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高姓大名

gāo xìng dà míng
name
“高姓大名”的成语拼音为:gāo xìng dà míng,注音:ㄍㄠ ㄒㄧㄥˋ ㄉㄚˋ ㄇㄧㄥˊ,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客气用语,年代:古代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五回:“宋江、花荣慌忙下马,扶起那两位壮士道:‘且请问二位壮士高姓大名?’”,基本解释:询问人家姓名时的客气用语。同“高名大姓”。,例句:多蒙恩公的美意,改日相谢。不知恩公~,贵府何处?★《粉妆楼》第二十一回
拼音 gāo xìng dà míng
注音 ㄍㄠ ㄒㄧㄥˋ ㄉㄚˋ ㄇㄧㄥˊ
词性 作宾语、定语;用于客气用语
英文 name
年代 古代成语
解释 询问人家姓名时的客气用语。同“高名大姓”。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五回:“宋江、花荣慌忙下马,扶起那两位壮士道:‘且请问二位壮士高姓大名?’”
例句 多蒙恩公的美意,改日相谢。不知恩公~,贵府何处? ★《粉妆楼》第二十一回
补充纠错
上一个成语: 高翔远引
下一个成语: 高悬秦镜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补充纠错
  • 名列前茅比喻名次列在前面。
  • 烈士徇名忠贞义烈之士为保全名誉而献出生命。
  • 知名当世知名:著名、有名。在当代很著名。
  • 功名富贵指升官发财。
  • 名德重望犹德高望重。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 必也正名指必须按照正统伦理观念和礼仪关系来端正纲纪名分。
  • 金榜挂名指科举得中。同“金榜题名”。
  • 出师无名指没有正当理由而出兵征伐。
  • 钓誉沽名指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同“钓名沽誉”。
  • 分文不名名:占有。一分钱一个铜板也没有。比喻非常贫困。
  • 藏诸名山,传之其人诸:之于的合音;传:传布流传;其人:同道。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后来志趣相投的人。
  • 阿世盗名阿世:曲意博取世人的欢心。用博取世人的欢心的方法来窃取名誉。
  • 名标青史标:写明;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把姓名事迹记载在历史书籍上。形容功业巨大,永垂不朽。
  • 一举成名原指一旦中了科举就扬名天下。后指一下子就出了名。
  • 举世闻名举世:全世界。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
  • 惑世盗名犹欺世盗名。欺骗世人,窃取名誉。
  • 急功近名急于求成,贪图虚名。
  • 名流巨子著名人士与重要人物。
  • 像形夺名比拟其形状,而讹易本名。
  • 莫名其妙说不出其中的奥妙。指事情很奇怪,说不出道理来。
  • 徒负虚名空有名望。指有名无实。同“徒有虚名”。
  • 藏之名山,传之其人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志趣相投的人。
  • 师出无名师:军队;名:名义,引伸为理由。出兵没有正当理由。也引申为做某事没有正当理由。
  • 一钱不名指身无分文。常以形容囊橐一空或甚为贫穷。
  • 青史传名青史:史书。历史上留下好名声。
  • 不务空名务:追求。切实地工作,不追求虚名。
  • 驰名天下驰:传扬。形容名声传播得很远。
  • 名垂后世好名声流传的后代。
  • 名存实亡名义上还存在,实际上已消亡。
  • 策名就列书名于策,就位朝班。意指做官。
  • 名目繁多指事物的花样或名称非常多。
  • 赫赫有名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声名非常显赫。
  • 沽誉钓名指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同“沽名钓誉”。
  • 驰名当世驰名:声名远扬;当世:当代,现今。声名在当代传播得很远。形容知名度极高。
  • 违利赴名舍去利欲而求取名声。
  • 欺世盗名欺骗世人,窃取名誉。
  • 罗织罪名指捏造罪名,陷害无辜的人。
  • 金榜题名金榜:科举时代称殿试揭晓的榜;题名:写上名字。指科举得中。
  • 及第成名及第:科举时代考试中选。通过考试并得到功名。
  • 名不正,言不顺指名分不正或名实不符。
  • 名垂竹帛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
  • 名公巨人指有名望的显要人物。亦作“名公钜人”。
  • 久负盛名负:承受,承担,引申为享有。长时期地享有好的名声。
  • 久闻大名闻:听到。早就听到对方的盛名。多用作初见面时的客套话。
  • 鼎鼎有名鼎鼎:盛大的样子。非常有名。
  • 名闻遐迩名声传扬到各地,形容名声很大。
  • 砥行磨名磨砺德行与名节。
  • 师出有名师:军队;名:名义,引伸为理由。出兵必有正当的理由。后比喻做某事有充足的理由。
  • 盗名暗世盗:窃取;名:名誉、名称;暗:黑暗。在黑暗时代窃取好的名誉。指奸佞之人在乱世乘机骗取声誉。
  • 立身扬名立身:使自己在社会上有相当地位;扬:传播。使自己立足于社会,名声远扬。
  • 雁塔题名旧时考中进士的代称。
  • 吊誉沽名沽:买;钓:用饵引鱼上钩,比喻骗取。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
  • 显祖扬名指使祖宗显耀,使名声传扬。
