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安宅正路

ān zhái zhèng lù
An Zhai Road
“安宅正路”的成语拼音为:ān zhái zhèng lù,注音:ㄢ ㄓㄞˊ ㄓㄥˋ ㄌㄨˋ,词性:作宾语、定语;指为人,年代:古代成语,出处:《孟子·离娄上》:“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基本解释:比喻仁义。指以仁居心,以义行事。,例句:明代·纪昀《琵琶记·第一折》:“紫檀奇货不在凡,以椟藏之如亲嫂,顾小姐每行商。安宅者正路。”
拼音 ān zhái zhèng lù
注音 ㄢ ㄓㄞˊ ㄓㄥˋ ㄌㄨˋ
词性 作宾语、定语;指为人
英文 An Zhai Road
年代 古代成语
解释 比喻仁义。指以仁居心,以义行事。
出处 《孟子·离娄上》:“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例句 明代·纪昀《琵琶记·第一折》:“紫檀奇货不在凡,以椟藏之如亲嫂,顾小姐每行商。安宅者正路。”
补充纠错
上一个成语: 安于一隅
下一个成语: 安枕而卧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补充纠错
  • 相逢狭路在狭窄的道路上相遇。比喻仇人相遇,互不兼容。亦作“狭路相逢”。
  • 路叟之忧指百姓的疾苦。
  • 不讳之路指忠言直谏之路。
  • 歧路亡羊歧路:岔路;亡:丢失。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
  • 轻车熟路赶着装载很轻的车子走熟悉的路。比喻事情又熟悉又容易。
  • 天台路迷天台:山名,在今浙江省天台县北。原指误入仙境而迷途。后用以形容前途茫茫,无路可走。
  • 熟路轻车比喻处世有经验,办起事来很容易。同“熟路轻辙”。
  • 熟门熟路熟悉门径,了解情况,很有经验。
  • 方骖并路犹并驾齐驱。
  • 视同陌路指与亲人或熟人非常疏远。同“视若路人”。
  • 波路壮阔波路:波涛。比喻规模宏伟,声势浩大。同“波澜壮阔”。
  • 徘徊歧路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歧路:岔路。在岔道上走来走去。比喻犹豫观望,主意不定。
  • 一心一路犹一心一意。只有一个心眼儿,没有别的考虑。
  • 角巾东路意指辞官退隐,登东归之路。后用以为归隐的典故。
  • 路绝人稀指道路阻绝,人烟稀少。
  • 路远迢迢形容路途遥远。
  • 一路货色一路:同一类;货色:货物。比喻同一类丑货。
  • 向上一路佛教禅宗指不可思议的彻悟境界。
  • 走投无路投:投奔。无路可走,已到绝境。比喻处境极困难,找不到出路。
  • 必经之路经:经过。一定要经过的道路。亦作“必由之路”。
  • 褴褛筚路指穿着破衣,驾着柴车,开发山林,形容开创者的艰辛。
  • 桥归桥,路归路比喻互不相干的事应该严格区分开来。
  • 半半路路事物进行的过程中间。
  • 穷途末路穷途:处境困窘。形容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
  • 眼观六路眼睛看到四面八方。形容机智灵活,遇事能多方观察,全面了解。
  • 绝路逢生形容在最危险的时候得到生路。
  • 路柳墙花路边的柳,墙旁的花。比喻不被尊重的女子,指妓女。
  • 大路椎轮大辂,古代华美的大车。椎轮,无辐条的原始车轮。指大辂由椎轮逐步演变而成,比喻事物的进化,由简到繁,由粗至精。后人亦称始创者为大辂椎轮。
  • 天无绝人之路天下不会断绝人的出路,把人困死。比喻人虽一时处于绝境,但终归可以找到出路。
  • 开路先锋原指古代军队中先行开路和打头阵的将领。现比喻进行某项工作的先遣人员。
  • 云泥异路像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比喻地位相差悬殊。
  • 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路途遥远,才可以知道马的力气的大小;经历的事情多了,时间长了,才可识别人心的善恶好歹。
  • 一路风清形容安定升平的景象。
  • 熟路轻辙驾轻快的车,走熟悉的路。比喻处世有经验,办起事来很容易。
  • 豺狼当路比喻暴虐奸邪的人掌握国政。
  • 广开才路指让有才干的人广泛得到任用。
  •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
