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束手旁观

shù shǒu páng guān
look on unconcerned
“束手旁观”的成语拼音为:shù shǒu páng guān,注音:ㄕㄨˋ ㄕㄡˇ ㄆㄤˊ ㄍㄨㄢ,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不过问,年代:近代成语,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62回:“咱们不得束手旁观,睁着眼叫他陷于不义。”,基本解释:犹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不加过问。,例句:在一场骚乱中,许多人只是束手旁观,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去解决问题。
拼音 shù shǒu páng guān
注音 ㄕㄨˋ ㄕㄡˇ ㄆㄤˊ ㄍㄨㄢ
词性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不过问
英文 look on unconcerned
年代 近代成语
解释 犹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不加过问。
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62回:“咱们不得束手旁观,睁着眼叫他陷于不义。”
例句 在一场骚乱中,许多人只是束手旁观,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去解决问题。
补充纠错
上一个成语: 束手就殪
下一个成语: 束手束脚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补充纠错
  • 迟徊观望犹言迟疑观望。
  • 迟疑观望指犹豫等待,不作决定。
  • 侈人观听指加强人们在观感听觉上的印象。
  • 悲观厌世厌世:厌弃人世。对生活失去信心,精神颓丧,厌弃人世。
  • 迟回观望犹言迟疑观望。
  • 观化听风指希望看到良好的政治教化。
  • 冷眼旁观冷眼:冷静或冷漠的眼光。指不参与其事,站在一旁看事情的发展。
  • 走马观花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 水月观音佛经谓观音菩萨有三十三个不同形象的法身,画作观水中月影状的称水月观音。见《法华经·普门品》。后用以喻人物仪容清。
  • 观形察色观察脸色以揣测对方的心意。同“观貌察色”。
  • 从壁上观壁:壁垒。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后多比喻站在一旁看着,不动手帮助。
  • 观机而作等待时机然后行动。同“观机而动”。
  • 眼观六路眼睛看到四面八方。形容机智灵活,遇事能多方观察,全面了解。
  • 迁延观望指心情犹豫而行动迟延。
  • 观望不前不前:不敢上前。事情尚难确定时,怀着犹豫不定的心情,观察事物的发展,暂不前进。
  • 大有可观指很值得看,很值得重视。
  •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局者:下棋的人;旁观者:看棋的人。当事人被碰到的事情搞糊涂了,旁观的人却看得很清楚。
  • 隔岸观火隔着河看人家着火。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去求助,在一旁看热闹。
  • 炳若观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 掌上观纹比喻极其容易,毫不费力。
  • 以观后效后效:以后的效果。指将罪犯从轻处分,再看他以后的表现。
  • 粲然可观粲然:鲜明的样子。形容事物色彩鲜明。指成绩卓著,达到很高的水平。
  • 作壁上观壁:壁垒。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后多比喻站在一旁看着,不动手帮助。
  • 察言观行指考察其言行以知人。
  • 观场矮人指见识浅鄙者。
  • 观往知来认真研究过去,就能推测未来。
  • 观隅反三犹言举一反三。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 观者如云观看的人就象行云一样密集。形容围看的人非常多。
  • 烧犀观火比喻洞察事物。
  • 旁观者清当事人被碰到的问题搞糊涂了,旁边观看的人却看得很清楚。
  • 公听并观多方面听取意见和观察事物。
