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杀马毁车

shā mǎ huǐ chē
Killing horses and destroying cars
“杀马毁车”的成语拼音为:shā mǎ huǐ chē,注音:ㄕㄚ ㄇㄚˇ ㄏㄨㄟˇ ㄔㄜ,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年代:古代成语,出处:《后汉书·周燮传》:“[冯良]年三十,为尉从佐。奉檄迎督邮,即路慨然,耻在厮役,因坏车杀马,毁裂衣冠,乃遁至犍为,从杜抚学。”,基本解释:比喻弃官归隐。,例句:~从此逝,子来何处问行藏。★宋·苏轼《捕蝗》诗之二
拼音 shā mǎ huǐ chē
注音 ㄕㄚ ㄇㄚˇ ㄏㄨㄟˇ ㄔㄜ
词性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英文 Killing horses and destroying cars
年代 古代成语
解释 比喻弃官归隐。
出处 《后汉书·周燮传》:“[冯良]年三十,为尉从佐。奉檄迎督邮,即路慨然,耻在厮役,因坏车杀马,毁裂衣冠,乃遁至犍为,从杜抚学。”
例句 ~从此逝,子来何处问行藏。 ★宋·苏轼《捕蝗》诗之二
补充纠错
上一个成语: 杀鸡焉用牛刀
下一个成语: 杀妻求将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补充纠错
  • 宝马香车华丽的车子,珍贵的宝马。指考究的车骑。
  • 轻车熟路赶着装载很轻的车子走熟悉的路。比喻事情又熟悉又容易。
  • 车水马龙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 后车之戒对后面跟上来的车子的警戒。比喻以前的失败或挫折,可以作为以后做事情的借鉴或教训。
  • 熟路轻车比喻处世有经验,办起事来很容易。同“熟路轻辙”。
  • 丢卒保车原是象棋术语。后比喻丢掉次要的,保住主要的。
  • 轻车简从行装简单,跟随的人少(多指有地位的人)。
  • 闭门造车关起门来造车子。比喻脱离实际,只凭主观办事。
  • 斗量车载载:装载。用车载,用斗量。形容数量很多,不足为奇。
  • 车马填门车子充满门庭,比喻宾客很多。同“车马盈门”。
  • 乞儿乘车讽刺官职提升得快的话。
  •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
  • 车击舟连车相撞,船相连。极言车船之多。
  • 下车伊始伊:文言助词;始:开始。旧指新官刚到任。现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
  • 光车骏马指装饰华丽的车马。
  • 高车驷马四匹马驾驶的、车盖很高的车。旧时形容高官显贵的阔绰。
  • 泥车瓦马比喻没有实际用处的东西。
  • 车尘马足①指车马奔波。亦喻人世俗事。②指代车骑。敬称对方时亦用之。
  • 下车之始指官吏刚到任所。同“下车伊始”。
  • 安步当车安:安详,不慌忙;安步:缓缓步行。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
  • 马咽车阗形容车马繁多,非常热闹。
  • 覆车之戒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作为以后的教训。
  • 轻车减从行装简单,跟随的人少(多指有地位的人)。同“轻车简从”。
  • 膏车秣马为车上油,给马喂料。指准备起程。
  • 马足车尘比喻四处奔波,生活动荡不定。
  • 车马骈阗车马聚集很多。形容非常热闹。
  • 鲜车健马谓车辆鲜丽,辕马壮健。形容豪富。同“鲜车怒马”。
  • 鲜车怒马怒:气势强盛。崭新的车,肥壮的马。形容服用讲究,生活豪华。
  • 油壁香车称妇女所乘油壁车。
  • 弃车走林比喻临阵脱逃。
  • 车马盈门车子充满门庭,比喻宾客很多。
  • 车辙马迹指车马行过的痕迹。
  • 造车合辙比喻主观同客观相符合。
  • 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 风车云马指神灵的车马。亦用以比喻迅疾、快速。同“风车雨马”。