  • 云泥殊路象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那样高下不同。比喻地位悬殊。
  • 杜绝言路杜绝:断绝,阻塞;言路:进言之路。堵塞和断绝一切进言之路,指不纳谏言。
  • 一路顺风旅途平安(多用于祝人)。
  • 避让贤路避让:辞职的谦词;贤路:贤才仕进路。辞官退隐,让有才能的出来做事。
  • 分路扬镳扬镳:指驱马前进。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 峰回路转峰峦重叠环绕,山路蜿蜒曲折。形容山水名胜路径曲折复杂。
  • 走头无路绝路。比喻陷入绝境,没有出路。
  • 船多不碍路比喻各走各的路,彼此不妨碍。
  •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在路上遇见欺负人的事情,就挺身而出帮助受害的一方。旧时为人们所称道的一种侠义行为。
  • 路无拾遗指东西掉在路上,人们不会捡起据为己有。形容社会风尚好。
  • 行者让路行走的人相互让路。指大家都谦逊有礼。
  • 末路之难末路:最后的一段路程。走最后一段路程是艰难的。比喻越到最后,工作越艰巨。也比喻保持晚节不易。
  • 急不择路急得来不及选择道路地乱跑,形容非常紧迫。
  • 一路平安指旅途中没出任何事故。也用作对出门人的祝福语。
  • 一路神祇指同伙的人。意含讥讽。
  • 视同路人路人:过路人,指素不相识的人。看做路上遇到的陌生人。指与亲人或熟人非常疏远。
  • 人生路不熟比喻初到一个地方各方面都很陌生。
  • 广开言路广:扩大;言路:进言的道路。指尽量给下面创造发表意见的条件。
  • 走投没路没路可走。比喻陷入绝境,没有出路。
  • 路断人稀路被隔断,行人稀少。形容某种灾害严重,以致路无行人。
  • 逢山开路形容不畏艰险,在前开道。
  • 必由之路由:经由。必定要经过的道路。泛指事物必须遵循的规律或做事必须遵守的法则。
  • 来踪去路指人的来去行踪。同“来踪去迹”。
  • 末路穷途穷途:处境困窘。无路可走。比喻处境极端困难。
  • 一线之路指一条活路。
  • 言语路绝犹言言语道断。指不能通过交谈、谈判的方法解决问题。
  • 半路修行原指成年后才出家做和尚或尼姑。比喻中途改行,从事另一工作。
  • 道路以目在路上遇到不敢交谈,只是以目示意。形容人民对残暴统治的憎恨和恐惧。
  • 慌不择路势急心慌,顾不上选择道路。
  • 路见不平指见到不平的事。
  • 路人皆知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 萧郎陌路萧郎:旧时泛指女子所爱恋的男子;陌路:过路人。比喻女子对原来爱恋的男子视若路人,不愿或不能接近。
  • 季路一言比喻信用极好。
  • 筚路褴褛形容开创新事业的艰难。同“筚路蓝缕”。
  • 半路出家原指成年后才出家做和尚或尼姑。比喻中途改行,从事另一工作。
  • 安宅正路比喻仁义。指以仁居心,以义行事。
  • 退让贤路退让:辞职的谦词;贤路:贤才仕进路。辞官退隐,让有才能的出来做事。
  • 过路财神比喻暂时经手大量钱财的人。
  • 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路比喻为人清白,作风正派,过得硬。
  • 进退路穷犹言进退无路。形容处境十分困难,进退两难,无处容身。
  • 歧路徘徊歧路:岔路;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在岔道上走来走去。比喻犹豫观望,主意不定。
  • 异路同归通过不同的道路,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 墙花路柳墙边的花,路旁的柳。比喻不被人尊重的女子。旧时指妓女。
  • 驿路梅花表示对亲友的问候及思念。
  • 叩阍无路叩:敲。阍:宫门。无法敲到宫廷的门。形容百姓无处伸冤。亦作“叩阍无计”、“叩天无路”。
  • 一路风尘形容旅途辛苦。
  • 修桥补路修建桥梁,补好道路。旧喻热心公益,解囊行善。
  • 自新之路罪犯自己改正错误,重新做人的出路。
  • 戳无路儿捣鬼,无中生有的挑拨。
  • 迷踪失路指迷失了道路。
  • 投石问路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无反应,借以探测情况。后用以比喻进行试探。
  • 桥是桥,路是路比喻互不相干的事应该严格区分开来。同“桥归桥,路归路”。