  • 等量齐观等:同等;量:衡量,估量;齐:一齐,同样。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
  • 明若观火象看火那样清楚。形容看事物十分明晰。
  • 观者成堵形容观看人数众多。同“观者如堵”。
  • 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了他的话,还要看他的行动。指不要只听言论,还要看实际行动。
  • 观者如市形容观看的人多。
  • 比量齐观指同等看待。
  • 燎若观火指事理清楚明白,如看火一般。
  • 静观默察不动声色,仔细观察。
  • 游目骋观纵目观望,尽览景物。
  • 察颜观色观察别人的脸色,以揣摩其心意。
  • 观眉说眼比喻挑眼,说闲话。
  • 借镜观形借:凭借。比喻参考和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
  • 东观西望观:看;望:向远处看。形容四处观望,察看动静。
  • 东观续史东观:汉代官家藏书的地方。原指汉代女史学家班昭奉诏就东观续成其兄班固没有完成的《汉书》。后用以指女子才学高深。
  • 观者云集观看的人如行云那样密集。形容观看的人多。
  • 燎如观火指事理清楚明白,如看火一样。
  • 叹为观止叹:赞赏;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 返观内视原为佛教语。指用佛性对照检查。后亦指自我反省。
  • 返观内照原为佛教语。指用佛性对照检查。后亦指自我反省。
  • 凭轼旁观靠在车前横木上旁观。比喻置身事外。
  • 坐井观天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小,见识少。
  • 岩居川观居于岩穴而观赏川流。形容隐居生活悠闲自适,超然世外。
  • 察言观色察:详审。观察别人的说话或脸色。多指揣摸别人的心意。
  • 观者如堵堵:墙壁。观看的人象一堵墙一样。形容观看人数众多。
  • 傍观者清傍:同“旁”。旁观者:在一旁观看的人。同一事物,在一旁观看的人比当事者看得全面、清楚。常与“当局者迷”连用。亦作“旁观者清”。
  • 傍观者审,当局者迷指局外人对事物观察得周详慎密,当事人则往往会迷惑糊涂。
  • 眼观四处,耳听八方形容人机智灵活,遇事能多方观察分析。
  • 雄伟壮观气势伟大美丽。
  • 洋洋大观洋洋:盛大、众多的样子;大观:丰富多采的景象。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 观机而动时:时机。等待时机然后行动。
  • 观今宜鉴古宜:应该;鉴:镜子。观察当今的社会,应以古代为镜子加以借鉴。
  • 观山玩水犹言游山玩水。
  • 耳闻是虚,眼观为实亲自听到的还不足为信,只有亲眼看到的才是真实可靠的。
  • 傍观冷眼傍:通“旁”。用冷眼或冷淡的态度在一旁瞧着。
  • 齐量等观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同“等量齐观”。
  • 眼观四路,耳听八方形容人机智灵活,遇事能多方观察分析。
  • 观者如织织:编织的衣物。观众像编织起来的衣物一样密。形容观看的人非常多。
  • 蔚为大观蔚:茂盛;大观:盛大的景象。发展成为盛大壮观的景象。形容事物美好繁多,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
  • 掌上观文比喻极其容易,毫不费力。
  • 坐观成败冷眼旁观人家的成功或失败。
  • 坐山观虎斗比喻对双方的斗争采取旁观的态度,等到双方都受到损伤,再从中捞取好处。
  • 兴观群怨兴:联想;观:观察;群:合群;怨:怨恨。古人认为读《诗经》可以培养人的四种能力。后泛指诗的社会功能。
  • 洞如观火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好象看火一样。同“洞若观火”。
  • 洞若观火洞:透彻。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好象看火一样。
  • 观过知仁察看一个人所犯过错的性质,就可以了解他的为人。
  • 仰观俯察仰:抬起头;俯:低下头,弯下腰。指多方或仔细观察。
  • 达观知命达观:指一切听其自然或看得开;命:命运;知命:指知天命。指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任凭命运摆布,无所烦恼。
  • 观风察俗指观察国风民俗。
  • 观貌察色观察脸色以揣测对方的心意。
  • 观者如垛形容观看人数众多。同“观者如堵”。
  • 东观之殃孔子任鲁司寇时,杀少正卯于东观之下。后用以指杀身之祸。
  • 东望西观形容这里那里地到处看。同“东张西望”。
  • 跑马观花比喻大略地观看一下。
