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牛角挂书

niú jiǎo guà shū
diligent
“牛角挂书”的成语拼音为:niú jiǎo guà shū,注音:ㄋㄧㄨˊ ㄐㄧㄠˇ ㄍㄨㄚˋ ㄕㄨ,词性:作定语;指勤奋读书,年代:古代成语,出处:《新唐书·李密传》:“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基本解释:比喻读书勤奋。,例句:明朝·冯梦龙《警世通言·狐妖》:“那妖怪还淫态变幻,似真似幻似善似恶,各样手段试图哄得众人高兴,一旦纵不得意就话语生风,展起牛角挂书,将人家信以为真。”
拼音 niú jiǎo guà shū
注音 ㄋㄧㄨˊ ㄐㄧㄠˇ ㄍㄨㄚˋ ㄕㄨ
词性 作定语;指勤奋读书
英文 diligent
年代 古代成语
解释 比喻读书勤奋。
出处 《新唐书·李密传》:“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例句 明朝·冯梦龙《警世通言·狐妖》:“那妖怪还淫态变幻,似真似幻似善似恶,各样手段试图哄得众人高兴,一旦纵不得意就话语生风,展起牛角挂书,将人家信以为真。”
补充纠错
上一个成语: 牛骥同皂
下一个成语: 牛角书生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补充纠错
  • 鱼书雁帖泛指书信。
  •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 目不识书指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
  • 史不绝书书:指记载。史书上不断有记载。过去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
  • 咄咄书空形容失志、懊恨之态。
  • 尽信书不如无书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 丹书铁契丹书:用朱砂写字;铁契:用铁制的凭证。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故名。
  • 闭门读书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原意是独自学习,而不与别人切磋。后也用以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 奋笔疾书奋笔:提起笔来。指精神昂扬地挥笔快速书写。
  • 寄雁传书指传递书信。
  • 伴食中书指执政大臣庸懦而不堪任事。
  • 读书君子旧时称有志操有学问的人。
  • 囊萤照书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 秉笔直书秉:持,握住。写史书根据事实记录,不隐讳。
  • 立地书橱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 焚书坑儒焚:烧;坑:把人活埋;儒:指书生。焚毁典籍,坑杀书生。
  • 鱼书雁帛泛指书信。
  • 据鞍读书在马背或驴背上读书。后多形容学习勤奋。
  • 奋笔直书奋笔:提起笔来。指精神昂扬地挥笔快速书写。同“奋笔疾书”。
  • 然荻读书然:“燃”的本字,燃烧;荻:芦苇一类的植物。燃荻为灯,发奋读书。形容勤学苦读。
  • 郢书燕说郢:春秋战国时楚国的都城;书:信;燕:古诸侯国名;说:解释。比喻牵强附会,曲解原意。
  • 飞书走檄迅速地书写文件。
  • 知书达礼知、达:懂得。有文化,懂礼貌。形容有教养。
  • 胜读十年书胜:超过。超过苦读十年书的收获。形容思想上收益极大。
  • 目不知书指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同“目不识书”。
  • 映雪读书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 立地书厨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渊博。
  • 白面书郎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 狐鸣鱼书指起事者动员群众的措施。
  • 仰屋着书仰:脸向上;着:写。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
  • 衡石量书古时文书用竹简木札,以衡石来计算文书的重量,因用以形容君主勤于国政。
  • 徒读父书徒:只。父书:父亲之言论。白读父亲的兵书。比喻人只知死读书,不懂得运用知识,加以变通。
  • 闭户读书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