  • 成名成家树立名声,成为专家。
  • 责实循名按其名而求其实。
  • 隳节败名隳:毁坏。节:气节。指毁掉、败坏自己的气节和名誉。
  • 名垂千古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
  • 名过其实名声超过实际才能。
  • 遁迹藏名犹言隐居不出。
  • 驰名中外驰:传播。形容名声传播得极远。
  • 垂名竹帛垂名:传名。竹帛:古代供书写用的竹简和白绢,借指典籍、史册。名字被载入史册,流传后世。
  • 徒有虚名空有名望。指有名无实。
  • 隐迹埋名隐藏行踪、埋没名姓以求不使人知。
  • 不名一文名:占有。一个钱也没有。形容极其贫穷。
  • 名不符实名声与实际不符。
  • 名不虚立指宜有此盛名,果然不虚妄。
  • 巧作名目指巧立名目。变着法定出一些名目来达到某种不正当的目的。
  • 名垂万古指名声永远流传。
  • 名副其实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
  • 名公钜卿指有名望的权贵。同“名公巨卿”。
  • 名缰利锁缰:缰绳。比喻名利束缚人就象缰绳和锁链一样。
  • 名门世族有名望的世家大族。
  • 名山胜川风景优美的著名河山。
  • 名山事业指著作。
  • 名声过实名声超过实际。指虚有其名。
  • 名胜古迹风景优美和有古代遗迹的著名地方。
  • 人死留名指人生前建立了功绩,死后可以传名于后世。
  • 浮名薄利浮名:虚浮的名声;薄利:微薄的利益。形容名利微不足道。
  • 不名一钱名:占有。一个钱也没有。形容极其贫穷。
  • 泥名失实拘守空名,不求实际。
  • 逐名趋势追求名声和权势。
  • 冒名接脚假冒别人的名,接替他。
  • 出师有名有正当理由进行征伐。
  • 徒拥虚名空有名望。指有名无实。同“徒有虚名”。
  • 徒有其名指有名无实。
  • 射利沽名谋取财利和名誉。
  • 显亲扬名显:显赫;亲:父母;扬:传扬。指使双亲显耀,名声传扬。
  • 重气狥名重视义气,慕求声名。
  • 名不虚传虚:假。传出的名声不是虚假的。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 兵出无名出兵没有正当理由。亦泛指行事无正当理由。同“师出无名”
  • 无名之师没有正当理由出征的军队。
  • 辱身败名指自身受辱,名声败坏。
  • 遐尔闻名形容名声大,远近都知道。
  • 名利双收既得名声,又获利益。
  • 各色名样色:种类。各种类别,各种式样。
  • 鼎鼎大名形容名气很大。
  • 名落孙山名字落在榜末孙山的后面。指考试或选拔没有录取。
  • 名贸实易贸:齐等;易:变易。指名称相似,实质不同。
  • 名卿钜公名公巨卿。指有名望的权贵。
  • 名实难副名声大,实际才能与名声不相称。
  • 名同实异名称相同,而实质不一样。
  • 名下无虚原意是名气大的人一定有真才实学。后比喻名不虚传。
  • 名扬四海四海:天下。名声传扬到天下。形容名声很大。
  • 名噪一时噪:群鸣。一时名声很大。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
  • 有名无实光有空名,实际上并不是那样。
  • 征名责实指考察其名以求其实,就其言而观其行,以求名实相符。亦作“循名责实”。
  • 竖子成名指无能者侥幸得以成名。
  • 功成名就功:功业。就:达到。功绩取得了,名声也有了。
  • 功成名遂遂:成就。功绩建立了,名声也有了。
  • 功名利禄指名利地位。
  • 一文不名名:占有。一个钱都没有。形容非常贫困。
  • 莫可名状名:用言语说出;状:描绘,形容。不能用言语来形容。指事物极复杂微妙,无法描述。
  • 揽名责实指观其名而考其实绩。
  • 藏诸名山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志趣相投的人。
  • 闻名丧胆听见名字就吓破了胆。形容威名很大,使人听到即甚为恐惧。
  • 名不虚得指盛名非凭空取得。
  • 名公巨卿指有名望的权贵。亦作“名公钜卿”。
  • 遐迩闻名遐:远;迩:近。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
  • 人怕出名猪怕壮人怕出了名招致麻烦,就象猪长肥了就要被宰杀一样。
  • 名满天下天下闻名。形容名声极大。
  • 名山大川泛指有名的高山和源远流长的大河。
  • 名实相副名声和实际一致。
  • 名士风流名士:指恃才放达不拘小节的人。名士的风度和习气。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
  • 砥行立名磨砺德行,建树功名。
  • 循名核实犹言循名责实。按着名称或名义去寻找实际内容,使得名实相符。
  • 名正言顺名:名分,名义;顺:合理、顺当。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后多指做某事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
  • 争名夺利争夺名位和利益。
  • 争名竞利争夺名位和利益。同“争名夺利”。
  • 盛名难副盛:大;副:相称,符合。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
  •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盛:大;副:相称,符合。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
  • 浮名虚利浮名:虚有的名声。虚利:空有的利益。形容名利是空虚的东西。
  • 臭名昭著坏名声人人都知道。
  • 慕名而来指仰慕名声而来。
  • 利锁名缰比喻名利束缚人就象缰绳和锁链一样。
