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公私兼顾

gōng sī jiān gù
take both public and private interests into account
“公私兼顾”的成语拼音为:gōng sī jiān gù,注音:ㄍㄨㄥ ㄙ ㄐㄧㄢ ㄍㄨˋ,词性:主谓式;作补语;指既照顾到公家的利益,也照顾到私人的利益,年代:当代成语,出处:毛泽东《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在公私关系上,就是'公私兼顾',或叫'军民兼顾'。”,基本解释:公家和个人双方的利益都得到照顾。,例句:唐代·杜牧《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之一:“人多桑麻称五谷,我有兼葺织文地。”
拼音 gōng sī jiān gù
注音 ㄍㄨㄥ ㄙ ㄐㄧㄢ ㄍㄨˋ
词性 主谓式;作补语;指既照顾到公家的利益,也照顾到私人的利益
英文 take both public and private interests into account
年代 当代成语
解释 公家和个人双方的利益都得到照顾。
出处 毛泽东《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在公私关系上,就是'公私兼顾',或叫'军民兼顾'。”
例句 唐代·杜牧《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之一:“人多桑麻称五谷,我有兼葺织文地。”
补充纠错
下一个成语: 公私交困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补充纠错
  • 三顾草庐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同“草庐三顾”。
  • 义无反顾义:道义;反顾:向后看。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
  • 一顾千金顾:看。古之善于相马者伯乐看了马一眼,良马的身价便值千金。比喻得到贤者的推荐而使人或事物身价倍增。
  • 言行相顾指言行不互相矛盾。
  • 伯乐一顾比喻受人知遇赏识。
  • 奋身不顾犹奋不顾身。
  • 顾盼生辉形容眉目传神,姿态动人。同“顾盼生姿”。
  • 王顾左右而言他指离开话题,回避难以答复的问题。
  • 顾前不顾后只顾及前面而忘了后面。形容做事或考虑事不仔细周到。
  • 奋不顾命犹奋不顾身。
  • 周郎顾曲原指周瑜业于音乐。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 不管不顾指对人不照料。也指举动莽撞,不顾别人。
  • 计不返顾指不作回头、后退的打算。同“计无返顾”。
  • 长虑却顾顾及未来而作长远打算。
  • 目兔顾犬看见兔子而呼猎犬。比喻及时补救。
  • 顾影惭形看着身影,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指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称号等而感到惭愧。
  • 瞻情顾意因有交情而互相照应或通融。
  • 补牢顾犬丢失了羊,才修补羊圈;见了野兔,才回头唤狗去追捕。比喻对出现的失误,及时设法补救。
  • 顾复之恩顾:回头看;复:反复。比喻父母养育的恩德。
  • 狼顾鸢视如狼鹰视物。形容凶狠而贪婪。
  • 高顾遐视向高远处看。意谓志向高远,傲视流俗。
  • 破甑不顾甑:古代一种瓦制炊器;顾:回头看。甑落地已破,不再看它。比喻既成事实,不再追悔。
  • 议不反顾指为了正义奋勇向前,不回头、后退。议,通“义”。
  • 长虑顾后虑:思考;顾:回头看。从长远考虑问题。
  • 奋不顾身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
  • 顾曲周郎原指周瑜业于音乐。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 狼顾狐疑指左顾右昐,存有畏惧和犹豫之心。狼顾,狼走路时常常回头看;狐疑,狐狸本性多疑。
  • 草庐三顾顾:拜访。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
  • 一顾倾城形容美女的眼波,也比喻女子的美貌。
  • 内顾之忧内顾:在外边而顾念家事或国事。旧时形容没有妻子,身在外又要顾虑家事。现形容有内部的忧虑。
  • 顾全大局指从整体的利益着想,使不遭受损害。
  • 顾影弄姿顾影:看着自己的身影;弄姿:做出各种姿态。对着自己的身影,做出各种姿态。形容卖弄身形,自我欣赏。
  • 义不反顾秉义直前,决不回顾退缩。
  • 迟疑顾望犹言迟疑观望。
  • 忿不顾身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同“奋不顾身”。
  • 顾盼多姿形容眉目传神,姿态动人。同“顾盼生姿”。
