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公诸同好

gōng zhū tóng hào
share enjoyment with those having similar tastes
“公诸同好”的成语拼音为:gōng zhū tóng hào,注音:ㄍㄨㄥ ㄓㄨ ㄊㄨㄥˊ ㄏㄠˋ,词性:偏正式;作谓语;指把自己喜爱的东西向有同爱好的人公开,年代:古代成语,出处:三国·魏·曹植《与杨德祖书》:“虽未能藏之于名山,将以传之于同好。”,基本解释:公:公开;诸:之于;同好:爱好相同的人。指把自己所收藏的珍爱的东西拿出来,使有相同爱好的人都能欣赏。,例句:虽经同人研究再三,余心犹耿耿,未敢~。★清·胡凤丹《〈龙川文集〉辨伪考异跋》
拼音 gōng zhū tóng hào
注音 ㄍㄨㄥ ㄓㄨ ㄊㄨㄥˊ ㄏㄠˋ
词性 偏正式;作谓语;指把自己喜爱的东西向有同爱好的人公开
英文 share enjoyment with those having similar tastes
年代 古代成语
解释 公:公开;诸:之于;同好:爱好相同的人。指把自己所收藏的珍爱的东西拿出来,使有相同爱好的人都能欣赏。
出处 三国·魏·曹植《与杨德祖书》:“虽未能藏之于名山,将以传之于同好。”
例句 虽经同人研究再三,余心犹耿耿,未敢~。 ★清·胡凤丹《〈龙川文集〉辨伪考异跋》
补充纠错
上一个成语: 公忠体国
下一个成语: 公子哥儿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补充纠错
  • 好语如珠指诗文中警句妙语很多。
  • 轻才好施指人不把钱财放在眼里,乐于慷慨解囊,急公好义。
  • 好梦难圆比喻好事难以实现。
  • 阿其所好阿:曲从;其:他的;好:爱好。指为取得某人的好感而迎合他的爱好。
  • 好整以暇整:严整;暇:不急迫。形容既严整,又从容。也指事情虽多,仍旧从容不迫。
  • 月圆花好花儿正盛开,月亮正圆满。比喻美好圆满。多用于祝贺人新婚。
  • 敏而好学敏:聪明;好:喜好。天资聪明而又好学。
  • 好高骛远好:喜欢;骛:追求。比喻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 大好河山河山:国土。无限美好的祖国大地。
  • 至亲好友关系至深的亲戚,感情最好的朋友。
  • 牡丹虽好,全仗绿叶扶持比喻人不管有多大能耐,总得有人在旁协助。
  • 笃信好学笃信:忠实地信仰。指对道德和事业抱有坚定的信心,勤学好问。
  • 二姓之好指两家困婚姻关系而成为亲戚。
  • 通家之好指两家交情深厚,象一家人一样。
  • 轻财好施指不吝惜钱财,喜好施舍。
  • 公诸同好公:公开;诸:之于;同好:爱好相同的人。指把自己所收藏的珍爱的东西拿出来,使有相同爱好的人都能欣赏。
  • 说好嫌歹说这个好,嫌那个坏。泛指批评,褒贬。
  • 好大喜功指不管条件是否许可,一心想做大事立大功。多用以形容浮夸的作风。
  • 天道好还旧指恶有恶报。
  • 燕昭好马燕昭王喜爱骏马。后作求贤之典。
  • 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指好事不容易被人知道,坏事却传播得极快。
  • 好问则裕好:喜欢;裕:富裕。遇到疑难就向别人请教,学识就会渊博精深。
  • 轻财好士指轻视钱财,重视士人。同“轻财重士”。
  • 百岁之好好:友爱。永久的好合。指男女结为夫妻。
  • 好事多悭犹言好事多磨。
  • 好事天悭犹言好事多磨。
  • 好行小慧爱耍小聪明。
  • 评功摆好评定成绩,摆出优点。
  • 好逸恶劳逸:安逸;恶:讨厌、憎恨。贪图安逸,厌恶劳动。
  • 好了疮疤忘了痛比喻情况好转后就忘了过去的困难或失败的教训。
  • 乐善好施乐:好,喜欢。喜欢做善事,乐于拿财物接济有困难的人。
  • 牡丹虽好,终须绿叶扶持扶持:扶助。比喻再好的事物也要有个帮衬。
  • 信而好古信:相信;好:爱好。相信并爱好古代的东西。
  • 好丹非素爱好红色,反对白色。比喻对事物有偏见。