  • 筚路蓝缕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
  • 一路福星路:本为宋代的行政区域名,后指道路;福星:岁星。原指一个行政区域为民谋福的好长官。后用作祝人旅途平安的客套话。
  • 殊路同归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同“殊涂同归”。
  • 视若路人看做路上遇到的陌生人。指与亲人或熟人非常疏远。
  • 眼观四路,耳听八方形容人机智灵活,遇事能多方观察分析。
  • 赭衣塞路穿囚服的人挤满了道路。形容罪犯很多。
  • 路不拾遗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
  • 墙花路草比喻不被人尊重的女子。旧时指妓女。同“墙花路柳”。
  • 陌路相逢与陌生人相遇在一起。
  •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形容无路可走的窘迫处境。
  • 山遥路远形容路途遥远。
  • 日暮路远比喻处境十分困难,到了末日。也形容穷困到极点。同“日暮途远”。
  • 视如陌路指与亲人或熟人非常疏远。同“视若路人”。
  • 进退无路前进无路,后退也无路。形容处境十分困难,进退两难,无处容身。
  • 十字路头道路横直交叉的地方。
  • 冤家路狭指仇人或不愿意相见的人,偏偏容易碰见,来不及回避。
  • 冤家路窄仇敌相逢在窄路上。指仇人或不愿意见面的人偏偏相遇。
  •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路人:路上的人,指所有的人。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 十字路口两条道路交叉的地方。比喻处在对重大事情需要决定怎样选择的境地。
  • 狭路相逢在很窄的路上相遇,没有地方可让。后多用来指仇人相见,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富贵人家酒肉多得吃不完而腐臭,穷人门却在街头因冻饿而死。形容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补充纠错
  • 安常处顺安:习惯于;处:居住,居于;顺:适合,如意。习惯于平稳的日子,处于顺利的境遇中。
  • 乐天安命安于自己的处境,由命运安排。这是相信宿命论的人生观。同“乐天知命”
  • 居安虑危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同“居安思危”。
  • 入土为安旧时土葬,人死后埋入土中,死者方得其所,家属方觉心安。
  • 安乐窝泛指安静舒适的住处。
  • 安时处顺安于常分,顺其自然。形容满足于现状。
  • 安室利处指安全便利的处所。
  • 安适如常安静而舒适,象往常一样。指经过某种变动后,恢复了正常,使人感到舒适。
  • 安贫乐贱安于贫贱,并以此为乐。
  • 心安理得得:适合。自以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里很坦然。
  • 安安稳稳形容十分安定稳当。
  • 安国宁家指治理国家。
  • 变危为安变危急为平安。
  • 安贫守道安于贫穷,恪守信仰。
  • 道高益安,势高益危益:更加;势:权势。道德越高尚,为人处事好,就越安全;权势越大,更容易滥用权力,刚愎自用,就越危险。
  • 苟且偷安苟且:得过且过;偷安:只图眼前的安逸。只顾眼前的安逸,不顾将来。
  • 安常履顺习惯于平稳的日子,处于顺利的境遇中。同“安常处顺”。
  • 安然如故还象原来那样安安稳稳。
  • 久安长治形容国家长期安定、巩固。
  • 鸡犬不安形容骚扰得厉害,连鸡狗都不得安宁。同“鸡犬不宁”。
  • 安不忘危在安全的时候不忘记危难。意思是时刻谨慎小心,提高警惕。
  • 安常习故习:习惯;故:旧例。安于常规,习惯旧例。形容按照常规和老套办事,守旧而不思变革。
  • 安然无事犹言平安无事。
  • 守道安贫坚守正道,安于贫穷。旧时用来颂扬贫困而有节操的士大夫。
  • 长治久安治:太平;安:安定。形容国家长期安定、巩固。
  • 人不自安人心惶惶,动摇不定。
  • 安心落意放心,无忧虑。
  • 动荡不安荡:摇动。动荡摇摆,不安定。形容局势不稳定,不平静。
  • 安常守分分:本分,自己分内的。习惯于平稳的生活,安守本分。