  • 白面书生指缺乏阅历经验的读书人。也指面孔白净的读书人。
  • 黄麻紫书皇帝的文告,用黄麻纸书写,用紫泥封缄,故称。同“黄麻紫泥”。
  • 鱼笺雁书泛指书信。
  • 书不尽意指文辞难充分达意。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
  • 识礼知书懂得礼仪,熟知诗书。
  • 有脚书厨戏称记闻精确、知识渊博的人。
  • 丹书白马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享有世袭爵位和免罪等特权的证件时,宰白马歃其血,以示坚守誓约,后人称为“丹书白马”。
  • 读书破万卷破:突破;卷:书籍册数。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 两脚书橱指读书很多但不善于应用的人。
  • 悬石程书形容勤于政事。
  • 大书特书书:写。大写特写。指对意义重大的事情特别郑重地加以记载。
  • 四书五经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
  • 家书抵万金比喻家信的珍贵。
  • 衡石程书用以形容君主勤于国政。同“衡石量书”。
  • 读书种子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 借书留真指借别人的书,抄写后留下正本,把抄本还给别人。
  • 洪乔捎书指言而无信的人。
  • 掉书袋掉:摆动,摇动。指说话或写文章好引用古书言词来卖弄自己的学识渊博。
  • 乡书难寄乡书:家书。家书很难寄回家中。比喻与家乡消息隔绝。
  • 书声朗朗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
  • 仰屋著书仰:脸向上;著:写。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
  • 丹书铁券丹书:用朱砂写字;铁契:用铁制的凭证。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故名。
  • 读书三余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指读好书要抓紧一切闲余时间。
  • 映月读书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形容家境清贫,勤学苦读。
  • 诗书发冢比喻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伪君子作风。
  • 通书达礼指通诗书,懂礼仪。
  • 世代书香世世代代都是读书人家。
  • 飘零书剑古时谓文人携带书剑,游学四方,到处飘泊。
  • 学书学剑学文练武。
  • 以书为御按照书本上学来的知识去驾驭马匹。比喻死守教条,难以成事。
  • 书生之见指读书人不切实际或不合时宜的见解。
  • 刺股读书比喻刻苦攻读。
  • 博览群书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 着书立说着:写作;立:成就;说:学说。写书或文章,创立自己的学说。
  • 一介书生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
  • 左书右息比喻倒行逆施。
  • 弃书捐剑比喻胸怀大大志的人不屑于小事。
  • 书囊无底指古今书籍不可胜数。
  • 鱼书雁信泛指书信。
  • 废书而叹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 枕经籍书枕着经,垫着书。形容酷嗜读书,以书为伴。
  • 有脚书橱比喻学识渊博的人。也指脱离实际食古不化的书呆子。
  • 坐拥书城比喻藏书丰富。同“坐拥百城”。
  • 拥书百城比喻藏书极其丰富或嗜书之深。
  • 摊书拥百城比喻藏书之富或嗜书之深。同“摊书傲百城”。
  • 咫尺之书书信。古代书写用木简,信札之简长盈尺,故称。
  • 十年读书指长期努力于学业。
  • 折节读书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习,发愤读书。
  • 著书立说立:创立、提出;说:主张,学说。从事写作,提出自己的主张和学说。
  • 书不尽言书:书信。信中难以充分表达其意。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
  • 书空咄咄为叹息、愤慨、惊诧的的典实。
  • 书缺有间泛指古书残缺已有多年。
  • 书香门第旧时指上辈有读书人的家庭。
  • 书香门户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
  • 书香世家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