  • 不怀好意怀:包藏。没安好心。
  • 好高鹜远指不自量力,不愿实际去处理事情。
  • 好善嫉恶崇尚美善,憎恨丑恶。
  • 诸亲好友总称所有亲友。
  • 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指好事不容易被人知道,坏事却传播得极快。
  • 百年好事指婚姻喜事。
  • 叶公好龙叶公:春秋时楚国贵族,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 三好两歉指时好时病。形容体弱。
  • 拿手好戏原指演员擅长的剧目。泛指最擅长的本领。
  • 啮臂之好旧时指男女密约婚嫁之事。
  • 年谊世好年谊:科举时代称同年登科的关系;世好:两家世代友好。科举时代两家因同年登科而为世交的人。
  • 牡丹虽好,全凭绿叶扶持比喻人不管有多大能耐,总得有人在旁协助。
  • 不好意思①表示碍于情面而只能怎样或不便怎样。②害羞;难为情。
  • 好为事端喜欢惹事生非。
  • 好问决疑喜欢向别人请教,以解决自己的疑问。
  • 好学不倦喜欢学习,不知疲倦。
  • 好自为之为:干,做。喜欢自己亲手去做。
  • 好戴高帽比喻喜欢别人吹捧,喜欢听奉承讨好的话语。
  • 好汉不吃眼前亏俗语。指聪明人能识时务,暂时躲开不利的处境,免得吃亏受辱。
  • 好景不常景:光景,时机。美好的光景不能永远存在。多用于对世事变迁的感叹。
  • 爱素好古指爱好朴质,不趋时尚。
  • 乐道好古以守道为乐,喜爱古制。
  • 妍蚩好恶妍:美丽。蚩:通“媸”,丑陋,丑恶。美丽、丑陋、好与坏。原指写作的得失。
  • 一双两好比喻夫妇美好相称。
  • 不知好歹不知道好坏。多指不能领会别人的好意。
  • 花好月圆花儿正盛开,月亮正圆满。比喻美好圆满。多用于祝贺人新婚。
  • 弃好背盟抛弃友好,违背盟誓。
  • 牡丹虽好,全仗绿叶扶持比喻人不管有多大能耐,总得有人在旁协助。
  • 秦晋之好春秋时,秦晋两国不止一代互相婚嫁。泛指两家联姻。
  • 好事之徒喜欢多事或好管闲事的人。
  • 好行小惠好:喜欢;行:施行;惠:仁慈。指喜欢给人小恩小惠。
  • 良宵好景美好的夜晚和景色。同“良宵美景”。
  • 争强好胜争:争夺;强:优胜;好:喜爱。争为强者,事事处处都喜欢超过和压倒别人。
  • 好梦不长指不切实际的幻想是不能实现的,只能存在于梦幻之中。
  • 好梦难成在睡眠时,要想做个好梦也是不轻而易举的。比喻美好的幻想难以变成现实。
  • 百年好合夫妻永远和好之意。
  • 行侠好义指讲义气,肯舍己助人。
  • 勤学好问勤奋学习,不懂的就问。比喻善于学习。
  • 轻财好义犹言轻财重义。指轻视财利而看重道义。
  • 大树底下好乘凉比喻有所依托,事情就好办。
  • 笃学好古笃学:专心好学。指专心致至地学习古代曲籍。
  • 洁身自好保持自己纯洁,不同流合污。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顾自己好,不关心公众事情。
  • 朱陈之好表示两家结成姻亲。
  • 好谋善断善:擅长;断:决断。形容人能不断思考,并善于判断。
  • 好声好气形容语调柔和,态度温和。
  • 好事多磨磨:阻碍,困难。好事情在实现、成功前,常常会遇到许多波折。
  • 众好众恶众人喜爱或众人厌恶。
  • 吃力不讨好讨:求得。费了好大力气,也得不到称赞。形容事情棘手难办,或工作方法笨拙,不对头。
  • 好心好意指怀着善意。
  • 好心做了驴肝肺俗语。指把好心当作坏意。
  • 好佚恶劳贪图安逸,厌恶劳动。同“好逸恶劳”。
  • 完好无缺完:完整。完完整整,没有欠缺。
  • 束身自好束身:约束自己,不使放纵;自好:要求自己好。指保持自身纯洁。
  • 沾沾自好犹言沾沾自喜。
  • 做好做恶假装做好人或恶人,以事应付。
  • 好勇斗狠狠:暴戾,凶恶,残忍。爱逞威风,喜欢斗欧。形容人凶强好斗。
  • 好好先生与人无争,只求相安无事的人。
  • 好景不长景:境况,光景;长:长久。美好的光景不能永远存在。
