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招贤纳士

zhāo xián nà shì
invite to one 's side men of wisdom and valor
“招贤纳士”的成语拼音为:zhāo xián nà shì,注音:ㄓㄠ ㄒㄧㄢˊ ㄣㄚˋ ㄕˋ,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网罗人才,年代:古代成语,出处:《战国策·燕策一》:“燕昭王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二折:“早则是泽及黎民,又待要招贤纳士礼殷勤,币帛降玄纁。”,基本解释: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例句:这里有个~好汉柴大官人。★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回
拼音 zhāo xián nà shì
注音 ㄓㄠ ㄒㄧㄢˊ ㄣㄚˋ ㄕˋ
词性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网罗人才
英文 invite to one 's side men of wisdom and valor
年代 古代成语
解释 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出处 《战国策·燕策一》:“燕昭王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二折:“早则是泽及黎民,又待要招贤纳士礼殷勤,币帛降玄纁。”
例句 这里有个~好汉柴大官人。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回
补充纠错
上一个成语: 招亡纳叛
下一个成语: 招摇过市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补充纠错
  • 烈士徇名忠贞义烈之士为保全名誉而献出生命。
  • 高人雅士高人:志趣、行为高尚的人,多指隐士;雅:风雅,儒雅。志行高尚、风格儒雅的人。
  • 白屋之士指贫寒的士人。
  • 达士通人通人:学识渊博贯通古今的人。指心胸豁达,学识渊博的人。
  • 雅人韵士高雅而有风致的文人。
  • 千人诺诺,不如一士谔谔指众多唯唯诺诺之人,不如一名诤谏之士可贵。
  • 解甲休士卸下盔甲让士兵休息。指不再战斗。
  • 轻财好士指轻视钱财,重视士人。同“轻财重士”。
  • 高斋学士南朝梁庾肩吾等十人的别号。
  • 壮士解腕勇士手腕被蝮蛇咬伤,就立即截断,以免毒性扩散全身。比喻作事要当机立断,不可犹豫不决。
  • 有识之士具有才能和远见卓识的人。
  • 轻财重士指轻视钱财,重视士人。
  • 通儒达士指知识渊博、明智达理的学者。
  • 文人墨士泛指文人、文士。
  • 壮士断腕指勇士手腕被蝮蛇咬伤,就立即截断,以免毒性扩散全身。比喻作事要当机立断,不可迟疑、姑息。
  • 一目之士指见解片面,不能看到事物整体的人。
  • 士可杀不可辱指士子宁可死,也不愿受污辱。
  • 文人学士泛指文人、文士。
  • 一介之士一个微末的士人。指忠心正直的人。
  • 法家拂士拂:通“弼”。法家:明法度的大臣;拂士:辅弼之士。指忠臣贤士。
  • 金闺国士指朝廷的杰出才士。
  •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烈士:志向远大的英雄。已:停止,衰减。英雄到了晚年,壮志雄心并不衰减。
  • 志士仁人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
  • 不栉进士栉:梳头。不绾髻插簪的进士。旧指有文采的女人。
  • 名士风流名士:指恃才放达不拘小节的人。名士的风度和习气。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
  • 千里餽粮,士有饥色指远粮不解近饥。
  • 士农工商古代所谓四民,指读书的、种田的、做工的、经商的。
  • 白衣秀士指未曾获得功名的书生。
  • 青藜学士指博学之士。
  • 爱人好士爱护、重视人才。
  • 饱学之士饱学:学识渊博。指学识渊博的人。
  • 有志之士士:对人的尊称。指有理想有抱负的人。
  • 轻财敬士指轻视钱财,重视士人。同“轻财重士”。
  •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 躬先士卒犹身先士卒。现用来比喻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面。
  • 千夫诺诺,不如一士谔谔指众多唯唯诺诺之人,不如一名诤谏之士可贵。同“千人诺诺,不如一士谔谔”。
  • 青钱学士以之誉称才学之士。
  • 士为知己者死知己者:了解自己,信用自己的人。指甘愿为赏识自己、栽培自己的人献身。
  • 绿林豪士指绿林中本领出众的人物。
  • 知人下士知:识别。下士:屈己尊人。能识别人才并礼贤下士。
  • 身先士卒作战时将领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现在也用来比喻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面。
  • 斗方名士斗方:一二尺见方的诗幅或书画页;名士:知名而未出仕的人。好在斗方上写诗或作画以标榜的“名士”。旧指冒充风雅的人。
