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涸泽而渔

hé zé ér yú
drain the pond to get all the fish
“涸泽而渔”的成语拼音为:hé zé ér yú,注音:ㄏㄜˊ ㄗㄜˊ ㄦˊ ㄩˊ,词性: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年代:古代成语,出处:《文子·七仁》:“先王之法,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基本解释:抽干池水捉鱼。比喻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例句:是由~,焚林而狩。★《宋书·袁淑传》
拼音 hé zé ér yú
注音 ㄏㄜˊ ㄗㄜˊ ㄦˊ ㄩˊ
词性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英文 drain the pond to get all the fish
年代 古代成语
解释 抽干池水捉鱼。比喻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
出处 《文子·七仁》:“先王之法,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
例句 是由~,焚林而狩。 ★《宋书·袁淑传》
补充纠错
上一个成语: 涸鱼得水
下一个成语: 涸泽而渔,焚林而猎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补充纠错
  • 鹬蚌持争,渔翁得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 渔阳鞞鼓指公元755年安禄山于渔阳举兵叛唐事。鞞鼓,骑兵用的小鼓。后亦用为外族侵略之典。
  • 从中渔利渔:劳取。渔利:乘机谋取不正当的权益。人当中捞取好处。
  •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鹬:长嘴水鸟;蚌:有贝壳的软体动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 渔阳鼙鼓渔阳:地名,现河北省蓟县,唐时安禄山驻军在此;鼙鼓:古代军中用的小鼓。渔阳郡响起了战鼓。指有战事发生。
  • 鹬蚌相持,渔翁得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 渔人之利渔人:比喻第三者。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 渔翁之利犹言渔人之利。
  • 鹬蚌相持,渔人得利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 渔人得利趁着双方争执不下而从中得到好处。
  • 樵村渔浦指山村水乡。泛指乡村。
  • 渔夺侵牟渔夺:掠夺;侵牟:侵夺。指掠夺、榨取百姓财物。
  • 渔海樵山入海打鱼,上山砍柴。借指隐居生活。
  • 渔翁得利趁着双方争执不下而从中得到好处。同“渔人得利”。
  • 坐收渔利比喻利用别人的矛盾而从中获利。
  • 东猎西渔指处处涉猎而不专精。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补充纠错
  • 海涸石烂犹海枯石烂。形容历时久远。比喻坚定的意志永远不变。
  • 涸鱼得水涸辙之鱼得到水。比喻绝处逢生,有所凭借。
  • 涸辙枯鱼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救的人。同“涸辙之鲋”。
  • 枯鱼涸辙枯鱼:干鱼;涸辙:干的车辙沟。比喻陷入困境。
  • 涸思干虑犹言绞尽脑汁。
  • 涸辙之鲋涸:干;辙:车轮辗过的痕迹;鲋:鲫鱼。水干了的车沟里的小鱼。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救的人。
  • 河涸海干河流干涸,大海枯竭。比喻穷尽、彻底,不留余地。
  • 涸鲋得水比喻绝处逢生,有所凭借。同“涸鱼得水”。
  • 铩羽涸鳞用以比喻不得志,处境极为困难。同“铩羽暴鳞”。
  • 再衰三涸形容士气越来越低落,不能再振作。
相关汉字解释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