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唯命是听

wéi mìng shì tīng
obedient
“唯命是听”的成语拼音为:wéi mìng shì tīng,注音:ㄨㄟˊ ㄇㄧㄥˋ ㄕˋ ㄊㄧㄥ,词性: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年代:古代成语,出处:《左传·昭公十二年》:“孤不天,不能事君,使君怀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敢不唯命是听。”,基本解释:是命令就服从,不敢有半点违抗。,例句:那我不费俄顷的的迟疑,或许早就是~的。★郭沫若《革命春秋·创造十年》
拼音 wéi mìng shì tīng
注音 ㄨㄟˊ ㄇㄧㄥˋ ㄕˋ ㄊㄧㄥ
词性 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英文 obedient
年代 古代成语
解释 是命令就服从,不敢有半点违抗。
出处 《左传·昭公十二年》:“孤不天,不能事君,使君怀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敢不唯命是听。”
例句 那我不费俄顷的的迟疑,或许早就是~的。 ★郭沫若《革命春秋·创造十年》
补充纠错
上一个成语: 唯命是从
下一个成语: 唯所欲为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补充纠错
  • 侈人观听指加强人们在观感听觉上的印象。
  • 骇人视听使人目见耳闻感到震惊。
  • 洗耳恭听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 妄言妄听妄:不实。说得人随便说,听的人随便听,都不认真看待。
  • 观化听风指希望看到良好的政治教化。
  • 闭目塞听闭上眼睛不看,堵住耳朵不听。形容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
  • 言听事行指说话能听从,事情能执行。
  • 偏听偏言偏:只注重一方面。只听信一方面,指处理问题态度不公正,方法不妥当。
  • 反听收视不听不视。指不为外物所惊扰。
  • 道听耳食对传闻之辞不加去取,盲目轻信。
  • 听而不闻闻:听。听了跟没听到一样。形容不关心,不在意。
  • 姑妄听之姑:暂且;妄:随便,胡乱。姑且随便听听,不一定就相信。
  • 隔壁听话指大言无实,空有声调,难鲸揽验。
  • 揣骨听声原指旧时相法的一种。不相其面,而摸其骨骼,听其语声,以判贵贱。后用以比喻牵强附会,妄加评判。
  • 迷惑视听使人耳目迷乱。比喻以错误的言论欺骗社会,毒害群众。
  • 听其自然听:任凭。听任它自然发展,不去过问。
  • 听人穿鼻听:任凭;穿鼻:牛鼻子穿桊。比喻听凭别人摆布。
  • 天高听下指天子圣明,虽居朝廷之上而能洞察下情。
  •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指要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只相信单方面的话,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
  • 牧豕听经一面放猪,一面听讲。比喻求学努力。
  • 言听计从听:听从。什么话都听从,什么主意都采纳。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
  • 骇人听闻骇:震惊。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 耳视目听用耳朵看,用眼睛听。三代道家荒唐地认为视听由精神主宰,可以不受器官限制。
  • 内视反听内视:向内看;反听:听外面的。指既能反省自己的言行,也能听取别人的意见。
  • 言从计听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同“言听计从”。
  • 娓娓动听形容善于讲话,使人喜欢听。
  • 听之任之听、任:随,任凭;之:代词,代人或事物。任凭事物存在发展而不去过问。
  • 公听并观多方面听取意见和观察事物。
  • 计行言听行其计,听其言。形容十分信任。
  • 骇人闻听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同“骇人听闻”。
  • 牛听弹琴比喻听不懂。
  • 道听途说道、途:路。路上听来的、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 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了他的话,还要看他的行动。指不要只听言论,还要看实际行动。
  •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看见了同没有看见一样,听见了同没有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注意。同“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 天高听卑卑:低下。原指上天神明可以洞察人间最卑微的地方。旧时称好的帝王了解民情。
