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诛故贳误

zhū gù shì wù
To punish one's mistakes
“诛故贳误”的成语拼音为:zhū gù shì wù,注音:ㄓㄨ ㄍㄨˋ ㄕˋ ㄨˋ,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年代:古代成语,出处:汉·王充《论衡·答佞》:“故曰:刑故无小,宥过无大。圣君原心省意,故诛故贳误。”,基本解释:指严惩故意犯罪的人,宽赦无意中犯错误的人。,例句:战国·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夫人之罪可以略知也,是以天下之人无轻贳,诛疑误,而心之所犹未忍也。”
拼音 zhū gù shì wù
注音 ㄓㄨ ㄍㄨˋ ㄕˋ ㄨˋ
词性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英文 To punish one's mistakes
年代 古代成语
解释 指严惩故意犯罪的人,宽赦无意中犯错误的人。
出处 汉·王充《论衡·答佞》:“故曰:刑故无小,宥过无大。圣君原心省意,故诛故贳误。”
例句 战国·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夫人之罪可以略知也,是以天下之人无轻贳,诛疑误,而心之所犹未忍也。”
补充纠错
上一个成语: 诛锄异己
下一个成语: 诛尽杀绝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补充纠错
  • 一差二误指意外的差错和失误。
  • 磨刀不误砍柴工磨刀花费时间,但不耽误砍柴。比喻事先充分做好准备,就能使工作加快。
  • 一误再误一次又一次的失误。形容屡被耽误或屡犯错误。
  • 欺君误国欺骗君主,祸害国家。
  • 一念之误一个念头的差错。同“一念之差”。
  • 误国殃民给国家人民带来祸害。
  • 东差西误指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差池、错误。形容办事不得力。
  • 不得违误公文用语,不得违反命令,耽误公事。
  • 贻误军机贻:贻害。耽误了作战大事。
  • 聪明反被聪明误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妨害了。
  • 误入歧途误:受惑;歧途:错误的道路。由于受煽惑而走上了错误的道路。
  • 误打误撞指事先未经周密考虑。
  • 误作非为犹言胡作非为。不顾法纪或舆论,毫无顾忌地做坏事。
  • 蹉跎自误蹉跎:时间白白地消耗掉。人生虚度年华,耽误了自己的前程。
  • 疑误天下疑:怀疑。令天下迷惑不解。
  • 执迷不误形容坚持而不觉悟。
  • 因循坐误因循:迟延拖拉;坐误:坐失。指情况有了变化,还照老一套办,因而耽误了事情。
  • 误付洪乔用来比喻把信件寄丢了或没有收到对方的信件。
  • 误人子弟误:耽误。指因无才或不负责任而耽误人家后辈学生。
  • 误认颜标形容懵懂浅陋。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补充纠错
  •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旧时指人不替自己打算,就会为天地所不容。
  • 笔诛墨伐笔、墨:指文字。诛:谴责。伐:声讨。通过文字加以谴责,进行声讨。
  • 人人得而诛之得:可以,能够;诛:杀死。所有的人都可以杀死他。极言某人罪大恶极。
  • 口诛笔伐诛:痛斥,责罚;伐:声讨,攻打。从口头和书面上对坏人坏事进行揭露和声讨。
  • 诛求无度敛取、需索财贿没有限度。
  • 诛暴讨逆诛:讨伐。讨伐凶暴、叛逆之人。
  • 天地诛戮犹天诛地灭。比喻为天地所不容。同“天地诛灭”。
  • 天地诛灭犹天诛地灭。比喻为天地所不容。
  • 天诛地灭诛:杀死。比喻罪恶深重,为天地所不容。
  • 诛锄异己诛:杀;锄:铲除。指消灭和清除在政治上反对自己或与自己意见不合的人。
  • 赏立诛必指该赏的立即赏,该罚的一定罚。
  • 不教而诛教:教育;诛: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 禁暴诛乱禁除暴行,诛杀叛乱。亦作“禁暴静乱”。
  • 笔伐口诛伐:声讨,攻打;诛:痛斥,责罚。从口头和书面上对坏人坏事进行揭露和声讨。
  • 伏法受诛伏法:由于违法而受处死刑;诛:杀死。犯法被杀。
  • 诛求无厌诛求:需索。指勒索诈取没完没了。
  •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偷钩的要处死,篡夺政权的人反倒成为诸侯。旧时用以讽刺法律的虚伪和不合理。
  • 诛尽杀绝诛;斩。杀得一个不留。
  • 诛求不已指勒索,强取没完没了。同“诛求无已”。
  • 诛心之论诛:惩罚。指不问罪行,只根据其用心以认定罪状。也指揭穿动机的评论。
  • 死有余诛犹死有余辜。形容罪大恶极,即使处死刑也抵偿不了他的罪恶。
  • 罪不容诛诛:把罪人杀死。罪恶极大,杀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恶。
  • 斧钺之诛钺:古代兵器,像大斧;诛:杀戮,杀死。用斧、钺杀人的刑罚。泛指死刑。
  • 诛求无已诛求:需索;已:停止。指勒索诈取没完没了。
  • 罪不胜诛指罪大恶极,处死犹不足抵偿。
相关汉字解释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