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公平正直

gōng píng zhèng zhí
fair and decent
“公平正直”的成语拼音为:gōng píng zhèng zhí,注音:ㄍㄨㄥ ㄆㄧㄥˊ ㄓㄥˋ ㄓˊ,词性:作谓语、定语;指为人处世公道,年代:古代成语,出处:元·孙仲章《勘头巾》第四折:“也只要全大人体面,方才得公平正直万人传。”,基本解释:公道平等,不偏袒,不营私。,例句:《史记·管晏列传》中有一段描写:“管仲乃南顾,曰:‘夫子非有道德焉,不可以治乱;不可以执法焉,不可以开刑;不可以爱民焉,不可以事君。’於是乎为强国霸道,一日九迁。”
拼音 gōng píng zhèng zhí
注音 ㄍㄨㄥ ㄆㄧㄥˊ ㄓㄥˋ ㄓˊ
词性 作谓语、定语;指为人处世公道
英文 fair and decent
年代 古代成语
解释 公道平等,不偏袒,不营私。
出处 元·孙仲章《勘头巾》第四折:“也只要全大人体面,方才得公平正直万人传。”
例句 《史记·管晏列传》中有一段描写:“管仲乃南顾,曰:‘夫子非有道德焉,不可以治乱;不可以执法焉,不可以开刑;不可以爱民焉,不可以事君。’於是乎为强国霸道,一日九迁。”
补充纠错
上一个成语: 公平无私
下一个成语: 公事公办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补充纠错
  • 直捷了当形容说话、做事不绕弯子,干脆爽快。同“直截了当”。
  • 奋起直追振作起来,紧紧赶上去。
  • 枉直同贯指曲直不分。
  • 事核言直事情确实,文辞直捷。
  • 心直口快性情直爽,有话就说。
  • 口快心直有啥说啥,想啥说啥。形容人性情直爽,语言明快。
  • 昂然直入昂首挺胸地径直走进去。形容傲然威武的样子。
  • 秉笔直书秉:持,握住。写史书根据事实记录,不隐讳。
  • 不直一文鄙视之词,犹言毫无价值。比喻无能或品格卑下。
  • 大直若诎最正直的人外表反似委曲随和。同“大直若屈”。
  • 直情径行径:直;行:从事。凭着自己的意思径直地去做。比喻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 长驱直入长驱:不停顿地策马快跑;直入:一直往前。指长距离不停顿的快速行进。形容进军迅猛,不可阻挡。
  • 急转直下形容形势或文笔等突然转变,并且很快地顺势发展下去。
  • 分文不直直:同“值”。一分钱一文钱也不值。形容没有任何价值。
  • 嘴直心快性情直爽,有话就说。
  • 奋笔直书奋笔:提起笔来。指精神昂扬地挥笔快速书写。同“奋笔疾书”。
  • 例直禁简法律或禁令简单明了,人民就容易理解和遵守。
  • 心直嘴快性情直爽,有话就说。同“心直口快”。
  • 平铺直序铺:铺陈。序:叙述。形容说话或写文章不加修饰按顺序直接地叙述。也形容说话或写文章平淡乏味,重点不突出。亦作“平铺直叙”。
  • 直言取祸直:坦率、直爽;取:取得,引申为招致。指说话直率的人会惹祸。
  • 枉尺直寻枉:弯曲;直:伸直;寻:古量名,八尺。屈折的只有一尺,伸直的却有一寻。比喻在小处委屈一些,以求得较大的好处。
  • 谠言直声谠言:公正的言论;直:正直的。公正的、正直的、理直气壮的言论。
  • 直接了当形容说话、做事不绕弯子,干脆爽快。同“直截了当”。
  • 直权无华质朴无文采。
  • 直上直下①上下一贯。②从上到下,从头到脚。③形容陡直。
  • 直抒胸臆胸臆:胸腔,内心,引申为心意。直率地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 直言勿讳直率地说话,无所隐讳。同“直言无讳”。
  • 理正词直道理正当,言词朴直。
  • 公平正直公道平等,不偏袒,不营私。
  •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蓬昔日长在大麻田里,不用扶持,自然挺直。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得到健康成长。
  • 词正理直言词严正,理由充足。
  • 径行直遂随心愿行事而顺利达到目的。
  • 单刀直入用短柄刀直接刺入。原比喻认定目标,勇猛精进。后比喻说话直接了当,不绕弯子。