  • 国士无双国士:国中杰出的人物。指一国独一无二的人才。
  • 材士练兵犹言勇士精兵。
  • 绩学之士指学问渊博的人;学者。
  • 士饱马腾军粮充足,士气旺盛。
  • 士死知己士:有才识的人。为了报答知己,不惜牺牲生命。亦作“士为知己者死”。
  • 南郭处士比喻无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的人。同“滥竽充数”。
  • 二桃杀三士将两个桃子赐给三个壮士,三壮士因相争而死。比喻借刀杀人。
  • 狷介之士狷介:孤僻高傲,洁身自好。指孤僻高傲,不肯同流合污之人。
  • 众人国士众人:普通人;国士:国中杰出的人物。指一般人和国中杰出的人才。
  • 端人正士指端庄正直的人。
  • 斗酒学士指酒量大的文士或名臣。
  • 骚人雅士指诗人、作家等风雅的文人。同“骚人墨客”。
  • 高人逸士逸:隐逸。指人品清高脱俗,不贪慕虚名利禄的人。
  • 仁人志士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
  •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指别人已有进步,当另眼相看。
  • 折节下士折节:屈己下人。屈己下人,尊重有见识有能力的人。
  • 蝮蛇螫手,壮士解腕手腕被腹蛇咬伤,便立即截断,以免毒液延及全身,危及生命。比喻事到紧要关头,必须下决心当机立断。也比喻牺牲局部,照顾全局。
  • 瘦羊博士指能克己让人的人。
  • 身先士众作战时将领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现在也用来比喻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面。同“身先士卒”。
  • 谦恭下士旧时指达官贵人对地位不高但有才德的人谦虚而有礼貌。
  • 博士买驴博士:古时官名。博士买了一头驴子,写了三纸契约,没有一个“驴”字。讥讽写文章长篇累牍而说不到点子上。
  • 鹤鸣之士指有才德声望的隐士。
  • 谦躬下士犹言谦恭下士。谦虚恭敬地对待地位比自己低的士人。
  • 仁人义士有德行并信守节义的人。
  • 文房四士俗指笔、墨、纸、砚。同“文房四宝”。
  • 开科取士科:科举考试。指旧举行科举考试以选取优异的士人。
  • 椎牛飨士椎牛:杀牛;飨士:犒劳军士。指慰劳作战的官兵。
  • 折节待士指屈己待人。
  • 熊罴之士比喻勇士。
  • 骚人墨士指诗人、作家等风雅的文人。同“骚人墨客”。
  • 岩穴之士指隐士。古时隐士多山居,故称。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补充纠错
  • 买马招兵犹言招兵买马。
  • 满招损,谦受益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
  • 花枝招展招展:迎风摆动的样子。形容打扮得十分艳丽。
  • 金字招牌旧时店铺为显示资金雄厚而用金箔贴字的招牌。现比喻高人一等可以炫耀的名义或称号。也比喻名誉好。
  • 花枝招颤形容打扮得十分艳丽。同“花枝招展”。
  • 挖耳当招见别人举手挖耳朵,却误以为是在招呼自己。比喻希望达到目的的心情非常迫切。
  • 树高招风比喻人出了名或有了钱财就容易惹人注意,引起麻烦。同“树大招风”。
  • 枉勘虚招刑讯逼供,屈打成招。
  • 屈打成招屈:冤枉;招:招供。指无罪的人冤枉受刑,被迫招认有罪。
  • 不打自招招:招供。旧指没有用刑就招供。比喻做了坏事或有坏的意图自我暴露出来。
  • 花枝招颭形容打扮得十分艳丽。同“花枝招展”。
  • 过市招摇市:闹市,指人多的地方;招摇:张扬炫耀。指在公开场合大摇大摆显示声势,引人注意。
  • 招灾惹祸招引灾祸。
  • 惹祸招愆给自己引来麻烦。同“惹祸招灾”。
  • 惹祸招灾给自己引来麻烦。
  • 目挑心招挑:挑逗;招:指勾引。眉目传情,心神招引。
  • 招兵买马旧时指组织或扩充武装力量。后比喻组织或扩充人力。
  • 招财进宝招引进财气、财宝。
  • 招风揽火比喻招惹是非。
  • 招花惹草指挑逗、勾引女子。
  • 招事惹非招惹是非。指无故生事。
  • 招是惹非招惹是非。指无故生事。
  • 招摇过市招摇:张扬炫耀;市:闹市,指人多的地方。指在公开场合大摇大摆显示声势,引人注意。
  • 招风惹草比喻招惹是非。
  • 招架不住招架:抵挡。抵挡不了或没有力量再支持下去。
  • 招军买马犹招兵买马。
  • 买马招军犹言招兵买马。
  • 惹是招非引起麻烦之事。
  • 树大招风比喻人出了名或有了钱财就容易惹人注意,引起麻烦。
  • 招蜂惹蝶犹招蜂引蝶。
  • 招是搬非搬弄是非,引起争端。
  • 招是生非招惹是非。指无故生事。
  • 惹事招非引起麻烦之事。同“惹是招非”。
  • 惹灾招祸给自己引来麻烦。同“惹祸招灾”。
  • 招是揽非犹招是惹非。
  • 惹祸招殃给自己引来麻烦。同“惹祸招灾”。
  • 招风惹雨比喻惹是生非,引出事端。
  • 招蜂引蝶招致蜜蜂,吸引蝴蝶。比喻吸引别人的注意。
  • 招摇撞骗撞骗:寻机骗人。假借名义,进行蒙骗欺诈。
  • 招灾揽祸招揽灾祸。
  • 扬幡招魂迷信做法,挂幡招回死者的灵魂。比喻宣扬或企图恢复已经死亡的旧事物。
  • 迎风招展招展:飘动,摇动。形容旗子等随风飘扬。
相关汉字解释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