  • 至理名言至:最;名:有名声的。最正确的道理,最精辟的言论。
  • 大名鼎鼎鼎鼎:盛大的样子。形容名气很大。
  • 应名点卯指形式上查点人役。形容照例行事。
  • 不名一格指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 名我固当叫我这个名字实在很恰当。
  • 名靰利鞚犹名缰利锁。比喻名利束缚人就象缰绳和锁链一样。
  • 名山胜水风景优美的著名河山。同“名山胜川”。
  • 砥厉名号指自修品节,以保令名。
  • 名实相符名声与实际一致。
  • 有名亡实光有空名,实际上并不是那样。同“有名无实”。
  • 实至名归实:实际的成就;至:达到;名:名誉;归:到来。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功业,自然就有声誉。
  • 名正理顺指名义正当,合乎道理。
  • 齐名并价有同等的名望和身价。
  • 贪名逐利贪图好的名声,追逐个人私利。亦作“贪名图利”。
  • 臭名远扬名:名声;扬:传播。坏名声传得很远。
  • 哗世取名用浮夸的言行使世人兴奋激动,博取虚名。
  • 利缰名锁缰:缰绳。锁:锁链。名和利像缰绳和锁链一样把人束缚住了。
  • 不可名状名:用言语说出;状:描绘,形容。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 大名难居指盛名之下不易自处
  • 钓名沽誉钓:用饵引鱼上钩,比喻骗取;沽:买。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
  • 身名俱败犹言身名俱灭。指身躯与名声一齐毁灭。
  • 身名两泰名誉、地位都安稳。形容生活舒泰。同“身名俱泰”。
  • 名从主人事物以主人所称之名为名。
  • 顶名替身犹言顶名冒姓。
  • 贩交买名指卖友求荣。
  • 榜上无名张贴的名单上没有名字。泛指落选。
  • 循名考实循:依照;责:要求。按其名而求其实,要求名实相符。亦作循名责实。
  • 名重一时名:名声;一时:当代。一个时期内名声很大,受到广泛重视。
  • 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朝:朝廷。市:市场。在朝廷上争夺名位,在集市上计较赢利得失。即争名夺利。
  • 青史标名青史:史书。标:记下。在史书上记下姓名。比喻在历史上留下好的名声。亦作“青史留名”、“青史传名”、“青史名留”、“青史流芳”。
  • 青史垂名青史:青指竹简,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垂:流传下去。指在历史上留名,永垂不朽。
  • 青史留名青史:史书。在历史上留下好名声。
  • 沽名要誉犹沽名钓誉。指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
  • 求名夺利指追求名誉,争夺财利。
  • 冒名顶替冒:冒充,以假充真。为了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假冒别人的姓名,代他去干事或窃取他的权力、地位。
  • 钓名欺世钓:捞取。运用不正当手段捞取名著,欺骗世人。
  • 闻名不如见面只听名声不如见面更能了解。
  • 名不副实副:相称,符合。名声或名义和实际不相符。指空有虚名。
  • 名垂青史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把姓名事迹记载在历史书籍上。形容功业巨大,永垂不朽。
  • 无名孽火名:称呼;孽:邪。说不出的邪火。指极大的怒气。
  • 无名小卒卒:古时指士兵。不出名的小兵。比喻没有名望或地位的人。
  • 蜗角虚名蜗角:蜗牛的角,比喻细微。微小而没有作用的名声。
  • 斗方名士斗方:一二尺见方的诗幅或书画页;名士:知名而未出仕的人。好在斗方上写诗或作画以标榜的“名士”。旧指冒充风雅的人。
  • 名声籍甚比喻名声极大。
  • 砥砺名号指自修品节,以保令名。同“砥厉名号”。
  • 名震一时名声震动当时社会。
  • 遁名改作窜改物名,改变作品。
  • 控名责实控:引;责:求。使名声与实际相符。
  • 正名定分辨正名分,使名实相符。
  • 盗名欺世盗:窃取;名:名誉;欺:欺骗。窃取名誉,欺骗世人。
  • 利绾名牵指为名利所诱惑羁绊。同“利惹名牵”。
  • 身败名隳指做坏事而遭到彻底失败。同“身败名裂”。
  • 扬名四海扬名:传播名声。四海:古人认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故以“四海”代指全国各处;也指世界各地。指名声传遍各地。
  • 扬名显亲扬:传扬;显:显赫;亲:父母。指使双亲显耀,名声传扬。
  • 身名俱灭指身躯与名声一齐毁灭。
  • 身显名扬身世显赫,声名远扬。
  • 无名火气说不出来由的火气。
  • 名符其实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同“名副其实”。
  • 名公钜人指有名望的显要人物。同“名公巨人”。
  • 循名覈实犹言循名责实。按着名称或名义去寻找实际内容,使得名实相符。
  • 蝇名蜗利苍蝇头般微名,蜗牛角样的小利。比喻微不足道的名利。
  • 循名责实循:依照;责:要求。按着名称或名义去寻找实际内容,使得名实相符。
  • 垂名青史青史:书写于竹简或白绢上的典籍、史册。名字被载入史册,流传后世。
  • 身名俱泰名誉、地位都安稳。形容生活舒泰。
  • 无可名状没法形容。
  • 无名英雄姓名不被人知道的英雄人物。也指埋头苦干的人。
  • 臭名昭彰昭:显着。形容坏名声尽人皆知。亦作“臭名昭著”。
  • 利惹名牵指为名利所诱惑羁绊。亦作“利绾名牵”。
  • 按名责实按照事物名称,要求与实相符。
  • 干名采誉干:求;采:取。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名誉。
