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问道于盲

wèn dào yú máng
ask the blind the way
“问道于盲”的成语拼音为:wèn dào yú máng,注音:ㄨㄣˋ ㄉㄠˋ ㄩˊ ㄇㄤˊ,词性: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也作自谦用语,年代:古代成语,出处:唐·韩愈《答陈生书》:“足下求速化之术,不于其人,乃以访愈,是所谓借听于聋,求道于盲。”,基本解释:向瞎子问路。比喻向什么也不懂的人请教,不解决问题。,例句:比往来南北,颇承友朋推一日之长,~。★清·顾炎武《与友人论学书》
拼音 wèn dào yú máng
注音 ㄨㄣˋ ㄉㄠˋ ㄩˊ ㄇㄤˊ
词性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也作自谦用语
英文 ask the blind the way
年代 古代成语
解释 向瞎子问路。比喻向什么也不懂的人请教,不解决问题。
出处 唐·韩愈《答陈生书》:“足下求速化之术,不于其人,乃以访愈,是所谓借听于聋,求道于盲。”
例句 比往来南北,颇承友朋推一日之长,~。 ★清·顾炎武《与友人论学书》
补充纠错
上一个成语: 问长问短
下一个成语: 问鼎轻重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补充纠错
  • 盲风妒雨指非常急骤凶猛的风雨。同“盲风怪雨”。
  • 盲人瞎马盲人骑着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
  • 盲风晦雨指非常急骤凶猛的风雨。比喻困境。同“盲风怪雨”。
  • 求道于盲盲:盲人。向盲人问路。比喻向毫无所知的人请教。
  • 盲风暴雨指非常急骤的风雨。
  • 盲人扪烛比喻只凭片面了解或局部经验就对事物妄加判断。同“盲翁扪籥”。
  • 问道于盲向瞎子问路。比喻向什么也不懂的人请教,不解决问题。
  • 盲人把烛瞎子手擎烛火照亮。比喻不起任何作用。
  • 冥行盲索比喻不明情况而工作。
  • 盲翁扪钥比喻只凭片面了解或局部经验就对事物妄加判断。亦作“盲翁扪籥”。
  • 众盲摸象许多瞎子摸象,摸到象腿的说象一根柱子,摸到象身子的说象一堵墙,摸到象尾的说象一条蛇,互相争论不休。比喻看问题以偏概全。
  • 盲风怪云指急骤的风云。
  • 晦盲否塞国政混乱,下情不能上达。
  • 盲风怪雨指非常急骤凶猛的风雨。
  • 盲人说象比喻看问题以偏概全。
  • 盲者得镜形容事物不能发挥正常作用。也比喻埋没人才。
  • 有眼如盲虽有眼睛,如同瞎子。指不认识著名人物,或不识大体。
  • 盲人摸象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想做出全面的判断。
  • 盲风涩雨犹盲风怪雨。比喻晦涩的诗风。
  • 怪雨盲风犹疾风暴雨。形容风雨来势猛。比喻迅猛激烈的斗争。
  • 盲人骑瞎马瞎子骑着瞎马。形容乱闯瞎撞,非常危险。
  • 盲翁扪籥比喻只凭片面了解或局部经验就对事物妄加判断。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补充纠错
  • 不问皂白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 入境问俗进入别的国家,先问明有哪些禁止的事及风俗习惯,以免违犯。
  • 以口问心一面口中自问,一面心中盘算。
  • 吊死问疾吊祭死者,慰问病人。形容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
  • 好问则裕好:喜欢;裕:富裕。遇到疑难就向别人请教,学识就会渊博精深。
  • 问十道百犹言问一答十。形容所知甚多或口齿伶俐。
  • 问羊知马比喻从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
  • 不问青红皂白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 音问两绝书信与消息都断绝。亦作“音问杳然”。
  • 好问决疑喜欢向别人请教,以解决自己的疑问。
  • 记问之学只是记诵书本,以资谈助或应答问难的学问。指对学问未融会贯通,不成体系。
  • 明知故问明明知道,还故意问人。
  • 呵壁问天呵:大声呵斥;问天:向天发问。形容文人不得志而发牢骚。
  • 反身自问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得失。同“反躬自问”。
  • 勤学好问勤奋学习,不懂的就问。比喻善于学习。
  • 一问三不知原意是对某一事情的开始、发展、结果都不知道,现在用来表示对实际情况一点也不知道。
  • 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 问鼎中原问:询问,鼎: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三足两耳。中原:黄河中下游一带,指疆域领土。比喻企图夺取天下。
  • 入国问俗国:原指都城,后多指国家。到别的国家或地方去,先要了解它的风俗习惯。
