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纲目不疏

gāng mù bù shū
A compendium is not sparse
“纲目不疏”的成语拼音为:gāng mù bù shū,注音:ㄍㄤ ㄇㄨˋ ㄅㄨˋ ㄕㄨ,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政策等,年代:古代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刘公幹以失敬罹罪,文帝问曰:‘卿何以不谨于文宪?’桢答曰:‘臣诚庸短,亦由阶下纲目不疏。’”,基本解释:比喻法令细密。,例句:宋代·宋祁《古今小说考》:“试生曲说历历不辞,实录传书频频九转,纲目不疏可也。”
拼音 gāng mù bù shū
注音 ㄍㄤ ㄇㄨˋ ㄅㄨˋ ㄕㄨ
词性 作谓语、定语;用于政策等
英文 A compendium is not sparse
年代 古代成语
解释 比喻法令细密。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刘公幹以失敬罹罪,文帝问曰:‘卿何以不谨于文宪?’桢答曰:‘臣诚庸短,亦由阶下纲目不疏。’”
例句 宋代·宋祁《古今小说考》:“试生曲说历历不辞,实录传书频频九转,纲目不疏可也。”
补充纠错
上一个成语: 纲举目张
下一个成语: 纲挈目张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补充纠错
  • 百密一疏在极周密的考虑中偶然出现了一点疏忽。
  • 材疏志大指志向虽大而才能不足。有时用为谦词。
  • 才疏德薄才识疏浅,德行不高。常用作自谦之词。
  • 才疏志大才干有限而抱负很大。
  • 暗香疏影暗香:清幽的香气;疏影:稀疏的枝影。原形容梅花的香味和姿态,后被用为梅花的代称。
  • 草木萧疏萧疏:冷落,稀稀落落。花草树木都已枯萎凋谢。形容深秋景象。
  • 禁网疏阔指法律过于宽容。
  • 疏而不漏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
  • 弊衣疏食破旧的衣着,粗粝的饭食。指生活清苦。
  • 才疏计拙指才识疏浅,不善谋算。
  • 人地生疏人事不熟,地方陌生。指初到一地,对当地的人事和地理都不熟悉。
  • 才疏意广疏:粗疏;广:广大。才干有限而抱负很大。
  •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
  • 学疏才浅才能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同“学浅才疏”。
  • 疏财仗义疏财:以财物分人。讲义气,轻视钱财。多指出钱帮助遭难的人。
  • 才疏学浅疏:浅薄。才学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
  • 竞今疏古指重视现代的,轻视古代的。犹厚今薄古。
  • 疏不间亲间:离间。关系疏远者不参与关系亲近者的事。
  • 仗义疏财仗义:讲义气;疏财:分散家财。旧指讲义气,拿出自己的钱财来帮助别人。
  • 敛后疏前指列阵周密则牢固,前锋队形疏朗则利于战斗。后世将我国古代这一陆战列阵原则概括成“敛后疏前”四字。
  • 破衲疏羹破衣素食。形容生活简朴。
  • 学浅才疏才能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
  • 以疏间亲指关系疏远的人离间关系亲近的人。
  • 亲疏贵贱指亲密、疏远、富贵、贫贱的种种关系。形容地位和关系不同的众人。
  • 德薄才疏薄:浅;疏:空虚。品行和才能都很差。常作谦辞。
  • 意广才疏意:意愿,志向。志向远大,但才能浅薄。指志大才疏。
  • 疏财重义讲义气,轻视钱财。多指出钱帮助遭难的人。同“疏财仗义”。
  • 志广才疏犹志大才疏。
  • 志大才疏疏:粗疏,薄弱。指人志向大而才具不够。
  • 枝叶扶疏①形容枝叶繁茂四布,高下疏密有致。②比喻分析事理详明缜密。③比喻兴旺发展。
  • 朗目疏眉朗:明亮;疏:疏朗。明亮的双目和疏朗的眉毛。形容眉目清秀。
  • 纲目不疏比喻法令细密。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补充纠错
  • 振领提纲提纲挈领。
  • 纪纲人论纪纲:纲法,制度;人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行为准则。封建社会中应遵守的法度纲常、行为准则。
  • 提纲挈领纲:鱼网的总绳;挈:提起。抓住网的总绳,提住衣的领子。比喻抓住要领,简明扼要。
  • 挈领提纲挈衣之领,提网之纲。比喻抓住要领。
  • 纲提领挈提起网纲,挈住裘领。比喻抓住要领。
  • 提纲举领比喻抓住要领,简明扼要。同“提纲挈领”。
  • 顿纲振纪整顿朝纲,重振法纪。
  • 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封建礼教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
  • 提纲振领比喻抓住要领,简明扼要。同“提纲挈领”。
  • 纲纪废弛纲:政纲。纪:法纪。废弛:颓废松弛。国家的政纲、法纪、秩序松弛不振。
  • 握纲提领握:拿、抓。比喻抓住要领或简明扼要地把内容提示出来。
相关汉字解释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