  • 上好下甚上面的喜爱什么,下面的人就会对此爱好的更加利害。
  • 爱人好士爱护、重视人才。
  • 惜客好义指好客仗义。
  • 乐善好义指乐于行善,喜好正义。
  • 好说歹说形容用各种理由或方式请求或劝说。
  • 好言好语好:美好,友善。指友善和中听的言语。
  • 好语似珠指诗文中警句妙语很多。
  • 绿林好汉指聚集山林反抗封建统治阶级的人们。旧时也指聚众行劫的群盗股匪。
  • 作好作歹比喻用各种理由或方式反复劝说。
  • 江山好改,本性难移形容人的本性难以改变。同“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 急功好利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同“急功近利”。
  • 好吃懒做好:喜欢、贪于。贪于吃喝,懒于做事。
  • 娟好静秀形容容貌秀美,性情柔和。
  • 好骑者堕惯于骑马的人常常会从马上摔下来。比喻善长某一技艺的人,往往因大意而招致失败。
  • 总角之好指小时候很要好的朋友。
  • 好色之徒喜欢女色、玩弄女性之人。
  • 好为人师喜欢当别人的教师。形容不谦虚,自以为是,爱摆老资格。
  • 好恶不同爱好和憎恶各不相同。形容人的志趣、志向和思想感情各异。
  • 好模好样①模样端正。②犹言规规矩矩。
  • 好肉剜疮比喻无事生非,自寻烦恼。
  • 弱不好弄弱:年少;好:喜欢;弄:玩耍。年幼时不爱玩耍。
  • 绝妙好辞辞:同“词”,文辞。用以指极其美妙的文辞。
  • 百年之好永久的好合。指男女结为夫妇。
  • 琴瑟之好比喻夫妻间感情和谐。
  • 好天良夜①美好的时节。②好时光,好日子。
  • 夺人所好强夺别人所喜欢的人或物。
  • 三好二怯指时好时病。形容体弱。同“三好两歹”。
  • 来好息师招致和好,停止战争。
  • 三好两歹身体三天好,两天不好。指时好时病。形容体弱。
  • 言归于好言:句首助词,无义。指彼此重新和好。
  • 恰到好处指说话做事恰好到了最合适的地步。
  • 逞强好胜指显示自己能力强并想胜过别人。
  • 好女不穿嫁时衣比喻自食其力,不依靠父母或祖上遗产生活。
  • 宰相肚里好撑船谀人肚量大。
  • 好善恶恶崇尚美善,憎恨丑恶。
  • 远来和尚好看经比喻外地来的人比本地人更受重视。
  • 忘年之好忘记年龄的交友。即不拘年岁行辈产差异而结交的朋友。
  • 昆弟之好昆:哥哥。像兄弟一样要好。
  • 嫌好道歉说好道坏。指挑剔苛求。
  • 笃志好学笃志:专心一志,立志不变。专心致志,勤奋好学。
  • 江山好改,秉性难移旧时俗语。强调人要改变习性是非常困难的。
  • 急公好施指热心公益,乐于施舍。
  • 急公好义急:急于。热心公益,见义勇为。
  • 各有所好好:爱好。各人有各人的爱好。指人的爱好出自人的本性,只应听其自然。
  • 好生之德好生:爱惜生灵。指有爱惜生灵,不事杀戮的品德。
  • 司马称好喻指老好人是非不分,事理不明。
  • 好奇尚异好:喜欢。尚:注重,喜爱。喜欢和注重奇怪特别的事物。
  • 琴瑟和好比喻夫妇情深和美。亦作“琴瑟静好”、“琴瑟之好”、“琴瑟之欢”、“琴瑟之乐”、“琴瑟和同”、“琴瑟和调”。
  • 投其所好投:迎合;其:代词,他,他的;好:爱好。迎合别人的喜好。
  • 君子好逑逑,通“仇”。仇:配偶。原指君子的佳偶。后遂用为男子追求佳偶之套语。
  • 笃实好学笃实:踏实,实在。认真踏实,爱好学问。
  • 为好成歉比喻好心得不到好报,将恩作仇。
  • 山中无好汉,猢猻称霸王俗语,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同“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 不识好歹不知好坏。指愚蠢,缺乏识别能力。
  • 一床两好比喻夫妇两人情投意合。
  • 紧行无好步走得太急步子就迈不稳。比喻过于仓促,事情就做不好。
  • 好善乐施好:喜欢;善:亲善,善事;乐:乐意;施:施舍。指喜欢做善事,乐意施舍。
  • 嫌好道恶说好道坏。指挑剔苛求。
