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师道尊严

shī dào zūn yán
the teacher 's dignity
“师道尊严”的成语拼音为:shī dào zūn yán,注音:ㄕ ㄉㄠˋ ㄗㄨㄣ ㄧㄢˊ,词性:作宾语、定语;指尊师重教,年代:古代成语,出处:《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基本解释: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例句:北宋·苏轼《赠萧敬之序》:“尘土之中,两袖风霜,老母从人,庐舍行宇,谁可见之哉?汗青不伦,聪明蓺牛,陶渊明在浅斛兮,余不能高估其才。即世无佼佼,而师道尊严!”
拼音 shī dào zūn yán
注音 ㄕ ㄉㄠˋ ㄗㄨㄣ ㄧㄢˊ
词性 作宾语、定语;指尊师重教
英文 the teacher 's dignity
年代 古代成语
解释 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
出处 《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例句 北宋·苏轼《赠萧敬之序》:“尘土之中,两袖风霜,老母从人,庐舍行宇,谁可见之哉?汗青不伦,聪明蓺牛,陶渊明在浅斛兮,余不能高估其才。即世无佼佼,而师道尊严!”
补充纠错
上一个成语: 师出有名
下一个成语: 师老兵疲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补充纠错
  • 门禁森严指门前警卫戒备很严密。
  • 辞严气正言辞严厉,义理正大。同“辞严义正”。
  • 不恶而严并不恶声恶气,但很威严,使人知敬畏。
  • 戒备森严戒:警戒;备:防备。警戒防备极严密。
  • 赏罚严明指该赏的赏,该罚的罚,处理清楚明白。
  • 辞严谊正言辞严厉,义理正大。同“辞严义正”。
  • 冰雪严寒严寒:极度寒冷。冰天雪地,天气寒冷。
  • 刁斗森严刁斗:古时行军,在晚上敲击以报时或报警的用具。森严:整肃,整饬。防卫严密。形容军队的营地戒备森严。
  • 辞严义正辞:言词,语言。义:道理。言辞严厉,义理正大。
  • 庄严宝相佛教称庄严的佛像。比喻某种人的真面目(含贬义)。
  • 辞严意正言辞严厉,义理正大。同“辞严义正”。
  • 壁垒森严壁垒:古代军营四周的围墙;森严:整齐,严肃。原指军事戒备严密。现也用来比喻彼此界限划得很分明。
  • 严于律己律:约束。严格地约束自己。
  • 严惩不贷惩:处罚;贷:宽容。严厉惩罚,绝不宽恕。
  • 严霜烈日比喻艰苦环境下的严峻考验或经受此考验的刚毅节操。亦作“烈日秋霜”、“秋霜烈日”。
  •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律:约束。对自己要求严格,待别人则很宽厚。
  • 义正词严义:道理。词:言辞。道理正当公允,严肃的措词。亦作“义正辞严”、“辞严义正”、“辞严意正”、“词严理正”、“正义严辞”。
  • 森严壁垒原指军事戒备严密。现也用来比喻彼此界限划得很分明。
  • 严陈以待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等待着敌人。同“严阵以待”。
  • 严刑峻制犹言严刑峻法。严厉的刑罚和严峻的法令。
  • 严阵以待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等待着敌人。
  • 严家饿隶形容拘谨的书法风格。
  • 严气正性气:脾气;性:性格。性格刚直,毫不苟且。
  • 严刑峻法峻:严酷。严厉的刑罚和严峻的法令。
  • 义正辞严义:道理;辞:言辞。理由正当充足,措词严正有力。
  • 父严子孝父亲严格管教子女,子女依顺孝敬父亲。
  • 词严义密措词严谨,道理周密。
  • 词严义正词:言词,语言;严:严谨;义:道理;正:纯正。指言辞严厉,道理纯正。
  • 严于律已律:约束。严格要求自己。
  • 严丝合缝指缝隙严密闭合。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补充纠错
  • 班师回俯指出征的军队胜利返回朝廷。同“班师回朝”。
  • 出师无名指没有正当理由而出兵征伐。
  • 百万雄师为数众多、威武雄壮的军队。
  • 百世之师世世代代的老师,指才德高尚而永远可为人师表的人。
  • 一字师指订正一字之误读,即可为师。亦指更换诗文中一、二字的老师。
  • 出师不利师:军队。利:顺利。出战不顺利。形容事情刚开始,就遭受败绩。
  • 至圣先师至:最。旧时特指孔子。
  • 归师勿掩,穷寇勿追掩:乘人不备进行袭击。不能袭击撤退的军队,也不能追杀走投无路的敌人。指特定情况下要防止敌人拼死反击,以免不测的牺牲。
  • 师出无名师:军队;名:名义,引伸为理由。出兵没有正当理由。也引申为做某事没有正当理由。
  • 老师宿儒宿儒:原指长期钻研儒家经典的人,泛指长期从事某种学问研究,并具有一定成就的人。指年辈最尊的老师和知识渊博的学者。亦作“老手宿儒”。