  • 踧踖不安恭敬而不安。意谓恭敬而不自然的样子。
  • 治国安民治:治理;安:安定。治理国家,安定人民。
  • 日近长安远长安:西安,古都城名,后为国都的统称。旧指向往帝都而不能达到。
  • 安危相易易:变易,转变。平安与危难互为因果,相互转换。
  • 随遇而安随:顺从;遇:遭遇。指能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
  • 安堵乐业安堵:相安,安定。犹言安居乐业。
  • 晏安酖毒指贪图安逸享乐等于饮毒酒自杀。同“宴安鸩毒”。
  • 安然无恙恙:病。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泛指事物平安未遭损害。
  • 安生服业指平稳地生活,安心地从事自己的生业。
  • 相安无事相:互相;安:安稳。指彼此相处没有什么争执或冲突,还过得去。
  • 安步当车安:安详,不慌忙;安步:缓缓步行。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
  • 安富尊荣安:安逸;富:富有;尊:尊贵;荣:荣耀。安定富足,尊贵荣华。也指安于富裕安乐的生活。
  • 安贫乐道道:主张,思想。安于贫穷,以坚持自己的信念为乐。旧时士大夫所主张的为人处世之道。
  • 安忍无亲安忍:习于残忍,不以为异。安心于做残忍的事情,因而无所谓亲人。
  • 燕幕自安比喻处危境而不自知。
  • 局促不安局促:拘束。形容举止拘束,心中不安。
  • 吕安题凤比喻造访不遇。
  • 安危与共共同享受安乐,共同承担危难。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连。
  • 安心乐意原指心情安宁,情绪愉快。后多指内心情愿,十分愉快。
  • 竹报平安比喻平安家信。
  • 安富恤贫恤:救济。使富有的人安定,贫穷的人得到救济。
  • 长安棋局比喻动荡不定的政局。
  • 立国安邦建立国家,安定天下。亦作“立业安邦”。
  • 乐道安贫道:信念;乐道:以守道为乐;安贫:安于贫困。处在贫困的境地中,仍以守道作乐趣。
  • 安家乐业犹安居乐业。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
  • 安家落户安:安置;落户:指定居。到一个新地方安家,长期居住。
  • 安老怀少安:安顿;怀:关怀。尊重老人,使其安逸;关怀年轻人,使其信服。
  • 磐石之安形容极稳固。
  • 安身为乐身子安定就是快乐。
  • 安神定魄魄:魂魄。安定心神,恢复神智。
  • 买静求安指息事宁人,以图安逸。
  • 民安国泰泰:平安,安定。国家太平,人民安乐。
  • 济世安民使国家得到治理,百姓安居乐业。
  • 一枕槐安泛指梦境。也比喻一场空欢喜。
  • 惴惴不安惴:忧愁、恐惧。形容因害怕或担心而不安。
  • 安邦定国邦:泛指国家。使国家安定巩固。
  • 安邦治国使国家安定太平。
  • 安故重迁指安于旧俗,不轻易改变。
  • 安家立业安置家庭,创立基业或事业。也指长期在一个地方劳动和生活。
  • 惶恐不安惶:恐惧。内心害怕,十分不安。
  • 居安资深形容安心学习,造诣很深。
  • 民安物阜阜:多。人民平安,物产丰富。形容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景象。
  • 存亡安危使将要灭亡的保存下来,使极其危险的安定下来。形容在关键时刻起了决定作用。
  • 平安无事平平安安,没出什么事故。
  • 安闲自得自得:自己感到舒适。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 随寓而安指能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同“随遇而安”。
  • 长安居大不易本为唐代诗人顾况以白居易的名字开玩笑。后比喻居住在大城市,生活不容易维持。
  • 长安少年旧指都城里豪奢轻狂的贵家子弟。
  • 立命安身立命:精神上安定;安身:指得以容身。指精神上有寄托,生活上有着落。
  • 安良除暴安抚善良的人,铲除强暴的人。
  • 安如泰山形容象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
  • 安身之处指得以立足容身的地方。
  • 守分安常信守本分,安于故常。
  • 转危为安由危险转为平安(多指局势或病情)。
  • 坐立不安坐着也不是,站着也不是。形容心情紧张,情绪不安。