  • 弊车羸马弊:破;羸:瘦弱。破车瘦马。比喻处境贫穷。
  • 风马云车指神灵的车马。
  • 快犊破车跑得快的牛犊会把车拉翻。比喻年轻气盛的人应当懂得克制。
  • 下车泣罪旧时称君主对人民表示关切。
  • 车填马隘指车马填塞门庭道路。形容宾客众多。
  • 车在马前大马拖车在前,马驹系在车后,这样,可使小马慢慢地学拉车。比喻学习任何事物,只要有人指导,就容易学会。
  • 老牛破车老牛拉破车。比喻做事慢吞吞,一点不利落。也比喻才能低。
  • 博览五车指读书多,学识渊博。
  • 鸠车竹马鸠车、竹马:儿童玩具。借指童年。
  • 马水车龙犹言车水马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 风车雨马指神灵的车马。亦用以比喻迅疾、快速。
  • 禽困覆车禽兽被围捕急了,也会把人的车子撞翻。比喻人在走投无路时就会冒险。
  • 车怠马烦车危且马疲。形容旅途困乏。怠:通“殆”。同“车殆马烦”。
  • 下车作威原指封建时代官吏一到任,就显示威风,严办下属。后泛指一开头就向对方显示一点厉害。
  • 车无退表兵车无后退的标志。引申为军队决不退却。
  • 车载斗量载:装载。用车载,用斗量。形容数量很多,不足为奇。
  • 大车以载大车材坚,能载重物。比喻人有大材,能够胜重任。
  • 腹载五车比喻读书甚多,知识渊博。
  • 鸿案鹿车比喻夫妻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体贴,同甘共苦。
  • 骥服盐车骥:骏马;服:驾驭。让骏马驾盐车。比喻使用人才不当。
  • 舟车劳顿舟车:船与车,泛指一切水陆交通工具。劳顿:劳累疲倦。形容旅途疲劳困顿。
  • 兵车之会春秋时齐桓公争霸,屡次与诸侯会盟,其中在鲁僖公年间的四次,齐国带有军队,你为“兵车之会”。
  • 前车可鉴鉴:引申为教训。指用前人的失败作为教训。
  • 戴笠乘车比喻不因为富贵而改变贫贱之交。
  • 福衢寿车通往福寿的道路和车子。指获取福寿的途径。
  • 覆车之轨轨:车辙。翻车的辙迹。比喻失败的教训。
  • 覆车之鉴覆:倾覆;鉴:镜子。把翻车作为镜子。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作为以后的教训。
  • 安车蒲轮让被征请者坐在安车上,并用蒲叶包着车轮,以便行驶时车身更为安稳。表示皇帝对贤能者的优待。
  • 悬车束马形容险阻。
  • 乘车戴笠乘:坐,驾;笠:斗笠。比喻不因为富贵而改变贫贱之交。
  • 辅车相将比喻两者关系密切,互相依存。同“辅车相依”。
  • 揽辔登车揽辔:掌握马缰绳。指巡行各地监察吏治。
  • 充栋盈车堆满屋子,装满车。形容书籍很多。
  • 日诵五车一天诵读好多书。五车,形容书多。
  • 车马辐辏辐辏:形容人或货物像车轮上的辐条聚集在车毂上一样。指车马集聚拥挤。
  • 车载船装形容数量很多。
  • 马龙车水马象游龙,车象流水。形容车马往来不绝。
  • 以螳当车用螳臂阻挡车轮前进。比喻自不量力。
  • 随车甘雨比喻官吏施行仁政及时为民解忧。同“随车致雨”。
  • 悬车之岁悬车:古人一般至七十岁辞官家居,废车不用。指七十岁。同“悬车之年”。
  • 骥伏盐车骥:千里马。指才华遭到抑制,处境困厄。
  • 五车腹笥比喻读书多,学识渊博。
  • 连车平斗形容冗员很多。
  • 杯蛇鬼车指因疑虑、惊惧导致幻觉中产生的怪物。杯蛇,“杯弓蛇影”之省;鬼车,传说中的九头鸟。
  • 束马县车形容走山路的艰险情况。同“束马悬车”。
  • 汗血盐车骏马拉运盐的车子。“汗血”,骏马。后以之比喻人才埋没受屈。
  • 南船北车比喻行踪不定。
  • 随车夏雨比喻官吏施行仁政及时为民解忧。同“随车致雨”。
  • 车烦马毙形容旅途劳顿困乏。
  • 悬车之年悬车:古人一般至七十岁辞官家居,废车不用。指七十岁。
  • 骐骥困盐车犹言骥伏盐车。指才华遭到抑制,处境困厄。
  • 轻车熟道比喻事情又熟悉又容易。同“轻车熟路”。
  • 攀车卧辙拉住车辕,躺在车道上,不让车走。旧时用作挽留好官的谀词。同“攀辕卧辙”。
  • 辅车唇齿辅:嘴旁颊骨。车:牙床,即牙床骨。颊骨和牙床骨,嘴唇和牙齿。指相互依存的双方。
  • 宫车晏驾晏:迟。宫车迟出。旧为帝王死亡的讳辞。
