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负衡据鼎

fù héng jù dǐng
Defeat the balance and seize the tripod
“负衡据鼎”的成语拼音为:fù héng jù dǐng,注音:ㄈㄨˋ ㄏㄥˊ ㄐㄩˋ ㄉㄧㄥˇ,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地位,年代:古代成语,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程器》:“孔光负衡据鼎,而仄媚董贤;况班马之贱职,潘岳之下位哉!”周振甫注:“负衡据鼎,指处丞相位。衡,秤,表持平;鼎,三足,喻三公。”,基本解释:指身居高位,肩负重任。,例句:《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了项羽统一天下后,负重鼎立于众臣之上的故事。
拼音 fù héng jù dǐng
注音 ㄈㄨˋ ㄏㄥˊ ㄐㄩˋ ㄉㄧㄥˇ
词性 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地位
英文 Defeat the balance and seize the tripod
年代 古代成语
解释 指身居高位,肩负重任。
出处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程器》:“孔光负衡据鼎,而仄媚董贤;况班马之贱职,潘岳之下位哉!”周振甫注:“负衡据鼎,指处丞相位。衡,秤,表持平;鼎,三足,喻三公。”
例句 《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了项羽统一天下后,负重鼎立于众臣之上的故事。
补充纠错
上一个成语: 负固不服
下一个成语: 负荆请罪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补充纠错
  • 鼎足而居像鼎的三足分立那样。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 拔山举鼎形容力量超人或气势雄伟。
  • 春秋鼎盛春秋:指年龄;鼎盛:正当旺盛之时。比喻正当壮年。
  • 三分鼎立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同“三分鼎足”。
  • 牛鼎烹鸡用煮一头牛的大锅煮一只鸡。比喻大材小用。
  • 鼎鼎有名鼎鼎:盛大的样子。非常有名。
  • 人声鼎沸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 九鼎一丝同千钧一发,比喻非常危急。
  • 力能扛鼎扛:用双手举起沉重的东西;鼎:三足两耳的青铜器。形容气力特别大。亦比喻笔力雄健。
  • 举鼎拔山能将大鼎举起,能将高山拔动。比喻力大气壮。
  • 击钟陈鼎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器。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
  • 鼎食钟鸣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器。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
  • 钟鸣鼎列指官高位重。同“钟鸣鼎重”。
  • 海内鼎沸鼎沸:比喻局势不安定,如同鼎水沸腾。形容天下大乱。
  • 九鼎不足为重形容说话有分量,比较起来九鼎也不算重。
  • 三足鼎立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 问鼎中原问:询问,鼎: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三足两耳。中原:黄河中下游一带,指疆域领土。比喻企图夺取天下。
  • 扛鼎拔山扛:双手举起。拔起大山,举起重鼎。形容力气很大。
  • 鼎玉龟符旧指传国之宝及受命之符箓。
  • 鼎足三分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 鱼游沸鼎鱼在锅里游。比喻处境十分危险,有行将灭亡之虞。