  • 安闲自在安静清闲,自由自在。形容清闲无事。
  • 安心乐业指心绪安定,生活愉快。
  • 安营下寨安、下:建立,安置;寨:防守用的栅栏。指部队驻扎下来。也比喻建立临时的劳动或工作基地。
  • 济世安邦济:拯救;邦:国家。拯救时世,安定国家。
  • 济世安人拯救时世,安定人民。
  • 安于一隅隅:角落。安心在某一个角落。形容苟安一角,不求进取。
  • 安枕而卧放好枕头睡大觉。比喻太平无事,不必担忧。
  • 安坐待毙坐着等死。指不积极想办法,坐等灭亡。
  • 去危就安离开危险,达到平安。
  • 随寓随安犹言随遇而安。指能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
  • 容膝之安,一肉之味形容生活条件并不好。
  • 保国安民保卫国家,使人民安居乐业。
  •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同“塞翁失马”。
  • 安堵如故堵:墙壁,居所。故:原来的。像原来一样相安无事。
  • 安国富民使国家安定,使人民富裕。
  • 安如盘石安:安稳;盘石:大石头。像盘石一样安稳不动。形容非常稳固,不可动摇。
  • 安如太山形容极其平安稳固。泰,也写作“太”。同“安如泰山”。
  • 安身立命安身:在某处安下身来;立命:精神有所寄托。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 乐退安贫指乐于逊退,安于贫穷。
  • 燕安鸩毒指贪图安逸享乐等于饮毒酒自杀。同“燕安酖毒”。
  • 安身之地存身的地方。批在某地居住、生活,或以某地作为建业的根基。
  • 于安思危于:处于;思:想。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 安土重旧指留恋故土,不轻易改变旧俗。
  • 居无求安指不去一心追求安适舒服的居所。
  • 不安于位指不喜欢自己的职业,不安心工作。
  • 除暴安良暴:暴徒;良:善良的人。铲除强暴,安抚善良的人民。
  • 安于盘石象盘石一样安然不动。形容安定稳固。
  • 物阜民安阜:丰富。物产丰富,人民安乐。
  • 偷安旦夕偷安:苟且求安;旦夕:早晚,形容时间短。只图眼前的一时安逸。
  • 头上安头比喻多余和重复。
  • 安车蒲轮让被征请者坐在安车上,并用蒲叶包着车轮,以便行驶时车身更为安稳。表示皇帝对贤能者的优待。
  • 安富恤穷安定富有者,振济贫苦者。指统治者治国安民之道。
  • 盘石之安形容极其安定稳固。
  • 安居乐业安:安定;乐:喜爱,愉快;业:职业。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
  • 安内攘外攘:排除。原就药的疗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内部,排除外患。
  • 惶惶不安惶:恐惧。内心害怕,十分不安。
  • 乐业安居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过着安定的生活。形容生活、生产、思想状况安定正常。
  • 安生乐业犹安居乐业。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 不安其室指已婚妇女又乱搞男女关系。
  • 既来之,则安之既:已经;来之:使之来;安之:使之安。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必来。
  • 掷果潘安旧时比喻为女子所爱慕的美男子。
  • 安营扎寨安、扎:建立,安置;寨:防守用的栅栏。指部队驻扎下来。也比喻建立临时的劳动或工作基地。
  • 安于故俗,溺于旧闻俗:习俗。溺:沉溺,陷入。拘守于老习惯,局限于旧见闻。形容因循守旧,安于现状。
  • 长安道上长安:古都名,在今陕西西安西北。旧喻名利场所。
  • 安分守己分:本分。规矩老实,守本分,不做违法的事。
  • 安分守已规矩老实,守本分,不做违法的事。
  • 安份守己规矩老实,守本分,不做违法的事。
  • 安如磐石磐石:大石头。如同磐石一般安然不动。形容非常稳固。
  • 安若泰山形容极其平安稳固。同“安如泰山”。
  • 安身乐业指安稳快乐地过日子。
  • 居安思危居:处于;思:想。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 燕安酖毒指沉溺于安逸享乐,犹如饮毒酒自杀。