  • 获隽公车汉代曾以公家车马送应举的人,后以公车指入京应试的人。“获隽公车”为会试得中的意思。
  • 书读五车形容读书多、知识丰富。
  • 书同文,车同轨车轨相同,文字相同。比喻国家统一。
  • 车驰马骤形容车马奔驰迅猛。
  • 鹿车共挽鹿车:古时的一种小车;挽:拉。旧时称赞夫妻同心,安贫乐道。
  • 驷马轩车套着四匹马的高盖车。旧时形容有权势的人出行时的阔绰场面。也形容显达富贵。同“驷马高车”。
  • 车笠之盟笠:斗笠。比喻不因为富贵而改变贫贱之交。
  • 缓步代车缓:舒缓不急切。慢步行走以代乘车。
  • 引车卖浆拉大车的,做小买卖的。指平民百胜。
  • 峻阪盐车比喻能人老迈,难负重任。
  • 素车白马旧时办丧事用的车马,后用作送葬的语词。
  • 香车宝马华丽的车子,珍贵的宝马。指考究的车骑。
  • 悬车告老指告老引退,辞官家居。同“悬车致仕”。
  • 共挽鹿车挽:拉;鹿车:古时的一种小车。旧时称赞夫妻同心,安贫乐道。
  • 车尘马迹指车马行过的痕迹。
  • 辅车相依辅:颊骨;车:齿床。颊骨和齿床互相依靠。比喻两者关系密切,互相依存。
  • 螳臂当车当:阻挡。螳螂举起前肢企图阻挡车子前进。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败。
  • 前车之鉴鉴:镜子,为教训。前面车子翻倒的教训。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做为以后的教训。
  • 车殆马烦殆:通“怠”,疲乏;烦:烦躁。形容旅途劳顿。
  • 悬车致仕指告老引退,辞官家居。
  • 螳臂挡车比喻自不量力,招致失败。同“螳臂当车”。
  • 甘雨随车车行到哪里,及时寸就下到哪里。旧时称讼地方官的政治措施的话。
  • 驷马高车驷马:一车所驾的四匹马。套着四匹马的高盖车。旧时形容有权势的人出行时的阔绰场面。也形容显达富贵。
  • 十步香车比喻处处都有人才。
  • 随车致雨指时雨跟着车子而降。比喻官吏施行仁政及时为民解忧。
  • 束马悬车束马:把马蹄包起,防止马滑倒;悬车:把车子钩牢,以防脱落。把马脚裹起来,把车吊上山去。形容走山路的艰险情况。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补充纠错
  • 曾参杀人比喻流言可畏。
  • 风高放火,月黑杀人风高:风非常大。月黑:指黑夜。趁风大放火,趁黑夜杀人。形容盗匪趁机作案的行径。
  • 一笔抹杀比喻轻率地把成绩、优点全部否定。
  • 杀鸡骇猴传说猴子怕见血,驯猴的人便杀鸡放血来恐吓猴子。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 不丰不杀丰:厚;杀:减少。不奢侈也不啬俭。不增加也不减少。
  • 杀一利百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同“杀一砺百”。
  • 杀一砺百犹言杀一儆百。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
  • 天生天杀指自生自化,自生自灭。
  • 寸铁杀人一寸长的短兵器即可以杀人。比喻事物主要是在于精而不是在于多。
  • 奸掳烧杀奸淫妇女,抢劫财物,杀人放火。
  • 杀妻求将春秋时,吴起杀掉妻子以求得到鲁国的信任和重用。比喻为了追求名利而不惜做灭绝人性的事。
  • 五花杀马毛色凋落的马。比喻年老体衰。
  • 杀一儆百儆:警告。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
  • 士可杀不可辱指士子宁可死,也不愿受污辱。
  • 杀衣缩食犹节衣缩食。形容节约。
  • 杀敌致果致:使得到;果:果敢除敌。勇敢杀敌,建立战功。
  • 斩尽杀绝全部杀光。比喻做事不留余地。
  • 杀鸡儆猴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 杀身成义犹言杀身成仁。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 杀身之祸自身性命遭杀害的大祸。
  • 杀彘教子彘:猪。父母说话算数,教子诚实无欺。