  • 磬笔难书极言事实多,即使用完笔也难写全。磬,通“罄”。
  • 殷浩书空借指事情令人惊奇诧异。
  • 摊书傲百城比喻藏书之富或嗜书之深。
  • 拥书南面比喻藏书极其丰富或嗜书之深。同“拥书百城”。
  • 凿柱取书指秉承先人的遗训。
  • 燔书阬儒焚毁典籍,坑杀书生。同“焚书坑儒”。
  • 左图右书周围都是图书。指嗜书好学。也指一种有插图的读物。
  • 三余读书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
  • 书声琅琅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 书通二酉比喻读书甚多,学识丰富精湛。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
  • 书同文,车同轨车轨相同,文字相同。比喻国家统一。
  • 磬竹难书罄:用尽;竹:竹简,用以写字;书:写。用尽竹子也难写完。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后泛指事实多,写不完。
  • 无巧不成书比喻事情十分凑巧。
  • 识字知书指有文化知识。
  • 琴棋书画弹琴、弈棋、写字、绘画。常以表示个人的文化素养。
  • 不刊之书指不能更改或磨灭的有关帝王的记载、钦定典制。
  • 手不释书犹手不释卷。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 曝书见竹指睹物思人。
  • 燕颔书生有封侯之相的读书人。亦用以称美志在建立军功的士人。同“燕颔儒生”。
  • 文弱书生文弱:文雅而体弱。举目文雅,身体柔弱的读书人。
  • 书读五车形容读书多、知识丰富。
  • 书画卯酉犹言上下班。卯时签到,酉时签退。
  • 罄竹难书罄:尽,完;竹:古时用来写字的竹简。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
  • 凿楹纳书指藏守书籍以传久远。
  • 燔书坑儒焚毁典籍,坑杀书生。同“焚书坑儒”。
  • 学书不成,学剑不成学习书法没学好,学习剑术也没学到手。指学习一无所成。
  • 读书得间间:间隙。比喻窍门。读书得了窍门。形容读书能寻究窍门,心领神会。
  • 书不释手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形容勤学或看书入迷。
  • 读书三到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 临池学书临:靠近,挨着;池:砚池;书:书法。指刻苦练习书法。
  • 书香人家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
  • 黄耳传书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补充纠错
  • 牛蹄之涔涔:雨水。牛蹄印中的积水。形容水量极少。也比喻处在不能有所作为的境地。
  • 马浡牛溲借指不值钱的东西。同“马勃牛溲”
  • 以羊易牛易:更换。用羊来替换牛。比喻用这个代替另一个。
  • 茧丝牛毛形容功夫细密。
  • 牛刀割鸡杀只鸡用宰牛的刀。比喻大材小用。
  • 风牛马不相及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同“风马牛不相及”。
  • 一牛鸣指牛鸣声可及之地。比喻距离较近。同“一牛吼地”。
  • 马勃牛溲马勃:马屁菌;牛溲:车前草。借指不值钱的东西。
  • 气冲牛斗气:气势;牛、斗:即牵牛星和北斗星,指天空。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
  • 马牛襟裾襟、裾:泛指人的衣服。马、牛穿着人衣。比喻人不懂得礼节。也比喻衣冠禽兽。
  • 马牛其风指马、牛奔逸。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 牛鼎烹鸡用煮一头牛的大锅煮一只鸡。比喻大材小用。
  • 骑牛觅牛原比喻一面占着一个位置,一面去另找更称心的工作。现多比喻东西就在自己这里,还到处去找。同“骑驴觅驴”。
  • 气冲斗牛气:气势;牛、斗:即牵牛星和北斗星,指天空。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
  • 马面牛头比喻各种各样凶恶的人。
  • 牛星织女即牛郎织女。
  • 床下牛斗听到床下蚂蚁动,误以为牛在相斗。形容体衰耳聪,极度过敏。
  • 裾马襟牛像马牛穿上人的衣服。比喻没有头脑和无知。亦作“襟裾马牛”。
  • 敲牛宰马指宰杀牲畜。
  • 气喘如牛形容大声喘气的模样。
  • 休牛散马放归军用的牛马,表示停止战事。
  • 牛骥同槽指牛与千里马同槽而食。比喻贤愚不分。同“牛骥同皂”。
  • 牛骥同皂皂:牲口槽。牛跟马同槽。比喻不好的人与贤人同处。
