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公忠体国

gōng zhōng tǐ guó
serve the country
“公忠体国”的成语拼音为:gōng zhōng tǐ guó,注音:ㄍㄨㄥ ㄓㄨㄥ ㄊㄧˇ ㄍㄨㄛˊ,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年代:近代成语,出处:郭沫若《奴隶制时代·〈侈靡篇〉的研究》:“办外交的人有私心是不行的,一定要用公忠体国的有才能的人,来办这项国事。”,基本解释:指尽忠为国。,例句:鞠躬尽瘁兮,诸葛武侯诚哉武;~兮,出师两表留楷模。★郭沫若《蜀道奇》诗
拼音 gōng zhōng tǐ guó
注音 ㄍㄨㄥ ㄓㄨㄥ ㄊㄧˇ ㄍㄨㄛˊ
词性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英文 serve the country
年代 近代成语
解释 指尽忠为国。
出处 郭沫若《奴隶制时代·〈侈靡篇〉的研究》:“办外交的人有私心是不行的,一定要用公忠体国的有才能的人,来办这项国事。”
例句 鞠躬尽瘁兮,诸葛武侯诚哉武;~兮,出师两表留楷模。 ★郭沫若《蜀道奇》诗
补充纠错
上一个成语: 公之于众
下一个成语: 公诸同好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补充纠错
  • 经邦纬国经、纬:本指丝织物的纵线和横线,引申为治理、规划。邦:国家。指治理国家。
  • 亡国灭种国家灭亡,种族灭绝。指一个国家被彻底毁灭。
  • 朝章国典朝廷与国家的典章制度。同“朝章国故”。
  • 保家卫国保卫家乡和祖国。
  • 富国强兵使国家富足,兵力强大。
  • 爱国如家指帝王像爱抚自己的家室一样爱国爱民。
  • 国将不国国家将无法维持下去了。指国家的局势很坏,有亡国的危险。
  • 安国宁家指治理国家。
  • 强兵富国使兵力强大,国家富足。
  • 天姿国色天姿:天生的姿色;国色:女子美色冠绝全国。旧时形容女子容貌极美。
  • 绝国殊俗绝国:异国。殊俗:不同的风俗。指身在异国不同风俗的地方。
  • 年经国纬指以年为经,以国为纬的编写史书的方法。
  • 敌国通舟同船的人都成了敌人。比喻众叛亲离。
  • 国富民丰国家富有,民众富裕。
  • 治国安民治:治理;安:安定。治理国家,安定人民。
  • 祸国殃民祸、殃:损害。使国家受害,百姓遭殃。
  • 邦国殄瘁殄:尽,绝;瘁:病。形容国家病困,陷于绝境。
  • 富国彊兵使国家富裕,军力强盛。亦作“富国强兵”。
  • 蠹国病民危害国家和人民。同“蠹国害民”。
  • 举国若狂举:全;狂:狂欢。全国的人都激动得像发狂一样。
  • 举国一致全国上下,团结一致。
  • 民殷国富殷:殷实,富足;阜:丰富。国家人民殷实富裕。
  • 裕民足国使人民富裕,国家丰足。
  • 国耳忘家指为国事而忘其家。同“国而忘家”。
  • 国色天香原形容颜色和香气不同于一般花卉的牡丹花。后也形容女子的美丽。
  • 有国难投有国家却不能回去。
  • 国富民强国家富足,人民强健。
  • 国色天姿国色:女子美色冠绝全国;天姿:天生的姿色。旧时形容女子容貌极美。
  • 国之干城干城:批御敌的武器和工具,这里比喻捍卫者。国家主权的捍卫者。
  • 上医医国上医:高明的医生,比喻高贤;医国:指为国家除患祛弊。高贤能治理好国家。
  • 立国安邦建立国家,安定天下。亦作“立业安邦”。
  • 于家为国为国家为人民。
  • 民安国泰泰:平安,安定。国家太平,人民安乐。
  • 经帮纬国经、纬:本指丝织物的纵线和横线,引申为治理、规划;邦:国家。指治理国家。
  • 三徙成国形容圣人到处都受到百姓的拥戴。同“三徙成都”。
  • 举国上下举:全。指全国上上下下的人。
  • 敌国外患指来自敌对国家的侵略骚扰。
  • 亡国之声指淫靡的音乐。
  • 国富兵强国家富裕,军队强盛。
  • 国家栋梁栋梁:支撑房架的大梁。这里比喻责任或作用大。肩负国家重任的人。
  • 国无宁日宁:安宁。国家没有太平的时候。
