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路叟之忧

lù sǒu zhī yōu
the worry of an old man on the road
“路叟之忧”的成语拼音为:lù sǒu zhī yōu,注音:ㄌㄨˋ ㄙㄡˇ ㄓ ㄧㄡ,词性:名词短语;作主语、宾语、定语;无贬义,年代:古代成语,出处:汉·刘向《说苑·敬慎》:“孔子行游,中路闻哭者声,其音甚悲……见之,丘吾子也,拥镰带索而哭。孔子辟车而下问曰:‘夫子非有丧也,何哭之悲也?’丘吾子对曰:‘吾有三失。’孔子曰:‘原闻三失。’,基本解释:指百姓的疾苦。,例句:丘吾子曰:‘吾少好学问,周遍天下,还后,吾亲亡,一失也;事君奢骄,谏不遂,是二失也;厚交友而后绝,是三失也。树欲静乎风不定,子欲养乎亲不待。’”
拼音 lù sǒu zhī yōu
注音 ㄌㄨˋ ㄙㄡˇ ㄓ ㄧㄡ
词性 名词短语;作主语、宾语、定语;无贬义
英文 the worry of an old man on the road
年代 古代成语
解释 指百姓的疾苦。
出处 汉·刘向《说苑·敬慎》:“孔子行游,中路闻哭者声,其音甚悲……见之,丘吾子也,拥镰带索而哭。孔子辟车而下问曰:‘夫子非有丧也,何哭之悲也?’丘吾子对曰:‘吾有三失。’孔子曰:‘原闻三失。’
例句 丘吾子曰:‘吾少好学问,周遍天下,还后,吾亲亡,一失也;事君奢骄,谏不遂,是二失也;厚交友而后绝,是三失也。树欲静乎风不定,子欲养乎亲不待。’”
补充纠错
上一个成语: 路人皆知
下一个成语: 路无拾遗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补充纠错
  • 不堪其忧忧:愁苦。不能忍受那样的愁苦。
  • 忧形于色形:表现。忧虑的心情在脸上表现出来。形容抑制不住内心的忧虑。
  • 怨天忧人怨:怨恨;天:命运;忧:责怪。怨恨天命,责怪别人。形容遇到不称心的事情一味归咎客观,埋怨别人。
  • 忧心如捣忧愁得像有东西在捣心一样。形容十分焦急。
  • 饱经忧患指经历了许多困苦患难。
  • 忧愤成疾忧愁气愤得病了。形容极其忧愤。
  • 杞人忧天杞: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杞县一带。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 负薪之忧意指背柴劳累,体力还未恢复。有病的谦词。
  • 忧心如焚如焚:象火烧一样。心里愁得象火烧一样。形容非常忧虑焦急。
  • 忧盛危明犹言居安思危。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 宵旰忧劳宵衣旰食,非常劳苦。形容勤于政事。亦作“宵旰焦劳”、“宵旰忧勤”。
  • 乐极则忧好乐过度而不止,必生忧伤。
  • 不测之忧指意外的祸患。
  • 采薪之忧采薪:打柴。病了不能打柴。自称有病的婉辞。
  • 杞国忧天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同“杞人忧天”。
  • 忧国忘家因忧虑国事而不考虑自己的家事。
  • 忧心悄悄忧虑不安的样子。
  • 知命不忧识天命者无忧虑。
  • 心腹之忧犹心腹之疾。指体内致命的疾病。比喻严重的隐患。
  • 宵旰忧勤形容勤于政事。同“宵旰忧劳”
  • 通忧共患共同承担忧患。
  • 内顾之忧内顾:在外边而顾念家事或国事。旧时形容没有妻子,身在外又要顾虑家事。现形容有内部的忧虑。
  • 忧国爱民忧心国家,爱护百姓。
  • 忧国忧民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而担忧。
  • 忧患余生忧患:困苦患难;余生:大灾难后侥幸存活的生命。指饱经患难之后侥幸保全下来的生命。
  • 忧深思远深刻忧虑,长远打算。
  •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虑:考虑;忧:忧愁。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表示看事做事应该有远大的眼光,周密的考虑。
  • 主忧臣辱君主有忧患是作臣子的耻辱。