  • 安土乐业安居本土,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
  • 燕雀安知鸿鹄志鸿鹄:天鹅。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远大者的抱负。
  • 坐不安席席:坐席。形容心中有事,坐立不安。
  • 安土重居犹安土重迁。指留恋故乡,不愿轻易迁居异地。
  • 安土重迁土:乡土;重:看得重,不轻易。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 安心定志指安下心来。
  • 安之若素安:安然,坦然;之:代词,指人或物;素:平常。安然相处,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
  • 卧不安席睡不安宁。形容心事、忧虑重重。
  • 富国安民使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
  • 国泰民安泰:平安,安定。国家太平,人民安乐。
  • 食甘寝安吃得香甜,睡得安稳。形容心绪宁静。同“食甘寝宁”。
  • 计将安出计:计策,计谋;安:怎么,怎样。如何制定计谋呢?。
  • 覆盂之安像覆置的盂那样安稳。比喻稳固,不可动摇。亦作“覆盂之固”。
  • 安分知足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乐道安命乐守正道而安于天命。
  • 立业安邦建立国家,安定天下。同“立国安邦”。
  • 安眉带眼长了眉毛,有了眼睛。意思是同样是一个人。
  • 不安于室指已婚妇女又乱搞男女关系。
  • 六神不安六神:道家认为人的心、肺、肝、肾、脾、胆各有神灵主宰,称为六神。形容惊慌着急,没了主意,不知如何才好。
  • 治郭安邦犹治国安邦。
  • 安之若命指人遭受的不幸看作命中注定,因而甘心承受。
  • 苟安一隅苟安:暂且偷生;一隅:一个角落。指一个小地方。暂且在一个小地方偷安。指统治者对外来侵略不进行抵抗。占据一个小地方以偷安。
  • 安常守故习惯于日常的平稳生活,保守旧的一套。指守旧不知变革。
  • 少安无躁稍稍安静,不要急躁。
  • 少安毋躁少:稍微,暂时;安:徐缓,不急;毋:不要;躁:急躁。暂且安心等一会儿,不要急躁。
  • 高枕安寝垫高枕头安心地睡觉。形容无忧无虑。平安无事。同“高枕而卧”。
  • 治国安邦治理国家,使之太平、安定。
  • 寝食不安睡不好觉,吃不好饭。十分忧虑担心的样子。
  • 相安相受指互相帮助,使彼此安居。
  • 问安视寝指古代诸侯、王室子弟侍奉父母的孝礼。同“问安视膳”。
  • 安于现状对目前的情况习惯了,不愿改变。
  • 国富民安国家富强,人民安定。
  • 床下安床比喻无谓之重复。同“床上施床”。
  • 远至迩安远方来归附,近民安居乐业。形容政治清明,国家大治。
  • 床上安床床上安张床。比喻不必要的重复。
  • 各安生业各自安于赖以生活的职业。生业:谋生之业。
  • 定国安邦邦:国家。治理和保卫国家,使国家安定稳固。
  • 宴安酖毒指贪图安逸享乐等于饮毒酒自杀。同“宴安鸩毒”。
  • 安魂定魄魂、魄:人的灵气、精神。指使人心安定。
  • 跼蹐不安形容恐惧不安。
  • 问安视膳每日必问安,每餐必在左。指古代诸侯、王室子弟侍奉父母的孝礼。
  • 忸怩不安忸怩:羞惭的样子。不好意思。心里慌乱。
  • 坐卧不安坐着躺着都不安宁。形容因忧愁恐惧而不安的样子。
  • 迩安远至谓近居之民以政治清明而欢乐,远地之民则闻风而附。指政治清明。
  • 安民告示安定人心的布告。现也指把要商量的或要办的事情预先通知大家。
  • 高枕安卧垫高枕头安心地睡觉。形容无忧无虑。平安无事。
  • 习故安常指习惯于规。
  • 闾阎安堵指平民安居。
  • 袁安高卧指身处困穷但仍坚守节操的行为。
  • 神安气集精神安定,气息凝集。
  • 忐忑不安忐忑:心神不定。心神极为不安。
  • 宴安鸩毒比喻耽于逸乐而杀身。
  • 攘外安内攘:排除。原就药的疗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内部,排除外患。
  • 六畜不安六畜:牛、马、羊、猪、鸡、狗。牲畜也不得安宁。形容骚扰得很厉害。
  • 宴安鸠毒宴安:贪图安逸、享乐;鸠毒:喝毒酒自杀。安乐就象毒药。指贪图享受就等于喝毒酒自杀。
  • 寝不安席睡觉也不能安于枕席。形容心事重重,睡不着觉。
相关汉字解释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