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鲁斤燕削

lǔ jīn yàn xuē
Lu Qiyan
“鲁斤燕削”的成语拼音为:lǔ jīn yàn xuē,注音:ㄌㄨˇ ㄐㄧㄣ ㄧㄢˋ ㄒㄩㄝ,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年代:近代成语,出处: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虹桥录》:“其《京舵子》、《起字调》、《马头调》、《南京调》之类,传自四方,间亦效之;而鲁斤燕削,迁地不能为良矣。”,基本解释:鲁之削(小刀),宋之斤(斧头),质量都很好;如易地生产,在鲁造斤而在燕制削,质量不会优良。比喻由于地域等条件限制,学习模仿达不到原来水平。,例句:明·罗贯中《三国演义》:“曹公得奏,心甚欢悦,随即欲大赦天下,鲁斤燕削。”
拼音 lǔ jīn yàn xuē
注音 ㄌㄨˇ ㄐㄧㄣ ㄧㄢˋ ㄒㄩㄝ
词性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英文 Lu Qiyan
年代 近代成语
解释 鲁之削(小刀),宋之斤(斧头),质量都很好;如易地生产,在鲁造斤而在燕制削,质量不会优良。比喻由于地域等条件限制,学习模仿达不到原来水平。
出处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虹桥录》:“其《京舵子》、《起字调》、《马头调》、《南京调》之类,传自四方,间亦效之;而鲁斤燕削,迁地不能为良矣。”
例句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曹公得奏,心甚欢悦,随即欲大赦天下,鲁斤燕削。”
补充纠错
上一个成语: 鲁戈回日
下一个成语: 鲁连蹈海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补充纠错
  • 日削月割每日每月割让土地。形容一味割地求和。
  • 削趾适屦比喻不合理的牵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同“削足适履”。
  • 削足适履适:适应;履:鞋。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的牵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
  • 日朘月削朘:缩小,减少。形容逐渐缩小。也指时时受到搜刮。同“日削月朘”。
  • 削职为民撤掉官职,降为平民。
  • 日削月朘朘:缩小,减少。日日削减,月月缩小。形容逐渐缩小。也指时时受到搜刮。
  • 削草除根犹斩草除根。指从根本上消除祸患。
  • 蜂腰削背细腰窄背。形容轻盈俊俏。同“蜂腰猿背”。
  • 笔削褒贬笔:记载。削:删改。古时在竹简或木简上写字,写错要修改时就用刀削。原指孔子作《春秋》,用文字来评文论物的好坏。也指用文字褒扬、贬斥人或事。
  • 削铁无声形容刀剑锋利。
  • 削株掘根株:露出地面的的树桩。形容彻底铲除。也比喻除恶务尽。
  • 削铁如泥切削铁器如同斩剁泥土一样。形容兵刃极其锋利。
  • 削发披缁缁:黑色,借指僧人穿的黑色衣服。剃光头发,穿上僧衣。表示出家为僧。
  • 针头削铁形容极力刮削搜刮。
  • 削木为吏意思是不能受狱吏的侮辱,即使是木头做的狱吏也不能见他。形容狱吏的凶暴可畏。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补充纠错
  • 鲁鱼帝虎指文字传抄错误。
  • 鲁斤燕削鲁之削(小刀),宋之斤(斧头),质量都很好;如易地生产,在鲁造斤而在燕制削,质量不会优良。比喻由于地域等条件限制,学习模仿达不到原来水平。
  • 鲁连蹈海战国时齐国人鲁仲连不满秦王称帝的计划,曾说,秦如称帝,则蹈东海而死。后以之表示宁死而不受强敌屈辱的气节、情操。
  • 鲁戈回日指力挽危局。同“鲁阳挥戈”。
  • 鲁人回日指力挽危局。同“鲁阳挥戈”。
  •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不杀掉庆父,鲁国的灾难不会停止。比喻不清除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就得不到安宁。
  • 鲁阳挥戈指力挽危局。
  • 登山小鲁比喻学问既高便能融会贯通,眼光远大。
  • 鱼鲁帝虎指将鱼误写作鲁,帝误写作虎。泛指文字错讹。
  • 鲁殿灵光灵光:汉代殿名。比喻仅存的有声望的人或事物。
  • 鲁戈挥日指力挽危局。同“鲁阳挥戈”。
  • 鲁鱼亥豕把“鲁”字错成“鱼”字,把“亥”字错成“豕”字。指书籍在传写或刻印过程中的文字错误。
  • 宋斤鲁削宋国产的斧头和鲁国产的曲刀。比喻当地特产的精良工具。
  • 鲁阳麾戈指力挽危局。同“鲁阳挥戈”。
  • 鲁阳回日指力挽危局。同“鲁阳挥戈”。
  • 豕亥鱼鲁指书籍传写或刊印中的文字错误。
  • 鲁灵光殿①汉代著名宫殿名。在曲阜(今山东曲阜)。②比喻硕果仅存的人或事物。
  • 鲁卫之政比喻情况相同或相似。
  • 鲁阳挥日指力挽危局。同“鲁阳挥戈”。
  • 齐纨鲁缟古代齐国和鲁国出产的白色绢。后亦泛指名贵的丝织品。
  • 鲁鱼陶阴“鲁”和“鱼”、“陶”和“阴”字形相近易混。指传抄刊印中的文字错误。
  • 鲁莽灭裂鲁莽:粗鲁莽撞;灭裂:轻率。形容行动粗鲁莽撞,做事草率,不负责任。
相关汉字解释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