  • 牛童马走旧时泛指地位卑下的人。牛童,牧童;马走,犹仆役。
  • 鸡口牛后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 争猫丢牛为了争夺猫而丢了牛。比喻贪小失大。
  • 归马放牛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 喘月吴牛比喻因受某事物之苦而畏惧其类似者。
  • 目牛无全比喻技艺纯熟或谋划高明。
  • 牛溲马勃牛溲:牛尿,一说车前草,利小便;马勃:可治疮。比喻一般人认为无用的东西,在懂得其性能的人手里可成为有用的物品。
  • 牛蹄之鱼牛蹄印坑里的鱼。比喻死期迫近。同“牛蹄中鱼”。
  • 风马牛不相及风:走失;及:到。本指齐楚相去很远,即使马牛走失,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
  • 亡羊得牛丢掉羊,得到牛。比喻损失小而收获大。
  • 一牛鸣地指牛鸣声可及之地。比喻距离较近。同“一牛吼地”。
  • 蹊田夺牛蹊:践踏;夺:强取。因牛践踏了田,抢走人家的牛。比喻罪轻罚重。
  • 吴牛喘月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吴地水牛见月疑是日,因惧怕酷热而不断喘气。比喻因疑心而害怕。
  • 呼牛呼马呼:称呼。称我牛也好,称我马也好。比喻别人骂也好,称赞也好,决不计较。
  • 宁为鸡口,不为牛后牛后:牛的肛门。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
  • 牛农对泣睡在牛衣里,相对哭泣。形容夫妻共同过着穷困的生活。
  • 隔山买老牛比喻人办事冒失,没有弄清情况,就轻易决定。
  • 牛蹄中鱼牛蹄:是指牛蹄印里的积水。牛蹄印坑里的鱼。比喻死期迫近。
  • 牛头不对马面比喻答非所问或对不上号。
  • 风马牛风:放逸,走失。指齐楚两地相离甚远,马牛不会走失至对方地界。后用以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同“风马牛不相及”。
  • 瘠牛羸豚瘠:瘠瘦;羸:病弱的。瘦弱的牛和猪。比喻弱小的民族或国家。
  • 鲸吸牛饮鲸吸:像鲸鱼吸水一样。如鲸吸百川,似牛饮池水。比喻放量狂饮。
  • 老牛破车老牛拉破车。比喻做事慢吞吞,一点不利落。也比喻才能低。
  • 犀照牛渚比喻洞察幽微。
  • 骑牛读汉书形容刻苦攻读。
  • 买牛卖剑原指放下武器,从事耕种。后比喻改业务农或坏人改恶从善。同“买犁卖剑”。
  • 买牛息戈犹言卖剑买牛。原指放下武器,从事耕种。后比喻改业务农或坏人改恶从善。
  • 割鸡焉用牛刀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 牛刀小试牛刀:宰牛的刀;小试:稍微用一下,初显身手。比喻有大本领的人,先在小事情上略展才能。也比喻有能力的人刚开始工作就表现出才。
  • 牛口之下借指卑下的地位。
  • 牛马襟裾犹言衣冠禽兽。
  • 牛溲马渤牛溲,即牛遗,车前草的别名。马勃,一名马牷,一名屎菰,生于湿地及腐木的菌类。均可入药。比喻虽然微贱但是有用的东西。渤,通勃。
  • 牛听弹琴比喻听不懂。
  • 一牛吼地指牛鸣声可及之地。比喻距离较近。
  • 服牛乘马役使牛马驾车。
  • 泥牛入海泥塑的牛掉到海里。比喻一去不再回来。
  • 放牛归马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 吹牛拍马吹牛:吹牛皮;拍马:拍马屁。指爱说大话,喜欢自我吹嘘和一味逢迎巴结别人的行为。
  • 屠所牛羊比喻临近死亡的人。
  • 目无全牛全牛:整个一头牛。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 九牛一毛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微不足道。
  • 休牛归马放归军用的牛马,表示停止战事。
  • 牛毛细雨指细而密的小雨。
  • 牵牛下井比喻事情棘手,使不出力。
  • 问牛知马比喻从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
  • 牛头不对马嘴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下不相合。
  • 牛头马面迷信传说中的两个鬼卒,一个头象牛,一个头象马。比喻各种丑恶的人。
  • 羞以牛后牛后:牛的肛门,比喻从属的地位。指不愿处在从属地位,为人牵制。
  • 牛衣夜哭形容夫妻共同过着穷困的生活。同“牛衣对泣”。
  • 壮气吞牛形容气势雄壮远大。
  • 襟裾马牛像马牛穿上人的衣服。比喻没有头脑和无知。
  • 老牛舐犊舐:舔;犊:小牛。老牛舔小牛。比喻父母疼爱子女。
  • 搏牛之虻原意是说主要目标应像击杀牛背上的虻虫一样去灭掉秦国,而不是像消除虮虱那样去与别人打败。后来比喻其志在大而不在小。