  • 朝章国故朝廷与国家的典章制度。
  • 安邦定国邦:泛指国家。使国家安定巩固。
  • 安邦治国使国家安定太平。
  • 一国三公公:古代诸侯国君的通称。一个国家有三个主持政事的人。比喻事权不统一,使人不知道听谁的话好。
  • 败国亡家使国家沦亡,家庭败落。
  • 民生国计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
  • 卖国求荣勾结投靠敌人,出卖国家的权益,谋求个人的富贵。
  • 亡国大夫指不忠不智的前朝遗臣。
  • 礼让为国治理。以礼所提倡的谦让精神治理国家。
  • 国尔忘家一心为国,不顾家庭。
  • 破家为国为了国家大业,不惜毁坏自己的家庭。比喻无私奉献。
  • 病国殃民使国家受害,人民遭受苦难。
  • 矫国革俗匡正国事,改革敝俗。
  • 金闺国士指朝廷的杰出才士。
  • 蠹国害民蠹:损害。危害国家,残害人民。
  • 杞国忧天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同“杞人忧天”。
  • 民富国强人民富裕,国家强盛。
  • 天香国色原形容颜色和香气不同于一般花卉的牡丹花,后也形容女子的美丽。
  • 以身报国把身体献给国家。指宁愿为国家的安危奉献自己的生命。
  • 相忍为国为了国家的利益而作一定的让步。
  • 入国问俗国:原指都城,后多指国家。到别的国家或地方去,先要了解它的风俗习惯。
  • 亡国破家国家覆灭、家庭毁灭。
  • 欺君误国欺骗君主,祸害国家。
  • 捐躯殉国殉国:为国家的利益而牺牲生命。为了国家而献出生命。
  • 国破家亡国家覆灭、家庭毁灭。
  • 破家亡国国家覆灭、家庭毁灭。
  • 齐家治国整治家庭和治理国家。
  • 丧师辱国军队损失,国家蒙受耻辱。
  • 保国安民保卫国家,使人民安居乐业。
  • 安国富民使国家安定,使人民富裕。
  • 闭关锁国闭关:封闭关口;锁:封锁。闭关自守,不与外国往来。
  • 忧国忘家因忧虑国事而不考虑自己的家事。
  • 忧国忧民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而担忧。
  • 为国为民指不谋私利,为国家和人民效力。
  • 舟中敌国同船的人都成的敌人。比喻大家反对,十分孤立。
  • 破国亡家国家覆灭、家庭毁灭。
  • 国计民生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
  • 家亡国破国家覆灭、家庭毁灭。
  • 病民蛊国病:损坏,祸害;蛊:相传为人工培养的毒虫,引伸为毒害。害人民、害国家。
  • 匡国济时匡正国家,挽救时局。
  • 皇亲国戚皇帝的亲戚。指极有权势的人。
  • 开国功臣指为建立新的国家或朝代立下汗马功劳的人。
  • 蠹国耗民危害国家和人民。同“蠹国害民”。
  • 蠹国殃民危害国家和人民。同“蠹国害民”。
  • 忧国爱民忧心国家,爱护百姓。
  • 以身许国许:预先答应给与。把身体献给国家。指尽忠报国,临难不顾。
  • 以身殉国忠于自己的国家而献出生命。
  • 卖国求利勾结投靠敌人,出卖国家的权益,谋求个人的富贵。同“卖国求荣”。
  • 周游列国周游:全都走到,游遍。原指孔丘带着他的学生周游当时的许多国家,希望得到重用,以便推行儒家的政治主张。后指走遍各地。
  • 国而忘家指为国事而忘其家。
  • 国难当头国家正面临着巨大的灾难。
  • 倾城倾国倾:倾覆;城:国。原指因女色而亡国。后多形容妇女容貌极美。
  • 误国殃民给国家人民带来祸害。
  • 独立王国指抵制或不服从上级领导的行政区域或单位。
  • 矫国更俗匡正国事,改革敝俗。同“矫国革俗”。
  • 开国承家指建立邦国,继承封邑。
  • 舍身为国为国家牺牲自己的生命。
  • 败国丧家使国家沦亡,家庭败落。
  • 移国动众动摇国基及民心。
  • 亡国之器指象箸、玉杯之类的器皿,古代作为骄奢亡国的象征。
  • 国步艰难国步:国家的命运。国家处于危难之中。
