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箕裘相继

jī qiú xiāng jì
carry on father's trade
“箕裘相继”的成语拼音为:jī qiú xiāng jì,注音:ㄐㄧ ㄑㄧㄡˊ ㄒㄧㄤ ㄐㄧˋ,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年代:古代成语,出处:明·无名氏《精忠记·赏春》:“愿百年奕叶传芳,好儿孙箕裘相继。”,基本解释:箕:簸箕。裘:皮袍。比喻子继父业。,例句:唐代·杜甫《秋兴八首·其六》:“圆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箕裘相继乘,骏马輗相追。”
拼音 jī qiú xiāng jì
注音 ㄐㄧ ㄑㄧㄡˊ ㄒㄧㄤ ㄐㄧˋ
词性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英文 carry on father's trade
年代 古代成语
解释 箕:簸箕。裘:皮袍。比喻子继父业。
出处 明·无名氏《精忠记·赏春》:“愿百年奕叶传芳,好儿孙箕裘相继。”
例句 唐代·杜甫《秋兴八首·其六》:“圆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箕裘相继乘,骏马輗相追。”
补充纠错
上一个成语: 箕风毕雨
下一个成语: 箕山挂瓢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补充纠错
  • 后继无人继:继承。没有后人来继承前人的事业。
  • 绝长继短绝:截断。截取长的,补充短的。比喻用长处补短处。
  • 夜以继日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 前赴后继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
  • 周急继乏周:接济。继:帮助。救济帮助有急难和贫乏的人。亦作“周急济贫”、“周贫济老”。
  • 兴灭继绝使灭绝的重新振兴起来,延续下去。
  • 兴微继绝使衰落了的振兴起来,中断了的延续下去。
  • 后继有人继:继承。有后人继承前人的事业。
  • 存亡继绝存:保存;继:接续。恢复灭亡的国家,延续断绝了的贵族世家。
  • 以夜继朝犹言以夜继日。
  • 继继绳绳指前后相承,延续不断。同“继继承承”。
  • 开来继往继承前人的事业,并为将来开辟道路。
  • 难乎为继难于继续下去。
  • 难以为继难于继续下去。
  • 出震继离指帝王登基即位。
  • 日以继夜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 以夜继昼犹言以夜继日。
  • 继往开来继:继承;开:开辟。继承前人的事业,开辟未来的道路。
  • 兴废继绝使灭绝的重新振兴起来,延续下去。同“兴灭继绝”。
  • 以夜继日用夜晚的时间接上白天,日夜不停。
  • 兴亡继绝使灭绝的重新振兴起来,延续下去。同“兴灭继绝”。
  • 夜以继昼用夜里的时间接上白天的时间。形容日夜不息地努力。
  • 连日继夜指日夜不停。
  • 继绝存亡恢复灭亡的国家,延续断绝了的贵族世家。
  • 前仆后继仆:倒下;继:接着,跟上。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
  • 焚膏继晷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 饔飧不继饔:早饭;飧:晚饭。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形容生活十分穷困。
  • 断鹤继凫截短鹤的长腿,接长野鸭的短腿。比喻违反自然规律,办不成的事。
  • 继古开今指继往开来。
  • 张本继末把事情的本末说明白。
  • 比肩继踵比:挨着;踵:脚跟。肩挨着肩,脚跟着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 以日继夜白天接着夜晚,日夜不停。
  • 继继存存指前后相承,延续不断。同“继继承承”。
  • 继继承承指前后相承,延续不断。
  • 重明继焰指光焰相继,长明不息。
  • 继晷焚膏继:继续,接替;晷:日光;膏:油脂,指灯烛。点燃蜡烛或油灯接替日光照明。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学习或工作。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补充纠错
  • 箕山之风指隐士的风范。
  • 头会箕敛头会:按人头征税;箕敛:用畚箕装取所征的谷物。形容赋税繁重苛刻。
  • 斗挹箕扬比喻无实用。斗、箕皆星宿名,一象斗,一象箕,故以为名。
  • 毕雨箕风原指民性如星,星好风雨,比喻庶民喜好人主的恩泽。后为颂扬统治者普施仁政之词。
  • 箕山之志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同“箕山之节”。
  • 科头箕踞科头:不戴帽子;箕踞:两腿分开而坐。不戴帽子,席地而坐。比喻舒适的隐居生活。
  • 箕帚之使持箕帚,以供扫除之役。借作己妻之谦称。
  • 煮豆燃箕比喻兄弟间自相残杀。
  • 挹斗扬箕指徒有虚名。
  • 头会箕赋按人数征税,用畚箕装取所征的谷物。指赋税苛刻繁重。同“头会箕敛”。
  • 箕山挂瓢用为隐居不仕之典。
  • 箕山之操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同“箕山之节”。
  • 南箕北斗箕:星宿名,形状象簸箕;斗:星宿名,形状象酒斗。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用。
  • 箕风毕雨箕、毕:均为星名。古时认为月亮经过箕星时风多,经过毕星时雨多。原比喻人民的好恶不一样。后用于称赞为政体恤民情。
  • 箕山之节箕山:古代传说唐尧时的隐士许由、巢父隐居的地方。节:名节,节操。指归隐以保全节操。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亦作“箕山之志”、“箕山之操”。
相关汉字解释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