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济世安邦

jì shì ān bāng
assist one 's generation and bring comfort to the common people
“济世安邦”的成语拼音为:jì shì ān bāng,注音:ㄐㄧˋ ㄕˋ ㄢ ㄅㄤ,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安邦定国,年代:古代成语,出处:元·无名氏《九世同堂》第一折:“你学济世安邦策,按六韬三略书。”,基本解释:济:拯救;邦:国家。拯救时世,安定国家。,例句:明代·罗贯中《三国演义》:“使君有治世之才,原托庙堂之职,济世安邦,救民于水火之中。”
拼音 jì shì ān bāng
注音 ㄐㄧˋ ㄕˋ ㄢ ㄅㄤ
词性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安邦定国
英文 assist one 's generation and bring comfort to the common people
年代 古代成语
解释 济:拯救;邦:国家。拯救时世,安定国家。
出处 元·无名氏《九世同堂》第一折:“你学济世安邦策,按六韬三略书。”
例句 明代·罗贯中《三国演义》:“使君有治世之才,原托庙堂之职,济世安邦,救民于水火之中。”
补充纠错
上一个成语: 济弱扶倾
下一个成语: 济世安民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补充纠错
  • 经邦纬国经、纬:本指丝织物的纵线和横线,引申为治理、规划。邦:国家。指治理国家。
  • 一言兴邦指一句话可以兴国。
  • 邦国殄瘁殄:尽,绝;瘁:病。形容国家病困,陷于绝境。
  • 一言丧邦指一句话可以亡国。
  • 人亡邦瘁指贤者不在位,国家因而衰败。
  • 唇齿之邦嘴唇与牙齿互相储存依存。比喻双方关系密切,利害与共。
  • 邦以民为本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种反映,认为万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治国应以安民、得民作为根本。
  • 礼仪之邦礼仪:礼节和仪式;邦:国家。指讲究礼节和仪式的国家。
  • 怀宝迷邦怀宝:具有才德;迷邦:让国家迷乱。旧指有才德而不出来为国家效力。
  • 父母之邦指祖国。
  • 经邦论道指治理国家,谈论治国之道。比喻位居高层。
  • 论道经邦研究治国之道,以经营治理国家。
  • 入邦问俗到别的国家或地方去,先要了解它的风俗习惯。同“入国问俗”。
  • 兴邦立国邦:国家。建立并振兴国家。
  • 本固邦宁指人民安居乐业则国家太平。
  • 多难兴邦邦:国家。国家多灾多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激励人民奋发图强,战胜困难,使国家强盛起来。
  • 怀道迷邦犹言怀宝迷邦。旧指有才德而不出来为国家效力。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补充纠错
  • 彬彬济济形容人才盛多的样子。
  • 经纶济世指具有治理国家,经世济民的才能。经纶:整理丝缕,引申为处理国家大事。济世:救世。
  • 人才济济济济:众多的样子。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
  • 劫富济贫劫:强取;济:救济。夺取富人的财产,救济穷人。
  • 拔毛济世指受轻微损失而能有利于世人。
  • 济济一堂济济:形容人多。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 匡时济世匡:纠正。济:救助。挽救动荡的局势。使其转危为安。
  • 匡俗济时匡:纠正;济:救助。拯救社会时局和风气,使之归于正道。
  • 水火相济,盐梅相成烹饪赖水火而成,调味兼盐梅而用。喻人之才性虽各异,而可以和衷共济。
  • 济窍飘风指大风止则所有的窍孔都空寂无声。后比喻毫无影响与作用的事物。
  • 济贫拔苦指救援贫苦人家。
  • 济世救人济:拯救。拯治时世救济人民。