  • 顾盼自豪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同“顾盼自雄”。
  • 见兔顾犬顾:回头看。看到了兔子,再回头叫唤猎狗去追捕。比喻动作虽稍迟,但赶紧想办法,还来得及。
  • 顾小失大因贪图小利而损失大利。
  • 价增一顾原意是卖不出去的好马,被伯乐看中了,就增加了十倍的价钱。比喻本来默默无闻,遇到赏识的人而抬高了身价。
  • 狼顾鸱张如狼凶视,如鸱张翼。形容凶暴,嚣张。
  • 狼顾虎视如狼虎视物。形容威严而凶狠。
  • 狼顾麕惊比喻惊恐万状。
  • 不顾大局不考虑整个局面或形势。
  • 不顾前后比喻毫无顾忌。
  • 不屑一顾不屑:不值得,不愿意;顾:看。认为不值得一看。形容极端轻视。
  • 鸱视狼顾如鸱鸟举首而视,如狼反顾。形容人的凶狠贪戾。
  • 长虑后顾顾及未来而作长远打算。
  • 愤不顾身奋勇直前,不顾自身安危。
  • 顾此失彼顾了这个,丢了那个。形容忙乱或慌张的情景。
  • 左顾右眄左看右看。细看。
  • 顾景惭形看着身影,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指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称号等而感到惭愧。景,同“影”
  • 顾头不顾尾形容做事或考虑事不仔细周到。
  • 自顾不暇暇:空闲。光顾自己还来不及。指没有力量再照顾别人。
  • 鹰视狼顾形容目光锐利,为人狠戾。
  • 瞻前顾后瞻:向前看;顾:回头看。看看前面,又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密慎重。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 计无返顾指不作回头、后退的打算。
  • 言不顾行说话与行事不相符合。
  • 顾而言他形容无话对答,有意避开本题,用别的话搪塞过去。同“顾左右而言他”。
  • 迁延顾望指心情犹豫而行动迟延。同“迁延观望”。
  • 顾左右而言他看着两旁的人,说别的话。形容无话对答,有意避开本题,用别的话搪塞过去。
  • 悍然不顾捍然:凶残蛮横的样子。凶暴蛮横,不顾一切。
  • 惠然之顾用作欢迎客人来临的客气话。同“惠然肯来”。
  • 不顾死活顾:顾念,考虑。连生死也不考虑了。形容拼命蛮干,不顾一切。
  • 无所顾忌顾:顾虑;忌:忌惮。没有什么顾虑、畏惧。
  • 公私兼顾公家和个人双方的利益都得到照顾。
  • 顾后瞻前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密慎重。同“瞻前顾后”。
  • 不值一顾顾:看。不值得一看。形容瞧不起某事物。
  • 狼顾鸱跱如狼凶视,如鸱峙立。比喻凶暴者伺机欲动。
  • 置之不顾置:放着;之:代词;顾:照管。放在那儿不管。
  • 前瞻后顾看看前再看看后。有时形容顾虑过多,犹豫不决。同“瞻前顾后”。
  • 归奇顾怪归:清代归庄。顾:清代顾炎武。归庄奇特,顾炎武怪异。
  • 东走西顾比喻顾虑多。
  • 三顾茅庐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 埋头顾影形容矫饰者暗中窥察外界的反应。
  • 顾虑重重重重:一层又一层。一层又一层的顾虑。形容顾虑极多,难于放手行事。
  • 顾盼神飞左右顾视,目光炯炯,神采飞扬。
  • 顾盼自雄左看右看,自以为了不起。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
  • 顾犬补牢比喻事情出了差错,宜及时设法补救。
  • 掉臂不顾掉:摆动。摆动着手臂,头也不回。形容毫无眷顾。
  • 顾影自怜顾:看;怜:怜惜。回头看看自己的影子,怜惜起自己来。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自我欣赏。
  • 不顾一切什么都不顾。
  • 计不反顾指不作回头、后退的打算。同“计无返顾”。
  • 枭视狼顾如枭盯视,如狼频顾。形容行动警惕,有所畏忌。
  • 茅庐三顾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同“草庐三顾”
  • 顾名思义顾:看;义:意义,含义。从名称想到所包含的意义。
  • 汲汲顾影惶惶然自顾其影,孤苦失望的样子。也指频频地自顾其影,洋洋得意的样子。
  • 熊经鸱顾古代一种导引养生之法。状如熊之攀枝,鸱之回顾。
  • 鹰睃狼顾形容目光锐利,为人狠戾。同“鹰视狼顾”。
  • 无所顾惮没有什么顾虑、畏惧。同“无所顾忌”。
  • 后顾之忧顾:回头看。来自后方的忧患。指在前进过程中,担心后方发生问题。
  • 堕甑不顾甑:古代一种瓦制炊器;顾:回头看。甑落地已破,不再看它。比喻既成事实,不再追悔。
  • 临危不顾临:遇到;危:危险。遇到危难的时候,一点也不怕。
  • 相顾失色顾:看;失色:因惊恐而变了脸色。你看我,我看你,吓得脸色都变了。
  • 左顾右盼顾、盼:看。向左右两边看。形容人骄傲得意的神情。
  • 顾盼生姿姿:姿色,姿态。回首抬眼之间就有美妙的姿色。形容眉目传神,姿态动人。
