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溺心灭质

nì xīn miè zhì
Drowning in the heart and destroying the essence
“溺心灭质”的成语拼音为:nì xīn miè zhì,注音:ㄋㄧˋ ㄒㄧㄣ ㄇㄧㄝ ˋ ㄓˋ,词性:作谓语、定语;指伪装自己,年代:古代成语,出处:语出《庄子·缮性》:“文灭质,博溺心。”,基本解释:指淹没天然的心性,掩盖纯朴的本质。,例句:仆之驰骛于博杂也久矣。近稍知向里,自悟~之为病。乃欲发愤而刊落之,然亦自悔其岁月之晚矣。★明唐顺之《与莫子良主事》
拼音 nì xīn miè zhì
注音 ㄋㄧˋ ㄒㄧㄣ ㄇㄧㄝ ˋ ㄓˋ
词性 作谓语、定语;指伪装自己
英文 Drowning in the heart and destroying the essence
年代 古代成语
解释 指淹没天然的心性,掩盖纯朴的本质。
出处 语出《庄子·缮性》:“文灭质,博溺心。”
例句 仆之驰骛于博杂也久矣。近稍知向里,自悟~之为病。乃欲发愤而刊落之,然亦自悔其岁月之晚矣。 ★明唐顺之《与莫子良主事》
补充纠错
上一个成语: 匿影藏形
下一个成语: 拈断髭须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补充纠错
  • 妍姿艳质形容女子的体态容貌很美。
  • 天生丽质天生:天然生成。丽质:美丽的姿容。形容女子妩媚艳丽。
  • 金玉其质质:本质,品质。指人的品质高洁。
  • 鱼质龙文鱼的实质,龙的外表。谓虚有其表。
  • 金相玉质金、玉:比喻美好;相:外貌;质:本质。比喻文章的形式和内容都完美。也形容人相貌端美。
  • 质非文是徒有华美的外表,而无相应的实质。
  • 怀质抱真指人格和品德纯洁高尚,质朴无华。同“怀真抱素”。
  • 质伛影曲身体伛偻影子也就弯曲。比喻有因必有果。
  • 弃文存质指不加文饰,保留本旨。
  • 文圆质方指外表随和而内心方正。
  • 质而不俚质:朴素、单纯。俚:粗俗。质朴而不粗俗。亦作“质而不野”。
  • 羊质虎皮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 浊质凡姿凡庸的姿质。
  • 质而不野质:朴素、单纯。野:粗俗。质朴而不粗俗。同“质而不俚”。
  • 质疑辨惑指提出疑问,请人解答并加以研究、辨析。
  • 仙姿玉质形容姿容清秀品格高洁。
  • 文质彬彬文:文采;质:实质;彬彬:形容配合适当。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 淑质英才淑:善良;英:非凡。善良的品质,非凡的才能。
  • 蒲柳之质蒲柳:水杨,秋天凋谢早。多用来比喻身体衰弱或未老先衰。
  • 玉质金相金、玉:比喻美好;质:本质;相:外貌。比喻文章的形式和内容都完美。也形容人相貌端美。
  • 遗华反质指舍弃浮华而返归朴质。
  • 琼林玉质琼:美玉。比喻人的资质洁净纯美。
  • 蜕化变质蜕化:虫类脱皮变化。比喻人堕落变坏。
  • 文质斌斌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同“文质彬彬”。
  • 材薄质衰指才情资质薄弱。有时用为谦词。
  • 质疑问难质疑:请人解答疑难;癌难:对于疑问反复讨论、分析或辩论。提出疑难,请教别人或一起讨论。
  • 策名委质用以指因仕宦而献身于朝廷之事。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补充纠错
  • 流溺忘反犹言流连忘反。留恋不舍,忘记返回。
  • 救火拯溺形容紧急救助陷于困境中的人。同“救焚拯溺”。
  • 救饥拯溺指拯救饥饿和危急中的人。
  • 及溺呼船比喻祸到临头,求救无及。
  • 己饥己溺别人挨饿、落水就象自己挨饿、落水一样。旧时形容在位者关心人民疾苦。也比喻对别人的痛苦深表同情,并将解除别人的痛苦为己任。
  • 瓦查尿溺碎瓦和小便。指极微贱污秽的东西。
  • 扶危拯溺溺:落水。扶助危难者,救起落水者。比喻尽力救助别人的危难。
  • 见溺不救犹言见死不救。看见人家有急难而不去救援。
  • 安于故俗,溺于旧闻俗:习俗。溺:沉溺,陷入。拘守于老习惯,局限于旧见闻。形容因循守旧,安于现状。
  • 善游者溺会游泳的人,往往淹死。比喻人自以为有某种本领,因此而惹祸。
  • 道在屎溺比喻道之无所不在。
  • 救焚拯溺焚:火灾;溺:水灾。救人于水火之中。形容紧急救助陷于困境中的人。
  • 己溺己饥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 嫂溺叔援比喻视实际情况而变通做法。
  • 屙金溺银比喻生存有术。
  • 拯溺扶危拯:救。溺:落水者。危:危难。救助落水者,扶持危难中的人或国家。亦作“拯危扶溺”、“拯危济困”。
  • 避溺山隅指防止淹死而躲入山隅。表示远远回避。
相关汉字解释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