱,头发苍白。指老人。同“鸡皮鹤发”。
  • 末学肤受指学问没有从根本上下功夫,只学到一点皮毛。
  • 身无完肤①指被打得遍体鳞伤。②比喻遭到攻击或破坏后难以自存的局面。
  • 肤受之愬指谗言。肤受,指浮泛不实,或指利害切身。
  • 剥床及肤剥:六十四卦之一,坤下艮上,意即剥落、烂;及:到。原指损害及于肌肤。后形容迫切的灾害或深切的痛苦。
  • 附肤落毛比喻赋闲无正事可干。
  • 陈言肤词指陈旧而肤浅的言词。
  • 身体发肤本指身躯、四肢、须发、皮肤,后亦泛指自己身体的全部,自身。
  • 肤见谫识浅陋的见识。
  • 体无完肤全身的皮肤没有一块好的。形容遍体都是伤。也比喻理由全部被驳倒,或被批评、责骂得很厉害。
  • 鹤骨鸡肤伶仃瘦骨,多皱的皮肤。形容年老。
  • 肤寸而合指(云气)逐渐集合。
  • 肤见谫识浅陋的见识。
  • 椎肤剥髓形容残酷搜刮。
  • 浃髓沦肤浃:通,透;沦:陷入。浸透肌肉,深入骨髓。比喻感受极深。
  • 剥肤椎髓剥:剥去;肤:皮肤;椎:捶击。剥人皮肤,敲人骨髓。比喻极其残酷地压榨和剥削。
  • 肤如凝脂皮肤像凝固的油脂。形容皮肤洁白且细嫩。
  • 肤受之诉比喻被人说了有关切身利益的坏话。
  • 肤受之言肤:肤浅;受:感受。指肤浅的,使人感受不深的言论。也指不切合实际的言辞。
  • 山肤水豢本指山上水中出产的美味食物。后泛称美味。
  • 椎肤剥体形容残酷搜刮。同“椎肤剥髓”。
  • 剥肤及髓比喻盘剥深重。
  • 凶喘肤汗形容疲乏到极点。
  • 铭肤镂骨形容感受极深,永记不忘。同“铭心镂骨”。
  • 炙肤皲足皮肤晒焦,足部冻裂。形容农民耕作的辛苦。
  • 肤皮潦草形容不扎实,不仔细。
  • 擢筋剥肤抽筋剥皮。比喻剥削深重残酷。
  • 切肤之痛切肤:切身,亲身。亲身经受的痛苦。比喻感受深切。
  • 剥肤之痛剥:剥去。肤:皮肤。指受害极深而引起的痛苦。
  • 柔肤弱体指柔弱的身体。
相关汉字解释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