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叩马而谏

kòu mǎ ér jiàn
To remonstrate with the horse
“叩马而谏”的成语拼音为:kòu mǎ ér jiàn,注音:ㄎㄡˋ ㄇㄚˇ ㄦˊ ㄐㄧㄢˋ,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年代:古代成语,出处:《史记·伯夷列传》:“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之。太公曰:‘此义人者。’扶而去之。”,基本解释:勒住马头进行规劝。形容竭力进行劝谏。,例句:明代·袁宏道《杂剧·将相·赵^[思][^清]联靖国将相殉“觉凡马而谏”》:“然人之异豺狼,凡欺乱得天,下牵中原,人人逐虫荣。”
拼音 kòu mǎ ér jiàn
注音 ㄎㄡˋ ㄇㄚˇ ㄦˊ ㄐㄧㄢˋ
词性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英文 To remonstrate with the horse
年代 古代成语
解释 勒住马头进行规劝。形容竭力进行劝谏。
出处 《史记·伯夷列传》:“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之。太公曰:‘此义人者。’扶而去之。”
例句 明代·袁宏道《杂剧·将相·赵^[思][^清]联靖国将相殉“觉凡马而谏”》:“然人之异豺狼,凡欺乱得天,下牵中原,人人逐虫荣。”
补充纠错
上一个成语: 叩阍无路
下一个成语: 叩石垦壤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补充纠错
  • 三谏之义指事君之正道。
  • 公规密谏指多方劝谏。公,公开;密,私下。
  • 纳谏如流纳:采纳,接受;谏:旧指规劝君主或尊长,使改正错误;如流:迅速。接受劝谏就像流水那样自然。形容非常乐意听取别人意见。
  • 谏尸谤屠向尸体劝谏,向屠伯指责杀牲的过失。比喻劝谏无济于事。
  • 谏争如流谏争:争同“诤”,直言相劝。劝谏的话如同流水一样,滔滔不绝。
  • 从谏如流谏:直言规劝。听从规劝像流水一样自然。形容乐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
  • 饰非拒谏饰:掩饰;非:错误;谏:直言规劝。拒绝劝告,掩饰错误。
  • 正言直谏以正义之语,规劝皇帝、上级、长辈或朋友。
  • 犯言直谏敢于冒犯尊长或皇上的威严而直立相劝。
  • 直言切谏谓以正直的言论谏诤。古时多用于臣下对君主。同“直言极谏”。
  • 直言正谏指以正直的言论谏诤。古时多用于臣下对君主。
  • 拒谏饰非谏:直言规劝;饰:掩饰;非:错误。拒绝劝告,掩饰错误。
  • 直言极谏①谓以正直的言论谏诤。古时多用于臣下对君主。②直言极谏科的省称。
  • 主文谲谏主文:用譬喻来规劝;谲谏:委婉讽刺。通过诗歌的形式,用譬喻的手法进行讽谏。
  • 犯颜极谏犯颜:冒犯君主或尊长的颜面、威严;极谏:以直言规劝(常用下对上)。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而极力规劝其改正错误。
  • 犯颜苦谏指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当面直言规劝。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补充纠错
  • 沥血叩心剖露心胸。比喻竭尽忠诚、恳挚的心意。
  • 三跪九叩叩:磕头。最敬重的礼节。
  • 叩阍无路叩:敲。阍:宫门。无法敲到宫廷的门。形容百姓无处伸冤。亦作“叩阍无计”、“叩天无路”。
  • 叩心泣血形容悲痛之极。
  • 饥驱叩门指为饥饿驱使,叩门求食。
  • 呼天叩地大声叫天,用头撞地。形容极度悲伤。同“呼天抢地”。
  • 以莛叩钟莛:草茎。原意是钟的音量大,用草茎去敲,就不能使它发出应有的响声。后比喻学识浅薄的人向知识渊博的人请教。
  • 叩源推委指追究其根源。
  • 叩石垦壤叩:敲打;垦:开垦。敲石挖土。指破土动工。
相关汉字解释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