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吴下阿蒙

wú xià ā méng
an ignorant person
“吴下阿蒙”的成语拼音为:wú xià ā méng,注音:ㄨˊ ㄒㄧㄚˋ ㄚ ㄇㄥˊ,词性: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年代:古代成语,出处:《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基本解释: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例句:马湾有鬣,德小是崇,先生天游,而人曰佳墉。嗟乎!非~。★明·徐宏祖《徐霞客游记·续篇》
拼音 wú xià ā méng
注音 ㄨˊ ㄒㄧㄚˋ ㄚ ㄇㄥˊ
词性 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
英文 an ignorant person
年代 古代成语
解释 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出处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例句 马湾有鬣,德小是崇,先生天游,而人曰佳墉。嗟乎!非~。 ★明·徐宏祖《徐霞客游记·续篇》
补充纠错
上一个成语: 吴头楚尾
下一个成语: 吴越同舟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补充纠错
  • 发蒙振聩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
  • 蒙昧无知蒙昧:知识未开。没有知识,不明事理。指糊涂不懂事理。
  • 明昭昏蒙昭:明白;蒙:愚昧无知。聪明而通晓事理,愚昧而不明事理。
  • 土偶蒙金在泥塑人像外面涂上金粉。比喻因袭模仿,徒有其表。
  • 蒙混过关用欺骗的手段逃避询问或审查。
  • 蒙头转向蒙:迷糊,昏迷;转向:迷失方向。形容头脑昏迷,不清晰。
  • 发蒙振落蒙:遮盖,指物品上的罩物;振:摇动。把蒙在物体上的东西揭掉,把将要落的树叶摘下来。比喻事情很容易做到。
  • 旷若发蒙旷:空旷;开阔。蒙:眼睛失明。眼前突然开阔明朗,好像双目失明的人忽然看见了东西。亦比喻使人头脑忽然开窍,明达起来。
  • 负任蒙劳指担负重任,承受劳苦。
  • 蒙以养正指从童年开始,就要施以正确的教育。
  • 发蒙解惑发蒙:启发蒙昧;解惑:解除疑惑。指启发开导,脱离蒙昧,解除疑惑。
  • 云雾迷蒙迷蒙:形容模糊不清的样子。云雾笼罩,使景物隐隐约约,看不清楚。
  • 蒙袂辑屦袂:袖子;辑:拖着不使脱落;屦:鞋。用袖子蒙着脸,脚上拖着鞋。形容十分困乏的样子。
  • 狐裘蒙茸用以比喻国政混乱。蒙茸,蓬乱的样子。同“狐裘蒙戎”。
  • 发蒙解缚发蒙:启发蒙昧;解缚:解除束缚。指启发蒙昧,解除束缚。
  • 蒙在鼓里好象被包在鼓里一样。比喻受人蒙蔽,对有关的事情一点儿也不知道。
  • 铺眉蒙眼装模作样。
  • 薏苡蒙谤比喻被人诬蔑,蒙受冤屈。同“薏苡之谤”。
  • 狐裘蒙戎狐裘的皮毛凌乱。用以比喻国政混乱。蒙茸,蓬乱的样子。
  • 鸿蒙初辟鸿蒙:古人认为天地开辟之前是一团浑沌的元气。开天辟地。指刚刚开始出现人类世界。
  • 被泽蒙庥指受恩泽,蒙庇护。
  • 坑蒙拐骗指以欺骗手段捞取钱财,陷害他人。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补充纠错
  • 天低吴楚,眼空无物吴楚:泛指长江中下游。原指登上南京城,一眼望去,越远越觉得天下垂,除见苍天之外,空无所有。现也比喻一无所见。
  • 抉目吴门抉:剔出;目:眼睛。指忠臣被谗诛杀。
  • 喘月吴牛比喻因受某事物之苦而畏惧其类似者。
  • 吴越同舟吴越:指吴国人和越国人。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
  • 吴牛喘月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吴地水牛见月疑是日,因惧怕酷热而不断喘气。比喻因疑心而害怕。
  • 吴带当风唐画家吴道子善画佛像,笔势圆转,所画衣带如被风吹拂。后人以之称美其高超画技与飘逸的风格。
  • 楚水吴山楚地的水,吴地的山。指古时吴、楚两国所属地域。后用以指长江中下游一带。
  • 吴市之箫比喻在街头行乞。同“吴市吹箫”。
  • 吴头楚尾今江西北部,春秋时是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楚地长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衔接。
  • 楚尾吴头古豫章一带位于楚地下游,吴地上游,如首尾相衔接,故称“楚尾吴头”。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地方。
  • 吴下阿蒙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 悬首吴阙犹言悬门抉目。以之为烈士殉国的典故。
  • 楚舞吴歌泛指江南的轻歌曼舞。
  • 宋画吴冶用以作为精巧神妙之物的代称。
  • 蜀锦吴绫蜀锦:四川生产的彩锦;吴绫:绫的一种,最初出于吴郡。泛指各种精美的丝织品。
  • 吴市吹箫吴:古国名。原指春秋时楚国的伍子胥逃至吴国,在市上吹箫乞食。比喻在街头行乞。
相关汉字解释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