  • 作如是观如是:如此,这样;观:看,看法。抱这样的看法。泛指对某一事物作如此的看法。
  • 探观止矣用来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 叹观止矣用来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 镜里观花镜子里头看花。指虽看得见,却得不到或摸不着。
  • 炳如观火炳:光明、明亮、显著。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 观衅伺隙衅、隙:破绽、漏洞。探察对方的破绽、漏洞,以待时机。
  • 矮子观场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也比喻见识不广。
  • 侏儒观戏比喻自己没有主见,只是跟着别人说。
  • 矮人观场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也比喻见识不广。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补充纠错
  • 案兵束甲放下兵器,捆束铠甲。指停止作战。
  • 无拘无束拘、束:限制、约束。形容自由自在,没有牵挂。
  • 久束湿薪长期捆着的潮湿柴草。比喻思想保守,不易接受新事物。
  • 卷甲束兵卷起铠甲,收起兵器。
  • 束装盗金指无端见疑。
  • 粒米束薪指粮柴少得可怜。
  • 无束无拘形容自由自在,没有牵挂。同“无拘无束”。
  • 悬兵束马形容险阻。同“悬车束马”。
  • 束身自好束身:约束自己,不使放纵;自好:要求自己好。指保持自身纯洁。
  • 束置高阁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同“束之高阁”。
  • 悬车束马形容险阻。
  • 櫜甲束兵指脱去铠甲,收起兵器。
  • 束贝含犀指牙齿如紧密排列的贝壳和瓠犀。形容牙齿整齐洁白。
  • 束带结发束系衣带,挽起发髻。指出仕。
  • 束教管闻指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 束上起下犹承上启下。多用于诗文评语。
  • 束杖理民指治理百姓不滥用刑罚。形容为官宽仁爱民。束杖,收起刑具。
  • 束缊举火比喻求助于人。也比喻为人排难解纷。同“束缊请火”。
  • 橐甲束兵指脱去铠甲,收起兵器。同“櫜甲束兵”。
  • 束装就道整好行装走上旅途。
  • 束肩敛息缩肩屏息。形容恭顺的样子。
  • 束马县车形容走山路的艰险情况。同“束马悬车”。
  • 束蒲为脯将捆束的蒲柳说成肉脯。指有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 束身就缚束:捆。束身:自缚。缚:捆绑。比喻不加抵抗,甘愿被人擒捉。
  • 束身自爱犹言束身自修。指约束自己,不与坏人坏事同流合污。
  • 束蕴乞火比喻求助于人。也比喻为人排难解纷。同“束缊请火”。
  • 束蕴请火比喻求助于人。也比喻为人排难解纷。同“束缊请火”。
  • 束兵秣马犹厉兵秣马。形容准备战斗。
  • 束缊请火束缊:束一扎可烧的大麻为火把;请火:借火。搓麻为引火绳,向邻家讨火。比喻求助于人。也比喻为人排难解纷。
  • 束身自修指约束自己,不与坏人坏事同流合污。
  • 束缊还妇比喻求助于人。也比喻为人排难解纷。同“束缊请火”。
  • 束之高阁高阁:储藏器物的高架。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
  • 束修自好犹言束身自修。指约束自己,不与坏人坏事同流合污。
  • 束在高阁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同“束之高阁”。
  • 按兵束甲按兵:军队停止行进。甲:铠甲,泛指武器装备。止兵不前,捆起铠甲。指解除武装,停战言降。
  • 束发封帛指妇女忠贞不渝。
  • 束身受命束身:约束自身,不放纵。比喻投案。指投案归顺过去以后、听从命令。
  • 束之高屋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同“束之高阁”。
  • 绸缪束薪绸缪:紧紧缠绕。紧紧地把柴草捆扎成捆儿。古代束薪比喻婚姻的结合。
  • 束椽为柱捆扎椽子当柱子用。比喻小材大用。
  • 束戈卷甲捆起兵器甲胄。指缴械投降。
  • 束广就狭指把丰富的内容概括为极少的文字。
  • 束马悬车束马:把马蹄包起,防止马滑倒;悬车:把车子钩牢,以防脱落。把马脚裹起来,把车吊上山去。形容走山路的艰险情况。
相关汉字解释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