  • 一言九鼎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 鼎鼎大名形容名气很大。
  • 鼎分三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同“鼎足三分”。
  • 鼎新革故旧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现泛指除掉旧的,建立拳的。
  • 鼎足而三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也泛指三个方面。
  • 鼎足之势比喻三方面并立的局面。
  • 钟鸣鼎食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器。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
  • 举鼎绝膑绝:折断;膑:胫骨。双手举鼎,折断胫骨。比喻能力小,不能负担重任。
  • 四海鼎沸四海:古人以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用以指全国各地;鼎沸:比喻局势不安定,如同鼎水沸腾。形容天下大乱。
  • 鼎湖龙去指帝王去世。同“鼎成龙去”。
  • 笙歌鼎沸形容乐声歌声热闹非常。
  • 鼎足而立象鼎的三只脚一样,三者各立一方。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面。
  • 一代鼎臣一个时代中大家所景仰的大臣。同“一代宗臣”。
  • 钟鼎山林比喻富贵和隐逸。
  • 大名鼎鼎鼎鼎:盛大的样子。形容名气很大。
  • 问鼎轻重问鼎的大小轻重。指妄图夺取天下。
  • 击钟鼎食打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或富人生活奢华。
  • 鼎铛玉石视鼎如铛,视玉如石。形容生活极端奢侈。
  • 鼎成龙升指帝王去世。同“鼎成龙去”。
  • 鼎镬如饴饴:麦芽糖,糖浆。受酷刑像吃糖一样。形容无所畏惧,视死如归。
  • 鼎鱼幕燕宛如鼎中游动的鱼,帷幕上筑巢的燕子。比喻处于极危险境地的人或事物。
  • 鼎折覆餗比喻力薄任重,必致灾祸。
  • 群情鼎沸形容群众的情绪异常激动,平静不下来。
  • 三分鼎足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 九鼎大吕九鼎:古传说,夏禹铸九鼎,象征九州,是夏商周三代的传国之宝;大吕:周庙大钟。比喻说得话力量大,分量重。
  • 染指于鼎鼎:古代用青铜制成的炊具,多为圆形,三足两耳。把手指伸到鼎里蘸点汤。比喻沾取非分的利益。
  • 五鼎万钟指高官厚禄。
  • 扛鼎抃牛扛鼎:把鼎举起来。抃牛:把两头相斗的牛位开。能把鼎举起来,能把相斗的两头牛拉开。形容勇武有力,超越常人。
  • 鼎铛有耳鼎、铛:均为两耳三足的金属炊具。电鼎和铛都有耳朵。指某人或某事影响大,凡是长耳朵的都应该听说、知道。
  • 鼎食鸣钟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生活排场。同“鼎食鸣钟”。
  • 鼎折餗覆比喻力薄任重,必致灾祸。
  • 钟鼎人家富贵宦达之家。同“钟鼎之家”。
  • 夏鼎商彝夏代的鼎,商代的彝器。泛指古董。
  • 钟鼎之家富贵宦达之家。
  • 匡鼎解颐指讲诗清楚明白,非常动听。
  • 禁鼎一脔御用鼎器中的一块肉。比喻珍美之物。
  • 鸣钟食鼎钟,打击乐器,泛指一般乐器;鼎,盛物食器。谓用食时身边响着乐器,眼前列着鼎器。形容古代贵族高官生活的豪奢。
  • 重裀列鼎喻指生活富贵,位居高官。
  • 瓜分鼎峙比喻国土分裂,群雄对立。
  • 言重九鼎形容说话有分量,比较比来九鼎也不算重。
  • 鼎镬刀锯鼎:古代烹用的青铜器物。镬:大锅。鼎镬:是古代的酷刑刑具,用以把人煮死。指古代四种酷刑的刑具,引用指称最残酷的刑罚。
  • 三牲五鼎原形容祭品丰盛。现形容食物丰富美好。
  • 列鼎而食列:陈列;食:吃。形容豪门贵族的奢侈生活。
  • 龙去鼎湖指帝王去世。
  • 调和鼎鼐鼎:古代烹调食物的器具,三足两耳;鼐:大鼎。于鼎鼐中调味。比喻处理国家大事。多指宰相职责。
  • 拔山扛鼎扛:双手举起。拔起大山,举起重鼎。形容力气很大。
  • 鸣钟列鼎钟,打击乐器,泛指一般乐器;鼎,盛物食器。谓用食时身边响着乐器,眼前列着鼎器。后形容古代贵族高官生活的豪奢。
  • 幕燕鼎鱼比喻处境极危,即将覆灭。