  • 青云直上青云:指青天;直上:直线上升。指迅速升到很高的地位。
  • 鸣雁直木古人认为雁随阳而处,木随阳而直。比喻良才。
  • 一往直前形容勇猛无畏地前进。同“一往无前”。
  • 气壮理直指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
  • 蓬赖麻直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也能学习成为好人。
  • 急起直追立即行动起来,努力追赶上去。
  • 直口无言犹言哑口无言。
  • 短刀直入比喻开门见山,直截爽快。
  • 大直若屈最正直的人外表反似委曲随和。亦作“大直若诎”。
  • 直捣黄龙黄龙:即黄龙府,辖地在今吉林一带,为金人的腹了。一直打到黄龙府。指捣毁敌人的巢穴。
  • 直截了当形容说话做事爽快、干脆。
  • 直眉怒目形容发怒的样子。
  • 直认不讳直截了当承认,毫不回避隐瞒。
  • 直言贾祸直:坦率、直爽;贾:买,引伸为招致。指说话坦率的人会惹祸。
  • 是非曲直正确还是不正确,有理还是无理。
  • 以直抱怨别人对自己有仇怨,自己以大公无私的态度对待之。
  • 理直气壮理直:理由正确、充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充分,说话气势就壮。
  • 枉直随形指影子的曲直随形而定。
  • 正色直言态度严肃,语言正直,能使人望而生畏。
  • 聪明正直头脑聪明,行为正直无私。形容词人的品质优秀。
  • 正直无私为人做事很正直,没有任何私心。
  • 清廉正直清白廉洁,为人正直不阿。
  • 小枉大直在小的方面不妨有些枉曲,在大的方面必须保持正直。
  • 举直措枉举:选拔,任用;枉:弯曲,比喻邪恶的人;错:废置,罢黜;直:笔直,比喻正直的人。选用贤者,罢黜奸邪。
  • 直谅多闻直:正直;谅:信实;多闻:学识渊博。为人正直信实,学识广博。
  • 刚直不阿阿:迎合,偏袒。刚强正直,不逢迎,无偏私。
  • 直言正谏指以正直的言论谏诤。古时多用于臣下对君主。
  • 以直报怨直:公正、正直。以公道对待自己怨恨的人。
  • 沽誉买直故作正直以猎取名誉。同“沽名卖直”。
  • 勇往直前勇敢地一直向前进。
  • 正言直谏以正义之语,规劝皇帝、上级、长辈或朋友。
  • 长驱直进犹言长驱直入。
  • 屎屁直流形容惊恐之极。
  • 口直心快想什么说什么,为人直爽。
  • 不直一钱鄙视之词,犹言毫无价值。比喻无能或品格卑下。
  • 恶直丑正使奸邪者改恶从善。亦指嫉害正直的人。
  • 举枉措直举:选拔,任用;枉:弯曲,比喻邪恶的人;错:废置,罢黜;直:笔直,比喻正直的人。起用奸邪者而罢黜正直者。
  • 平铺直叙铺:铺陈;叙:叙述。说话或写文章不加修饰,没有起伏,重点不突出。
  • 举直错枉举:选拔。直:正直,指正直之人。错:通“措”,废弃,放弃。枉:弯曲,比喻邪恶之人。起用正直贤良,罢黜奸邪佞人。亦作“举直厝枉”、“举直措枉”。
  • 犯言直谏敢于冒犯尊长或皇上的威严而直立相劝。
  • 直道而行比喻办事公正。
  • 直木必伐直木:笔直的树木;伐:砍。成材的树必被砍伐。比喻正直的人容易招怨。
  • 直入公堂比喻言行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 直抒己见坦率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 直言切谏谓以正直的言论谏诤。古时多用于臣下对君主。同“直言极谏”。
  • 径情直行随着意愿,顺利地得到成功。
  • 枉曲直凑指在弯曲的路上却笔直地往前走。形容人笨拙死板而不知变通。
  • 挠直为曲将直的拗成弯的。比喻变刚强正直为阿世取容。
  • 青霄直上指迅速升到很高的地位。同“青云直上”。
  • 船到桥门自会直桥:桥梁。比喻事先不必多虑,问题自会得到解决。
  • 正法直度度:标准。严正法律,统一标准。
  • 横冲直闯乱冲乱撞,蛮横无理。同“横冲直撞”。
  • 横行直走任意奔走,毫无顾忌。
  • 直木先伐直:挺直。挺直成材的树木,最先被砍伐。比喻有才能的人会遭到迫害。亦作“直木必伐”。
  • 直言不讳讳:避忌,隐讳。说话坦率,毫无顾忌。
  • 直撞横冲形容向前突破,不可阻挡或毫无顾忌地乱冲乱闯。
  • 正色直绳指严正执法。