  • 全国一盘棋指全国各部门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全面安排,互相协作。
  • 富国安民使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
  • 国士无双国士:国中杰出的人物。指一国独一无二的人才。
  • 国泰民安泰:平安,安定。国家太平,人民安乐。
  • 天府之国天府:天生的仓库;国:地区。原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区。后专指四川。
  • 护国佑民捍卫国家,保护人民。
  • 杀身报国不惜牺牲生命来报答国家。亦作“杀身救国”。
  • 开国元老元老:政界年辈资望高的人。指建国时资历声望高的人。
  • 忧国奉公心怀国家,努力做好工作。
  • 隐若敌国隐:威严庄重的样子;若:象;敌:匹敌,同等;敌国:相当于一国。指对国家起举足轻重作用的人。
  • 益国利民对国家、对人民都有利。
  • 治国安邦治理国家,使之太平、安定。
  • 经国之才经:治理。有治理国家的才能。形容才能卓著。
  • 赤心报国赤:火红色,比喻真纯;赤心:忠心;报国:为国家效劳。旧指为帝王尽忠效劳。现亦形容赤胆忠心,为国效力。
  •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偷钩的要处死,篡夺政权的人反倒成为诸侯。旧时用以讽刺法律的虚伪和不合理。
  • 亡国之社已亡国家的祠社。古代天子将其作为亡国的象征,以自儆戒。
  • 亡国之音原指国家将亡,人民困苦,因此音乐也多表现为哀思的曲调,后多指颓靡淫荡的歌曲。
  • 国仇家恨国家被侵略之仇,家园被破坏之恨。
  • 毁家纾国捐献所有家产,帮助国家减轻困难。同“毁家纾难”。
  • 富国强民指使国家富足,民力强盛。
  • 富国裕民使国家和人民富裕。
  • 国无二君一个国家不能有两个皇帝。
  • 病民害国病:损坏,祸害。害人民、害国家。
  • 富堪敌国私人拥有的财富可与国家的资财相匹敌。形容极为富有。同“富可敌国”。
  • 西方净国指西方净土。
  • 丧权辱国丧:丧失;辱:使受到耻辱。丧失主权,使国家蒙受耻辱。
  • 黼国黻家指国家文教之治,美如锦绣。
  • 小国寡民国家小,人民少。
  • 隐然敌国敌国:相当于一国。指对国家起举足轻重作用的人。同“隐若敌国”。
  • 民困国贫人民困苦,国家贫穷。
  • 辱国殄民使国家受辱,人民遭殃。同“辱国殃民”。
  • 同舟敌国同舟共济的人成了敌人。
  • 四战之国指四面平坦,无险可守,容易受攻击的地方。
  • 兴邦立国邦:国家。建立并振兴国家。
  • 国富民安国家富强,人民安定。
  • 捐躯报国舍弃身躯,报效国家。
  • 定国安邦邦:国家。治理和保卫国家,使国家安定稳固。
  • 里通外国暗中勾结外国,阴谋叛国。
  • 徇国忘身徇:为国献身。为国尽忠而将个人得失、安危置之度外。
  • 富可敌国敌:匹敌。私人拥有的财富可与国家的资财相匹敌。形容极为富有。
  • 众人国士众人:普通人;国士:国中杰出的人物。指一般人和国中杰出的人才。
  • 主少国疑君主年幼初立,人心疑惧不安。
  • 蠹国残民危害国家和人民。同“蠹国害民”。
  • 开国元勋元勋:有特大功绩的人。指为建立新的国家或朝代立大功的人。
  • 杞国之忧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同“杞人忧天”。
  • 辱国丧师指国家蒙受耻辱,军队遭到损失。
  • 为国捐躯捐:献;躯:身体,指生命。为国家牺牲生命。
  • 辱国殃民使国家受辱,人民遭殃。亦作“辱国殄民”。
  • 体国经野体:划分;国:都城;经:丈量;野:田野。把都城划分为若干区域,由官宦贵族分别居住或让奴隶平民耕作。泛指治理国家。
  • 经国大业经国:治理国家;大业:伟大的事业。极言文章有重要作用。
  • 共商国是国是:国事;国家的大政方针。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