  • 身败名裂身:身分,地位;败:毁坏;裂:破损。地位丧失,名誉扫地。指做坏事而遭到彻底失败。
  • 藏之名山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志趣相投的人。形容著作极有价值。
  • 巧立名色变着法定出一些名目来达到某种不正当的目的。同“巧立名目”。
  • 声名狼藉声名:名誉;狼藉:杂乱不堪。名声败坏到了极点。
  • 矜名嫉能矜:夸耀;嫉:嫉妒。夸耀自己的名声而嫉妒贤能。
  • 砥砺名节砥砺磨炼,立名立节。
  • 循名课实犹言循名责实。按着名称或名义去寻找实际内容,使得名实相符。
  • 浮名虚誉浮名:虚有的名声;虚誉:不实在的称誉。虚有的名声和不实在的称誉。
  • 遁名匿迹遁:隐藏;匿:藏匿。隐姓埋名,不让人闻知。
  • 完名全节指名节得以保全。
  • 异名同实名称不同,实质一样。
  • 钓名要誉指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同“钓名沽誉”。
  • 顾名思义顾:看;义:意义,含义。从名称想到所包含的意义。
  • 身废名裂指做坏事而遭到彻底失败。同“身败名裂”。
  • 巧立名目变着法定出一些名目来达到某种不正当的目的。
  • 无名小辈对平凡人物的蔑称。
  • 无名之璞指未出名的璞玉。比喻不为人知的才识之士。同“无名之朴”。
  • 无名之朴①道家指质朴自然、玄默无为之“道”为“无名之朴”。②未出名的璞玉。比喻不为人知的才识之士。亦作“无名之璞”。
  • 遗名去利指丢弃名位和利益。
  • 综核名实综:综合;核:考核;名:名声;实:实绩。全面考核事物的称说是不是与实际相符。
  • 盛名之下,其实难符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
  • 邀名射利指求取名利。
  • 沽名干誉犹沽名钓誉。指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
  • 沽名卖直故作正直以猎取名誉。
  • 干名犯义干犯名教和道义。
  • 策名委质用以指因仕宦而献身于朝廷之事。
  • 矜名妒能矜:夸耀;妒:嫉妒。夸耀自己的名声而嫉妒贤能。
  • 蜗名微利蜗名:像蜗牛角那样极微小的名声。虚名小利。亦作“蜗利蝇名”、“蜗名蝇利”。
  • 闻名遐迩遐:远;迩:近。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
  • 附骥名彰附:依附;骥:千里马;彰:显著。依附有名望者,使自己显名于世。
  • 沽名吊誉指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同“沽名钓誉”。
  • 沽名钓誉沽:买;钓:用饵引鱼上钩,比喻骗取。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补充纠错
  • 高明远识高明:(见解或技能)高超。远识:远大的眼光。指见识高远。亦作“高明远见”。
  • 高风劲节形容高尚坚贞的风骨节操。同“高风峻节”。
  • 高人雅士高人:志趣、行为高尚的人,多指隐士;雅:风雅,儒雅。志行高尚、风格儒雅的人。
  • 高下其手犹言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串通做弊。
  • 登高一呼比喻有影响的人物发出倡议。
  • 名高难副副:相称。指盛名之下,实际难与相符。
  • 流水高山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 才高识远才能超众,见识深远。
  • 脚高步低形容脚步不稳,歪歪倒倒。
  • 才高运蹇蹇:不顺利。才学很高,但命运不好,无法施展才华。含怀才不遇之意。
  • 天高地厚原形容天地的广大,后形容恩德极深厚。也比喻事情的艰巨、严重,关系的重大。
  • 水长船高比喻事物随着所凭借的基础的提高而提高。
  • 高材疾足高材:才能高;疾足:迈步快。形容人才能出众,行事敏捷。
  • 好高骛远好:喜欢;骛:追求。比喻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 高视阔步眼睛向上看,迈大步走路。形容气慨不凡或态度傲慢。
  • 意气高昂意态和气慨雄健的样子。
  •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原意是宗教家告诫修行的人要警惕外界的诱惑。后比喻取得一定成就以后往往面临新的更大的困难。
  • 道高益安,势高益危益:更加;势:权势。道德越高尚,为人处事好,就越安全;权势越大,更容易滥用权力,刚愎自用,就越危险。
  • 风高放火,月黑杀人风高:风非常大。月黑:指黑夜。趁风大放火,趁黑夜杀人。形容盗匪趁机作案的行径。
  • 处高临深处高:处在显贵重要地位。临深:如临深渊。处在显贵之位,好比面临深渊。旧时指官职高了常有危险性。
  • 高义薄云天原指文章表达的内容很有意义。后形容人很讲义气。同“高义薄云”。
  • 德高望重德:品德;望:声望。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 名高天下比喻全国闻名。
  • 据高临下凭借高处俯控低处,指凭仗优势地位足以控制别人。
  • 功高望重望:名望,声望。指功劳大而名望高。
  • 年高德劭劭:美好。年纪大,品德好。
  • 卑之无甚高论表示只就浅易的说,没有什么过高难行的意见。
  • 山高水低比喻不幸的事情。多指人的死亡。
  • 重望高名拥有崇高的名望。
  • 自视甚高把自己看得很高(多指身分,学识等)。
  • 高蹈远举意为隐居避世。
  • 天高地下①比喻尊卑有别。②比喻各种情势。
  • 长戟高门门庭高大,门内列戟。形容旧时显贵人家的威仪。