  • 言听计用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同“言听计从”。
  • 言听行从指说话、做事有人听从。形容威望很高。
  • 谋听计行犹言言听计从。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
  •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看见了同没有看见一样,听见了同没有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注意。
  • 虚己以听形容接受意见的态度诚恳。
  • 听其自流指不加约束、引导,听任自由发展。
  • 眼观四处,耳听八方形容人机智灵活,遇事能多方观察分析。
  • 道听涂说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 偏听偏信偏面地听了一方面的话就信以为真。多指处理事情的态度不公正。
  • 言者谆谆,听者藐藐谆谆:教诲不倦的样子;藐藐:疏远的样子。说的人很诚恳,听的人却不放在心上。形容徒费口舌。
  • 混淆视听混淆:混杂。用假象或谎言让旁人分辨不清是非。
  • 逖听远闻谓视听范围很远很广。
  • 逷听远闻“逷”同“逖”。指视听范围很远很广。
  • 狐听之声指冰下水流之声。
  • 眼观四路,耳听八方形容人机智灵活,遇事能多方观察分析。
  • 收视反听不视不听。指不为外物所惊扰。
  • 垂帘听政垂帘:太后或皇后临朝听政,殿上用帘子遮隔。听:治理。指太后临朝管理国家政事。
  • 言听计行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同“言听计从”。
  • 言听谋决指说的话听从照办,出的主意决定实行。
  • 言之谆谆,听之藐藐说的人很诚恳,听的人却不放在心上。
  • 耳听八方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形容人很机警。
  • 逖听遐视指视听范围很远很广。
  • 耳听心受用耳朵听,并记在心里。
  • 听风听水形容善于赏玩自然景色。
  • 厌闻饫听指充分听取。
  • 淆乱视听视听:看和听。混淆是非,以扰乱人们的视听。
  • 危言耸听危言:使人吃惊的话;耸:惊动;耸听:使听话的人吃惊。指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使人惊疑震动。
  • 即温听厉后以之称面受尊者的教诲。
  • 反听内视内视:向内看;反听:听外面的。指既能反省自己的言行,也能听取别人的意见。
  • 倾耳细听侧耳留意而听。
  • 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比喻只是口头说说,没有实际行动。
  • 垂帘听决指女后辅幼主临朝听政。
  • 耸人听闻耸:惊动。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
  • 洗耳拱听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同“洗耳恭听”。
  • 帘窥壁听帘:布帘;窥:偷看;壁:墙壁;听:偷听。指窃听与偷看。
  • 眩视惑听迷惑人的视听。
  • 倾耳而听倾:歪,侧着。侧着耳朵仔细听。
  • 诲尔谆谆,听我藐藐教诲不倦的样子。藐藐:疏远的样子。讲的人不知疲倦,听的人若无其事。形容徒费唇舌。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补充纠错
  • 俯仰唯唯唯唯:答应的声音。点头答应。比喻谦卑地应付。
  • 唯我独尊原为佛家语,称颂释迦牟尼最高贵、最伟大。现指认为只有自己最了不起。形容极端自高自大。
  • 进退唯谷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形容进退两难。同“进退维谷”。
  • 唯唯连声唯唯:谦卑的应答。连声应答,以示顺从。
  • 唯所欲为随心所欲,任意而为。
  • 唯唯诺诺诺诺:答应的声音。形容自己没有主意,一味附和,恭顺听从的样子。
  • 任人唯贤贤:有德有才的人。指用人只选有德有才的人。
  • 唯唯否否唯唯:回答时表示同意的应声;否否:别人说否,自己也跟着说否。形容胆小怕事,一味顺从。
  • 任人唯亲任:任用;唯:只;亲:关系密切。指用人不问人的德才,只选跟自己关系亲密的人。
  • 唯妙唯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巧妙,非常逼真。
  • 唯吾独尊原为佛家语,称颂释迦牟尼最高贵、最伟大。现指认为只有自己最了不起。形容极端自高自大。同“唯我独尊”。
  • 奉命唯谨奉命:接受命令;唯:只有;谨:小心谨慎。指服从命令,小心谨慎。
相关汉字解释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