  • 九牛二虎之力比喻很大的力气。常用于很费力才做成一件事的场合。
  • 九牛拉不转形容态度十分坚决。
  • 九牛一毫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微不足道。
  • 气吞牛斗牛:牵牛星。斗:北斗星。牛斗泛指星空。形容气魄很大。
  •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同“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 牛高马大比喻人长得高大强壮。
  • 牛黄狗宝牛黄,牛胆囊中的结石;狗宝,狗脏器中的凝结物。两者都是内脏病变的产物,因以喻坏透了的心肠。
  • 牛骥同皁指牛与千里马同槽而食。比喻贤愚不分。亦作“牛骥同槽”。
  • 牛衣对泣睡在牛衣里,相对哭泣。形容夫妻共同过着穷困的生活。
  • 牛衣岁月指贫困的生活。
  • 饭牛屠狗①喻指从事低贱之事。②指从事贱业者。
  • 对牛弹琴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 如牛负重象牛背着学生的东西一样。比喻生活负担极重。
  • 初生牛犊不怕虎犊:小牛。刚生下来的小牛不怕老虎。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顾虑,敢作敢为。
  • 呼牛作马比喻别人骂也好,称赞也好,决不计较。同“呼牛呼马”。
  • 汗牛充栋栋:栋宇,屋子。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
  • 卖剑买牛原指放下武器,从事耕种。后比喻改业务农或坏人改恶从善。
  • 汗牛充屋形容藏书非常多。同“汗牛充栋”。
  • 汗牛塞栋形容藏书非常多。同“汗牛充栋”。
  • 牛不喝水强按头比喻用强迫手段使就范。
  • 气壮如牛气很盛,但使人觉得笨拙。
  • 牛骥共牢骥:好马。牛跟马同槽。比喻不好的人与贤人共处。
  • 牵牛织女指牵牛星、织女星。亦指古代神话中的牛郎、织女。
  • 扛鼎抃牛扛鼎:把鼎举起来。抃牛:把两头相斗的牛位开。能把鼎举起来,能把相斗的两头牛拉开。形容勇武有力,超越常人。
  • 犁牛之子比喻父虽不善却无损于其子的贤明。
  • 牛衣病卧形容贫病交迫。
  • 一牛九锁比喻无法解脱。
  • 齐王舍牛比喻帝王对臣民怀有恻隐之心。
  • 鸡尸牛从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 犀牛望月比喻见到的不全面。
  • 气克斗牛斗:北斗星。牛:牵牛星。斗牛泛指星空。形容气魄很大。同“气吞牛斗”。
  • 牛鬼蛇神牛头的鬼,蛇身的神。原形容虚幻怪诞。后比喻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坏人。
  • 牛羊勿践勿使牛羊践踏。比喻爱护。
  • 牛之一毛牛身上一根毛。比喻微不足道。亦作“九牛一毛”。
  • 带牛佩犊原指汉宣帝时渤海太守龚遂诱使持刀剑起义的农民放弃武装斗争而从事耕种。后比喻改业归农。
  • 对牛鼓簧比喻对不懂事理的人讲理或言事。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同“对牛弹琴”。
  • 椎牛发冢杀牛盗墓。谓为盗无所不为,穷凶极恶。
  • 椎牛歃血古时聚众盟誓,杀牛取其血含于口中或以血涂嘴唇,表示诚意。
  • 杀鸡焉用牛刀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 土牛木马泥塑的牛,木做的马。比喻没有实用的东西。
  • 庖丁解牛庖丁:厨工;解:肢解分割。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 散马休牛指不兴战事。
  • 猕猴骑土牛比喻职位提升很慢。
  • 多如牛毛象牛身上的的毛那样多。形容极多。
  • 牛郎织女牛郎织女为神话人物,从牵牛星、织女星的星名衍化而来。比喻分居两地的夫妻。也泛指一对恋人。
  • 执牛耳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割牛耳歃血,由主盟国的代表拿着盛牛耳朵的盘子。故称主盟国为执牛耳。后泛指在某一方面居最有权威的地位。
  • 蜗行牛步蜗牛爬行,老牛慢走。比喻行动或进展极慢。
  • 司马牛之叹比喻对孑然一身、孤立无援的感叹。
  • 槌牛酾酒杀牛滤酒。指备肴酒以燕享。
  • 版筑饭牛版筑,造土墙;饭牛,喂牛。后以之为贤臣出身微贱之典。
  • 椎牛飨士椎牛:杀牛;飨士:犒劳军士。指慰劳作战的官兵。
  • 充栋汗牛指书籍堆得高及栋梁,多至牛马运得出汗。形容藏书或著述之富。
相关汉字解释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