  • 阔论高谈阔:广阔;高:高深。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 不知高下指说话做事不知轻重。
  • 日高三丈犹日上三竿。形容太阳升得很高,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 道高魔重形容法力高强。
  • 闳言高论指博大高远的议论。
  • 才高气清指才能高超而气质清峻。
  • 兴高彩烈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同“兴高采烈”。
  • 心比天高形容心地高傲或所想超过现实。
  • 高车驷马四匹马驾驶的、车盖很高的车。旧时形容高官显贵的阔绰。
  • 高城深池池:护城河。城墙很高,护城河很深。形容防卫坚固。
  • 心高气傲心比天高,气性骄傲。态度傲慢,自以为高人一等。
  • 天高听下指天子圣明,虽居朝廷之上而能洞察下情。
  • 高文典策指封建朝廷的重要文书、诏令。同“高文典册”。
  • 高斋学士南朝梁庾肩吾等十人的别号。
  • 高自标置标置:放在某种位置。比喻自己把自己看得很了不起。
  • 不知高低指说话或做事不知深浅轻重。
  • 局高蹐厚本指蜷曲不敢伸展。后常指小心谨慎,惶惧不安。同“局高天,蹐厚地”。
  • 肥遯鸣高退隐避世,自鸣清高。
  • 高楼大厦厦:高大的房子。指高耸的楼房。
  •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树长得再高,落叶还是要回到树根。比喻离开故土时间再长,最后还是要回归故土。
  • 树高招风比喻人出了名或有了钱财就容易惹人注意,引起麻烦。同“树大招风”。
  •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认为事情与己无关,把它搁在一边不管。
  • 佛高一尺,魔高一丈原为佛家告诫修行者,要警惕外界诱惑。佛,指佛法;魔,指魔法。后用以比喻一方势力(多指正义的)增长,与之对立的另一方势力(多指非正义的)则加倍增长。
  • 半低不高中等;不高不矮。
  • 高傲自大自以为了不起,极其骄傲,看不起别人。
  • 高步阔视形容气慨不凡或态度傲慢。同“高视阔步”。
  • 展翅高飞指鸟展开翅膀远远飞走了。亦比喻充分发挥才能,施展抱负。
  • 好高鹜远指不自量力,不愿实际去处理事情。
  • 论高寡合言论高超,投合者少。
  • 足高气扬犹言趾高气扬。
  • 高情逸兴清高超逸的情致。
  • 海阔天高比喻天地广阔,征程遥远。
  • 高识远见指见识高远。同“高见远识”。
  • 高谈阔论高:高深;阔:广阔。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 有志不在年高指年轻人只要有志向,成就不可限量,不在年纪大。也指只要有志向,岁数大了,也可以干出一番事业。
  • 驷马高门指门第显赫。
  • 艺高胆大形容大胆的手法来自高超的技艺。
  • 年事已高年事:年纪。指一个人的岁数已经很大了。
  • 登高必赋古代指大夫必须具备的九种才能之一。指登高见广,能赋诗述其感受。
  • 自高自大自以为了不起。
  • 道高望重犹言德高望重。
  • 北窗高卧比喻悠闲自得。
  • 不敢高攀不敢跟社会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交朋友或结亲戚。
  • 高不可登形容难以达到。也形容人高高在上,使人难接近。同“高不可攀”。
  • 高才大学高才:才能杰出。大学:学识渊博。才能高超,学识渊博。亦作“高才博学”、“高才硕学”。
  • 高唱入云原形容歌声嘹亮,直上云霄,后也形容一种论调或消息社会上传说很盛。
  • 高飞远集制摆脱不利的环境,躲避到远防去。
  • 好戴高帽比喻喜欢别人吹捧,喜欢听奉承讨好的话语。
  • 空腹高心腹内空虚而目空一切。形容并无真才实学。
  • 高居深拱指高居帝位,垂拱而治。
  • 天高日远指偏远地区。比喻离帝王很远。
  • 高深莫测高深的程度无法揣测。形容使人难以理解。
  • 一高二低①高低强弱或胜负输赢。②指意外的变故。
  • 高谈大论指不切实际的言谈、议论。
  • 高姓大名询问人家姓名时的客气用语。同“高名大姓”。
  • 高自标誉比喻自己把自己看得很了不起。同“高自标置”。
  • 至诚高节至:最。最忠诚,最高尚的节操。形容人品高尚。
  • 柳絮才高表示人有卓越的文学才能。多指女子。
  • 林下高风指女子态度娴雅、举止大方。同“林下风气”。
  • 山高皇帝远指王法管辖不到。
  • 山高水险比喻前进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
  • 错落高下犹言长短高低。
  • 才高八斗才:才华。比喻人极有才华。
  • 另请高明另外请一个较高明的人,意即不想受委托或聘请。
  • 戴高帽子吹捧、恭维别人。
  • 高才疾足形容人才能出众,行动快。同“高才捷足”。
  • 高顾遐视向高远处看。意谓志向高远,傲视流俗。
  • 秋高气爽形容秋季晴空万里,天气清爽。
  • 足高气强犹言趾高气扬。
  • 福寿年高年高:年龄大。有福有寿,长命百岁。
  • 天高听卑卑:低下。原指上天神明可以洞察人间最卑微的地方。旧时称好的帝王了解民情。
  • 高山仰止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 钻坚仰高原形容颜渊对于孔子之道的赞叹,后指努力攻读,深入研究,力求达到极高水平。
  • 高天厚地①比喻长久。②比喻深重。
  • 高牙大纛三代军队里的大旗。指军中的旗帜。比喻声势显赫。
  • 清风高节比喻人品格纯洁,节操高尚。
  • 高掌远跖比喻开拓,开辟。
  • 飞遁鸣高飞遁:指隐退。远离尘俗,自鸣清高。
  • 年高德勋年纪大而有德行。
  • 俭腹高谈俭腹:腹中空空,比喻知识匮乏。腹中知识匮乏,却喜欢高谈阔论。
  • 登高履危比喻诚惶诚恐。
  • 出幽升高犹言出谷迁乔。比喻人的境遇好转或职位升迁。
