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敲髓洒膏

qiāo suǐ sǎ gāo
Douche
“敲髓洒膏”的成语拼音为:qiāo suǐ sǎ gāo,注音:ㄑㄧㄠ ㄙㄨㄟˇ ㄙㄚˇ ㄍㄠ,词性:作谓语、定语;比喻倾家荡产,年代:近代成语,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其最为民害者,一曰吏,一曰役,一曰官之亲属,一曰官之仆隶,是四种人……怙势作威,足使人敲髓洒膏,吞声泣血。”,基本解释:比喻倾家荡产。,例句:明代·刘基《东原志林·论读字》:“取譬如魏武出星似金历,《论语》七讽破案几罪全,骑马备二千如北地,滴泪沾干在冯唐,文彩宣扬火拍檐,满纸倾心看能否,没死瞎狗不骂人,龟皮竟护着机谋,昙花一现枉自欺,牛屎胡犯臭是否,谁都以为成大资财,他日绝诛故国子,当时核你垂真旌,说什么射鸢指鹿,敲髓洒膏胜千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拼音 qiāo suǐ sǎ gāo
注音 ㄑㄧㄠ ㄙㄨㄟˇ ㄙㄚˇ ㄍㄠ
词性 作谓语、定语;比喻倾家荡产
英文 Douche
年代 近代成语
解释 比喻倾家荡产。
出处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其最为民害者,一曰吏,一曰役,一曰官之亲属,一曰官之仆隶,是四种人……怙势作威,足使人敲髓洒膏,吞声泣血。”
例句 明代·刘基《东原志林·论读字》:“取譬如魏武出星似金历,《论语》七讽破案几罪全,骑马备二千如北地,滴泪沾干在冯唐,文彩宣扬火拍檐,满纸倾心看能否,没死瞎狗不骂人,龟皮竟护着机谋,昙花一现枉自欺,牛屎胡犯臭是否,谁都以为成大资财,他日绝诛故国子,当时核你垂真旌,说什么射鸢指鹿,敲髓洒膏胜千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补充纠错
上一个成语: 敲山震虎
下一个成语: 敲诈勒索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补充纠错
  • 民膏民脂脂、膏:脂肪。比喻人民用血汗换来的财富。多用于指反动统治阶级压榨人民来养肥自己的场合。
  • 膏车秣马为车上油,给马喂料。指准备起程。
  • 膏腴之地指肥美的土地或肥沃富饶的地区。
  • 膏粱文绣指富贵人家的奢华生活。亦泛指精细贵重的东西。
  • 膏腴贵游犹言富家贵族。
  • 深入膏肓指毛病已经无可救药。
  • 残膏剩馥残:剩余;膏:油脂;馥:香气。比喻前人留下的文学遗产。
  • 膏肓之疾指不可医治的绝症。
  • 膏粱年少指富贵人家的子弟。
  • 膏泽脂香指油脂类的化妆品。
  • 膏梁子弟膏:肥肉;梁:细粮;膏梁:泛指美味的饭菜。旧时指官僚、地主、有钱人家的子弟。
  • 病染膏肓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同“病入膏肓”。
  • 焚膏继晷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 雨膏烟腻指花草树木在烟雨中显得肥腴润泽。
  • 投膏止火用油去浇灭火,火反而烧得更旺。比喻举措失当,适得其反。
  • 膏唇岐舌犹言膏唇拭舌。岐舌,指舌头上耍花招,说话反复无常。
  • 膏唇拭舌膏:用油脂涂抹;拭:擦去。用膏涂嘴唇,用布巾揩舌头。形容用尽语言之所能以打动人心。
  • 刳脂剔膏比喻残酷地剥削。
  • 狗皮膏药中医用狗皮膏药消肿止痛。比喻骗人的货色。
  • 病入膏肓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 病在膏肓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同“病入膏肓”。
  • 剩馥残膏女子妆后所剩的脂粉。指闺中之作。
  • 摩口膏舌磨练口舌。形容讲话很厉害,善于挑拨诬陷。