  • 予夺生杀《周礼·天官、大宰》的“八柄”中有予、夺、生、诛(责备)等权力。后泛指帝王掌握的赏罚生死大权。
  • 覆军杀将覆:消灭。消灭军队,杀死大将。
  • 杀鸡抹脖用手在脖子上比划。形容心里着急而无法可想的神态。
  • 杀一警百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同“杀一儆百”。
  • 春生秋杀春天万物萌生,秋天万物凋零。
  • 借刀杀人比喻自己不出面,借别人的手去害人。
  • 庸医杀人庸医:医术低劣的医生。医术低劣的医生误用药物而害人性命。
  • 杀鸡哧猴比喻惩罚一人以恐吓或警戒其他人。同“杀鸡骇猴”。
  • 杀鸡取蛋比喻贪图眼前微小的好处而损害长久的利益。亦作“杀鸡取卵”。
  • 杀人如蓺形容杀的人多得数不清。同“杀人如麻”。
  • 以杀去杀用严峻的法律禁止人犯法。
  • 赶尽杀绝驱除干净,彻底消灭。比喻残忍狠毒,不留余地。
  • 格杀不论格:打;格杀:打死;不论:不论罪。指把拒捕、行凶或违反禁令的人当场打死而不以杀人论罪。
  • 卸磨杀驴磨完东西后,把拉磨的驴卸下来杀掉。比喻把曾经为自己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
  • 杀鸡取卵卵:蛋。为了要得到鸡蛋,不惜把鸡杀了。比喻贪图眼前的好处而不顾长远利益。
  • 杀鸡为黍指殷勤款待宾客。
  • 杀人不见血杀人不露一点痕迹。形容害人的手段非常阴险毒辣。
  • 杀身成仁成:成全;仁:仁爱,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 大杀风景意思是损害景物,破坏人的兴致。今泛称败人兴致为大杀风景。
  • 生杀予夺生:让人活;杀:处死;予:给予;夺:剥夺。形容反动统治者掌握生死、赏罚大权。
  • 捐残去杀指放弃残暴和屠杀的行为。
  • 杀气腾腾杀气:凶恶的气势;腾腾:气势旺盛的样子。形容充满了要杀人的凶狠气势。
  • 杀人盈野被杀死的人布满原野。形容杀人极多。
  • 刳胎杀夭指凶残不义。同“刳胎焚夭”。
  • 格杀弗论指把拒捕、行凶或违反禁令的人当场打死而不以杀人论罪。同“格杀勿论”。
  • 不教而杀教:教育;杀: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 借剑杀人比喻自己不出面,借别人的手去害人。同“借刀杀人”。
  • 杀风景损坏美好的景色。比喻在大家高兴的时候,突然出现使人扫兴的事物。
  • 杀人放火指无法无天的强暴行为。
  • 杀人如草形容杀人多,极轻视人命。
  • 杀人如蒿形容杀的人多得数不清。同“杀人如麻”。
  • 杀人越货越:抢劫。害人性命,抢人东西。指盗匪的行为。
  • 杀身报国不惜牺牲生命来报答国家。亦作“杀身救国”。
  • 以杀止杀用严峻的法律禁止人犯法。
  • 看杀卫玠卫玠:晋人,字叔宝,风采极佳,为众人所仰慕。卫玠被人看死。比喻为群众所仰慕的人。
  • 格杀勿论格:打;格杀:打死;勿论:不论罪。指把拒捕、行凶或违反禁令的人当场打死而不以杀人论罪。
  • 自相残杀残:伤害。自己人互相杀害。
  • 诛尽杀绝诛;斩。杀得一个不留。
  • 破军杀将①军被破,将被杀。指全军覆没。②攻破敌军,杀死敌将。
  • 杀鸡吓猴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 杀人如麻如麻:象乱麻一样数不清。杀死的人多得象乱麻。形容杀的人多得数不清。
  • 二桃杀三士将两个桃子赐给三个壮士,三壮士因相争而死。比喻借刀杀人。
  • 杀鸡焉用牛刀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 杀人灭口杀害证人以毁灭口供。
  • 胜残去杀感化残暴的人使其不再作恶,便可废除死刑。也指以德化民,太平至治。
  • 嗜杀成性嗜:爱好。好杀人成了习性。形容极端凶残。
  • 格杀无论指把拒捕、行凶或违反禁令的人当场打死而不以杀人论罪。同“格杀勿论”。
  • 杀人不眨眼杀人时眼睛都不眨一下。形容极其凶狠残暴。
  • 扑杀此獠扑杀:打死;獠:古时骂人的话。打死这个坏家伙。形容对某人憎恨之极。
相关汉字解释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