  • 革旧鼎新旧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现泛指除去旧的,建立新的。同“革故鼎新”。
  • 鼎鼐调和比喻处理国政。
  • 鼎食鸣钟鼎:古代炊器;钟:古代乐器。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生活排场。
  • 商彝夏鼎夏商的青铜礼器。泛称极其珍贵的古董。
  • 钟鸣鼎重谓官高位重。
  • 尝鼎一脔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脔:切成块的肉。尝鼎里一片肉,就可以知道整个鼎里的肉味。
  • 革故鼎新革:改变,革除;故:旧的;鼎:树立。旧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现泛指除去旧的,建立新的。
  • 彝鼎圭璋比喻典雅出众。
  • 刀锯鼎镬刀、锯:古刑具,也指割刑和刖刑;鼎镬:古炊具,也指烹刑。指古代刑具。也泛指各种酷刑。
  • 鼎成龙去指帝王去世。
  • 折鼎覆餗?铂鼎内食物。比喻力不能胜任,必至败事。
  • 商彝周鼎彝、鼎:古代祭祀用的鼎、尊等礼器。商周的青铜礼器。泛称极其珍贵的古董。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补充纠错
  • 负驽前驱背着弓箭在前面开道。比喻迎接的礼度极为尊敬。
  • 负石赴河河:这里指黄河。背着石头跳进黄河。比喻人以死明志。亦作“负石赴渊”。
  • 负险不臣犹言负固不服。
  • 一决胜负进行最后的较量以决定高下。
  • 负阻不宾犹言负固不服。
  • 徒负虚名空有名望。指有名无实。同“徒有虚名”。
  • 递胜递负指胜负交替。
  • 负才任气指依恃才学,任性使气。
  • 负材矜地指以其才能、出身而自负骄矜。
  • 负乘致寇指居非其位,才不称职,就会招致祸患。
  • 夫负妻戴指夫妻远徙避世,不慕荣利。
  • 负土成坟背土筑坟。古代认为是一种孝义的行为。
  • 有负众望指辜负众人的期望。
  • 地负海涵指大地负载万物,海洋容纳百川。形容包罗万象,含蕴丰富。
  • 负薪构堂指继承先人德业。
  • 负薪之忧意指背柴劳累,体力还未恢复。有病的谦词。
  • 负恩昧良昧:隐藏;良:良心。辜负恩情,泯灭良心。
  • 负诟忍尤忍受指责和怨恨。
  • 负固不服依恃险阻而不臣服。
  • 久负盛名负:承受,承担,引申为享有。长时期地享有好的名声。
  • 负俗之累因不谐于流俗而受到的讥议。
  • 负隅顽抗负:依靠;隅:山势弯曲险阻的地方。凭借险阻,顽固抵抗。指依仗某种条件,顽固进行抵抗。
  • 皇天不负有心人上天不会辜负有恒心的人。
  • 负材任气指依恃才学,任性使气。
  • 负德辜恩辜负了别人对自己的恩德。
  • 负地矜才指以其才能、出身而自负骄矜。
  • 负弩前驱弩:弓箭。背着弓箭走在前面。表示极为尊敬。
  • 弃甲负弩丢弃铠甲,背起弓弩。形容战败。
  • 负任蒙劳指担负重任,承受劳苦。
  • 若释重负形容紧张心情过去以后的的轻松愉快。同“如释重负”。
  • 负乘斯夺指才德不称其职会招致祸患。
  • 负恩背义负:违背,背弃。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德和好处,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 背义负恩指背弃道义,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恩德。
  • 背义负信指背弃道义,不守信用。
  • 矜能负才矜:自夸。自以为才华横溢,能力超群。
  • 负重涉远背着重东西走远路。比喻能够负担艰巨任务。同“负重致远”。
  • 负重致远负:背着;致:送到。背着重东西走远路。比喻能够负担艰巨任务。
  • 皇天不负苦心人天公不会辜负苦心人的意愿。意谓只要肯下苦功,坚持干下去,愿望一定能实现。
  • 魂不负体形容极端惊恐或在某种事物诱惑下失去常态。同“魂不附体”。
  • 忘恩负义恩:恩惠;负:违背;义:情谊,恩谊。忘记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反而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 负才使气指依恃才学,任性使气。