  • 矫枉过直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同“矫枉过正”。
  • 强直自遂指刚正而自行其意,不为人所动摇。
  • 横冲直撞乱冲乱撞,蛮横无理。
  • 竿头直上比喻进步很快。
  • 扶摇直上扶摇: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形容上升很快。比喻仕途得意。
  • 秉公任直持心公正,处事正直。
  • 横行直撞任意奔走,毫无顾忌。
  • 直上青云直上:直线上升。比喻官运亨通,直登高位。
  • 直言极谏①谓以正直的言论谏诤。古时多用于臣下对君主。②直言极谏科的省称。
  • 径情直遂径情:任意,随心;遂:成功。随着意愿,顺利地得到成功。
  • 直言无隐直率地说话,无所隐讳。同“直言无讳”。
  • 直言正论正直公道的言论。
  • 挠曲枉直指矫正曲直。
  • 董狐直笔董狐:春秋时晋国的史官。直笔:根据事实,如实记载。指敢于秉笔直书,尊重史实,不阿权贵的正直史家。
  • 直眉楞眼形容眼神发直。
  • 直内方外形容内心正直、做事方正。
  • 直言正色谓言语正直,仪容严肃。
  • 师直为壮师:军队;直:理由正当;壮:壮盛,有力量。出兵有正当理由,军队就气壮,有战斗力。现指为正义而战的军队斗志旺盛,所向无敌。
  • 扭曲作直比喻是非颠倒。
  • 扭直作曲比喻是非颠倒。
  • 直扑无华质朴无文采。
  • 直言无讳直率地说话,无所隐讳。
  • 纵曲枉直指纵容有错误的人却冤枉正直的人。形容不主持正义。
  • 沽名卖直故作正直以猎取名誉。
  • 正直无邪公正而无私心。
  • 直眉瞪眼形容发脾气或发呆的样子。
  • 直眉睖眼竖眉瞪眼。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补充纠错
  • 公事公办公事按公事的原则办,不讲私人情面。
  • 背公营私指损公肥私,违法求利。亦作“背公向私”。
  • 公报私仇假借公事报私人的仇恨。
  •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比喻双方争执,各说自己有理。
  •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八公山:在安徽淮西市西。将八公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是士兵。形容极度惊恐,疑神疑鬼。
  • 出公忘私出于公心忘掉私情。
  • 公诸同好公:公开;诸:之于;同好:爱好相同的人。指把自己所收藏的珍爱的东西拿出来,使有相同爱好的人都能欣赏。
  • 以私害公指因私情而损害公道或公德。
  • 一秉大公指言论行事全秉公心。
  • 王公大人国君重臣。后泛指高官贵人。
  • 抱冰公事公事:公务。指旧时官场中清苦的差使。
  • 公是公非公认的是非。
  • 以公灭私指出以公心而去掉个人的私情或恩怨。
  • 公忠体国指尽忠为国。
  • 奉公克己指严以律己,一心为公。
  • 生公说法生公:晋末高僧竺道生,世称生公。竺道生解说佛法,能使顽石点头。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
  • 名公巨人指有名望的显要人物。亦作“名公钜人”。
  • 木公金母即仙人东王公和西王母。后用于祝寿,比喻庆寿之主人夫妇。
  • 三旨相公用来讽刺庸禄低能的大官。
  • 黄公酒垆垆:酒肆放置酒坛的土台子,借指酒店,酒馆。又见到了黄公开的那个酒馆。比喻人见景物,而哀伤旧友,或作为伤逝忆旧之辞。
  • 报冰公事旧时官场指清苦的差使。
  • 公规密谏指多方劝谏。公,公开;密,私下。
  • 克己奉公克己:约束自己;奉公:以公事为重。克制自己的私心,一心为公。
  • 项庄舞剑,志在沛公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 公私两便对公家私人都便利。
  • 一国三公公:古代诸侯国君的通称。一个国家有三个主持政事的人。比喻事权不统一,使人不知道听谁的话好。
  • 公修公德,婆修婆德指修德属个人,不得兼代。