  • 文星高照比喻文运亨通。
  • 不知天高地厚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深。形容骄狂无知。
  • 厚禄高官禄:俸禄。泛指职位高,待遇优。
  • 跼高天,蹐厚地本指蜷曲不敢伸展。后常指小心谨慎,惶惧不安。
  • 水阔山高阔:宽,广阔,指有广阔的水面和高大的山脉隔着,不得相通。
  • 道高德重道德高尚,很有威信。
  • 肥遁鸣高退隐不做官,自以为清高。
  • 曲高和寡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少。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 步步登高登:升。一步步地升高。多形容仕途顺利,职位不断高升。
  • 乘高决水凭借地势居高临下,决口放水。比喻费力小,收效大。
  • 债台高筑形容欠债很多。
  • 名师出高徒高明的师傅一定能教出技艺高的徒弟。比喻学识丰富的人对于培养人才的重要。
  • 劳苦功高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 高不可攀攀:抓住高处的东西向上爬。高得手也攀不到。形容难以达到。也形容人高高在上,使人难接近。
  • 高步通衢衢:大路。原指官居显位。后也指科举登第。同“高步云衢”。
  • 高遏行云形容歌声高亢嘹亮。
  • 高而不危身居高位而没有倾覆的危险。
  • 高飞远遁制摆脱不利的环境,躲避到远防去。同“高飞远走”。
  • 高飞远走形容离开某地,逃避到远处去。
  • 高官极品品:等级、品级。官位居于最高的等级。
  • 秋高气肃形容秋日晴空高朗,气候凉爽宜人。
  • 高鸟尽,良弓藏比喻功成事定之后,出力的人反而见弃,没有好下场。
  • 高情逸态高情:高雅的情致。逸态:安闲的神态。高雅的情致,安逸的神态。
  • 兴高采烈兴:原指志趣,后指兴致;采:原指神采,后指精神;烈:旺盛。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 天高皇帝远原指偏僻的地方,中央的权力达不到。现泛指机构离开领导机关远,遇事自作主张,不受约束。
  • 高谈弘论弘:大。高深空洞不切实际的谈论。
  • 高谈雄辩大发议论,长于说理。形容能言善辩。
  • 高谈虚论高妙空洞、不切空际的议论。
  • 高头大马指体形高大的马。也比喻人的体形高大。
  • 高位厚禄位:官职,官位;禄:俸禄。官职高贵,俸禄丰厚。
  • 高文典册指封建朝廷的重要文书、诏令。
  • 居高临下居:站在,处于;临:面对。占据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占据的地势非常有利。
  • 年高望重年纪大,声望高。
  • 志高气扬志气高昂而自得。
  • 登高能赋赋:写作。登得高,看得远,能够描绘形状,铺陈事势。指国家的有用人才。
  • 七高八低形容道路不平坦。
  • 登高望远登上高处,看得更远。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远大。
  • 登高自卑比喻事情的进行有一定的顺序。
  • 山高水长象山一样高耸,如水一般长流。原比喻人的风范或声誉象高山一样永远存在。后比喻恩德深厚。
  • 莫测高深高深的程度无法揣测。指处世的态度、或说话、文章的内容(多不用在正面,带贬义)。
  • 雄辩高谈辩论充分有力,言词豪放不羁。形容能言善辩。亦作“高谈雄辩”。
  • 贵贱高下指人的社会地位高低不同。
  • 牛高马大比喻人长得高大强壮。
  • 扒高踩低比喻对上奉承攀附,对下欺侮压制。
  • 讳莫高深隐瞒得很紧,不让别人知道。
  • 才高七步形容才思敏捷。
  • 才高行厚厚:不可轻薄,端谨。指才能高,品德端谨。
  • 高不凑低不就犹言高不成低不就。
  • 戴高帽儿吹捧、恭维别人。同“戴高帽子”。
  • 高才远识才能高超,见识深远。
  • 高才卓识才能高超,见识深远。同“高才远识”。
  • 高飞远举举:飞、去。飞得又高又远。比喻前程广大。
  • 高风峻节高风:纯洁清高的风格;峻节:坚定不移的节操。形容高尚坚贞的风骨节操。
  • 巴高枝儿比喻高攀。
  • 高垒深沟垒:壁垒,军营四周所筑围墙。沟:战壕。高筑壁垒,深挖壕沟。指强固防御工事。
  • 高名大姓询问人家姓名时的客气用语。
  • 眼高手生眼界高但能力低。
  • 高情远意高尚的品格或情趣。同“高情远致”。
  • 束置高阁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同“束之高阁”。
  • 高情远韵高尚的品格或情趣。同“高情远致”。
  • 雅量高致气度宽宏,情致高雅。
  • 天高地迥迥:远。形容极其高远。
  • 高世骇俗高世:超出世人;骇:惊吓,震惊。具有令一般人吃惊的才能。比喻才智超群。
  • 高堂大厦指高耸的楼房。同“高楼大厦”。
  • 行远升高比喻为学由浅入深,逐步提高。
  • 高义薄云薄:迫近。原指文章表达的内容很有意义。后形容人很讲义气。
  • 攀高接贵指攀附结交高贵的人。
  • 高枕而卧垫高枕头安心地睡觉。形容无忧无虑。平安无事。
  • 攀高结贵指攀附结交高贵的人。同“攀高接贵”。
  • 高自标树比喻自己把自己看得很了不起。同“高自标置”。
  • 高自位置比喻自己把自己看得很了不起。
  • 功高震主功:功劳,功勋;震:震动、威震;主:君主。功劳太大,使君主受到震动而心有疑虑。
  • 至高无上至:最。高到顶点,再也没有更高的了。
  • 墙高基下比喻名位虽高而才德低下。
  •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魔:恶鬼;道:道行,道法。比喻正义始终压倒邪恶。
  • 吉星高照吉星:指福、禄、寿三星。吉祥之星高高照临。
  • 高官显爵显:显要,显赫;爵:爵位,官爵。官职很高,爵们显赫。
