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折节读书

zhé jié dú shū
take a sudden liking to studying
“折节读书”的成语拼音为:zhé jié dú shū,注音:ㄓㄜˊ ㄐㄧㄝ ˊ ㄉㄨˊ ㄕㄨ,词性:作谓语;指发愤读书,年代:古代成语,出处:《后汉书·段颎传》:“颎少便习弓马,尚游侠,轻财贿,长乃折节好古学。”,基本解释: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习,发愤读书。,例句:四十年,方遇张憬藏,谓臣当以文学备位将相,无为自弃。尔来~。★唐·吴竞《开元升平源》
拼音 zhé jié dú shū
注音 ㄓㄜˊ ㄐㄧㄝ ˊ ㄉㄨˊ ㄕㄨ
词性 作谓语;指发愤读书
英文 take a sudden liking to studying
年代 古代成语
解释 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习,发愤读书。
出处 《后汉书·段颎传》:“颎少便习弓马,尚游侠,轻财贿,长乃折节好古学。”
例句 四十年,方遇张憬藏,谓臣当以文学备位将相,无为自弃。尔来~。 ★唐·吴竞《开元升平源》
补充纠错
上一个成语: 折节待士
下一个成语: 折节下士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补充纠错
  • 鱼书雁帖泛指书信。
  • 目不识书指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
  • 史不绝书书:指记载。史书上不断有记载。过去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
  • 尽信书不如无书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 丹书铁契丹书:用朱砂写字;铁契:用铁制的凭证。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故名。
  • 咄咄书空形容失志、懊恨之态。
  • 奋笔疾书奋笔:提起笔来。指精神昂扬地挥笔快速书写。
  • 寄雁传书指传递书信。
  • 伴食中书指执政大臣庸懦而不堪任事。
  • 囊萤照书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 秉笔直书秉:持,握住。写史书根据事实记录,不隐讳。
  • 立地书橱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 焚书坑儒焚:烧;坑:把人活埋;儒:指书生。焚毁典籍,坑杀书生。
  • 鱼书雁帛泛指书信。
  • 奋笔直书奋笔:提起笔来。指精神昂扬地挥笔快速书写。同“奋笔疾书”。
  • 郢书燕说郢:春秋战国时楚国的都城;书:信;燕:古诸侯国名;说:解释。比喻牵强附会,曲解原意。
  • 飞书走檄迅速地书写文件。
  • 知书达礼知、达:懂得。有文化,懂礼貌。形容有教养。
  • 目不知书指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同“目不识书”。
  • 白面书郎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 狐鸣鱼书指起事者动员群众的措施。
  • 仰屋着书仰:脸向上;着:写。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
  • 立地书厨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渊博。
  • 白面书生指缺乏阅历经验的读书人。也指面孔白净的读书人。
  • 黄麻紫书皇帝的文告,用黄麻纸书写,用紫泥封缄,故称。同“黄麻紫泥”。
  • 鱼笺雁书泛指书信。
  • 书不尽意指文辞难充分达意。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
  • 识礼知书懂得礼仪,熟知诗书。
  • 有脚书厨戏称记闻精确、知识渊博的人。
  • 衡石量书古时文书用竹简木札,以衡石来计算文书的重量,因用以形容君主勤于国政。
  • 丹书白马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享有世袭爵位和免罪等特权的证件时,宰白马歃其血,以示坚守誓约,后人称为“丹书白马”。