  • 忧谗畏讥担忧被谗言中伤。
  • 忧心忡忡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
  • 自相惊忧自己人互相惊动扰乱,造成不安。
  • 内忧外患多指国内不安定和外敌侵略。有时也比喻个人的情况。
  • 思深忧远思虑得深,为久远的事操心。形容考虑周到。
  • 无妄之忧平白无故遭灾的忧虑。
  • 积忧成疾忧:忧虑。长久忧虑就会得病。
  • 乐行忧违指所乐的事就去做,所忧的事则避开。
  • 高枕无忧垫高枕头睡觉,无忧无虑。比喻思想麻痹,丧失警惕。
  • 转忧为喜由忧愁转为欢喜。
  • 慢易生忧慢:疏慢;易:轻易;忧:忧愁。疏慢轻易必然坏事,因而产生忧愁。
  • 乐以忘忧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形容非常快乐。
  • 忧公忘私关心公益,不顾私利。
  • 忧国奉公心怀国家,努力做好工作。
  • 内忧外侮多指国内不安定和外敌侵略。有时也比喻个人的情况。同“内忧外患”。
  • 无忧无虑没有一点忧愁和顾虑。
  • 杞人之忧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同“杞人忧天”。
  • 先忧后乐忧虑在天下人之先,安乐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先,享受在后。
  • 高枕勿忧犹言高枕无忧。
  • 杞国之忧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同“杞人忧天”。
  • 畴咨之忧畴咨:访问、访求。指人才难求的忧虑。
  • 替古人耽忧指不必要的忧虑。
  • 后顾之忧顾:回头看。来自后方的忧患。指在前进过程中,担心后方发生问题。
  • 无虑无忧没有一点忧愁和顾虑。同“无忧无虑”。
  • 单忧极瘁指极尽忧虑辛劳之苦。单,通“殚”。
  • 替古人担忧为古人所遇到的困难、危险担忧、发愁。比喻不必要的担心和忧愁。
  • 排忧解难排除忧愁,解除困难。
  • 缧绁之忧缧绁:捆绑犯人的绳子。引申为囚禁。被囚禁的忧虑。指有坐牢的危险。
  • 季孙之忧季孙:鲁国大夫;忧:忧患。指内部的忧患。
  • 同忧相救指忧患相同者互相救助。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补充纠错
  • 相逢狭路在狭窄的道路上相遇。比喻仇人相遇,互不兼容。亦作“狭路相逢”。
  • 路叟之忧指百姓的疾苦。
  • 不讳之路指忠言直谏之路。
  • 歧路亡羊歧路:岔路;亡:丢失。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
  • 轻车熟路赶着装载很轻的车子走熟悉的路。比喻事情又熟悉又容易。
  • 天台路迷天台:山名,在今浙江省天台县北。原指误入仙境而迷途。后用以形容前途茫茫,无路可走。
  • 熟路轻车比喻处世有经验,办起事来很容易。同“熟路轻辙”。
  • 熟门熟路熟悉门径,了解情况,很有经验。
  • 视同陌路指与亲人或熟人非常疏远。同“视若路人”。
  • 方骖并路犹并驾齐驱。
  • 波路壮阔波路:波涛。比喻规模宏伟,声势浩大。同“波澜壮阔”。
  • 角巾东路意指辞官退隐,登东归之路。后用以为归隐的典故。
  • 路绝人稀指道路阻绝,人烟稀少。
  • 徘徊歧路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歧路:岔路。在岔道上走来走去。比喻犹豫观望,主意不定。
  • 路远迢迢形容路途遥远。
  • 一路货色一路:同一类;货色:货物。比喻同一类丑货。
  • 一心一路犹一心一意。只有一个心眼儿,没有别的考虑。
  • 褴褛筚路指穿着破衣,驾着柴车,开发山林,形容开创者的艰辛。
  • 桥归桥,路归路比喻互不相干的事应该严格区分开来。
  • 走投无路投:投奔。无路可走,已到绝境。比喻处境极困难,找不到出路。
  • 必经之路经:经过。一定要经过的道路。亦作“必由之路”。
  • 天无绝人之路天下不会断绝人的出路,把人困死。比喻人虽一时处于绝境,但终归可以找到出路。
