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榆木脑壳

yú mù nǎo ké
diehard
“榆木脑壳”的成语拼音为:yú mù nǎo ké,注音:ㄩˊ ㄇㄨˋ ㄣㄠˇ ㄎㄜˊ,词性: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年代:当代成语,出处:刘绍棠《柳伞》三:“‘大叔,谢谢您老人家!’黄金印淌下了热泪,‘您敲开了我脖腔子上这颗榆木脑壳。’”,基本解释:比喻思想顽固。同“榆木脑袋”。,例句:唐代·杜甫《秋夕》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木头榆脑壳,串成城市的一部分。”
拼音 yú mù nǎo ké
注音 ㄩˊ ㄇㄨˋ ㄣㄠˇ ㄎㄜˊ
词性 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
英文 diehard
年代 当代成语
解释 比喻思想顽固。同“榆木脑袋”。
出处 刘绍棠《柳伞》三:“‘大叔,谢谢您老人家!’黄金印淌下了热泪,‘您敲开了我脖腔子上这颗榆木脑壳。’”
例句 唐代·杜甫《秋夕》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木头榆脑壳,串成城市的一部分。”
补充纠错
上一个成语: 榆木脑袋
下一个成语: 瑜百瑕一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补充纠错
  • 金蝉脱壳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一层壳。比喻用计脱身,使人不能及时发觉。
  • 今蝉蜕壳金蝉脱壳。今,通“金”。指使用计谋而逃脱。
  • 脱壳金蝉比喻用计谋脱身。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补充纠错
  • 桑榆之景指晚年时光。
  • 暮景桑榆夕阳斜照在桑树和榆树顶端,一派黄昏景象。比喻晚年的时光。桑榆,古人以为是日所入处。
  • 桑榆末景夕阳的余辉照在桑榆树梢上。指傍晚。比喻晚年的时光。同“桑榆暮景”。
  • 景入桑榆比喻垂老之年。
  • 榆枋之见榆枋,榆树与枋树。比喻狭小的天地。后用以比喻浅薄的见解。
  • 豆重榆瞑原指多吃大豆使人发胖,吃榆能使人久睡。后形容人本性难改。
  • 榆次之辱用以指无故受辱之典。
  • 日薄桑榆犹日薄西山。比喻老年的时光。
  • 榆瞑豆重用以指身懒神昏。
  • 榆木圪垯坚硬的榆树根。比喻思想顽固。
  • 桑榆暮景夕阳的余辉照在桑榆树梢上。指傍晚。比喻晚年的时光。
  •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桑、榆:指日落处,也指日暮。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
  • 榆木疙瘩坚硬的榆树根。比喻思想顽固。
  •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东隅:指日出处,表示早年。桑榆:指日落处,表示晚年。早年的时光消逝,如果珍惜时光,发愤图强,晚年并不晚。
  • 收之桑榆指初虽有失,而终得补偿。后指事犹未晚,尚可补救。
相关汉字解释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