  • 统筹兼顾统筹:通盘筹划;兼:本义为一手执两禾,引伸为同时进行几桩事情或占有几样东西;顾:照顾。统一筹划,全面照顾。
  • 鹯视狼顾指如同鹯狼视物。形容目光贪婪。
  • 鸱视虎顾如鸱鸟举首而视,如虎反顾。
  • 劬劳顾复劬劳:劳累,操劳。顾复:照顾抚育。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补充纠错
  • 公事公办公事按公事的原则办,不讲私人情面。
  •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八公山:在安徽淮西市西。将八公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是士兵。形容极度惊恐,疑神疑鬼。
  • 公是公非公认的是非。
  • 公诸同好公:公开;诸:之于;同好:爱好相同的人。指把自己所收藏的珍爱的东西拿出来,使有相同爱好的人都能欣赏。
  •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比喻双方争执,各说自己有理。
  • 公忠体国指尽忠为国。
  • 克己奉公克己:约束自己;奉公:以公事为重。克制自己的私心,一心为公。
  • 奉公克己指严以律己,一心为公。
  • 生公说法生公:晋末高僧竺道生,世称生公。竺道生解说佛法,能使顽石点头。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
  • 一秉大公指言论行事全秉公心。
  • 三旨相公用来讽刺庸禄低能的大官。
  • 王公大人国君重臣。后泛指高官贵人。
  • 黄公酒垆垆:酒肆放置酒坛的土台子,借指酒店,酒馆。又见到了黄公开的那个酒馆。比喻人见景物,而哀伤旧友,或作为伤逝忆旧之辞。
  • 抱冰公事公事:公务。指旧时官场中清苦的差使。
  • 公规密谏指多方劝谏。公,公开;密,私下。
  • 名公巨人指有名望的显要人物。亦作“名公钜人”。
  • 木公金母即仙人东王公和西王母。后用于祝寿,比喻庆寿之主人夫妇。
  • 廉明公正廉明:清廉,不贪污受贿。不贪污受贿,清明公正。
  • 报冰公事旧时官场指清苦的差使。
  • 公修公德,婆修婆德指修德属个人,不得兼代。
  • 城北徐公原指战国时期齐国姓徐的美男子。后作美男子的代称。
  • 名卿钜公名公巨卿。指有名望的权贵。
  • 项庄舞剑,志在沛公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 公才公望才:才识;望:名望。才识名望可称公辅的地位。
  • 公平正直公道平等,不偏袒,不营私。
  • 一国三公公:古代诸侯国君的通称。一个国家有三个主持政事的人。比喻事权不统一,使人不知道听谁的话好。
  • 叶公好龙叶公:春秋时楚国贵族,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 公正廉明公平正直,廉洁严明。
  • 公之于众公:公开;之:代指事物的内容;于:向;众:大众。把事情真相向大家公布。
  • 开诚布公开诚:敞开胸怀,显示诚意。指以诚心待人,坦白无私。
  • 出以公心指考虑事情以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出发点。
  • 割臂盟公割臂:刺破胳臂;盟:盟约。原指春秋战国时鲁庄公与孟任割破胳臂,订下婚约。后泛指用割破手臂立誓宁约(指男女秘订婚约)。
  • 凭虚公子凭:依托。比喻假设的人或事。
  • 名公钜卿指有名望的权贵。同“名公巨卿”。
  • 梦见周公周公:西周初著名政治家,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原为孔子哀叹自己体衰年老的辞句。后多作为瞌睡的代称。
  • 是非自有公论事情的是非曲直,公众自会作出恰当的评判。
  •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项庄席间舞剑,企图刺杀刘邦。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
  • 张公吃酒李公颠后有移花接木或顶缸之义。同“张公吃酒李公醉”。
  • 公听并观多方面听取意见和观察事物。
  • 明公正气犹言正式;公开;堂堂正正。
  • 明公正义犹言正式;公开;堂堂正正。同“明公正气”。
  • 货贿公行指公开行贿受赂。同“贿赂公行”。
  • 白衣公卿古时指进士。唐代人极看重进士,宰相多由进士出身,故推重进士为白衣卿相,是说虽是白衣之士,但享有卿相的资望。
  • 急公近利近:眼前的。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
  • 洁己从公保持自身廉洁,一心奉行公事。同“洁己奉公”。
  • 涓滴归公涓滴:小水点,比喻细微的东西。形容属于公家的财物全部缴公,不占为私有。
  • 王孙公子旧时贵族、官僚的子弟。
  • 夏五郭公《春秋》一书中,“夏五”后缺“月”字,“郭公”下未记事。比喻文字脱漏。
  • 未了公案公案:案件,问题。没有解决的案件或事情。
  • 公明正大公正无私,光明磊落。
  • 公正廉洁指廉洁奉公,不循私情。