  • 两脚书橱指读书很多但不善于应用的人。
  • 大书特书书:写。大写特写。指对意义重大的事情特别郑重地加以记载。
  • 四书五经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
  • 家书抵万金比喻家信的珍贵。
  • 衡石程书用以形容君主勤于国政。同“衡石量书”。
  • 借书留真指借别人的书,抄写后留下正本,把抄本还给别人。
  • 洪乔捎书指言而无信的人。
  • 悬石程书形容勤于政事。
  • 掉书袋掉:摆动,摇动。指说话或写文章好引用古书言词来卖弄自己的学识渊博。
  • 乡书难寄乡书:家书。家书很难寄回家中。比喻与家乡消息隔绝。
  • 仰屋著书仰:脸向上;著:写。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
  • 丹书铁券丹书:用朱砂写字;铁契:用铁制的凭证。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故名。
  • 诗书发冢比喻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伪君子作风。
  • 通书达礼指通诗书,懂礼仪。
  • 世代书香世世代代都是读书人家。
  • 飘零书剑古时谓文人携带书剑,游学四方,到处飘泊。
  • 学书学剑学文练武。
  • 以书为御按照书本上学来的知识去驾驭马匹。比喻死守教条,难以成事。
  • 书生之见指读书人不切实际或不合时宜的见解。
  • 书声朗朗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
  • 博览群书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 着书立说着:写作;立:成就;说:学说。写书或文章,创立自己的学说。
  • 一介书生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
  • 左书右息比喻倒行逆施。
  • 弃书捐剑比喻胸怀大大志的人不屑于小事。
  • 书囊无底指古今书籍不可胜数。
  • 鱼书雁信泛指书信。
  • 牛角挂书比喻读书勤奋。
  • 废书而叹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 有脚书橱比喻学识渊博的人。也指脱离实际食古不化的书呆子。
  • 坐拥书城比喻藏书丰富。同“坐拥百城”。
  • 拥书百城比喻藏书极其丰富或嗜书之深。
  • 书不尽言书:书信。信中难以充分表达其意。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
  • 书缺有间泛指古书残缺已有多年。
  • 书香门第旧时指上辈有读书人的家庭。
  • 书香门户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
  • 磬笔难书极言事实多,即使用完笔也难写全。磬,通“罄”。
  • 枕经籍书枕着经,垫着书。形容酷嗜读书,以书为伴。
  • 殷浩书空借指事情令人惊奇诧异。
  • 摊书拥百城比喻藏书之富或嗜书之深。同“摊书傲百城”。
  • 拥书南面比喻藏书极其丰富或嗜书之深。同“拥书百城”。
  • 咫尺之书书信。古代书写用木简,信札之简长盈尺,故称。
  • 凿柱取书指秉承先人的遗训。
  • 燔书阬儒焚毁典籍,坑杀书生。同“焚书坑儒”。
  • 著书立说立:创立、提出;说:主张,学说。从事写作,提出自己的主张和学说。
  • 左图右书周围都是图书。指嗜书好学。也指一种有插图的读物。
  • 书空咄咄为叹息、愤慨、惊诧的的典实。
  • 书声琅琅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 书通二酉比喻读书甚多,学识丰富精湛。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
  • 书香世家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
  • 牛角书生比喻勤奋读书的人。
  • 磬竹难书罄:用尽;竹:竹简,用以写字;书:写。用尽竹子也难写完。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后泛指事实多,写不完。
  • 无巧不成书比喻事情十分凑巧。
  • 识字知书指有文化知识。
  • 摊书傲百城比喻藏书之富或嗜书之深。
  • 琴棋书画弹琴、弈棋、写字、绘画。常以表示个人的文化素养。
