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敲门砖

qiāo mén zhuān
stepping stone
“敲门砖”的成语拼音为:qiāo mén zhuān,注音:ㄑㄧㄠ ㄇㄣˊ ㄓㄨㄢ,词性:偏正式;作宾语;比喻借以谋取名利的工具,年代:古代成语,出处: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五:“一日,冲元自窗外往来,东坡问:‘何为?’冲元曰:‘绥来。’东坡曰:‘可谓奉大福以来绥。’盖冲元登科时赋句也。冲元曰:‘敲门瓦砾,公尚记忆耶!’”,基本解释:敲门的砖石,门敲开后就被抛弃。比喻骗取名利的初步的工具。,例句:唐代·杜甫《月夕》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敲门砖。”
拼音 qiāo mén zhuān
注音 ㄑㄧㄠ ㄇㄣˊ ㄓㄨㄢ
词性 偏正式;作宾语;比喻借以谋取名利的工具
英文 stepping stone
年代 古代成语
解释 敲门的砖石,门敲开后就被抛弃。比喻骗取名利的初步的工具。
出处 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五:“一日,冲元自窗外往来,东坡问:‘何为?’冲元曰:‘绥来。’东坡曰:‘可谓奉大福以来绥。’盖冲元登科时赋句也。冲元曰:‘敲门瓦砾,公尚记忆耶!’”
例句 唐代·杜甫《月夕》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敲门砖。”
补充纠错
上一个成语: 敲锣放砲
下一个成语: 敲牛宰马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补充纠错
  • 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 增砖添瓦犹添砖加瓦。比喻做一些工作,尽一点力量。
  • 面壁磨砖比喻事不能成功。
  • 磨砖成镜把砖石磨成镜子。比喻事情不能成功。
  • 引玉之砖自己表示谦虚的话。比喻为了引出别人高明的意见而发表的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
  • 添砖加瓦比喻做一些工作,尽一点力量。
  • 敲门砖敲门的砖石,门敲开后就被抛弃。比喻骗取名利的初步的工具。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补充纠错
  • 敲金击玉敲钟击磬。喻诗文声调铿锵动听。
  • 敲金戛玉指演奏钟磬等乐器。也形容声音铿锵。同“敲金击石”。
  • 敲边鼓比喻从旁帮腔、撺掇或助势。
  • 旁敲侧击比喻说话、写文章不从正面直接点明,而是从侧面曲折地加以讽刺或抨击。
  • 击玉敲金如金玉被撞击而发出的声音。形容言辞铿然有声,正确无误。
  • 轻敲缓击比喻婉转地表达意思和说明问题。
  • 敲牛宰马指宰杀牲畜。
  • 戛玉敲金戛:敲击。敲打玉器和金器。形容声调有节奏而响亮好听。也形容人气节凛然。
  • 敲山震虎指故意示警,使人震动。同“敲山振虎”。
  • 敲冰索火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一定不会成功。
  • 敲骨榨髓犹敲骨吸髓。比喻剥削压榨极其残酷。
  • 敲山振虎指故意示警,使人震动。
  • 东敲西逼各处敲诈逼迫。
  • 敲冰求火敲开冰找火。比喻不可能实现的事。
  • 敲锣放炮指大张旗鼓地活动。
  • 敲榨勒索依仗势力或抓住把柄进行恐吓,用威胁手段索取财物。同“敲诈勒索”。
  • 戛玉敲冰戛:敲击。敲打玉器和冰块。形容声调有节奏而响亮好听。也形容人气节凛然。
  • 唾壶敲缺形容心情忧愤或感情激昂。同“唾壶击缺”。
  • 紧打慢敲比喻用各种办法催迫。
  • 敲锣打鼓①指欢庆祝贺。②形容大造声势,大肆进行舆论宣扬。
  • 零敲碎打形容以零零碎碎、断断续续的方式进行或处理。
  • 零打碎敲形容以零零碎碎、断断续续的办法做事。
  • 敲金击石金、石:指钟磬一类的乐器。演奏钟磬等乐器。也形容声音铿锵。
  • 敲锣放砲指大张旗鼓地活动。
  • 反复推敲多次捉摸,选择最佳方案。
  • 敲冰戛玉比喻乐声清润动听。
  • 敲膏吸髓犹敲骨吸髓。比喻剥削压榨极其残酷。
  • 敲髓洒膏比喻倾家荡产。
  • 敲冰玉屑泛指精美的纸张。
  • 敲骨剥髓犹敲骨吸髓。比喻剥削压榨极其残酷。
  • 敲骨取髓敲碎骨头,取出骨髓。①禅宗用语,意指为了求道而不惜自残身体。②比喻残酷地剥削。亦作“敲骨吸髓”、“刮骨吸髓”、“敲脂吸髓”、“槌骨沥髓”、“吸髓吮脂”
  • 敲竹杠比喻利用别人的弱点或以某种口实为借口来索取财物。
  • 盎盂相敲比喻一家人争吵。
  • 敲诈勒索依仗势力或抓住把柄进行恐吓,用威胁手段索取财物。
  • 敲骨吸髓敲碎骨头来吸骨髓。比喻剥削压榨极其残酷。
相关汉字解释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