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品竹调弦

pǐn zhú diào xián
blow on an instrument or finger a stringed instrument
“品竹调弦”的成语拼音为:pǐn zhú diào xián,注音:ㄆㄧㄣˇ ㄓㄨˊ ㄊㄧㄠˊ ㄒㄧㄢˊ,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年代:古代成语,出处: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一折:“一行行品竹调弦。”,基本解释:泛指吹弹管弦乐器。亦作“品竹调丝”。,例句:唐代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萧条两鬓风吹卷,wan人千里孤帆飞。品竹调弦思雅士,游蜂戏蝶笑樵夫。”
拼音 pǐn zhú diào xián
注音 ㄆㄧㄣˇ ㄓㄨˊ ㄊㄧㄠˊ ㄒㄧㄢˊ
词性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英文 blow on an instrument or finger a stringed instrument
年代 古代成语
解释 泛指吹弹管弦乐器。亦作“品竹调丝”。
出处 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一折:“一行行品竹调弦。”
例句 唐代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萧条两鬓风吹卷,wan人千里孤帆飞。品竹调弦思雅士,游蜂戏蝶笑樵夫。”
补充纠错
上一个成语: 品竹调丝
下一个成语: 牝鸡晨鸣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补充纠错
  • 动人心弦把心比作琴,拨动了心中的琴弦。形容事物激动人心。
  • 解弦更张更:改换;张:给乐器上弦。改换、调整乐器上的弦,使声音和谐。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计划、方法。
  • 如箭在弦箭已搭在弦上。比喻势在必行。
  • 箭在弦上箭已搭在弦上。比喻为形势所迫,不得不采取某种行动。
  • 改弦易辙辙:车轮轧过的痕迹。琴换弦,车改道。比喻改变原来的方向、计划、办法等。
  • 弦外之响比喻言外之意。
  • 春诵夏弦诵、弦:古代学校里读诗,只口诵的叫“诵”,用乐器配合的叫“弦”。原指应根据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后泛指读书、学习。
  • 楚管蛮弦泛指南方的管弦乐器。
  • 急管繁弦急:快;繁:杂。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
  • 破琴绝弦毁琴断弦,表示世无知音,不再鼓琴。
  • 扣人心弦扣:敲打。形容事物激动人心。
  • 离弦走板比喻言行偏离公认的准则。
  • 矢在弦上箭已搭在弦上。比喻为形势所迫,不得不采取某种行动。
  • 朝歌夜弦形容整天沉迷于歌舞,逸乐无度。
  • 朱弦三叹指称音乐的美妙。
  • 家弦户诵家家都不断歌诵。形容有功德的人,人人怀念。也形容诗文流传很广。
  • 弦外之意弦:乐器上发音的丝线。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
  • 沂水弦歌指知时处世,逍遥游乐。
  • 惊弦之鸟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同“惊弓之鸟”。
  • 驽箭离弦比喻非常迅速。
  • 应弦而倒随着弓弦的声音而倒下。形容射箭技艺高超。
  • 朝歌暮弦形容整天沉迷于歌舞,逸乐无度。
  • 似箭在弦好像箭已经搭在弓弦上,不得不发。
  • 煎胶续弦比喻交情密切或再续旧情。
  • 改弦易张犹改弦更张。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计划、方法。
  • 改柱张弦改换琴柱,另张琴弦。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法。
  • 琴断朱弦比喻妇女死掉丈夫。
  • 急拍繁弦犹言急管繁弦。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
  • 改弦更张更:改换;张:给乐器上弦。改换、调整乐器上的弦,使声音和谐。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计划、方法。
  • 佩韦佩弦韦:熟牛皮,弦:弓弦。原指西门豹性急,佩韦自戒;董安于性缓,佩弦自戒。原形容随时警戒自己。后常比喻有益的规劝。
  • 幺弦孤韵指小曲的音韵,与具备各种乐曲乐器的大乐相对。
  • 弦外有音比喻话语中另有间接透露、没有明说的意思。
  • 弦外之音原指音乐的余音。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
  • 弦无虚发指射箭百发百中。
  • 繁弦急管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
  • 韦弦之佩韦:熟牛皮,弦:弓弦。原指西门豹性急,佩韦自戒;董安于性缓,佩弦自戒。原形容随时警戒自己。后常比喻有益的规劝。
  • 弄管调弦犹弄竹弹丝。指吹奏管弦乐器。
  • 易辙改弦变更车道,改换琴弦。比喻改变方向、计划、做法或态度。
  • 更弦易辙比喻改变方法或态度。
  • 改弦易调犹改张易调。比喻改变方针、做法或态度。
  • 豪管哀弦指管弦乐。
  • 铁板铜弦形容豪迈激越的文章风格。
  • 更弦改辙比喻改变方法或态度。同“更弦易辙”。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补充纠错
  • 一品白衫唐人推重进士,称应进士科者为“一品白衫”。意指他日可以官登一品,但今日则犹着白衫。
  • 品貌非凡品貌:人品和容貌;非凡:不同寻常。品行相貌都超出一般。
  • 高官极品品:等级、品级。官位居于最高的等级。
  • 姚黄魏品原指宋代洛阳两种名贵的牡丹品种。后泛指名贵的花卉。同“姚黄魏紫”。
  • 品头论足指无聊的人随意议论妇女的容貌体态。现亦比喻在小节上一味挑剔。同“品头题足”。
  • 品头评足原指轻浮地议论妇女的容貌。现也比喻对人对事任意挑剔。
  • 百品千条指繁多的名目。
  • 品头题足指无聊的人随意议论妇女的容貌体态。
  • 评头品足原指轻浮地议论妇女的容貌。现也比喻任意挑剔。
  • 品而第之品:品评,区分;第:等第,等级。品评优劣而后确定他的等级。
  • 品学兼优兼:都。思想品德和学业都很优秀。
相关汉字解释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