  • 窃钩窃国偷钩的要处死,篡夺政权的人反倒成为诸侯。旧时用以讽刺法律的虚伪和不合理。
  • 倾国倾城倾:倾覆;城:国。原指因女色而亡国。后多形容妇女容貌极美。
  • 巾国英雄巾国:即巾帼,古代妇女配戴的头巾和发饰,后借指妇女。指女子中的英雄。亦作“巾帼英雄”。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补充纠错
  • 公事公办公事按公事的原则办,不讲私人情面。
  • 背公营私指损公肥私,违法求利。亦作“背公向私”。
  •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八公山:在安徽淮西市西。将八公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是士兵。形容极度惊恐,疑神疑鬼。
  • 公报私仇假借公事报私人的仇恨。
  •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比喻双方争执,各说自己有理。
  • 出公忘私出于公心忘掉私情。
  • 公是公非公认的是非。
  • 公诸同好公:公开;诸:之于;同好:爱好相同的人。指把自己所收藏的珍爱的东西拿出来,使有相同爱好的人都能欣赏。
  • 以私害公指因私情而损害公道或公德。
  • 三旨相公用来讽刺庸禄低能的大官。
  • 以公灭私指出以公心而去掉个人的私情或恩怨。
  • 克己奉公克己:约束自己;奉公:以公事为重。克制自己的私心,一心为公。
  • 奉公克己指严以律己,一心为公。
  • 生公说法生公:晋末高僧竺道生,世称生公。竺道生解说佛法,能使顽石点头。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
  • 一秉大公指言论行事全秉公心。
  • 木公金母即仙人东王公和西王母。后用于祝寿,比喻庆寿之主人夫妇。
  • 廉明公正廉明:清廉,不贪污受贿。不贪污受贿,清明公正。
  • 王公大人国君重臣。后泛指高官贵人。
  • 黄公酒垆垆:酒肆放置酒坛的土台子,借指酒店,酒馆。又见到了黄公开的那个酒馆。比喻人见景物,而哀伤旧友,或作为伤逝忆旧之辞。
  • 抱冰公事公事:公务。指旧时官场中清苦的差使。
  • 公规密谏指多方劝谏。公,公开;密,私下。
  • 公私两便对公家私人都便利。
  • 名公巨人指有名望的显要人物。亦作“名公钜人”。
  • 报冰公事旧时官场指清苦的差使。
  • 公修公德,婆修婆德指修德属个人,不得兼代。
  • 开诚布公开诚:敞开胸怀,显示诚意。指以诚心待人,坦白无私。
  • 城北徐公原指战国时期齐国姓徐的美男子。后作美男子的代称。
  • 名卿钜公名公巨卿。指有名望的权贵。
  • 项庄舞剑,志在沛公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 公才公望才:才识;望:名望。才识名望可称公辅的地位。
  • 公平正直公道平等,不偏袒,不营私。
  • 公私两利指对公家私人都有好处。同“公私两济”。
  • 叶公好龙叶公:春秋时楚国贵族,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 公正廉明公平正直,廉洁严明。
  • 公之于众公:公开;之:代指事物的内容;于:向;众:大众。把事情真相向大家公布。
  • 大公无私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
  • 明公正义犹言正式;公开;堂堂正正。同“明公正气”。
  • 出以公心指考虑事情以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出发点。
  • 割臂盟公割臂:刺破胳臂;盟:盟约。原指春秋战国时鲁庄公与孟任割破胳臂,订下婚约。后泛指用割破手臂立誓宁约(指男女秘订婚约)。
  • 白衣公卿古时指进士。唐代人极看重进士,宰相多由进士出身,故推重进士为白衣卿相,是说虽是白衣之士,但享有卿相的资望。
