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振领提纲

zhèn lǐng tí gāng
Get up to speed
“振领提纲”的成语拼音为:zhèn lǐng tí gāng,注音:ㄓㄣˋ ㄌㄧㄥˇ ㄊㄧˊ ㄍㄤ,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指简明扼要,年代:古代成语,出处:《隋书·文学传·潘徽》:“总括油素,躬披缃缥,芟芜刈楚,振领提纲,去其繁杂,撮其指要,勒成一家,名曰《江都集礼》。”,基本解释:提纲挈领。,例句:明代·唐顺之《西太一宫赐璧诗》:“祝穆天尊真大宝,振领提纲信昭昭。”
拼音 zhèn lǐng tí gāng
注音 ㄓㄣˋ ㄌㄧㄥˇ ㄊㄧˊ ㄍㄤ
词性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简明扼要
英文 Get up to speed
年代 古代成语
解释 提纲挈领。
出处 《隋书·文学传·潘徽》:“总括油素,躬披缃缥,芟芜刈楚,振领提纲,去其繁杂,撮其指要,勒成一家,名曰《江都集礼》。”
例句 明代·唐顺之《西太一宫赐璧诗》:“祝穆天尊真大宝,振领提纲信昭昭。”
补充纠错
上一个成语: 振奋人心
下一个成语: 振聋发聩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补充纠错
  • 纪纲人论纪纲:纲法,制度;人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行为准则。封建社会中应遵守的法度纲常、行为准则。
  • 顿纲振纪整顿朝纲,重振法纪。
  • 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封建礼教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
  • 纲纪废弛纲:政纲。纪:法纪。废弛:颓废松弛。国家的政纲、法纪、秩序松弛不振。
  • 纲举目张纲:鱼网上的总绳;举:提起。把大绳子一提起来,一个个网眼就都张开。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带动其他环节。也比喻文章条理分明。
  • 纲目不疏比喻法令细密。
  • 纲挈目张指撒网时,举起网上的大绳,所有网眼都张开。比喻抓住主要环节,以带动其余;或抓住要领,条理分明。同“纲举目张”。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补充纠错
  • 分贫振穷分财物救助穷困的人。
  • 发蒙振聩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
  • 声振寰宇寰宇:天下。形容声威极盛。
  • 声振林木形容歌声或乐器声高亢宏亮。
  • 弹冠振衿整洁衣冠。后多以比喻将欲出仕。
  • 弹冠振衣整洁衣冠。后多以比喻将欲出仕。
  • 一蹶不振蹶:栽跟头;振:振作。一跌倒就再也爬不起来。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
  • 发聋振聩聩:耳聋。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
  • 振穷恤寡救济贫穷和无依靠的人。
  • 振贫济乏接济贫穷的人和没有依靠的人。亦作“振穷恤寡”、“振穷恤贫”。
  • 发蒙振落蒙:遮盖,指物品上的罩物;振:摇动。把蒙在物体上的东西揭掉,把将要落的树叶摘下来。比喻事情很容易做到。
  • 金相玉振比喻文章的形式和内容都完美。也形容人相貌端美。同“金相玉质”。
  • 金声玉振以钟发声,以磬收韵,奏乐从始至终。比喻音韵响亮、和谐。也比喻人的知识渊博,才学精到。
  • 振奋人心振奋:振作奋发。使人们振作奋发。
  • 萎糜不振形容情绪低沉,精神颓废。
  • 敲山振虎指故意示警,使人震动。
  • 声振屋瓦声音把房子上的瓦都振动了。形容呼喊的声音很宏大猛烈。
  • 振穷恤贫救济贫穷的人。
  • 振振有词理直气壮的样子。形容自以为理由很充分,说个不休。
  • 玉振金声比喻文章道德之盛。
  • 振振有辞振振:理直气壮的样子。形容自以为理由充分,说个没完。
  • 一跌不振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同“一蹶不振”。
  • 启瞶振聋比喻唤醒糊涂与麻木不仁者。
  • 骇目振心使人见到非常震惊。同“骇目惊心”。
  • 龙骧麟振龙骧,昂举腾跃的样子。比喻将军恩威兼备。
  • 委靡不振委靡:也作“萎靡”,颓丧。形容精神不振,意志消沉。
  • 如振落叶形容轻而易举。
  • 振衣濯足濯足:洗脚。抖掉衣服上的灰尘,洗去脚上的污垢。形容放弃世俗生活的荣华富贵,立志在山中隐居。
  • 稽古振今指考查古事作为借鉴,以振兴现代。
  • 摧枯振朽犹摧枯拉朽。形容轻而易举。
  • 振臂一呼振:挥动。挥动手臂呼喊(多用在号召)。
  • 振兵释旅收缴兵器,解散军队。
  • 振聋发聩聩:天生耳聋,引伸为不明事理。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 萎靡不振萎靡:颓丧。形容精神不振,意志消沉。
  • 移风振俗改变风气,振兴习俗。
  • 折槁振落把枯树枝折断,把枯树叶摇下来。比喻轻易不费力。
  • 重振旗鼓比喻失败后,整顿再起。
  • 振兵泽旅收缴兵器,解散军队。同“振兵释旅”。
  • 扬葩振藻葩:华美;藻:文采。形容文章写得华丽多采。
相关汉字解释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