  • 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路途遥远,才可以知道马的力气的大小;经历的事情多了,时间长了,才可识别人心的善恶好歹。
  • 一路风清形容安定升平的景象。
  • 半半路路事物进行的过程中间。
  • 熟路轻辙驾轻快的车,走熟悉的路。比喻处世有经验,办起事来很容易。
  • 向上一路佛教禅宗指不可思议的彻悟境界。
  • 眼观六路眼睛看到四面八方。形容机智灵活,遇事能多方观察,全面了解。
  • 绝路逢生形容在最危险的时候得到生路。
  • 路柳墙花路边的柳,墙旁的花。比喻不被尊重的女子,指妓女。
  •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
  • 大路椎轮大辂,古代华美的大车。椎轮,无辐条的原始车轮。指大辂由椎轮逐步演变而成,比喻事物的进化,由简到繁,由粗至精。后人亦称始创者为大辂椎轮。
  • 开路先锋原指古代军队中先行开路和打头阵的将领。现比喻进行某项工作的先遣人员。
  • 云泥异路像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比喻地位相差悬殊。
  • 杜绝言路杜绝:断绝,阻塞;言路:进言之路。堵塞和断绝一切进言之路,指不纳谏言。
  • 一路顺风旅途平安(多用于祝人)。
  • 穷途末路穷途:处境困窘。形容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
  • 豺狼当路比喻暴虐奸邪的人掌握国政。
  • 广开才路指让有才干的人广泛得到任用。
  • 走头无路绝路。比喻陷入绝境,没有出路。
  • 行者让路行走的人相互让路。指大家都谦逊有礼。
  • 云泥殊路象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那样高下不同。比喻地位悬殊。
  • 急不择路急得来不及选择道路地乱跑,形容非常紧迫。
  • 一路平安指旅途中没出任何事故。也用作对出门人的祝福语。
  • 避让贤路避让:辞职的谦词;贤路:贤才仕进路。辞官退隐,让有才能的出来做事。
  • 视同路人路人:过路人,指素不相识的人。看做路上遇到的陌生人。指与亲人或熟人非常疏远。
  • 人生路不熟比喻初到一个地方各方面都很陌生。
  • 分路扬镳扬镳:指驱马前进。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 峰回路转峰峦重叠环绕,山路蜿蜒曲折。形容山水名胜路径曲折复杂。
  • 船多不碍路比喻各走各的路,彼此不妨碍。
  • 路断人稀路被隔断,行人稀少。形容某种灾害严重,以致路无行人。
  •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在路上遇见欺负人的事情,就挺身而出帮助受害的一方。旧时为人们所称道的一种侠义行为。
  • 路无拾遗指东西掉在路上,人们不会捡起据为己有。形容社会风尚好。
  • 必由之路由:经由。必定要经过的道路。泛指事物必须遵循的规律或做事必须遵守的法则。
  • 末路之难末路:最后的一段路程。走最后一段路程是艰难的。比喻越到最后,工作越艰巨。也比喻保持晚节不易。
  • 一路神祇指同伙的人。意含讥讽。
  • 半路修行原指成年后才出家做和尚或尼姑。比喻中途改行,从事另一工作。
  • 道路以目在路上遇到不敢交谈,只是以目示意。形容人民对残暴统治的憎恨和恐惧。
  • 广开言路广:扩大;言路:进言的道路。指尽量给下面创造发表意见的条件。
  • 走投没路没路可走。比喻陷入绝境,没有出路。
  • 路见不平指见到不平的事。
  • 路人皆知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 逢山开路形容不畏艰险,在前开道。
  • 来踪去路指人的来去行踪。同“来踪去迹”。
  • 末路穷途穷途:处境困窘。无路可走。比喻处境极端困难。
  • 季路一言比喻信用极好。
  • 筚路褴褛形容开创新事业的艰难。同“筚路蓝缕”。
  • 一线之路指一条活路。
  • 言语路绝犹言言语道断。指不能通过交谈、谈判的方法解决问题。
  • 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路比喻为人清白,作风正派,过得硬。