  • 洁己从公保持自身廉洁,一心奉行公事。同“洁己奉公”。
  • 凭虚公子凭:依托。比喻假设的人或事。
  • 名公钜卿指有名望的权贵。同“名公巨卿”。
  • 假公营私假借公家的名义,谋取私人的利益。同“假公济私”。
  • 梦见周公周公:西周初著名政治家,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原为孔子哀叹自己体衰年老的辞句。后多作为瞌睡的代称。
  • 是非自有公论事情的是非曲直,公众自会作出恰当的评判。
  • 王孙公子旧时贵族、官僚的子弟。
  •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项庄席间舞剑,企图刺杀刘邦。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
  • 张公吃酒李公颠后有移花接木或顶缸之义。同“张公吃酒李公醉”。
  • 先公后私先以公事为重,然后考虑私事。
  • 公尔忘私一心为公而忘却私事。
  • 公耳忘私一心为公而忘却私事。同“公尔忘私”。
  • 公平无私办事公平,没有私心。
  • 公听并观多方面听取意见和观察事物。
  • 损公肥私损害公家的利益而使私人获利。
  • 公正廉洁指廉洁奉公,不循私情。
  • 明公正气犹言正式;公开;堂堂正正。
  • 货贿公行指公开行贿受赂。同“贿赂公行”。
  • 急公近利近:眼前的。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
  • 背公向私指损公肥私,违法求利。
  • 涓滴归公涓滴:小水点,比喻细微的东西。形容属于公家的财物全部缴公,不占为私有。
  • 夏五郭公《春秋》一书中,“夏五”后缺“月”字,“郭公”下未记事。比喻文字脱漏。
  • 未了公案公案:案件,问题。没有解决的案件或事情。
  • 借公行私借公事的名义谋取私利。
  • 公买公卖公平合理地买卖。
  • 公明正大公正无私,光明磊落。
  • 翩翩公子旧时对风流而有文采的富贵子弟的誉称。
  • 公私两济指对公家私人都有好处。
  • 花花公子指衣着华丽,只会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有钱有势人家的女弟。
  • 天下为公原意是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后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
  • 以私废公由于私情而废弃公务。
  • 名公巨卿指有名望的权贵。亦作“名公钜卿”。
  • 丁公凿井比喻传来传去而失真。
  • 因公假私借公务谋取私利。
  • 砥节奉公磨砺名节,奉行公事。
  • 项庄之剑,志在沛公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 枵腹从公枵腹:空腹,肚饥。指饿着肚子办公家的事。形容一心为公。
  • 大动公惯形容公众愤然而出,主持正义。
  • 舍己为公为公共的利益而舍弃个人的利益。
  • 奉公正己奉行公事严格地约束自己。
  • 假公济私假:借;济:帮助。假借公家的名义,谋取私人的利益。
  • 弃公营私丢弃公益,谋求私利。
  • 廉洁奉公廉洁:清白;奉公:奉行公事。廉洁不贪,忠诚履行公职,一心为公。
  • 贿货公行指公开行贿受赂。同“贿赂公行”。
  • 欺公罔法欺骗公众,无视法律。
  • 天公地道形容十分公平合理。
  • 公道合理指处理事情公正符合情理。同“公平合理”。
  • 公平合理指处理事情公正符合情理。
  • 公子王孙旧时贵族、官僚的子弟。
  • 持论公允指言论公平并合于情理。
  • 例行公事按照惯例办理的公事。现在多指刻板的形式主义的工作。
  • 货赂公行赂:贿赂;公行:公开。公开用金钱、财物收买别人进行不正当的活动。
  • 推诚布公示人以诚,公正无私。
  • 洁己奉公保持自身廉洁,一心奉行公事。
