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主守自盗

zhǔ shǒu zì dào
steal what is entrusted to one 's care
“主守自盗”的成语拼音为:zhǔ shǒu zì dào,注音:ㄓㄨˇ ㄕㄡˇ ㄗˋ ㄉㄠˋ,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年代:古代成语,出处:《汉书·刑法志》:“守县官财物而即盗之。已论命复有笞罪者,皆弃市。”颜师古注:“即今律所谓主守自盗者也。”,基本解释:窃取公务上自己看管的财物。,例句:《红楼梦》中贾琏与黛玉的婚姻,贾琏主守自盗,对黛玉不忠诚。
拼音 zhǔ shǒu zì dào
注音 ㄓㄨˇ ㄕㄡˇ ㄗˋ ㄉㄠˋ
词性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英文 steal what is entrusted to one 's care
年代 古代成语
解释 窃取公务上自己看管的财物。
出处 《汉书·刑法志》:“守县官财物而即盗之。已论命复有笞罪者,皆弃市。”颜师古注:“即今律所谓主守自盗者也。”
例句 《红楼梦》中贾琏与黛玉的婚姻,贾琏主守自盗,对黛玉不忠诚。
补充纠错
上一个成语: 主圣臣良
下一个成语: 主文谲谏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补充纠错
  • 狗盗鸡鸣①比喻具有微末技能。②比喻偷偷摸摸。
  • 阿世盗名阿世:曲意博取世人的欢心。用博取世人的欢心的方法来窃取名誉。
  • 惑世盗名犹欺世盗名。欺骗世人,窃取名誉。
  • 慢藏诲盗慢藏:收藏不慎;诲:教导。收藏财物不慎,等于诱人偷窃。
  • 欺世盗名欺骗世人,窃取名誉。
  • 盗怨主人比喻奸恶的人怨恨正直的人。同“盗憎主人”。
  • 盗嫂受金以之为因小眚而遭谗被疑的典实。
  • 盗食致饱比喻以不正当手段获益。
  • 束装盗金指无端见疑。
  • 盗名暗世盗:窃取;名:名誉、名称;暗:黑暗。在黑暗时代窃取好的名誉。指奸佞之人在乱世乘机骗取声誉。
  • 开门揖盗揖:拱手作礼。开门请强盗进来。比喻引进坏人,招来祸患。
  • 谩藏诲盗指收藏东西不谨慎而招致盗贼。谩,通“慢”。
  • 漫藏诲盗指因保管疏忽而招致盗窃。
  • 开门延盗开门请强盗进来。比喻引进坏人,招来祸患。同“开门揖盗”。
  • 狗盗鼠窃像鼠狗那样的盗贼。比喻成不了气候的反叛者。
  • 盗玉窃钩玉:贵物。钩:贱物。比喻一切大小窃取之事。
  • 狗盗鸡啼比喻具有微末技能。同“狗盗鸡鸣”。
  • 鼠窃狗盗象老鼠少量窃取,象狗钻油偷盗。指小偷小摸。
  • 塞耳盗钟比喻自欺欺人,硬要掩盖掩盖不了的事情。
  • 狐鸣狗盗指作恶偷盗之徒。旧时统治者对造反者的贬称。
  • 江洋大盗在江河湖海抢劫行凶的强盗。
  • 鼠窜狗盗像鼠狗那样奔窜偷盗。
  • 鸡鸣狗盗鸣:叫;盗:偷东西。指微不足道的本领。也指偷偷摸摸的行为。
  • 穿窬之盗穿:指穿壁;窬:通“逾”,从墙上爬过去。从墙上爬过去。指钻洞和爬墙的盗贼。
  • 盗跖之物跖:人名,传说是先秦时起义军领袖,封建社会称之为盗跖,代指坏人;物:物品。指盗贼抢劫来的东西。
  • 揖盗开门比喻接纳坏人,自取其祸。
  • 诲盗诲淫原意是财物不仔细保管,招致别人来偷盗;女子打扮得十分妖艳,也是引诱别人来调戏。现指引诱人做奸淫盗窃的事。
  • 鼠盗狗窃像鼠狗那样奔窜偷盗。同“鼠窃狗盗”。
  • 犬吠之盗指小偷。
  • 诬良为盗诬:诬陷。良:好人。指捏造事实,陷害好人。
  • 盗名欺世盗:窃取;名:名誉;欺:欺骗。窃取名誉,欺骗世人。
  • 无兄盗嫂指无中生有的毁谤。
  • 盗憎主人主人:物主。盗贼憎恨被他所盗窃的物主。比喻邪恶的人憎恨正直的人。
  • 盗钟掩耳盗:盗窃;钟:古代一种乐器。偷钟时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欺欺人。
  • 绿林大盗指聚集山林的强盗。
  • 偷鸡盗狗指偷窃的行为。也指不正经的勾当。同“偷鸡摸狗”。
  • 掩耳盗钟捂住耳朵偷钟。比喻自己欺骗自己。
  • 盗铃掩耳比喻自己欺骗自己。同“盗钟掩耳”。
  • 盗亦有道道:道理。盗贼也有他们的那一套道理。
  • 不饮盗泉比喻为人廉洁。
  • 迎门请盗比喻至孝。
  • 鼠偷狗盗像鼠狗那样奔窜偷盗。同“鼠窃狗盗”。
  • 男盗女娼男做盗贼,女为娼妓。形容男女都做坏事或思想极其腐朽卑劣。