  • 步步高升步步:表示距离很短;高升:往上升。指职位不断上升。
  • 风急浪高形容风浪很大。
  • 万丈高楼平地起比喻事物从无到有。
  • 廉远堂高指天子居于百官之上,其尊严不可企及。旧比喻帝王尊严。
  • 高才捷足才:才能;捷:迅速,快捷。形容人才能出众,行动快。
  • 高出一筹筹:筹码。比别人高出一个筹码。指比别人高明一些。
  • 高歌猛进高声歌唱,勇猛前进。形容在前进的道路上,充满乐观精神。
  • 高官尊爵显贵的官职和爵位。
  • 高见远识指见识高远。
  • 高举深藏指避世隐居。
  • 高举远蹈举:起飞;蹈:踩上。指远离官场,隐居起来。
  • 巴高望上指与社会地位高于自己的人结交或联姻。
  • 高爵厚禄泛指爵位高,俸禄厚。同“高爵重禄”。
  •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 月黑风高比喻没有月光风也很大的夜晚。比喻险恶的环境。
  • 高屋建瓴建:倒水,泼水;瓴:盛水的瓶子。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
  • 驷马高盖套着四匹马的高盖车。旧时形容有权势的人出行时的阔绰场面。也形容显达富贵。同“驷马高车”。
  • 高悬秦镜秦镜:秦始皇时的能照见人心善恶的镱子。高挂能照见人心善恶的镜子。后用以比喻官吏断案公正,执法严明。
  • 高枕无忧垫高枕头睡觉,无忧无虑。比喻思想麻痹,丧失警惕。
  • 阔步高谈阔步:迈大步。潇洒地迈着大步,随意地高声交谈。比喻言行不受束缚。
  • 棋高一着,缚手缚脚本指棋艺,后比喻技术高人一头,对方就无法施展本领。
  • 危言高论正直而不同凡响的言论。
  • 年高德卲年纪大,德行好。邵,亦作“劭”、“韶”,美好。
  • 故作高深本来并不高深,故意装出高深的样子。多指文章故意用些艰深词语,掩饰内容的浅薄。
  • 跼高蹐厚本指蜷曲不敢伸展。后常指小心谨慎,惶惧不安。同“局高天,蹐厚地”。
  • 首下尻高头向下,屁股翘起。跪拜磕头的样子。
  • 屈高就下地位高的人降低身分,迁就地位低的人。
  • 自命清高命:认为。自以自为清高。
  • 云天高谊情谊深厚,高达云天。
  • 才高行洁才智高超,操行纯洁。
  • 才高意广才学高的人,抱着奢望,难以成事。
  • 视远步高高视阔步。形容态度傲慢。
  • 高步云衢步:行走;衢:大路;云衢:云中大路,比喻显位。原指官居显位。后也指科举登第。
  • 高材捷足高材:才能高;捷足:迈步快。形容人才能出众,行事敏捷。
  • 水涨船高水位升高,船身也随之浮起。比喻事物随着它所凭借的基础的提高而增长提高。
  • 虚论高议不切实际,高妙空洞的议论。亦作“高谈虚论”。
  • 高冠博带冠:帽子;博:大;带:衣带。戴着高大的帽子,系着宽阔的衣带。形容儒生的装束。也比喻穿着礼服。
  • 高门大户高门:旧时指富贵之家;大户:声势显赫的家族。有钱有势的人家。
  • 高门大屋高门:指富贵之家;大屋:高大的房屋。指豪门之家。
  • 眼高手低眼力过高,手法过低。指要求的标准很高(甚至不切实际),但实际上自己也做不到。
  • 高情远致高、远:形容高尚;情、致:情趣。高尚的品格或情趣。
  • 福星高照形容人很幸运,有福气。
  • 放言高论指毫无顾忌地大发议论。
  • 高下任心形容能胸有成竹地处理事情。同“高下在心”。
  • 高下在口犹言信口雌黄。
  • 高下在心高下:比喻伸和屈。原意是做事要斟酌情况,采取适当办法。后形容能胸有成竹地处理事情。
  • 手高眼低指做事的能力强而辨识能力低。也指自己的企求高而眼界很低,比喻贪得而不识货。
  • 笃论高言确切高明的言论。
  • 东山高卧比喻隐居不仕,生活安闲。
  • 功高不赏功:功勋,功业。赏:赏赐。功劳极大,无法赏赐。形容功劳之大。
  • 功高盖世功劳极大,当代没人能比。
  • 高足弟子高足:高才,称呼别人学生的敬辞。成绩优异的学生。
  • 明镜高悬传说秦始皇有一面镜子,能照人心胆。比喻官员判案公正廉明。
  • 登高去梯攀登到高处后把梯子拿掉。表示已无退路。
  • 这山望着那山高爬上这一卒山,觉得那一座山更高。比喻对自己目前的工作或环境不满意,老认为别的工作、别的环境更好。
  • 贞高绝俗高尚坚贞的节操超出普通人。
  • 眉高眼低脸上的表情。泛指为人处世的道理或辨貌观色的本领。
  • 高岸深谷指幽僻的处所。形容幽峭深邃。也比喻事物的巨大变化。
  • 高不成,低不就高而合意的,做不到或得不到;做得了、能得到的,又认为低而不肯做或不肯要(多指选择工作或配偶)。
  • 高不成低不就高者无力得到,低者又不屑迁就。形容求职或婚姻上的两难处境。
  • 高不辏低不就犹言高不成低不就。
  • 材高知深材:通“才”。知:通“智”。才能出众,智慧高超。
  • 高风亮节高风:高尚的品格;亮节:坚贞的节操。形容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
  • 高高在上原指地位高,现在形容领导者脱离实际,脱离群众。
  • 高官厚禄禄:俸禄。泛指职位高,待遇优。
  • 高官重禄禄:俸禄。泛指职位高,待遇优。同“高官厚禄”。
  • 头高头低形容用秤称东西时,秤杆的一端高一点或低一点,难免稍有出入。
  • 秋高气和形容秋空高朗、天气晴和。
  • 高睨大谈睨:视。眼睛看着上面,在发议论。形容举动言论气慨不凡。
  • 高情厚谊谊:交情。高盛的情意,深厚的友谊。
  • 高人一等比别人高出一个等级。指高过一般人。
  • 高山峻岭峻:山高而陡。又高又险的山岭。
  • 引吭高歌引:拉长;吭:嗓子,喉咙。放开嗓子大声歌唱。
  • 高山仰之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同“高山仰止”。
  • 远走高飞指象野兽远远跑掉,象鸟儿远远飞走。比喻人跑到很远的地方去。多指摆脱困境去寻找出路。
  • 驰高鹜远犹言好高骛远。