  • 民脂民膏脂、膏:脂肪。比喻人民用血汗换来的财富。多用于指反动统治阶级压榨人民来养肥自己的场合。
  • 脂膏不润比喻为人廉洁,不贪财物。
  • 膏场绣浍指土地肥沃,水沟纵横。
  • 膏唇试舌用膏涂嘴唇,用巾揩舌头。比喻非常想把心里的话说出来。
  • 膏火之费膏:点灯的油;膏火:灯火。借指求学的费用。
  • 膏粱锦绣膏粱:肥肉和细粮,指美味佳肴;锦绣:精致华丽的丝织品。形容富贵人家的奢华生活。
  • 膏粱纨袴膏粱:肥肉和细粮;纨袴:细绢做的裤子。借指富贵人家子弟。
  • 膏粱子弟膏粱:肥肉和细粮,指美味佳肴。富贵人家过惯享乐生活的子弟。
  • 膏腴子弟富贵人家的子弟。
  • 膏唇贩舌犹言膏唇拭舌。贩舌,指卖弄口舌。
  • 膏梁锦绣膏、梁:肥肉和细粮。泛指美味的食物;锦绣:精致华丽的丝织品。形容富贵人家衣食精美的奢华生活。
  • 膏梁纨袴膏梁:肥肉和细粮;纨绔:细绢做的裤子。借指富贵人家子弟。
  • 纨袴膏粱纨绔:细绢做的裤子;膏梁:肥肉和细粮。指精美的衣食。借指富贵人家的子弟。
  • 膏火自煎比喻有才学的人的人因才得祸。
  • 脂膏莫润比喻为官廉以自守,不改清操。同“脂膏不润”。
  • 继晷焚膏继:继续,接替;晷:日光;膏:油脂,指灯烛。点燃蜡烛或油灯接替日光照明。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学习或工作。
  • 余膏剩馥比喻前人留下的文学遗产。同“残膏剩馥”。
  • 泉石膏肓泉石:指山水;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隔膜之间叫“肓”,据说这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比喻嗜好山水成癖。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补充纠错
  • 敲金击玉敲钟击磬。喻诗文声调铿锵动听。
  • 敲金戛玉指演奏钟磬等乐器。也形容声音铿锵。同“敲金击石”。
  • 旁敲侧击比喻说话、写文章不从正面直接点明,而是从侧面曲折地加以讽刺或抨击。
  • 敲边鼓比喻从旁帮腔、撺掇或助势。
  • 击玉敲金如金玉被撞击而发出的声音。形容言辞铿然有声,正确无误。
  • 轻敲缓击比喻婉转地表达意思和说明问题。
  • 敲牛宰马指宰杀牲畜。
  • 戛玉敲金戛:敲击。敲打玉器和金器。形容声调有节奏而响亮好听。也形容人气节凛然。
  • 敲冰索火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一定不会成功。
  • 敲山震虎指故意示警,使人震动。同“敲山振虎”。
  • 东敲西逼各处敲诈逼迫。
  • 敲冰求火敲开冰找火。比喻不可能实现的事。
  • 敲山振虎指故意示警,使人震动。
  • 敲榨勒索依仗势力或抓住把柄进行恐吓,用威胁手段索取财物。同“敲诈勒索”。
  • 戛玉敲冰戛:敲击。敲打玉器和冰块。形容声调有节奏而响亮好听。也形容人气节凛然。
  • 唾壶敲缺形容心情忧愤或感情激昂。同“唾壶击缺”。
  • 紧打慢敲比喻用各种办法催迫。
  • 敲锣放炮指大张旗鼓地活动。
  • 敲锣打鼓①指欢庆祝贺。②形容大造声势,大肆进行舆论宣扬。
  • 零敲碎打形容以零零碎碎、断断续续的方式进行或处理。
  • 零打碎敲形容以零零碎碎、断断续续的办法做事。
  • 敲金击石金、石:指钟磬一类的乐器。演奏钟磬等乐器。也形容声音铿锵。
  • 敲锣放砲指大张旗鼓地活动。
  • 反复推敲多次捉摸,选择最佳方案。
  • 敲冰戛玉比喻乐声清润动听。
  • 敲冰玉屑泛指精美的纸张。
  • 敲竹杠比喻利用别人的弱点或以某种口实为借口来索取财物。
  • 盎盂相敲比喻一家人争吵。
  • 敲诈勒索依仗势力或抓住把柄进行恐吓,用威胁手段索取财物。
  • 敲门砖敲门的砖石,门敲开后就被抛弃。比喻骗取名利的初步的工具。
相关汉字解释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