  • 诲淫诲盗原意是财物不仔细保管,招致别人来偷盗;女子打扮得十分妖艳,也是引诱别人来调戏。现指引诱人做奸淫盗窃的事。
  • 掩耳盗铃掩:遮蔽,遮盖;盗:偷。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 绿林强盗指山林的强盗。
  • 潢池盗弄旧时对人民起义的蔑称。也指发动兵变。同“潢池弄兵”。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补充纠错
  • 反客为主客人反过来成为主人。比喻变被动为主动。
  • 地主之谊地主:当地的主人;谊:义务。住在本地的人对外地客人的招待义务。
  • 一客不烦二主一位客人不用劳烦两位主人接待。比喻一件事情由一个人全部承担,不用找别人帮忙。
  • 地主之仪住在本地的人对外地客人的招待义务。同“地主之谊”。
  • 五色无主五色:指人脸上的神采;无主:无法主宰。形容恐惧而神色不定。
  • 主一无适专一,无杂念。
  • 择主而事事:侍奉。旧指选择明主,为他办事。
  • 窝停主人藏匿盗匪、赃物的人或人家。
  • 圣主垂衣形容天下太平,无为而治。
  • 出奴入主指挟门户成见。
  • 冤有头,债有主冤有冤头,债有债主。比喻要了解事情,必须找为主的人。
  • 物归原主归:还给。把物品还给原来的主人。
  • 东道主人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同“东道主”。
  • 主客颠倒比喻事物轻重大小颠倒了位置。
  • 主情造意指为首的、主谋的人。
  • 当家作主本指主管家政,有权对家事做出决定。比喻在单位或国家中居主人翁地位。
  • 额外主事明清时为各部司员的低级官吏。一般由没有考中庶吉士的进士充任,也可以由皇帝赏赐。
  • 北道主人北道上接待过客的主人。与“东道主人”同义。
  • 主敬存诚指恪守诚敬。宋儒以此为律身之本。
  • 仓卒主人仓卒:匆忙。客人突然到来,仓促中招待不周,难尽主人之礼。
  • 东道主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 主圣臣良君主圣明,臣下忠良。比喻上行下效。亦作“主明臣直”、“主圣臣直”、“主贤臣良”。
  • 犬马恋主比喻臣下眷怀君上。
  • 主忧臣辱君主有忧患是作臣子的耻辱。
  • 六神无主六神:道家认为人的心、肺、肝、肾、脾、胆各有神灵主宰,称为六神。形容惊慌着急,没了主意,不知如何才好。
  • 身不由主身体不由自己作主。
  • 推东主西犹言推三阻四。找各种借口推托。
  • 各为其主各人为自己的主人效力。
  • 打狗看主狗有主人,打不打它,要看给其主人留不留情面。比喻处理坏人下事要顾全其后台的情面。
  • 功高震主功:功劳,功勋;震:震动、威震;主:君主。功劳太大,使君主受到震动而心有疑虑。
  • 名从主人事物以主人所称之名为名。
  • 先入为主指先听进去的话或先获得的印象往往在头脑中占有主导地位,以后再遇到不同的意见时,就不容易接受。
  • 居停主人居停:寄居之处。寄居之处的主人。指房东。
  • 入铁主簿比喻有才能有经验的官员。
  • 家无二主指一家之内,不可以有两个主人,否则会发生争吵,不得安静。
  • 諠客夺主客人占了主人的地位,或外来的、次要的事物占了原有的、主要的事物的地位。
  • 怨家债主佛教指与我有冤仇的人。
  • 主文谲谏主文:用譬喻来规劝;谲谏:委婉讽刺。通过诗歌的形式,用譬喻的手法进行讽谏。
  • 不主故常故常:旧的常规、习惯。不拘于老的一套。
  • 喧宾夺主喧:声音大。客人的声音压倒了主人的声音。比喻外来的或次要的事物占据了原有的或主要的事物的位置。
  • 主少国疑君主年幼初立,人心疑惧不安。
  • 尊主泽民尊崇君主,泽惠生民。
  • 心不由主为情感所激动,指神智不能由自己控制。
  • 鹊巢鸠主本喻女子出嫁,住在夫家。后比喻强占别人的房屋、土地、妻室等。同“鹊巢鸠居”。
  • 挟主行令挟持君主,发布命令。同“挟天子以令诸侯”。
  • 入主出奴原意是崇信了一种学说,必然排斥另一种学说;把前者奉为主人,把后者当作奴仆。后比喻学术思想上的宗派主义。
  • 狗吠非主比喻臣子各忠于自己的君主。
  • 卖主求荣指出卖主人的利益以换取个人的荣华富贵。
  • 吠非其主吠:狗叫。狗朝着外人乱叫。旧比喻各为其主。
  • 冤各有头,债各有主比喻处理事情必寻负主要责任的人。
相关汉字解释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