  • 游手好闲指人游荡懒散,不愿参加劳动。
  • 多快好省数量多,速度快,质量好,成本省。
  • 言归和好指彼此重新和好。同“言归于好”。
  • 嫌好道歹形容嫌恶,挑剔。
  • 贪财好色贪图私利,喜好女色。
  • 说好说歹①指百般劝说或请求。②褒贬,评论好坏。
  • 好酒贪杯指喜欢喝酒。
  • 束修自好犹言束身自修。指约束自己,不与坏人坏事同流合污。
  • 明枪好躲,暗箭难防指公开攻击容易对付,暗地陷害劫难于防备。亦作“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 做好做歹犹言好说歹说。指用各种方法进行劝说。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补充纠错
  • 公事公办公事按公事的原则办,不讲私人情面。
  • 背公营私指损公肥私,违法求利。亦作“背公向私”。
  • 公报私仇假借公事报私人的仇恨。
  •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比喻双方争执,各说自己有理。
  •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八公山:在安徽淮西市西。将八公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是士兵。形容极度惊恐,疑神疑鬼。
  • 出公忘私出于公心忘掉私情。
  • 以私害公指因私情而损害公道或公德。
  • 一秉大公指言论行事全秉公心。
  • 王公大人国君重臣。后泛指高官贵人。
  • 抱冰公事公事:公务。指旧时官场中清苦的差使。
  • 公是公非公认的是非。
  • 以公灭私指出以公心而去掉个人的私情或恩怨。
  • 公忠体国指尽忠为国。
  • 奉公克己指严以律己,一心为公。
  • 生公说法生公:晋末高僧竺道生,世称生公。竺道生解说佛法,能使顽石点头。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
  • 名公巨人指有名望的显要人物。亦作“名公钜人”。
  • 木公金母即仙人东王公和西王母。后用于祝寿,比喻庆寿之主人夫妇。
  • 三旨相公用来讽刺庸禄低能的大官。
  • 黄公酒垆垆:酒肆放置酒坛的土台子,借指酒店,酒馆。又见到了黄公开的那个酒馆。比喻人见景物,而哀伤旧友,或作为伤逝忆旧之辞。
  • 报冰公事旧时官场指清苦的差使。
  • 公规密谏指多方劝谏。公,公开;密,私下。
  • 克己奉公克己:约束自己;奉公:以公事为重。克制自己的私心,一心为公。
  • 廉明公正廉明:清廉,不贪污受贿。不贪污受贿,清明公正。
  • 项庄舞剑,志在沛公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 公私两便对公家私人都便利。
  • 一国三公公:古代诸侯国君的通称。一个国家有三个主持政事的人。比喻事权不统一,使人不知道听谁的话好。
  • 公修公德,婆修婆德指修德属个人,不得兼代。
  • 大公无私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
  • 开诚布公开诚:敞开胸怀,显示诚意。指以诚心待人,坦白无私。
  • 出以公心指考虑事情以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出发点。
  • 凭虚公子凭:依托。比喻假设的人或事。
  • 名公钜卿指有名望的权贵。同“名公巨卿”。
  • 张公吃酒李公颠后有移花接木或顶缸之义。同“张公吃酒李公醉”。
  • 公才公望才:才识;望:名望。才识名望可称公辅的地位。
  • 公平无私办事公平,没有私心。
  • 公平正直公道平等,不偏袒,不营私。
  • 公私两利指对公家私人都有好处。同“公私两济”。
  • 损公肥私损害公家的利益而使私人获利。
  • 公正廉明公平正直,廉洁严明。
  • 公之于众公:公开;之:代指事物的内容;于:向;众:大众。把事情真相向大家公布。
