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主敬存诚

zhǔ jìng cún chéng
Respect and honesty
“主敬存诚”的成语拼音为:zhǔ jìng cún chéng,注音:ㄓㄨˇ ㄐㄧㄥˋ ㄘㄨㄣˊ ㄔㄥˊ,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年代:古代成语,出处:语本《易·乾》:“闲邪存其诚。”《礼记·少仪》:“宾客主敬,祭祀主敬。”,基本解释:指恪守诚敬。宋儒以此为律身之本。,例句:古之圣贤,戒慎恐惧,~,默察乎天命民彝之本。★清·王鼎《朱子原订近思录序》
拼音 zhǔ jìng cún chéng
注音 ㄓㄨˇ ㄐㄧㄥˋ ㄘㄨㄣˊ ㄔㄥˊ
词性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英文 Respect and honesty
年代 古代成语
解释 指恪守诚敬。宋儒以此为律身之本。
出处 语本《易·乾》:“闲邪存其诚。”《礼记·少仪》:“宾客主敬,祭祀主敬。”
例句 古之圣贤,戒慎恐惧,~,默察乎天命民彝之本。 ★清·王鼎《朱子原订近思录序》
补充纠错
上一个成语: 劚玉如泥
下一个成语: 主客颠倒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补充纠错
  • 诚心诚意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 心悦诚服悦:愉快,高兴;诚:硬实。由衷地高兴,真心地服气。指真心地服气或服从。
  • 久惯老诚比喻深于世故。同“久惯牢成”。
  •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人的诚心所到,能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比喻只要专心诚意去做,什么疑难问题都能解决。
  • 诚心实意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 少年老诚原指人年纪虽轻,却很老练。现在也指年轻人缺乏朝气。同“少年老成”。
  • 尽诚竭节诚:忠诚。节:气节,义节。竭尽自己全部的忠诚和义节。亦作“尽节竭诚”、“尽心竭诚”、“尽忠竭力”、“尽忠竭诚”、“尽忠竭节”、“竭忠尽节”。
  • 竭诚尽节竭:尽。诚:忠诚。节:节操。表现出最大限度的忠诚与节操。
  • 心虔志诚虔:恭敬。心意恭敬、诚恳。
  • 开诚布公开诚:敞开胸怀,显示诚意。指以诚心待人,坦白无私。
  • 抱诚守真抱:存在心里。志在真诚,恪守不违。
  • 正心诚意原是儒家提倡的一种修养方法,现也泛指心地端正诚恳。
  • 至诚高节至:最。最忠诚,最高尚的节操。形容人品高尚。
  • 朴讷诚笃为人朴实敦厚,不善言词。
  • 开诚相见开诚:敞开胸怀,显示诚意。形容待人诚恳,显示出真心实意。
  • 精诚所至人的真诚的意志所到。
  • 赤诚相待赤诚:极真诚、忠诚。以至诚之心待人。
  • 一秉虔诚指诚心诚意。
  • 露胆披诚比喻待人坦诚之至。同“露胆披肝”。
  • 竭诚相待竭诚:竭尽诚意;待:对待。竭尽诚意地对待别人。
  • 五体投诚比喻佩服到了极点。同“五体投地”。
  • 推诚相见诚:相信。指以真心对待人。
  • 诚心正意诚:真诚。心意真诚恳切。形容对人十分真挚诚恳。亦作“诚心诚意”。
  • 开心见诚见:显现出。披露真心,显示诚意。形容待人诚恳,显示出真心实意。
  • 推诚布公示人以诚,公正无私。
  • 修辞立诚写文章应表现出作者的真实意图。
  • 精诚团结精诚:真诚。一心一意,团结一致。
  • 推诚接物拿出真心来对待别人。
  • 诚至金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 脩辞立诚原指整顿文教,树立诚信,后多用以指撰文要表达作者的真实意图,不可作虚饰浮文。
  • 倾抱写诚指推诚相待。
  • 真心诚意心意真实诚恳,没有虚假。
  • 推诚置腹比喻真心待人。同“推心置腹”。
  • 犬马之诚比喻诚心实意。一般谦称自己的诚意。
  • 诚惶诚恐诚:实在,的确;惶:害怕;恐:畏惧。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 殚诚毕虑指竭尽忠诚与思虑。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补充纠错