  • 叶公好龙叶公:春秋时楚国贵族,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 大公无私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
  • 开诚布公开诚:敞开胸怀,显示诚意。指以诚心待人,坦白无私。
  • 出以公心指考虑事情以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出发点。
  • 凭虚公子凭:依托。比喻假设的人或事。
  • 名公钜卿指有名望的权贵。同“名公巨卿”。
  • 张公吃酒李公颠后有移花接木或顶缸之义。同“张公吃酒李公醉”。
  • 公才公望才:才识;望:名望。才识名望可称公辅的地位。
  • 公私两利指对公家私人都有好处。同“公私两济”。
  • 损公肥私损害公家的利益而使私人获利。
  • 公之于众公:公开;之:代指事物的内容;于:向;众:大众。把事情真相向大家公布。
  • 割臂盟公割臂:刺破胳臂;盟:盟约。原指春秋战国时鲁庄公与孟任割破胳臂,订下婚约。后泛指用割破手臂立誓宁约(指男女秘订婚约)。
  • 货贿公行指公开行贿受赂。同“贿赂公行”。
  • 假公营私假借公家的名义,谋取私人的利益。同“假公济私”。
  • 城北徐公原指战国时期齐国姓徐的美男子。后作美男子的代称。
  • 名卿钜公名公巨卿。指有名望的权贵。
  • 梦见周公周公:西周初著名政治家,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原为孔子哀叹自己体衰年老的辞句。后多作为瞌睡的代称。
  • 是非自有公论事情的是非曲直,公众自会作出恰当的评判。
  • 王孙公子旧时贵族、官僚的子弟。
  •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项庄席间舞剑,企图刺杀刘邦。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
  • 公耳忘私一心为公而忘却私事。同“公尔忘私”。
  • 公听并观多方面听取意见和观察事物。
  • 白衣公卿古时指进士。唐代人极看重进士,宰相多由进士出身,故推重进士为白衣卿相,是说虽是白衣之士,但享有卿相的资望。
  • 以私废公由于私情而废弃公务。
  • 急公近利近:眼前的。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
  • 名公巨卿指有名望的权贵。亦作“名公钜卿”。
  • 洁己从公保持自身廉洁,一心奉行公事。同“洁己奉公”。
  • 背公向私指损公肥私,违法求利。
  • 丁公凿井比喻传来传去而失真。
  • 涓滴归公涓滴:小水点,比喻细微的东西。形容属于公家的财物全部缴公,不占为私有。
  • 夏五郭公《春秋》一书中,“夏五”后缺“月”字,“郭公”下未记事。比喻文字脱漏。
  • 先公后私先以公事为重,然后考虑私事。
  • 项庄之剑,志在沛公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 借公行私借公事的名义谋取私利。
  • 公尔忘私一心为公而忘却私事。
  • 公私两济指对公家私人都有好处。
  • 花花公子指衣着华丽,只会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有钱有势人家的女弟。
  • 弃公营私丢弃公益,谋求私利。
  • 欺公罔法欺骗公众,无视法律。
  • 砥节奉公磨砺名节,奉行公事。
  • 未了公案公案:案件,问题。没有解决的案件或事情。
  • 枵腹从公枵腹:空腹,肚饥。指饿着肚子办公家的事。形容一心为公。
  • 大动公惯形容公众愤然而出,主持正义。
  • 天公地道形容十分公平合理。
  • 公买公卖公平合理地买卖。
  • 翩翩公子旧时对风流而有文采的富贵子弟的誉称。
  • 公子王孙旧时贵族、官僚的子弟。
  • 舍己为公为公共的利益而舍弃个人的利益。
  • 例行公事按照惯例办理的公事。现在多指刻板的形式主义的工作。
  • 天下为公原意是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后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