  • 不刊之书指不能更改或磨灭的有关帝王的记载、钦定典制。
  • 手不释书犹手不释卷。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 曝书见竹指睹物思人。
  • 文弱书生文弱:文雅而体弱。举目文雅,身体柔弱的读书人。
  • 书画卯酉犹言上下班。卯时签到,酉时签退。
  • 书同文,车同轨车轨相同,文字相同。比喻国家统一。
  • 罄竹难书罄:尽,完;竹:古时用来写字的竹简。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
  • 燕颔书生有封侯之相的读书人。亦用以称美志在建立军功的士人。同“燕颔儒生”。
  • 凿楹纳书指藏守书籍以传久远。
  • 燔书坑儒焚毁典籍,坑杀书生。同“焚书坑儒”。
  • 学书不成,学剑不成学习书法没学好,学习剑术也没学到手。指学习一无所成。
  • 书不释手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形容勤学或看书入迷。
  • 临池学书临:靠近,挨着;池:砚池;书:书法。指刻苦练习书法。
  • 书香人家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
  • 黄耳传书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补充纠错
  • 斗折蛇行斗折:像北斗星的排列一样曲折。像北斗星一样弯曲,像蛇一样曲折行进。形容道路曲折蜿蜒。
  • 将功折过拿功劳补偿过失。同“将功折罪”。
  • 厌难折冲指能克服困难,抗敌取胜。
  • 百般折磨用各种方式使人在肉体上、精神上遭受痛苦。
  • 三折肱,为良医几次断臂,就能知道医治断臂的方法。后比喻对某事阅历多,富有经验,成为内行。也指高明的医道。
  • 低眉折腰形容在人面前显出卑躬屈膝的样子。
  • 月中折桂在月亮中折桂树枝。比喻科举及第。
  • 百折千回形容经过种种曲折和纡回。
  • 不为五斗米折腰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
  • 千磨百折形容受磨难、遭曲折之多。
  • 百折不回折:挫折。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 百折不移屡遭挫折亦不改变其操守。
  • 一波三折原指写字的笔法曲折多变。现比喻文章的结构起伏曲折。也比喻事情进行中意外的变化很多。
  • 百折不摧受到无数挫折都不屈服、动摇。形容意志坚强。
  • 百折不挠折:挫折;挠:弯曲。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 东量西折量:称量。折:亏损。指量入量出的谷物总难免有折耗。
  • 摧眉折腰低眉弯腰。形容没有骨气,巴结奉承。
  • 隐晦曲折隐晦:不明显。指写文章或说话时用隐隐约约、转弯抹角的方式来表达某种思想。
  • 折戟沉沙戟:古代的一种兵器。折断了的戟沉没在泥沙里。形容失败惨重。
  • 深文曲折歪曲地援引法律条文,不露痕迹地陷人于罪。
  • 弓折刀尽比喻战斗力没有了,无法可想。
  • 朝攀暮折指不断地攀折。比喻时时遭摧残。
  • 瓶坠簪折瓶落水底难觅,簪子折断难接。比喻男女分离。
  • 得马折足指因福而得祸。
  • 兰摧玉折摧:折断。兰草、美玉都折断了。旧时多用于哀悼人不幸早死。
  • 赔了夫人又折兵比喻想占便宜,反而受到双重损失。
  • 朝折暮折比喻时时遭摧残。
  • 鼎折覆餗比喻力薄任重,必致灾祸。
  • 面折庭争指直言敢谏。同“面折廷争”。
  • 攀蟾折桂攀登蟾宫,折取月桂。喻科举登第。
  • 拉枯折朽摧折枯朽的草木。形容轻而易举。也比喻摧毁腐朽势力的强大气势。同“摧枯拉朽”。
  • 百折不屈受到无数挫折都不屈服、动摇。形容意志坚强。
  • 三折肱为良医几次断臂,就能懂得医治断臂的方法。后比喻对某事阅历多,富有经验,自能造诣精深。
  • 千回百折形容文艺作品或歌声、乐曲跌宕婉转。也形容事态的发展、前进的历程弯弯曲曲,很不顺利。
  • 损军折将犹损兵折将。兵士和将领都有损失。指作战失利。
  • 不折不扣折、扣:出售商品时,按定价减去的成数。没有折扣,表示完全、十足的意思。
  • 摧枯折腐折断枯树枝烂木头。比喻极容易做到。
  • 摧兰折玉摧:摧残,毁掉。毁坏兰花,折断美玉。比喻摧残和伤害女子。
  • 五斗折腰五斗:五斗米,指微薄的官俸;折腰:弯腰行礼。为微薄的俸禄而对上级卑躬屈膝。
