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鲁卫之政

lǔ wèi zhī zhèng
things very much alike
“鲁卫之政”的成语拼音为:lǔ wèi zhī zhèng,注音:ㄌㄨˇ ㄨㄟˋ ㄓ ㄓㄥˋ,词性:作宾语;用于书面语,年代:古代成语,出处:语出《论语·子路》:“鲁卫之政,兄弟也。”鲁是周朝周公的封国,卫是周公之弟康叔的封国,两国的政治情况也像兄弟一样差不多。,基本解释:比喻情况相同或相似。,例句:大家都在争夺出版处。‘有奶便是娘’,于是便生出了在文化强盗颐使下从事文化运动的滑稽现象。这种滑稽和所谓‘官民合办’其实是~。★郭沫若《从典型说起》
拼音 lǔ wèi zhī zhèng
注音 ㄌㄨˇ ㄨㄟˋ ㄓ ㄓㄥˋ
词性 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英文 things very much alike
年代 古代成语
解释 比喻情况相同或相似。
出处 语出《论语·子路》:“鲁卫之政,兄弟也。”鲁是周朝周公的封国,卫是周公之弟康叔的封国,两国的政治情况也像兄弟一样差不多。
例句 大家都在争夺出版处。‘有奶便是娘’,于是便生出了在文化强盗颐使下从事文化运动的滑稽现象。这种滑稽和所谓‘官民合办’其实是~。 ★郭沫若《从典型说起》
补充纠错
上一个成语: 鲁人回日
下一个成语: 鲁阳挥戈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补充纠错
  • 人亡政息亡:失去,死亡;息:废,灭。旧指一个掌握政权的人死了,他的政治措施也跟着停顿下来。
  • 人存政举旧指一个掌握政权的人活着的时候,他的政治主张便能贯彻。
  • 精兵简政精减人员,缩减机构。
  • 发政施仁发布政令,实施仁政。比喻统治者施行开明政治。
  • 苛政猛于虎政:政治。指残酷压迫剥削人民的政治比老虎还要可怕。
  • 政以贿成形容旧社会政治腐败,官场黑暗,不行贿就办不成事。
  • 人自为政各人推行自己的主张。比喻各行其是。
  • 改政移风改变风气习俗。
  • 大政方针重大的政策与措施,引导事业前进的方向和指针。
  • 各自为政为政:管理政事,泛指行事。各自按自己的主张办事,不互相配合。比喻不考虑全局,各搞一套。
  • 政清人和政治清明,人心归向,上下团结。
  • 拥政爱民军队拥护政府,爱护人民。
  •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
  • 政令不一发出的命令不统一。形容军务或政务混乱。
  • 蠹政病民危害国家和人民。同“蠹国害民”。
  • 垂帘听政垂帘:太后或皇后临朝听政,殿上用帘子遮隔。听:治理。指太后临朝管理国家政事。
  • 政通人和政事通达,人心和顺。形容国家稳定,人民安乐。
  • 政由己出政令由一己发出。指把持大权,独断专行。
  • 蠹政害民危害国家和人民。同“蠹国害民”。
  • 政简刑清旧时形容法令简,社会风气好,犯罪的人少。常用作称道地方官政绩的话。
  • 政出多门原意是政令出自几个卿大夫的门下。指中央领导软弱,国家权力分散。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补充纠错
  • 鲁鱼帝虎指文字传抄错误。
  • 鲁连蹈海战国时齐国人鲁仲连不满秦王称帝的计划,曾说,秦如称帝,则蹈东海而死。后以之表示宁死而不受强敌屈辱的气节、情操。
  • 鲁戈回日指力挽危局。同“鲁阳挥戈”。
  • 鲁斤燕削鲁之削(小刀),宋之斤(斧头),质量都很好;如易地生产,在鲁造斤而在燕制削,质量不会优良。比喻由于地域等条件限制,学习模仿达不到原来水平。
  • 鲁人回日指力挽危局。同“鲁阳挥戈”。
  •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不杀掉庆父,鲁国的灾难不会停止。比喻不清除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就得不到安宁。
  • 鲁阳挥戈指力挽危局。
  • 登山小鲁比喻学问既高便能融会贯通,眼光远大。
  • 鱼鲁帝虎指将鱼误写作鲁,帝误写作虎。泛指文字错讹。
  • 鲁殿灵光灵光:汉代殿名。比喻仅存的有声望的人或事物。
  • 鲁戈挥日指力挽危局。同“鲁阳挥戈”。
  • 鲁鱼亥豕把“鲁”字错成“鱼”字,把“亥”字错成“豕”字。指书籍在传写或刻印过程中的文字错误。
  • 宋斤鲁削宋国产的斧头和鲁国产的曲刀。比喻当地特产的精良工具。
  • 鲁阳麾戈指力挽危局。同“鲁阳挥戈”。
  • 鲁阳回日指力挽危局。同“鲁阳挥戈”。
  • 豕亥鱼鲁指书籍传写或刊印中的文字错误。
  • 鲁灵光殿①汉代著名宫殿名。在曲阜(今山东曲阜)。②比喻硕果仅存的人或事物。
  • 鲁卫之政比喻情况相同或相似。
  • 鲁阳挥日指力挽危局。同“鲁阳挥戈”。
  • 齐纨鲁缟古代齐国和鲁国出产的白色绢。后亦泛指名贵的丝织品。
  • 鲁鱼陶阴“鲁”和“鱼”、“陶”和“阴”字形相近易混。指传抄刊印中的文字错误。
  • 鲁莽灭裂鲁莽:粗鲁莽撞;灭裂:轻率。形容行动粗鲁莽撞,做事草率,不负责任。
相关汉字解释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