  • 货赂公行赂:贿赂;公行:公开。公开用金钱、财物收买别人进行不正当的活动。
  • 假公济私假:借;济:帮助。假借公家的名义,谋取私人的利益。
  • 因公假私借公务谋取私利。
  • 贿货公行指公开行贿受赂。同“贿赂公行”。
  • 公道合理指处理事情公正符合情理。同“公平合理”。
  • 持论公允指言论公平并合于情理。
  • 山公倒载指醉酒后躺倒在车上。形容烂醉不醒。
  • 一秉至公秉:掌握、主持;至:极、最。办事一切都出于公心。形容大公无私。
  • 推诚布公示人以诚,公正无私。
  • 洁己奉公保持自身廉洁,一心奉行公事。
  • 廉洁奉公廉洁:清白;奉公:奉行公事。廉洁不贪,忠诚履行公职,一心为公。
  • 七相五公所举皆汉代公卿,后泛指众多的文武大臣。
  • 对薄公堂在法庭上受审问。
  • 对簿公堂簿: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公堂:旧指官吏审理案件的地方。在法庭上受审问。
  • 托公报私借公事报私怨。
  • 公报私雠假借公事报私人的仇恨。同“公报私仇”。
  • 无肠公子指螃蟹。
  • 忧公忘私关心公益,不顾私利。
  • 忧国奉公心怀国家,努力做好工作。
  • 洗手奉公比喻忠于职守,廉洁奉公。同“洗手奉职”。
  • 夙夜在公从早到晚,勤于公务。
  • 急公好施指热心公益,乐于施舍。
  • 急公好义急:急于。热心公益,见义勇为。
  •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
  • 游闲公子指游手好闲的富家子弟。
  • 名公钜人指有名望的显要人物。同“名公巨人”。
  • 秉公无私秉公:主持公道。指做事公道不掺杂私念。
  • 贿赂公行贿赂:因请托而私赠财物;公行:公开做。指公开行贿受赂。
  • 退食自公减膳以示节俭。指操守廉洁。
  • 公私兼顾公家和个人双方的利益都得到照顾。
  • 文章巨公巨:大。文章大家。形容文才出众。
  • 获隽公车汉代曾以公家车马送应举的人,后以公车指入京应试的人。“获隽公车”为会试得中的意思。
  • 奉公不阿奉行公事而不去迎合别人。
  • 卖公营私指出卖公众利益以谋求个人私利。
  • 废私立公指去私为公。
  • 秉公灭私主持公道,灭除私念。
  • 衮衮诸公衮衮:相继不绝。旧指身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僚们。
  • 公门桃李公:对人的尊称。尊称某人引进的后辈、栽培的学生。
  •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比喻双方争执,各说自己有理。
  • 公私交困公家私人均陷困境。
  • 因公行私借公务谋取私利。同“因公假私”。
  • 公而忘私为了公事而不考虑私事,为了集体利益而不考虑个人得失。
  • 公子哥儿指富贵人家只讲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
  • 自有公论指事情的是非曲直公众自然会有评论。
  • 王公贵戚泛指皇亲国戚。
  • 张公吃酒李公醉比喻由于误会而代人受过。
  • 丑媳妇总得见公婆比喻隐藏不住,总要露相。
  •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太公:指周初的吕尚,即姜子牙。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
  • 文章钜公文章大家。形容文才出众。同“文章巨公”。
  • 秉公办理秉:掌握,主持。公:公法。根据公道办事。
  • 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 托公行私犹言假公济私。假借公家的名义,谋取私人的利益。
  • 啬己奉公啬:节俭。自己节俭,尽力办好公共的事业。
  • 奉公如法奉行公事,遵守法令。
  • 周公吐哺后用为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
  • 奉公守法奉:奉行;公:公务。奉公行事,遵守法令。形容办事守规矩。
相关汉字解释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