  • 高文大册原指朝廷发布的重要文书,如诏今制诰等。引申为经典性著述。
  • 指日高升指很快就可升官。旧时官场预祝之词。
  • 高阳酒徒高阳:古乡名,在今河南杞县西南。秦末郦其食即此乡人,对刘邦自称“高阳酒徒”。用以指嗜酒而放荡不羁的人。
  • 手高手低形容用手或用一般的器皿分东西,难免多少有出入。
  • 高枕安寝垫高枕头安心地睡觉。形容无忧无虑。平安无事。同“高枕而卧”。
  • 火伞高张火伞:比喻夏天太阳酪烈;张:展开。形容夏天烈日当空,十分炎热。
  • 学富才高学识渊博,才能高强。
  • 蹇视高步犹言昂首阔步。
  • 山锐则不高比喻人太露锋茫,就成不了大事。
  • 深沟高垒深的战壕和高的营垒。指坚固的防御工事。
  • 仰之弥高愈仰望愈觉得其崇高。表示极其敬仰之意。
  • 不识高低指说话或做事不知深浅、轻重。
  • 才望高雅形容人富有才学,享有很高的声望,不同流俗。
  • 略高一筹筹:筹码,记数用具。略微超过一个码。形容双方比较,稍强一些。
  • 高飞远翔飞得既高有远。比喻前程远大。
  • 高凤自秽东汉高凤,字文通,执志不仕,太守连召请,恐不得免,自言本巫家,不应为吏,又诈与寡嫂讼田,遂不仕。后用为自诬之典。
  • 高人一筹高人:比一般人高;筹:筹码。比一般人高出一个筹码。指胜过别人。
  • 高人逸士逸:隐逸。指人品清高脱俗,不贪慕虚名利禄的人。
  • 引吭高唱吭:嗓子,喉咙。喉咙高声歌唱。
  • 高耸入云耸:直立,高起。高高地直立,直入云端。形容建筑物、山峰等高峻挺拔。
  • 众人拾柴火焰高比喻人多力量大。
  • 高卧东山比喻隐居不仕,生活安闲。
  • 高翔远引形容避世隐居。
  • 高瞻远瞩瞻:视,望;瞩:注视。站得高,看得远。比喻眼光远大。
  • 高掌远蹠掌:用手擘开;蹠:用脚踢。传说华岳本为一山,河神手擘脚踢,将其分开为二。比喻规模巨大、气魄雄伟的经营。
  • 高枕勿忧犹言高枕无忧。
  • 鬼瞰高明指鬼神窥望显达富贵人家,将祸害其满盈之志。同“鬼瞰其室”。
  • 言高语低说话不知轻重,没有分寸。
  • 逸韵高致高逸的风度韵致。
  • 格高意远指文章的格调高雅,含意深远。
  • 另谋高就指另找一份职业,意即辞去原职。
  • 随高逐低犹言随高就低。
  • 赏高罚下奖赏有功的人,惩罚犯罪的人。同“赏功罚罪”。
  • 高爵重禄爵:爵位,官爵;禄:俸禄。泛指爵位高,俸禄厚。
  • 秋高马肥秋高气爽,马匹肥壮。古常以指西北外族活动的季节。
  • 高朋满座高:高贵。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很多。
  • 束之高阁高阁:储藏器物的高架。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
  • 高山景行高山:比喻道德崇高;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指值得效法的崇高德行。
  • 引吭高声引吭:放开嗓子。放开喉咙,高声歌唱。亦作“引吭高歌”、“啭喉高歌”。
  • 远瞩高瞻犹言高瞻远瞩。
  • 高位重禄官职高贵,俸禄丰厚。同“高位厚禄”。
  • 高下在手犹言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串通做弊。同“高下其手”。
  • 郤诜高第比喻指科举高中,荣登榜首。
  • 亢音高唱亢:喉咙。放开喉咙,高声歌唱。
  • 随高就低犹言可高可低,随便怎样。
  • 秦镜高悬秦镜:相传秦始皇有一面镜子,能照见人的五脏六腑,知道心的邪正;悬:挂。比喻官员判案公正廉明。
  • 高才绝学①犹言才学高超。②指才学高超的人。
  • 袁安高卧指身处困穷但仍坚守节操的行为。
  • 高节清风高节:高尚的气节;清风:清廉的作风。气节高尚,作风清廉。比喻人品高洁。
  • 束在高阁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同“束之高阁”。
  • 位卑言高指职位低的人议论职位高的人主持的政务。
  • 高抬贵手旧时恳求人原谅或饶恕的话。意思是您一抬手我就过去了。
  • 弛高骛远犹好高骛远。比喻不切合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 高抬明镜秦始皇有一方镜,能照见人心等。比喻执法者判案公正严明。
  • 高头讲章经书正文上端留有较宽空白,刊印讲解文字,这些文字称为“高头讲章”。后来泛指这类格式的经书。
  • 高枕安卧垫高枕头安心地睡觉。形容无忧无虑。平安无事。
  • 建瓴高屋建:倒水,泼水;瓴:盛水的瓶子。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同“高屋建瓴”。
  • 置之高阁高阁:储藏器物的高架。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
  • 元龙高卧元龙:三国时陈登,字元龙。原指陈登自卧大床,让客人睡下床。后比喻对客人怠慢无礼。
  • 高才大德高才:有杰出的才能。大德:有极高尚的品德。才能和品德都很好。
  • 束之高屋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同“束之高阁”。
  • 趾高气扬趾高:走路时脚抬得很高;气扬:意气扬扬。走路时脚抬得很高,神气十足。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 棋高一着一着:下棋时下一子或走一步。棋艺高人一步。也比喻技高一等。
  • 置诸高阁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
  • 驷马高车驷马:一车所驾的四匹马。套着四匹马的高盖车。旧时形容有权势的人出行时的阔绰场面。也形容显达富贵。
相关汉字解释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