  • 披裘负薪裘:皮毛衣服。穿着裘褐,背着柴薪。形容志高行洁的隐士。
  • 负类反伦和同类事物所具有的特性相悖逆。
  • 负手之歌喻指临终前的咏歌。
  • 负俗之讥因不谐于流俗而受到的讥议。同“负俗之累”。
  • 负义忘恩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德和好处,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 负重吞污犹言忍辱负重。
  • 海涵地负如海之能包容,地之能负载。比喻才能特异。
  • 蛙蟆胜负青蛙与蛤蟆斗争的胜负。比喻不足介意的荣哀得失。
  • 忍辱负重为了完成艰巨的任务,忍受暂时的屈辱。
  • 负德孤恩指缺少恩义。
  • 如释重负释:放下;重负:重担子。象放下重担那样轻松。形容紧张心情过去以后的的轻松愉快。
  • 负荆谢罪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同“负荆请罪”。
  • 背恩负义指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恩义。同“背恩忘义”。
  • 负屈衔冤衔:用嘴含,这里指心里怀着。身上背着委屈,心里怀着冤枉。指蒙受冤屈,得不到昭雪。
  • 负险不宾犹言负固不服。
  • 负债累累形容负债甚多。
  • 见豕负涂看见猪趴在路上。比喻肮脏污秽。
  • 负德背义犹言负恩背义。
  • 负芒披苇犹言披荆斩棘。
  • 负屈含冤负:遭受;含:衔在嘴里,比喻忍受。遭受委曲,忍受冤枉。
  • 不负众望负:辜负;众:众人;望:期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 枕山负海靠山依海。同“枕山襟海”。
  • 决一胜负决:决定;胜负:胜败。进行决战,判定胜败。
  • 计斗负才比喻才高。
  • 忘情负义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情义,做出对不起他的事。
  • 如牛负重象牛背着学生的东西一样。比喻生活负担极重。
  • 负才傲物指依恃才学,骄傲而看不起旁人。
  • 自负不凡自恃高明,不同寻常。
  • 负固不宾依恃险阻而不臣服。同“负固不服”。
  • 负老提幼形容百姓全体出动,流离失所的悲惨情景。同“负老携幼”。
  • 负气含灵指有生气和灵性的人。
  • 负气仗义凭借正气,主持正义。
  • 反裘负刍反裘:反穿皮衣;负:背;刍:柴草。反穿皮袄背柴。形容贫穷劳苦。也比喻为人愚昧,不知本末。
  • 负重含污犹言忍辱负重。
  • 负罪引慝指引咎自责。
  • 抱负不凡抱负:远大的志向。指有远大的志向,不同一般。
  • 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 负老携幼背着老人,带着孩子。形容百姓全体出动,流离失所的悲惨情景。
  • 负气斗狠负气:赌气;斗狠:发狠。恃其意气,发狠而为。
  • 负薪救火背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 使蚊负山使:派,令;负:背。派蚊子去背山。比喻力不胜任。
  • 不分胜负分不出谁胜谁负。形容竞赛双方水平、技术相当。
  • 我负子戴指夫妻同安于贫贱。详“我黼子佩”。
  • 负心违愿负:辜负。辜负和违背自己的心愿。
  • 辜恩负义忘恩负义。
  • 含冤负屈遭受委曲,忍受冤枉。
  • 负恩忘义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德和好处,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同“负恩背义”。
  • 违乡负俗离别家乡,违背世俗。
  • 孤恩负义指背弃恩义。
  • 衔冤负屈衔:含在嘴里,负:遭受;比喻心怀冤枉,身受委屈。
  • 反裘负薪反穿皮袄背柴。形容贫穷劳苦。也比喻为人愚昧,不知本末。同“反裘负刍”。
  • 洗雪逋负洗雪:队掉;逋负:旧欠,引伸为旧恨。报仇雪恨,以偿夙愿。
  • 矜功负气矜:自恃。自以为有功而赌气。
  • 矜智负能矜:夸耀。夸耀智慧和才能。
  • 千钧重负钧:古代的重量单位,合三十斤。比喻很沉重的负担。也比喻非常重大的责任。
相关汉字解释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