  • 慌不择路势急心慌,顾不上选择道路。
  • 进退路穷犹言进退无路。形容处境十分困难,进退两难,无处容身。
  • 萧郎陌路萧郎:旧时泛指女子所爱恋的男子;陌路:过路人。比喻女子对原来爱恋的男子视若路人,不愿或不能接近。
  • 叩阍无路叩:敲。阍:宫门。无法敲到宫廷的门。形容百姓无处伸冤。亦作“叩阍无计”、“叩天无路”。
  • 一路风尘形容旅途辛苦。
  • 修桥补路修建桥梁,补好道路。旧喻热心公益,解囊行善。
  • 半路出家原指成年后才出家做和尚或尼姑。比喻中途改行,从事另一工作。
  • 戳无路儿捣鬼,无中生有的挑拨。
  • 退让贤路退让:辞职的谦词;贤路:贤才仕进路。辞官退隐,让有才能的出来做事。
  • 过路财神比喻暂时经手大量钱财的人。
  • 歧路徘徊歧路:岔路;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在岔道上走来走去。比喻犹豫观望,主意不定。
  • 投石问路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无反应,借以探测情况。后用以比喻进行试探。
  • 异路同归通过不同的道路,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 墙花路柳墙边的花,路旁的柳。比喻不被人尊重的女子。旧时指妓女。
  • 驿路梅花表示对亲友的问候及思念。
  • 一路福星路:本为宋代的行政区域名,后指道路;福星:岁星。原指一个行政区域为民谋福的好长官。后用作祝人旅途平安的客套话。
  • 殊路同归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同“殊涂同归”。
  • 自新之路罪犯自己改正错误,重新做人的出路。
  • 视若路人看做路上遇到的陌生人。指与亲人或熟人非常疏远。
  • 安宅正路比喻仁义。指以仁居心,以义行事。
  • 迷踪失路指迷失了道路。
  • 眼观四路,耳听八方形容人机智灵活,遇事能多方观察分析。
  • 桥是桥,路是路比喻互不相干的事应该严格区分开来。同“桥归桥,路归路”。
  • 赭衣塞路穿囚服的人挤满了道路。形容罪犯很多。
  • 筚路蓝缕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
  •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形容无路可走的窘迫处境。
  • 路不拾遗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
  • 陌路相逢与陌生人相遇在一起。
  • 山遥路远形容路途遥远。
  • 视如陌路指与亲人或熟人非常疏远。同“视若路人”。
  • 墙花路草比喻不被人尊重的女子。旧时指妓女。同“墙花路柳”。
  • 十字路头道路横直交叉的地方。
  • 日暮路远比喻处境十分困难,到了末日。也形容穷困到极点。同“日暮途远”。
  • 冤家路狭指仇人或不愿意相见的人,偏偏容易碰见,来不及回避。
  • 冤家路窄仇敌相逢在窄路上。指仇人或不愿意见面的人偏偏相遇。
  •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路人:路上的人,指所有的人。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 进退无路前进无路,后退也无路。形容处境十分困难,进退两难,无处容身。
  • 狭路相逢在很窄的路上相遇,没有地方可让。后多用来指仇人相见,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
  • 十字路口两条道路交叉的地方。比喻处在对重大事情需要决定怎样选择的境地。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富贵人家酒肉多得吃不完而腐臭,穷人门却在街头因冻饿而死。形容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
相关汉字解释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