  • 不挠不折不弯曲,不屈服。形容节操刚正,意志坚强。
  • 桂折一枝比喻登科及第。
  • 面折廷争面折:当面指责别人的过失;廷争:在朝廷上争论。指直言敢谏。
  • 鼎折餗覆比喻力薄任重,必致灾祸。
  • 浮收勒折用强迫手段额外征收。
  • 艰难曲折困难和曲折。
  • 损兵折将损:损失。军士和将领都遭到损失。指打了败仗。
  • 攀花折柳比喻狎妓。
  • 月坠花折月亮落下,鲜花夭折。比喻美女死亡。
  • 摧折豪强摧:折断。打击依仗权势横行不法的人。
  • 折腰五斗折腰:弯腰。五斗:五斗米。为五斗米而弯腰。比喻忍受屈辱。亦作“折腰升斗”。
  • 樽俎折冲指不以武力而在宴席交谈中制胜敌人。后泛指外交谈判活动。折冲,使敌人战车后撤,指击退敌军。
  • 折节读书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习,发愤读书。
  • 栋折榱坏犹栋折榱崩。比喻倾覆。
  • 桂折兰摧比喻品德高尚的人亡故。
  • 丛轻折轴指即使轻而小的物件,装载多了也可以使车轴折断。
  • 投梭折齿投梭:用梭子掷人。比喻女子抗拒男子的挑逗引诱。
  • 折而族之推翻他,而且杀他的家族。
  • 折冲樽俎指不用武力而在酒宴谈判中制敌取胜。
  • 末大必折末:树梢,末梢。树木枝端粗大,必折其干。喻下属权重,危及上级。
  • 宁折不弯本指白杨木受到外力作用,只会断折,不会弯曲变形。后用来比喻宁可死也绝不屈服妥协。
  • 推枯折腐犹言摧枯拉朽。比喻腐朽势力极易打垮。
  • 面折廷诤指直言敢谏。同“面折廷争”。
  • 群轻折轴轻的东西积多了,也能压断车轴。比喻听任小的坏事发展下去,也能造成严重后果。
  • 折箭为誓折断箭以表示自己的决心和誓约。
  • 折长补短截取长的,补充短的。比喻用长处补短处。
  • 折冲之臣指忠勇之臣。
  • 折胶堕指极言天气寒冷。
  • 为五斗米折腰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为了微薄的俸禄而弯腰行礼。比喻没有骨气。
  • 瓶沉簪折瓶沉水底难觅,簪子折断难接。比喻男女分离。
  • 七折八扣比喻折扣很大,减掉了很多。
  • 廷争面折廷争:在朝廷上争论;面折:当面指责别人的过失。指直言敢谏。
  • 掊斗折衡剖开量物的斗,折断称物的衡。指废除让人争多论少的斗衡。
  • 柳折花残比喻女子死或伤。
  • 蠹众木折蛀虫多了,木头就要折断。比喻不利的因素多了,就能造成灾祸。
  • 折槁振落把枯树枝折断,把枯树叶摇下来。比喻轻易不费力。
  • 折节下士折节:屈己下人。屈己下人,尊重有见识有能力的人。
  • 九折臂九:泛指多次;折:断。多次折断胳膊,经过反复治疗而熟知医理。比喻阅历多,经验丰富。
  • 将功折罪将:拿;折:抵偿。拿功劳补偿过失。
  • 屐齿之折形容内心喜悦之甚。
  • 蟾宫折桂蟾宫:月宫。攀折月宫桂花。科举时代比喻应考得中。
  • 片言折狱片言:极少的几句话;折狱:判决诉讼案件。原意是能用简单的几句话判决讼事。后指能用几句话就断定双方争论的是非。
  • 椒焚桂折比喻仁人志士被残害。
  • 规旋矩折形容回旋转折的态势。
  • 迂回曲折迂回:回旋,环绕。弯弯曲曲,绕来绕去。常比喻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 强自取折指物性过硬则反易折断。同“强自取柱”。
  • 榱崩栋折榱,古代指椽子,放在檩上支持屋面和瓦片的木条。比喻大局崩溃。
  • 尊俎折冲比喻在宴席谈判中制胜对方。
  • 折冲御侮指抗击敌人。
  • 折鼎覆餗?铂鼎内食物。比喻力不能胜任,必至败事。
  • 折矩周规犹循规蹈矩。指举止合乎法度。
  • 折足覆餗餗,鼎内食物。比喻力不能胜任,必至败事。
  • 栋折榱崩榱:椽子。正梁和椽子都毁坏了。比喻当政的人倒台或死去。
  • 单则易折,众则难摧势孤力单,容易受人欺负;从多气壮,别人不敢欺侮。
  • 折冲厌难指能压服困难,御敌致胜。
  • 折节待士指屈己待人。
  • 朱云折槛朱云:汉代人名。折槛:折断栏杆。朱云折断了栏杆。形容敢于直言进谏。
  • 俎樽折冲指在会盟的席上或外交谈判中制胜对方。
  • 掂梢折本垫钱亏本。梢,钱的市语。
  • 榱栋崩折比喻大局崩溃。
  • 周规折矩本指行礼时步趋合乎规矩。后引申为拘泥于成法、准则。
  • 折冲尊俎折冲:打退敌人的战车,指抵御敌人;尊俎:古代盛酒肉的器皿。原指诸侯国会盟的宴席上制胜对方。后泛指进行外交谈判。
相关汉字解释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