  • 同恶共济坏人互相勾结,共同作恶。同“同恶相济”。
  • 济河焚舟济:渡;焚:烧。渡过了河,把般烧掉。比喻有进无退,决一死战。
  • 济困扶危济、扶:帮助。救济贫困的人,扶助有危难的人。
  • 恩荣并济恩荣:恩惠荣宠。济:调济。恩惠与荣耀两种手段一起施行。
  • 济世安民使国家得到治理,百姓安居乐业。
  • 振贫济乏接济贫穷的人和没有依靠的人。亦作“振穷恤寡”、“振穷恤贫”。
  • 材优干济指才能优异,有干练的办事能力。
  • 济苦怜贫救济爱惜穷苦的人。
  • 扶危济困扶:帮助;济:搭救,拯救。扶助有危难的人,救济困苦的人。
  • 济弱锄强济:帮助;锄:铲除。帮助弱者,铲除强暴。
  • 不存不济指支持不住,受不住。
  • 同心共济指齐心协力,克服困难。亦作“同心协济”。
  • 同舟共济舟:船;济:渡,过洒。坐一条船,共同渡河。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也比喻利害相同。
  • 济世安邦济:拯救;邦:国家。拯救时世,安定国家。
  • 济世安人拯救时世,安定人民。
  • 缓不济急缓:慢;济:救助。缓慢的行动适应不了紧急的需要。
  • 缓急相济缓:和缓,舒缓;急:危急,急迫。不论在平时还是在紧急之时都给予帮助。
  • 合衷共济犹言同心协力。
  • 世济其美指后代继承前代的美德。
  • 无济于事济:补益,帮助。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比喻不解决问题。
  • 首尾共济济:帮助;救济。比喻互相支持互相帮助。
  • 济人利物指救助别人,对世事有益。
  • 济世之才济世:拯救时世。能够拯救时世,治理国家的人才。
  • 济寒赈贫济:救济;赈:赈济。救助寒苦,赈济贫穷。
  • 公私两济指对公家私人都有好处。
  • 以水济水用水来给水增味。比喻随声附和,对事情没有好处。
  • 扶倾济弱倾:倒塌,这里指遇到困境的人。扶助困难的人,救济弱小的人。
  • 假公济私假:借;济:帮助。假借公家的名义,谋取私人的利益。
  • 济世匡时济:拯救;匡:匡正。拯救人世,匡正时政。
  • 匡国济时匡正国家,挽救时局。
  • 博施济众博:广泛;济:救济。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 普济群生佛家语,认为大众营营扰扰,如溺海中,佛以慈悲为怀,施宏大法力,尽力救济他们以便登上彼岸。同“普度众生”。
  • 文章经济文章和经世济民之才。
  • 同心协济指齐心协力,克服困难。同“同心共济”。
  • 济弱扶倾弱:弱小;倾:倒塌,比喻境遇困难。扶助弱小和处境困难的人。
  • 相呴相济指互相救助。
  • 时运不济时机和命运不佳。
  • 打富济贫打击豪绅、地主,贪官污吏,夺取其财物救济穷人。
  • 以不济可指用否定错误意见的办法,帮助国君走上成功之路。不,同“否”。济,成。
  • 饔飧不济一日三餐不能自给。形容穷苦。同“饔飧不继”。
  • 和衷共济衷:内心;济:渡。大家一条心,共同渡过江河。比喻同心协力,克服困难。
  • 救世济民挽救天下,拯济百姓。
  • 文奸济恶掩饰奸诈,助长恶行。
  • 同敝相济犹同恶相济。坏人互相勾结,共同作恶。
  • 经济之才指治国安民的才能。
  • 宽猛并济指政治措施要宽和严互相补充。同“宽猛相济”。
  • 宽猛相济宽:宽容;猛:严厉,猛烈;济:相辅而行。指政治措施要宽和严互相补充。
  • 表里相济表里:指内外;济:救助。原意是指内外互相庇护。后泛指内外互相救助。
  • 普济众生佛家语,认为大众营营扰扰,如溺海中,佛以慈悲为怀,施宏大法力,尽力救济他们以便登上彼岸。同“普度众生”。
  • 同恶相济同恶:共同作恶的人;济:助。坏人互相勾结,共同作恶。
  • 相克相济互相制约而又互相促进。
  • 匡时济俗匡:纠正;济:救助。拯救社会时局和风气,使之归于正道。
  • 扶危济急犹扶危济困。
  • 拨乱济危平定乱世,救济危难。
  • 凤毛济美旧时比喻父亲做官,儿子能继承父业。
  • 刚柔相济刚强的和柔和的互相调剂。
  • 拨乱济时平定乱世,救济时势。同“拨乱济危”。
相关汉字解释 补充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