  • 割臂盟公割臂:刺破胳臂;盟:盟约。原指春秋战国时鲁庄公与孟任割破胳臂,订下婚约。后泛指用割破手臂立誓宁约(指男女秘订婚约)。
  • 货贿公行指公开行贿受赂。同“贿赂公行”。
  • 假公营私假借公家的名义,谋取私人的利益。同“假公济私”。
  • 城北徐公原指战国时期齐国姓徐的美男子。后作美男子的代称。
  • 名卿钜公名公巨卿。指有名望的权贵。
  • 梦见周公周公:西周初著名政治家,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原为孔子哀叹自己体衰年老的辞句。后多作为瞌睡的代称。
  • 是非自有公论事情的是非曲直,公众自会作出恰当的评判。
  • 王孙公子旧时贵族、官僚的子弟。
  •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项庄席间舞剑,企图刺杀刘邦。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
  • 公耳忘私一心为公而忘却私事。同“公尔忘私”。
  • 公听并观多方面听取意见和观察事物。
  • 明公正义犹言正式;公开;堂堂正正。同“明公正气”。
  • 白衣公卿古时指进士。唐代人极看重进士,宰相多由进士出身,故推重进士为白衣卿相,是说虽是白衣之士,但享有卿相的资望。
  • 以私废公由于私情而废弃公务。
  • 急公近利近:眼前的。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
  • 名公巨卿指有名望的权贵。亦作“名公钜卿”。
  • 洁己从公保持自身廉洁,一心奉行公事。同“洁己奉公”。
  • 背公向私指损公肥私,违法求利。
  • 丁公凿井比喻传来传去而失真。
  • 涓滴归公涓滴:小水点,比喻细微的东西。形容属于公家的财物全部缴公,不占为私有。
  • 夏五郭公《春秋》一书中,“夏五”后缺“月”字,“郭公”下未记事。比喻文字脱漏。
  • 先公后私先以公事为重,然后考虑私事。
  • 项庄之剑,志在沛公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 未了公案公案:案件,问题。没有解决的案件或事情。
  • 借公行私借公事的名义谋取私利。
  • 大动公惯形容公众愤然而出,主持正义。
  • 公尔忘私一心为公而忘却私事。
  • 公明正大公正无私,光明磊落。
  • 公私两济指对公家私人都有好处。
  • 公正廉洁指廉洁奉公,不循私情。
  • 花花公子指衣着华丽,只会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有钱有势人家的女弟。
  • 明公正气犹言正式;公开;堂堂正正。
  • 天下为公原意是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后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
  • 弃公营私丢弃公益,谋求私利。
  • 欺公罔法欺骗公众,无视法律。
  • 砥节奉公磨砺名节,奉行公事。
  • 枵腹从公枵腹:空腹,肚饥。指饿着肚子办公家的事。形容一心为公。
  • 天公地道形容十分公平合理。
  • 公买公卖公平合理地买卖。
  • 翩翩公子旧时对风流而有文采的富贵子弟的誉称。
  • 公子王孙旧时贵族、官僚的子弟。
  • 舍己为公为公共的利益而舍弃个人的利益。
  • 例行公事按照惯例办理的公事。现在多指刻板的形式主义的工作。
  • 货赂公行赂:贿赂;公行:公开。公开用金钱、财物收买别人进行不正当的活动。
  • 奉公正己奉行公事严格地约束自己。
  • 假公济私假:借;济:帮助。假借公家的名义,谋取私人的利益。
  • 因公假私借公务谋取私利。
  • 贿货公行指公开行贿受赂。同“贿赂公行”。
  • 公道合理指处理事情公正符合情理。同“公平合理”。
  • 公平合理指处理事情公正符合情理。
  • 公正无私办事公正,没有私心。
  • 持论公允指言论公平并合于情理。
