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著于竹帛

zhù yú zhú bó
Written on bamboo and silk
“著于竹帛”的成语拼音为:zhù yú zhú bó,注音:ㄓㄨˋ ㄩˊ ㄓㄨˊ ㄅㄛˊ,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年代:古代成语,出处:汉·东方朔《答客难》:“今子大夫修先生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记,著于竹帛,唇腐齿落,服膺而不可释。”,基本解释:着:写作。竹帛:竹简和绢。在竹简和绢上写作。指把事物或人的功绩等写入书中。,例句:不过孔子是匹夫制宪,贬天子,刺诸侯,所以不能~,只好借口说传授。★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四回
拼音 zhù yú zhú bó
注音 ㄓㄨˋ ㄩˊ ㄓㄨˊ ㄅㄛˊ
词性 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英文 Written on bamboo and silk
年代 古代成语
解释 着:写作。竹帛:竹简和绢。在竹简和绢上写作。指把事物或人的功绩等写入书中。
出处 汉·东方朔《答客难》:“今子大夫修先生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记,著于竹帛,唇腐齿落,服膺而不可释。”
例句 不过孔子是匹夫制宪,贬天子,刺诸侯,所以不能~,只好借口说传授。 ★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四回
补充纠错
上一个成语: 著述等身
下一个成语: 著作等身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补充纠错
  • 鱼书雁帛泛指书信。
  • 化干戈为玉帛干戈:指打仗;玉帛:玉器和丝织品,指和好。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
  • 鱼帛狐声指借助鬼神制造舆论,以便起事。
  • 鱼帛狐篝指借助鬼神制造舆论,以便起事。
  • 子女玉帛原指人民与财产。后用以泛指财物、美女。
  • 布帛菽粟帛:丝织品;菽:豆类;粟:小米,泛指粮食。指生活必需品。比喻极平常而又不可缺少的东西。
  • 束发封帛指妇女忠贞不渝。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补充纠错
  • 日新月著日日更新,月月显著。形容蓬勃发展。
  • 识微知著看到事物的苗头而能察知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
  • 恶迹昭著昭著:显著,明显。恶劣的事迹十分明显,人所共见。形容罪行严重。
  • 睹著知微从明显的表象,推知到隐微的内情。
  • 画蛇著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同“画蛇添足”。
  • 深切著明深刻而显明。
  • 臭名昭著坏名声人人都知道。
  • 彰明昭著犹彰明较著。
  • 威望素著威望:威信,声望;素:一向;著:明显。一向很有威望。
  • 见微知著微:隐约;著:明显。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 仰屋著书仰:脸向上;著:写。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
  • 鸿篇巨著指规模宏大的著作。同“鸿篇钜制②”。
  • 沉著痛快坚劲而流利,遒劲而酣畅。形容诗文、书法遒劲流利。
  • 一鞭先著后以为争先的典实。亦泛指先行。
  • 以微知著微:微小;著:显著。从事物露出的苗头,可以推知它的发展趋向或他的实质。
  • 深切著白深刻而显明。同“深切著明”。
  • 彰明较著彰、明、较、著:都是明显的意思。指事情或道理极其明显,很容易看清。
  • 棋输先著指因被对方占了先手而输了棋。比喻功力稍逊于对方。
  • 头上著头犹言头上安头。比喻多余和重复。
  • 罪恶昭著罪恶明显(多指罪恶大)。
  • 水中著盐比喻不着痕迹。
  • 著书立说立:创立、提出;说:主张,学说。从事写作,提出自己的主张和学说。
  • 超超玄著超超:形容高超;玄:微妙;著:明显。言论、文辞高妙明切。
  • 睹微知著微:细小;著:显著。看到细小的征兆便知道其性质及发展趋势。
  • 遐迩著闻远近闻名。形容名声很大。
  • 枝附叶著比喻上下关系紧密。亦作“枝附叶连”。
  • 睹著知微从明显的表象,推知到隐微的内情。
  • 著述等身著述:编写的著作。写的书摞起来和自己的身高相等。形容著作极多。亦作“著作等身”。
  • 视微知著看到细微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
  • 积微成著微:细微;著:显著。微不足道的事物,经过长期积累,就会变得显著。
  • 魂不著体形容极端惊恐或在某种事物诱惑下失去常态。同“魂不附体”。
  • 劣迹昭著劣:恶劣;昭著:明显。恶劣的事迹非常明显。
  • 著作等身形容著述极多,迭起来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
  • 佛头著粪往佛像的头上拉粪。比喻美好的事物被亵渎、玷污。
相关汉字解释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