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调丝品竹

tiáo sī pǐn zhú
Stir fried bamboo
“调丝品竹”的成语拼音为:tiáo sī pǐn zhú,注音:ㄊㄧㄠˊ ㄙ ㄆㄧㄣˇ ㄓㄨˊ,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音乐,年代:古代成语,出处:明·汤显祖《紫箫记·假骏》:“自家鲍四娘,调丝品竹,蚤谢同心;挟策追锋,还推老手。”,基本解释:指吹弹乐器。,例句:唐代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写道:“调丝品竹饶清音,曲罢曾欲孤飞深。”表示对于音乐的欣赏和对乐器的熟悉。
拼音 tiáo sī pǐn zhú
注音 ㄊㄧㄠˊ ㄙ ㄆㄧㄣˇ ㄓㄨˊ
词性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音乐
英文 Stir fried bamboo
年代 古代成语
解释 指吹弹乐器。
出处 明·汤显祖《紫箫记·假骏》:“自家鲍四娘,调丝品竹,蚤谢同心;挟策追锋,还推老手。”
例句 唐代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写道:“调丝品竹饶清音,曲罢曾欲孤飞深。”表示对于音乐的欣赏和对乐器的熟悉。
补充纠错
上一个成语: 调神畅情
下一个成语: 调停两用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补充纠错
  • 豪竹哀丝指管弦乐。
  • 竹苞松茂苞:茂盛。松竹繁茂。比喻家门兴盛。也用于祝人新屋落成。
  • 胸有成竹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
  • 成竹在胸成竹:现成完整的竹子。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
  • 破竹之势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 竹柏异心比喻志向不合或表象不同。
  • 名垂竹帛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
  • 青梅竹马青梅:青的梅子;竹马:儿童以竹竿当马骑。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玩耍游戏的样子。现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
  • 竹篮打水比喻白费气力,劳而无功。
  • 竹报平安比喻平安家信。
  • 垂名竹帛垂名:传名。竹帛:古代供书写用的竹简和白绢,借指典籍、史册。名字被载入史册,流传后世。
  • 胸无成竹指心中没有完整的谋划打算。
  • 金石丝竹金:指金属制的乐器;石:指石制的磬;丝:指弦类乐器;竹:指管类乐器。泛指各种乐器。也形容各种声音。
  • 品竹调丝泛指吹弹管弦乐器。
  • 竹篱茅舍常指乡村中因陋就简的屋舍。
  • 竹马之友指儿童时期的朋友。
  • 竹头木屑比喻可利用的废物。
  • 朽竹篙舟烂竹竿作篙推舟。比喻做事的工具或条件不佳,难能成就。
  • 松茂竹苞比喻兴盛繁荣。
  • 哀丝豪竹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豪竹:粗大的竹管制成的乐器。形容管弦乐声的悲壮动人。
  • 青竹丹枫青竹生南方,丹枫长北地。借指南北。
  • 鸠车竹马鸠车、竹马:儿童玩具。借指童年。
  • 势如劈竹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见“势如破竹”。
  • 势如破竹势:气势,威力。形势就象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 武昌剩竹比喻尚可备用的材料。
  • 急竹繁丝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见“急管繁弦”。
  • 竹马之交竹马:小孩当马骑的竹竿。童年时代就要好的朋友。
  • 弹丝品竹吹弹乐器,谙熟音乐。
  • 尺竹伍符本指记载军令、军功的簿籍和军士中各伍互相作保的守则。亦借指军队。
  • 破竹建瓴势如破竹,高屋建瓴。比喻居高临下,所向无敌。
  • 吹竹弹丝吹奏管乐器,弹拨弦乐器。
  • 调弦品竹吹奏乐器。同“调丝品竹”。
  • 品竹弹丝品:吹弄乐器;竹:指箫笛之类管乐器;丝:指琵琶、二胡之类弦乐器。指吹弹乐器。
  • 刀过竹解刀一劈下去,竹子立即分开。形容事情顺利解决。
  • 翠竹黄花指眼前境物。
  • 磬竹难书罄:用尽;竹:竹简,用以写字;书:写。用尽竹子也难写完。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后泛指事实多,写不完。
  • 东南竹箭比喻优秀人才。
  • 曝书见竹指睹物思人。
  • 鲇鱼上竹比喻本想前进反而后退。
  • 罄竹难书罄:尽,完;竹:古时用来写字的竹简。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
  • 弄竹弹丝指吹奏管弦乐器。