  • 山公倒载指醉酒后躺倒在车上。形容烂醉不醒。
  • 一秉至公秉:掌握、主持;至:极、最。办事一切都出于公心。形容大公无私。
  • 推诚布公示人以诚,公正无私。
  • 洁己奉公保持自身廉洁,一心奉行公事。
  • 廉洁奉公廉洁:清白;奉公:奉行公事。廉洁不贪,忠诚履行公职,一心为公。
  • 七相五公所举皆汉代公卿,后泛指众多的文武大臣。
  • 直入公堂比喻言行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 对薄公堂在法庭上受审问。
  • 对簿公堂簿: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公堂:旧指官吏审理案件的地方。在法庭上受审问。
  • 托公报私借公事报私怨。
  • 公报私雠假借公事报私人的仇恨。同“公报私仇”。
  • 无肠公子指螃蟹。
  • 明公正道犹言正式;公开;堂堂正正。同“明公正气”。
  • 忧公忘私关心公益,不顾私利。
  • 忧国奉公心怀国家,努力做好工作。
  • 洗手奉公比喻忠于职守,廉洁奉公。同“洗手奉职”。
  • 夙夜在公从早到晚,勤于公务。
  •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
  • 游闲公子指游手好闲的富家子弟。
  • 名公钜人指有名望的显要人物。同“名公巨人”。
  • 秉公无私秉公:主持公道。指做事公道不掺杂私念。
  • 贿赂公行贿赂:因请托而私赠财物;公行:公开做。指公开行贿受赂。
  • 退食自公减膳以示节俭。指操守廉洁。
  • 公平交易公平合理的买卖。
  • 公私兼顾公家和个人双方的利益都得到照顾。
  • 文章巨公巨:大。文章大家。形容文才出众。
  • 获隽公车汉代曾以公家车马送应举的人,后以公车指入京应试的人。“获隽公车”为会试得中的意思。
  • 奉公不阿奉行公事而不去迎合别人。
  • 卖公营私指出卖公众利益以谋求个人私利。
  • 废私立公指去私为公。
  • 因公行私借公务谋取私利。同“因公假私”。
  • 秉公灭私主持公道,灭除私念。
  • 秉公任直持心公正,处事正直。
  • 正明公道指正大光明。
  • 公门桃李公:对人的尊称。尊称某人引进的后辈、栽培的学生。
  •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比喻双方争执,各说自己有理。
  • 公私交困公家私人均陷困境。
  • 自有公论指事情的是非曲直公众自然会有评论。
  • 公而忘私为了公事而不考虑私事,为了集体利益而不考虑个人得失。
  • 公正不阿公平正直而不曲意迎合。
  • 公子哥儿指富贵人家只讲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
  • 王公贵戚泛指皇亲国戚。
  • 张公吃酒李公醉比喻由于误会而代人受过。
  • 丑媳妇总得见公婆比喻隐藏不住,总要露相。
  •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太公:指周初的吕尚,即姜子牙。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
  • 文章钜公文章大家。形容文才出众。同“文章巨公”。
  • 秉公办理秉:掌握,主持。公:公法。根据公道办事。
  • 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 托公行私犹言假公济私。假借公家的名义,谋取私人的利益。
  • 啬己奉公啬:节俭。自己节俭,尽力办好公共的事业。
  • 奉公如法奉行公事,遵守法令。
  • 周公吐哺后用为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
  • 奉公守法奉:奉行;公:公务。奉公行事,遵守法令。形容办事守规矩。
相关汉字解释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