  • 入门问讳古代去拜访人,先问清楚他父祖的名,以便谈话时避讳。也泛指问清楚有什么忌讳。
  • 答非所问回答的不是所问的内容。
  • 不闻不问闻:听。人家说的不听,也不主动去问。形容对事情不关心。
  • 此问彼难这个诘问,那个责难。
  • 十死不问指即使犯十次死罪也予宽恕。
  • 以心问心在心中自问自盘算。
  • 耕当问奴比喻办事应该向内行请教。
  • 有问必答有什么问题都给以解答。
  • 悬壶问世在社会上挂牌行医。原只作“悬壶”,意即行医。
  • 抚心自问摸着自己的胸口问问自己。表示自我反省。
  • 六问三推指反复审讯。
  • 问柳寻花①玩赏春景。②后人以“花”、“柳”比喻妓女,故指狎妓。
  • 问牛知马比喻从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
  • 入竟问禁竟:境的古字;禁:禁忌。进入一个国家或地区,先要问清楚那里有什么禁令,以免触犯。
  • 寻消问息寻、问:打听。打听消息。
  • 兴师问罪发动军队,声讨对方罪过。也指大闹意见,集合一伙人去上门责问。
  • 三推六问推:推究;问:审问。旧时指反复审训。
  • 不问不闻闻:听。人家说的不听,也不主动去问。形容对事情不关心。
  • 不相问闻指没有联系或断绝往来。
  • 投石问路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无反应,借以探测情况。后用以比喻进行试探。
  • 含蓼问疾蓼:一种苦味水草。不顾辛苦,慰问疾病。旧时比喻君主安抚军民,跟百姓同甘共苦。
  • 问鼎轻重问鼎的大小轻重。指妄图夺取天下。
  • 问寝视膳指古代诸侯、王室子弟侍奉父母的孝礼。同“问安视膳”。
  • 扪心自问摸着胸口,自己问自己怎么样。指自己反省。
  • 不相闻问闻问:通消息,通音讯。指没有联系或断绝往来。
  • 抚躬自问反躬自问,指自我反省。
  • 采风问俗采集歌谣,访问风俗。
  • 求田问舍舍:房子。多方购买田地,到处问询屋介。指只知道置产业,谋求个人私利。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
  • 反躬自问躬:自身;问:检查。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得失。
  • 问长问短问:询问。仔细地问,表示关心。
  • 入邦问俗到别的国家或地方去,先要了解它的风俗习惯。同“入国问俗”。
  • 问一答十形容所知甚多或口齿伶俐。
  • 访亲问友访:拜访;问:问候。指拜访亲朋好友。
  • 寻花问柳花、柳:原指春景,旧时亦指娼妓。原指赏玩春天的景色。后旧小说用来指宿娼。
  • 求神问卜迷信的人遇有疑难,求神鬼帮助,或靠卜卦解决。
  • 望闻问切中医用语。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合称四诊。
  • 问安视寝指古代诸侯、王室子弟侍奉父母的孝礼。同“问安视膳”。
  • 问寒问暖形容关怀体贴备至。
  • 问柳评花比喻狎妓。
  • 盘根问底盘:仔细查问;问:寻问。盘问、追究事情的根由。
  • 载酒问字指人有学问,常有人登门求教。也比喻勤学好问。
  • 问心无愧问心:问问自己。扪心自问,毫无愧色。
  • 入境问禁境:国境;禁:禁止,指法令或习俗所不欢物事项。进入一个国家或地区,先要问清楚那里有什么禁令。
  • 无人问津问津:询问渡口。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
  • 入乡问俗进入一个地方,先要问清那里的习俗,以求适应当地的情况。
  • 询根问底指询问事情的详细原委,问个水落石出。
  • 东捱西问指四处探问、打听。
  • 访贫问苦访问贫苦的老百姓。
  • 刨根问底比喻追究底细。
  • 问安视膳每日必问安,每餐必在左。指古代诸侯、王室子弟侍奉父母的孝礼。
  • 问舍求田只知道置产业。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
  • 问罪之师比喻前来提出严厉责问的人。
  • 不敢问津问津:询问渡口,问路。指高贵的、深奥的事物不敢过问或尝试。
  • 追根问底追究底细。同“追根究底”。
  • 打破沙锅问到底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
  • 嘘寒问暖嘘:缓缓吹气。形容对人的生活十分关切,问冷问热。
  • 攀花问柳比喻狎妓。同“攀花折柳”。
  • 质疑问难质疑:请人解答疑难;癌难:对于疑问反复讨论、分析或辩论。提出疑难,请教别人或一起讨论。
  • 打破砂锅问到底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
  • 问官答花指答非所问。
  • 执经问难手捧经书,质疑问难。后多指弟子从师受业。
  • 问诸水滨滨:水边。比喻不承担责任或两者不相干。
  • 寻根问底追求根底。一般指追问一件事的原由。同“寻根究底”。
  • 问天买卦求问上天以卜吉凶。
相关汉字解释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