  • 丝竹管弦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也指音乐。
  • 敲竹杠比喻利用别人的弱点或以某种口实为借口来索取财物。
  • 品竹调弦泛指吹弹管弦乐器。亦作“品竹调丝”。
  • 芒鞋竹笠芒鞋:草鞋。竹笠:用竹子编成的斗笠。穿草鞋,戴斗笠是古人外出漫游的工具。指到处漫游。
  • 著于竹帛着:写作。竹帛:竹简和绢。在竹简和绢上写作。指把事物或人的功绩等写入书中。
  • 调丝品竹指吹弹乐器。
  • 永垂竹帛竹帛:竹简和绢,古时用来写字,因借指典籍。指人的姓名、事迹、功名记载于史书上,永远传于后世。
  • 茂林修竹修:长。茂密高大的树林竹林。
  • 易如破竹像劈竹子那样容易。形容办事顺利,毫无阻碍。
  • 柳门竹巷指幽静俭朴的住宅。柳门竹巷依依在,野草青苔日日多。
  • 鲇鱼缘竹竿比喻上升艰难。同“鮎鱼上竹竿”。
  • 鲇鱼上竹竿俗说鲇鱼能上竹竿,但鲇鱼黏滑无鳞,爬竿毕竟困难。后以之比喻上升艰难。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补充纠错
  • 步调一致步调:行进的步伐。比喻行动和谐一致。
  • 调三斡四指挑拨是非。
  • 老调重谈又弹起陈旧的老调子。比喻把说过多次的理论、主张重新搬出来。也比喻把搁置很久的技艺重新做起来。
  • 调唇弄舌①耍嘴皮子,纵谈。②搬弄是非。亦作“调唇弄舌”。
  • 调三惑四指挑拨是非。同“调三斡四”。
  • 调神畅情使精神顺适,情绪欢畅。
  • 众口难调原意是各人的口味不同,很难做出一种饭菜使所有的人都感到好吃。比喻做事很难让所有的人都满意。
  • 古调不弹古调:古代的曲调。陈调不再弹。比喻过时的东西不受欢迎。
  • 调朱弄粉调弄脂粉,打扮妆饰。
  • 老调重弹比喻把说过多次的理论、主张重新搬出来。也比喻把搁置很久的技艺重新做起来。亦作“旧调重弹”、“重弹老调”。
  • 雨顺风调调:调和;顺:和协。风雨及时适宜。形容风雨适合农时。
  • 内查外调指在单位内外调查事情的真实情况。
  • 弓调马服比喻办任何事情,应先做好准备工作。
  • 琴瑟调和琴瑟同时弹奏,声音和谐。比喻夫妻恩爱。
  • 遣将调兵泛指调动安排人力。见“遣兵调将”。
  • 改曲易调比喻改变策略或做法。
  • 通文调武指卖弄文才和武艺。
  • 改张易调更换琴弦,变换声调。比喻改变方针、做法或态度。
  • 拿腔作调故意装出特殊的腔调。
  • 调风弄月调弄风月。比喻男女间的谈情说爱。
  • 调和阴阳使阴阳有序,风调雨顺。旧多指宰相处理政务。
  • 调良稳泛马匹调良,行船稳泛。指路途平安。
  • 调停两用指居间观望,骑墙投机。
  • 离山调虎比喻用计谋调动对方离开原地。
  • 蜜里调油比喻非常亲密和好。
  • 陈词滥调陈:陈旧,陈腐;滥:浮泛不合实际。指陈腐、空泛的论调。
  • 野调无腔野:粗野;无腔:没有规矩。形容言行放肆,没有礼貌。
  • 调虎离山设法使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冈。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以便乘机行事。
  • 调三窝四指挑拨是非。同“调三斡四”。
  • 调嘴调舌指耍嘴皮子,搬弄是非。同“调唇弄舌”。
  • 调嘴学舌调嘴:耍嘴皮。指背地里说人闲话,搬弄是非。
  • 千古绝调犹千古绝唱。指从来少有的绝妙佳作。
  • 瑟弄琴调比喻夫妇感情融洽。
  • 调兵遣将调动兵力,派遣将领。泛指调动安排人力。
  • 旧调重弹老调子重弹。比喻把老的一套又重新搬出来。
  • 古调单弹比喻言行不合时宜。
  • 瑟调琴弄比喻夫妇感情融洽。
  • 调舌弄唇犹言调唇弄舌。
  • 左支右调指支吾搪塞。
  • 风调雨顺调:调和;顺:和协。风雨及时适宜。形容风雨适合农时。
  • 南腔北调原指戏曲的南北腔调。现形容说话口音不纯,搀杂着方言。
  • 调和鼎鼐鼎:古代烹调食物的器具,三足两耳;鼐:大鼎。于鼎鼐中调味。比喻处理国家大事。多指宰相职责。
  • 胶柱调瑟瑟:古代一种弹拨乐器。用胶粘住瑟上用以调音的短木,不能再调整音的高低缓急。比喻拘泥死板,缺少变通。
  • 调理阴阳犹言调和阴阳。
  • 鼎鼐调和比喻处理国政。
  • 弄管调弦犹弄竹弹丝。指吹奏管弦乐器。
  • 遣兵调将犹调兵遣将。亦作“遣将调兵”、“遣将征兵”。
  • 水调歌头词牌名。
  • 调嘴弄舌调嘴:耍嘴皮。指背地里说人闲话,搬弄是非。
  • 弄粉调朱①指以脂粉饰容。②比喻雕琢辞藻。
  • 陈辞滥调陈:陈旧,陈腐;滥:浮泛不合实际。指陈腐、空泛的论调。
  • 改弦易调犹改张易调。比喻改变方针、做法或态度。
  • 饶舌调唇饶舌,多嘴。调唇,耍嘴皮子。指多嘴多舌,搬弄是非。
  • 调词架讼指调唆他人诉讼。
  • 调风变俗犹言移风易俗。
  • 调墨弄笔指玩弄文字技巧。
  • 调朱傅粉调弄、涂抹脂粉。比喻刻意修饰。
  • 油腔滑调形容说话轻浮油滑,不诚恳,不严肃。
  • 琴瑟不调琴瑟:古乐器名,比喻夫妇。①指琴瑟合奏时,声音没有调整得和谐。②比喻夫妻不和。
  • 调脂弄粉①指妇女涂抹脂粉,整容打扮。②喻指诗文的富丽香艳。
  • 琴瑟失调琴瑟:古乐器名,比喻夫妇。琴瑟演奏的不谐调。比喻政令不当,失去调节。也比喻夫妇不和。
相关汉字解释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