  • 直入公堂比喻言行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 对薄公堂在法庭上受审问。
  • 对簿公堂簿: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公堂:旧指官吏审理案件的地方。在法庭上受审问。
  • 托公报私借公事报私怨。
  • 公报私雠假借公事报私人的仇恨。同“公报私仇”。
  • 无肠公子指螃蟹。
  • 公正无私办事公正,没有私心。
  • 明公正道犹言正式;公开;堂堂正正。同“明公正气”。
  • 山公倒载指醉酒后躺倒在车上。形容烂醉不醒。
  • 洗手奉公比喻忠于职守,廉洁奉公。同“洗手奉职”。
  • 急公好施指热心公益,乐于施舍。
  • 一秉至公秉:掌握、主持;至:极、最。办事一切都出于公心。形容大公无私。
  • 急公好义急:急于。热心公益,见义勇为。
  • 游闲公子指游手好闲的富家子弟。
  • 名公钜人指有名望的显要人物。同“名公巨人”。
  • 七相五公所举皆汉代公卿,后泛指众多的文武大臣。
  • 退食自公减膳以示节俭。指操守廉洁。
  • 公平交易公平合理的买卖。
  • 公私兼顾公家和个人双方的利益都得到照顾。
  • 忧公忘私关心公益,不顾私利。
  • 奉公不阿奉行公事而不去迎合别人。
  • 卖公营私指出卖公众利益以谋求个人私利。
  • 夙夜在公从早到晚,勤于公务。
  •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
  • 废私立公指去私为公。
  • 秉公灭私主持公道,灭除私念。
  • 秉公无私秉公:主持公道。指做事公道不掺杂私念。
  • 贿赂公行贿赂:因请托而私赠财物;公行:公开做。指公开行贿受赂。
  • 正明公道指正大光明。
  • 公私交困公家私人均陷困境。
  • 公子哥儿指富贵人家只讲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
  • 文章巨公巨:大。文章大家。形容文才出众。
  • 获隽公车汉代曾以公家车马送应举的人,后以公车指入京应试的人。“获隽公车”为会试得中的意思。
  • 因公行私借公务谋取私利。同“因公假私”。
  • 秉公任直持心公正,处事正直。
  • 衮衮诸公衮衮:相继不绝。旧指身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僚们。
  • 公而忘私为了公事而不考虑私事,为了集体利益而不考虑个人得失。
  • 公门桃李公:对人的尊称。尊称某人引进的后辈、栽培的学生。
  •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比喻双方争执,各说自己有理。
  • 公正不阿公平正直而不曲意迎合。
  • 自有公论指事情的是非曲直公众自然会有评论。
  • 张公吃酒李公醉比喻由于误会而代人受过。
  • 丑媳妇总得见公婆比喻隐藏不住,总要露相。
  • 秉公办理秉:掌握,主持。公:公法。根据公道办事。
  • 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 王公贵戚泛指皇亲国戚。
  • 托公行私犹言假公济私。假借公家的名义,谋取私人的利益。
  • 啬己奉公啬:节俭。自己节俭,尽力办好公共的事业。
  •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太公:指周初的吕尚,即姜子牙。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
  • 文章钜公文章大家。形容文才出众。同“文章巨公”。
  • 奉公如法奉行公事,遵守法令。
  • 周公吐哺后用为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
  • 奉公守法奉:奉行;公:公务。奉公行事,遵守法令。形容办事守规矩。
相关汉字解释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