  • 花花公子指衣着华丽,只会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有钱有势人家的女弟。
  • 天下为公原意是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后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
  • 名公巨卿指有名望的权贵。亦作“名公钜卿”。
  • 丁公凿井比喻传来传去而失真。
  • 项庄之剑,志在沛公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 枵腹从公枵腹:空腹,肚饥。指饿着肚子办公家的事。形容一心为公。
  • 大动公惯形容公众愤然而出,主持正义。
  • 公买公卖公平合理地买卖。
  • 翩翩公子旧时对风流而有文采的富贵子弟的誉称。
  • 舍己为公为公共的利益而舍弃个人的利益。
  • 贿货公行指公开行贿受赂。同“贿赂公行”。
  • 欺公罔法欺骗公众,无视法律。
  • 砥节奉公磨砺名节,奉行公事。
  • 天公地道形容十分公平合理。
  • 公子王孙旧时贵族、官僚的子弟。
  • 持论公允指言论公平并合于情理。
  • 例行公事按照惯例办理的公事。现在多指刻板的形式主义的工作。
  • 货赂公行赂:贿赂;公行:公开。公开用金钱、财物收买别人进行不正当的活动。
  • 奉公正己奉行公事严格地约束自己。
  • 洁己奉公保持自身廉洁,一心奉行公事。
  • 廉洁奉公廉洁:清白;奉公:奉行公事。廉洁不贪,忠诚履行公职,一心为公。
  • 对薄公堂在法庭上受审问。
  • 公道合理指处理事情公正符合情理。同“公平合理”。
  • 公平合理指处理事情公正符合情理。
  • 山公倒载指醉酒后躺倒在车上。形容烂醉不醒。
  • 洗手奉公比喻忠于职守,廉洁奉公。同“洗手奉职”。
  • 一秉至公秉:掌握、主持;至:极、最。办事一切都出于公心。形容大公无私。
  • 推诚布公示人以诚,公正无私。
  • 名公钜人指有名望的显要人物。同“名公巨人”。
  • 七相五公所举皆汉代公卿,后泛指众多的文武大臣。
  • 直入公堂比喻言行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 对簿公堂簿: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公堂:旧指官吏审理案件的地方。在法庭上受审问。
  • 无肠公子指螃蟹。
  • 公平交易公平合理的买卖。
  • 明公正道犹言正式;公开;堂堂正正。同“明公正气”。
  • 忧国奉公心怀国家,努力做好工作。
  • 奉公不阿奉行公事而不去迎合别人。
  • 夙夜在公从早到晚,勤于公务。
  • 急公好施指热心公益,乐于施舍。
  • 急公好义急:急于。热心公益,见义勇为。
  •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
  • 游闲公子指游手好闲的富家子弟。
  • 贿赂公行贿赂:因请托而私赠财物;公行:公开做。指公开行贿受赂。
  • 退食自公减膳以示节俭。指操守廉洁。
  • 正明公道指正大光明。
  • 文章巨公巨:大。文章大家。形容文才出众。
  • 获隽公车汉代曾以公家车马送应举的人,后以公车指入京应试的人。“获隽公车”为会试得中的意思。
  • 秉公任直持心公正,处事正直。
  • 衮衮诸公衮衮:相继不绝。旧指身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僚们。
  • 公门桃李公:对人的尊称。尊称某人引进的后辈、栽培的学生。
  •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比喻双方争执,各说自己有理。
  • 公子哥儿指富贵人家只讲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
  • 自有公论指事情的是非曲直公众自然会有评论。
  • 丑媳妇总得见公婆比喻隐藏不住,总要露相。
  • 公正不阿公平正直而不曲意迎合。
  • 秉公办理秉:掌握,主持。公:公法。根据公道办事。
  • 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 王公贵戚泛指皇亲国戚。
  • 张公吃酒李公醉比喻由于误会而代人受过。
  • 啬己奉公啬:节俭。自己节俭,尽力办好公共的事业。
  •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太公:指周初的吕尚,即姜子牙。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
  • 文章钜公文章大家。形容文才出众。同“文章巨公”。
  • 奉公如法奉行公事,遵守法令。
  • 周公吐哺后用为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
  • 奉公守法奉:奉行;公:公务。奉公行事,遵守法令。形容办事守规矩。
相关汉字解释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