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启宠纳侮

qǐ chǒng nà wǔ
To accept insult
“启宠纳侮”的成语拼音为:qǐ chǒng nà wǔ,注音:ㄑㄧˇ ㄔㄨㄥˇ ㄣㄚˋ ㄨˇ,词性:作谓语;用于劝诫人,年代:古代成语,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定公元年》:“启宠纳侮,其此之谓也。”,基本解释:指开宠端而招致侮慢。,例句:唐代·白居易《赋得虎》诗:“长安志士去乌孙,一马一衫一榻眠。迎侮登堂宠千户,纳谤还家笑万年。”
拼音 qǐ chǒng nà wǔ
注音 ㄑㄧˇ ㄔㄨㄥˇ ㄣㄚˋ ㄨˇ
词性 作谓语;用于劝诫人
英文 To accept insult
年代 古代成语
解释 指开宠端而招致侮慢。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定公元年》:“启宠纳侮,其此之谓也。”
例句 唐代·白居易《赋得虎》诗:“长安志士去乌孙,一马一衫一榻眠。迎侮登堂宠千户,纳谤还家笑万年。”
补充纠错
上一个成语: 岂有是理
下一个成语: 启瞶振聋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补充纠错
  • 取乱侮亡古代国家的一种自视正义的对外策略。指夺取政治荒乱的国家,侵侮将亡的国家。
  • 内忧外侮多指国内不安定和外敌侵略。有时也比喻个人的情况。同“内忧外患”。
  • 折冲御侮指抗击敌人。
  •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阋:争吵;墙:门屏。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
  • 阋墙御侮阋:争吵;阋墙:兄弟相争于内;御侮:抵御外敌。比喻虽有内部争吵,仍能一致对外。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补充纠错
  • 光前启后犹光前裕后。形容人功业伟大。
  • 承上启下承接上面的,引起下面的。多用在写文章方面。
  • 不遑启处没有闲暇的时间过安宁的日子。指忙于应付繁重或紧急的事务。
  • 承先启后继承前代的,启发后代的。
  • 承前启后承:承接;启:开创。承接前面的,开创后来的。指继承前人事业,为后人开辟道路。
  • 不愤不启愤:心里想弄明白而还不明白。启:启发。指不到学生们想弄明白而还没有弄明白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 启瞶振聋比喻唤醒糊涂与麻木不仁者。
  • 狡焉思启指怀贪诈之心图谋侵人之国。
  • 元戎启行指大军出发。
  • 黜昏启圣贬退昏庸,开启圣明。
相关汉字解释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