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束发封帛

shù fā fēng bó
Tie up one's hair
“束发封帛”的成语拼音为:shù fā fēng bó,注音:ㄕㄨˋ ㄈㄚˋ ㄈㄥ ㄅㄛˊ,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年代:古代成语,出处:《新唐书·列女传·贾直言妻董》:“直言坐事。贬岭南,以妻少,乃诀曰:‘生死不可期,吾去,可亟嫁,无须也。’董不答,引绳束发,封以帛,使直言署,曰:‘非君手不解。’直言贬二十年乃还,署帛宛然。乃汤沐,发堕无馀。”,基本解释:指妇女忠贞不渝。,例句:“南朝·梁·陆琼《屈阳公江州事编》:“先皇三十年间,雨露聚于一地,得之方启万户,束发封帛。”
拼音 shù fā fēng bó
注音 ㄕㄨˋ ㄈㄚˋ ㄈㄥ ㄅㄛˊ
词性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英文 Tie up one's hair
年代 古代成语
解释 指妇女忠贞不渝。
出处 《新唐书·列女传·贾直言妻董》:“直言坐事。贬岭南,以妻少,乃诀曰:‘生死不可期,吾去,可亟嫁,无须也。’董不答,引绳束发,封以帛,使直言署,曰:‘非君手不解。’直言贬二十年乃还,署帛宛然。乃汤沐,发堕无馀。”
例句 “南朝·梁·陆琼《屈阳公江州事编》:“先皇三十年间,雨露聚于一地,得之方启万户,束发封帛。”
补充纠错
上一个成语: 束带结发
下一个成语: 束戈卷甲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补充纠错
  • 名垂竹帛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
  • 鱼书雁帛泛指书信。
  • 垂名竹帛垂名:传名。竹帛:古代供书写用的竹简和白绢,借指典籍、史册。名字被载入史册,流传后世。
  • 化干戈为玉帛干戈:指打仗;玉帛:玉器和丝织品,指和好。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
  • 鱼帛狐声指借助鬼神制造舆论,以便起事。
  • 鱼帛狐篝指借助鬼神制造舆论,以便起事。
  • 子女玉帛原指人民与财产。后用以泛指财物、美女。
  • 布帛菽粟帛:丝织品;菽:豆类;粟:小米,泛指粮食。指生活必需品。比喻极平常而又不可缺少的东西。
  • 著于竹帛着:写作。竹帛:竹简和绢。在竹简和绢上写作。指把事物或人的功绩等写入书中。
  • 永垂竹帛竹帛:竹简和绢,古时用来写字,因借指典籍。指人的姓名、事迹、功名记载于史书上,永远传于后世。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补充纠错
  • 束手听命拱手听从命令。
  • 案兵束甲放下兵器,捆束铠甲。指停止作战。
  • 无拘无束拘、束:限制、约束。形容自由自在,没有牵挂。
  • 久束湿薪长期捆着的潮湿柴草。比喻思想保守,不易接受新事物。
  • 卷甲束兵卷起铠甲,收起兵器。
  • 束装盗金指无端见疑。
  • 粒米束薪指粮柴少得可怜。
  • 无束无拘形容自由自在,没有牵挂。同“无拘无束”。
  • 束手束脚捆住手脚。形容胆子小,顾虑多。
  • 束手无术指捆住双手,无计可施。形容遇到问题没有解决的办法。
  • 束手无策策:办法。遇到问题,就象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也没有。
  • 束置高阁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同“束之高阁”。
  • 悬兵束马形容险阻。同“悬车束马”。
  • 悬车束马形容险阻。
  • 束贝含犀指牙齿如紧密排列的贝壳和瓠犀。形容牙齿整齐洁白。
  • 束带结发束系衣带,挽起发髻。指出仕。
  • 束教管闻指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 束上起下犹承上启下。多用于诗文评语。