  • 反客为主客人反过来成为主人。比喻变被动为主动。
  • 地主之谊地主:当地的主人;谊:义务。住在本地的人对外地客人的招待义务。
  • 一客不烦二主一位客人不用劳烦两位主人接待。比喻一件事情由一个人全部承担,不用找别人帮忙。
  • 地主之仪住在本地的人对外地客人的招待义务。同“地主之谊”。
  • 盗怨主人比喻奸恶的人怨恨正直的人。同“盗憎主人”。
  • 主一无适专一,无杂念。
  • 五色无主五色:指人脸上的神采;无主:无法主宰。形容恐惧而神色不定。
  • 圣主垂衣形容天下太平,无为而治。
  • 出奴入主指挟门户成见。
  • 择主而事事:侍奉。旧指选择明主,为他办事。
  • 窝停主人藏匿盗匪、赃物的人或人家。
  • 主情造意指为首的、主谋的人。
  • 冤有头,债有主冤有冤头,债有债主。比喻要了解事情,必须找为主的人。
  • 物归原主归:还给。把物品还给原来的主人。
  • 东道主人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同“东道主”。
  • 独立自主多指国家或政党维护主权,不受别人的控制或支配。
  • 主客颠倒比喻事物轻重大小颠倒了位置。
  • 主守自盗窃取公务上自己看管的财物。
  • 当家作主本指主管家政,有权对家事做出决定。比喻在单位或国家中居主人翁地位。
  • 额外主事明清时为各部司员的低级官吏。一般由没有考中庶吉士的进士充任,也可以由皇帝赏赐。
  • 北道主人北道上接待过客的主人。与“东道主人”同义。
  • 闭关自主指关闭关口,不和外国来往。
  • 仓卒主人仓卒:匆忙。客人突然到来,仓促中招待不周,难尽主人之礼。
  • 东道主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 主圣臣良君主圣明,臣下忠良。比喻上行下效。亦作“主明臣直”、“主圣臣直”、“主贤臣良”。
  • 自作主张指没有经过上级或有关方面同意,就擅自处置。
  • 犬马恋主比喻臣下眷怀君上。
  • 监主自盗窃取公务上自己看管的财物。同“监守自盗”。
  • 主忧臣辱君主有忧患是作臣子的耻辱。
  • 六神无主六神:道家认为人的心、肺、肝、肾、脾、胆各有神灵主宰,称为六神。形容惊慌着急,没了主意,不知如何才好。
  • 身不由主身体不由自己作主。
  • 推东主西犹言推三阻四。找各种借口推托。
  • 各为其主各人为自己的主人效力。
  • 打狗看主狗有主人,打不打它,要看给其主人留不留情面。比喻处理坏人下事要顾全其后台的情面。
  • 不由自主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
  • 功高震主功:功劳,功勋;震:震动、威震;主:君主。功劳太大,使君主受到震动而心有疑虑。
  • 名从主人事物以主人所称之名为名。
  • 先入为主指先听进去的话或先获得的印象往往在头脑中占有主导地位,以后再遇到不同的意见时,就不容易接受。
  • 居停主人居停:寄居之处。寄居之处的主人。指房东。
  • 入铁主簿比喻有才能有经验的官员。
  • 家无二主指一家之内,不可以有两个主人,否则会发生争吵,不得安静。
  • 諠客夺主客人占了主人的地位,或外来的、次要的事物占了原有的、主要的事物的地位。
  • 怨家债主佛教指与我有冤仇的人。
  • 盗憎主人主人:物主。盗贼憎恨被他所盗窃的物主。比喻邪恶的人憎恨正直的人。
  • 主文谲谏主文:用譬喻来规劝;谲谏:委婉讽刺。通过诗歌的形式,用譬喻的手法进行讽谏。
  • 不主故常故常:旧的常规、习惯。不拘于老的一套。
  • 喧宾夺主喧:声音大。客人的声音压倒了主人的声音。比喻外来的或次要的事物占据了原有的或主要的事物的位置。
  • 主少国疑君主年幼初立,人心疑惧不安。
  • 尊主泽民尊崇君主,泽惠生民。
  • 入主出奴原意是崇信了一种学说,必然排斥另一种学说;把前者奉为主人,把后者当作奴仆。后比喻学术思想上的宗派主义。
  • 心不由主为情感所激动,指神智不能由自己控制。
  • 鹊巢鸠主本喻女子出嫁,住在夫家。后比喻强占别人的房屋、土地、妻室等。同“鹊巢鸠居”。
  • 挟主行令挟持君主,发布命令。同“挟天子以令诸侯”。
  • 狗吠非主比喻臣子各忠于自己的君主。
  • 卖主求荣指出卖主人的利益以换取个人的荣华富贵。
  • 吠非其主吠:狗叫。狗朝着外人乱叫。旧比喻各为其主。
  • 冤各有头,债各有主比喻处理事情必寻负主要责任的人。
相关汉字解释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