  • 师心自用师心:以心为师,这里指只相信自己;自用:按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形容自以为是,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
  • 师出有名师:军队;名:名义,引伸为理由。出兵必有正当的理由。后比喻做某事有充足的理由。
  • 拜赐之师用以讽刺为复仇而又失败的出兵。
  • 师严道尊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
  • 无名之师没有正当理由出征的军队。
  • 枕席过师师:军队。军队从桥上渡河,如在枕席上通过那样安稳而容易。
  • 无师自通没有老师的传授就能通晓。
  • 出师有名有正当理由进行征伐。
  • 减师半德谓只学到老师的一半。
  • 事不师古形容做事不吸取前人经验。
  • 学无常师求学没有固定的老师。指凡有点学问、长处的人都是老师。
  • 班师回朝班:调回。调动出征的军队返回首都,指出征的军队胜利返回朝廷。
  • 为人师表师表:榜样,表率。在人品学问方面作别人学习的榜样。
  • 惊师动众师:众人。比喻惊动很多人来做一件事。
  • 枕席还师形容行军道路极其平坦安稳。同“枕席过师”。
  • 精锐之师精锐:指军队装备优良,战斗力强;师:军队。指战斗能力很强的部队。
  • 行师动众谓指挥大军作战。
  • 尊师贵道尊敬师长,尊重其所传之道。
  • 尊师重道道:指教师指引的应该遵循的道理,也指教师传授的知识。尊敬师长,重视老师的教导。
  • 事无常师谓处事没有固定不变的准则,要择善而从。
  • 名师出高徒高明的师傅一定能教出技艺高的徒弟。比喻学识丰富的人对于培养人才的重要。
  • 丧师辱国军队损失,国家蒙受耻辱。
  • 一字之师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 师道尊严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
  • 多口阿师指喜欢多话的人。
  • 百世师品德学问可以做为百代的表率。
  • 开山祖师开山:指在名山创立寺院;祖师:第一代创业和尚。原指开创寺院的和尚。后借指某一事业的创始人。
  • 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 兴师问罪发动军队,声讨对方罪过。也指大闹意见,集合一伙人去上门责问。
  • 劳师糜饷指徒劳兵力,空费军饷。
  • 陈师鞠旅陈:陈列;鞠:告;师旅:军队。出征之前,集合军队发布动员令。
  • 教无常师受教育不必有固定的老师。
  • 兴师动众兴:发动;众:大队人马。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 好为人师喜欢当别人的教师。形容不谦虚,自以为是,爱摆老资格。
  • 良师益友良:好;益:有帮助。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 仁义之师师:军队。伸张仁爱正义讨伐邪恶的军队。亦作“仁义之兵”。
  • 来好息师招致和好,停止战争。
  • 劳师动众劳:疲劳,辛苦;师、众:军队;动:出动,动员。原指出动大批军队。现指动用很多人力。
  • 师老兵疲师、兵:军队;老:衰竭;疲:疲乏。指用兵的时间太长,兵士劳累,士气低落。
  • 万世师表万世:很多世代,非常久远;师表:表率。值得永远学习的榜样。
  •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师:借鉴。记取从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
  • 良师诤友良:好;诤:敢于直言。很好的老师,能够直言相劝的朋友。
  • 师心自是师心:以心为师,这里指只相信自己;自是:按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形容自以为是,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
  • 辱国丧师指国家蒙受耻辱,军队遭到损失。
  • 抗颜为师抗颜:不看别人脸色,态度严正不屈;为师:为人师表。不为他人所制约,不为潮流所左右,这种意志坚定的人可以作为学习的榜样。
  • 问罪之师比喻前来提出严厉责问的人。
  • 宗师案临学政到达他主管的地区主持考试。宗师:学政。
  • 先圣先师旧时尊称孔子;也称周公和孔子或孔子和颜渊。
  • 能者为师会的人就当老师。即谁会就向谁学习。
  • 师老兵破指用兵的时间太长,兵士劳累,士气低落。
  • 师直为壮师:军队;直:理由正当;壮:壮盛,有力量。出兵有正当理由,军队就气壮,有战斗力。现指为正义而战的军队斗志旺盛,所向无敌。
  • 狗头军师比喻爱给人出主意而主意又不高明的人。也比喻专门出坏主意的人。
  • 劳师袭远发动军队袭击远方的敌人,多指冒险的军事活动。
  • 班师得胜班:还。军队出征,得胜而归。
相关汉字解释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