  • 束身自好束身:约束自己,不使放纵;自好:要求自己好。指保持自身纯洁。
  • 束杖理民指治理百姓不滥用刑罚。形容为官宽仁爱民。束杖,收起刑具。
  • 櫜甲束兵指脱去铠甲,收起兵器。
  • 束缊举火比喻求助于人。也比喻为人排难解纷。同“束缊请火”。
  • 橐甲束兵指脱去铠甲,收起兵器。同“櫜甲束兵”。
  • 束肩敛息缩肩屏息。形容恭顺的样子。
  • 束手旁观犹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不加过问。
  • 束手束足捆住手脚。形容胆子小,顾虑多。同“束手束脚”。
  • 束蕴乞火比喻求助于人。也比喻为人排难解纷。同“束缊请火”。
  • 束蕴请火比喻求助于人。也比喻为人排难解纷。同“束缊请火”。
  • 束装就道整好行装走上旅途。
  • 束马县车形容走山路的艰险情况。同“束马悬车”。
  • 束蒲为脯将捆束的蒲柳说成肉脯。指有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 束身就缚束:捆。束身:自缚。缚:捆绑。比喻不加抵抗,甘愿被人擒捉。
  • 束身自爱犹言束身自修。指约束自己,不与坏人坏事同流合污。
  • 束手就缚比喻不加抵抗,甘愿被人擒捉。同“束身就缚”。
  • 束手无计遇到问题,就象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也没有。同“束手无策”。
  • 束兵秣马犹厉兵秣马。形容准备战斗。
  • 束身自修指约束自己,不与坏人坏事同流合污。
  • 束手待死比喻遇到困难不积极想办法,坐着等失败。同“束手待毙”。
  • 束手就困指无法摆脱困境。
  • 束缊请火束缊:束一扎可烧的大麻为火把;请火:借火。搓麻为引火绳,向邻家讨火。比喻求助于人。也比喻为人排难解纷。
  • 束之高阁高阁:储藏器物的高架。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
  • 束手缚脚捆住手脚。形容胆子小,顾虑多。同“束手束脚”。
  • 束手就毙毙:死。捆起手来等死。比喻遇到困难不积极想办法,坐着等失败。
  • 束手无措措:措施,办法。遇到问题,就象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也没有。
  • 束手坐视拱着手,坐着看。比喻对应当管的事无能为力或不管不问。
  • 束缊还妇比喻求助于人。也比喻为人排难解纷。同“束缊请火”。
  • 束在高阁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同“束之高阁”。
  • 按兵束甲按兵:军队停止行进。甲:铠甲,泛指武器装备。止兵不前,捆起铠甲。指解除武装,停战言降。
  • 束发封帛指妇女忠贞不渝。
  • 束身受命束身:约束自身,不放纵。比喻投案。指投案归顺过去以后、听从命令。
  • 束手就禽捆起手来让人捉住。指毫不抵抗,乖乖地让人捉住。见“束手就擒”。
  • 束手就殪比喻遇到困难不积极想办法,坐着等失败。同“束手待毙”。
  • 束修自好犹言束身自修。指约束自己,不与坏人坏事同流合污。
  • 束手就擒束手:自缚其手,比喻不想方设法;就:受;擒:活捉。捆起手来让人捉住。指毫不抵抗,乖乖地让人捉住。
  • 束之高屋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同“束之高阁”。
  • 束手待毙毙:死。捆起手来等死。比喻遇到困难不积极想办法,坐着等失败。
  • 束戈卷甲捆起兵器甲胄。指缴械投降。
  • 束手自毙指捆住双手,自取灭亡。
  • 绸缪束薪绸缪:紧紧缠绕。紧紧地把柴草捆扎成捆儿。古代束薪比喻婚姻的结合。
  • 束椽为柱捆扎椽子当柱子用。比喻小材大用。
  • 束广就狭指把丰富的内容概括为极少的文字。
  • 束马悬车束马:把马蹄包起,防止马滑倒;悬车:把车子钩牢,以防脱落。把马脚裹起来,把车吊上山去。形容走山路的艰险情况。
相关汉字解释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