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履霜之戒

lǚ shuāng zhī jiè
The ring of frost
“履霜之戒”的成语拼音为:lǚ shuāng zhī jiè,注音:ㄌㄩˇ ㄕㄨㄤ ㄓ ㄐㄧㄝ ˋ,词性:偏正式;作宾语;指灾祸将临当知所以戒慎,年代:近代成语,出处:《易·坤》:“履霜坚冰至。”,基本解释:走在霜上知道结冰的时候快要到来。比喻看到眼前的迹象而对未来提高警惕。,例句:唐朝·杜牧《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小解箕山泽,履霜之戒明。”
拼音 lǚ shuāng zhī jiè
注音 ㄌㄩˇ ㄕㄨㄤ ㄓ ㄐㄧㄝ ˋ
词性 偏正式;作宾语;指灾祸将临当知所以戒慎
英文 The ring of frost
年代 近代成语
解释 走在霜上知道结冰的时候快要到来。比喻看到眼前的迹象而对未来提高警惕。
出处 《易·坤》:“履霜坚冰至。”
例句 唐朝·杜牧《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小解箕山泽,履霜之戒明。”
补充纠错
上一个成语: 履霜坚冰
下一个成语: 履霜知冰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补充纠错
  • 鸡鸣戒旦怕失晓而耽误正事,天没亮就起身。
  • 后车之戒对后面跟上来的车子的警戒。比喻以前的失败或挫折,可以作为以后做事情的借鉴或教训。
  • 惩一戒百惩罚一人以警戒众人。同“惩一警百”。
  • 戒骄戒躁戒:警惕,预防。警惕并防止产生骄傲和急躁情绪。
  • 丰屋之戒指高大其屋,将有覆家之祸,应引以为戒。
  • 戒备森严戒:警戒;备:防备。警戒防备极严密。
  • 覆车之戒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作为以后的教训。
  • 覆舟之戒推翻船的教训。比喻失败的教训。
  • 清规戒律原指佛教徒所遵守的规则和戒条。现比喻束缚人的繁琐不合理的规章制度。
  • 持满戒盈端盛满之水而留心不外溢。比喻居高位而能警戒自己不骄傲自满。
  • 前覆后戒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做为以后的教训。
  • 引以为戒引:用;戒:鉴戒。指把过去犯错误的教训拿来作为警戒,避免重犯。
  • 戒奢宁俭戒:戒除;奢:奢侈;宁:宁可,宁愿;俭:节俭。宁愿节俭,也要戒除奢侈。
  • 在色之戒指色欲方面的戒忌。
  •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 劝善戒恶惩罚坏人,奖励好人。同“劝善惩恶”。
  • 君子三戒戒:戒规。君子有三条戒规:少年时戒美色;壮年时戒殴斗;老年时戒贪图。
  • 坐戒垂堂不坐在屋檐下,恐瓦堕伤身。形容自爱、谨慎。
  • 谆谆告戒恳切耐心地教诲劝告。
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补充纠错
  • 卖履分香旧时比喻人临死念念不忘妻儿。
  • 安常履顺习惯于平稳的日子,处于顺利的境遇中。同“安常处顺”。
  • 足不履影比喻循规蹈矩。
  • 如履平地履:踩。像走在平地上一样。比喻从事某项活动十分顺利。
  • 承星履草头戴星光,脚踏草地。形容早出晚归辛勤劳作。
  • 行不履危不走有危险的地方。
  • 席履丰厚比喻祖上遗产丰富。也形容生活优裕。同“席丰履厚”。
  • 履汤蹈火身入汤火。比喻处苦难之境。
  • 遗簪堕履比喻旧物或故情。同“遗簪坠屦”。
  • 登锋履刃踩踏刀剑的锋刃。比喻冲锋陷阵在最前头。
  • 步履蹒跚蹒跚:走路一瘸一拐的样子。形容走路腿脚不方便,歪歪倒倒的样了。
  • 戴圆履方履:踩着;圆、方:古人以为天圆地方。头顶着天,脚踩着地。指生活在人间。
  • 分香卖履旧时比喻人临死念念不忘妻儿。
  • 以冠补履冠:帽子;履:鞋子。用帽子补鞋。比喻以贵重物品配贱物。
  • 据义履方根据正道立身行事。
  • 黄冠草履粗劣的衣着。借指平民百姓。有时指草野高逸。同“黄冠草服”。
  • 章甫荐履冠被垫在鞋子下。比喻上下颠倒。
  • 鸣玉曳履佩玉饰曳丝履。指获高官厚禄。
  • 跋履山川形容远道奔波之苦。参见“跋山涉水”。
  • 进退履绳前进后退均合规矩。同“进退中绳”。
  • 杖履相从指追随左右。
  • 履薄临深比喻身处险境,必须十分谨慎。
  • 履信思顺笃守信用,思念和顺。
  • 截趾适履脚大鞋小,切断脚趾去适应鞋子的大小。比喻勉强凑合或无原则的迁就。
  • 剑及履及形容行动坚决迅速。同“剑及屦及”。
  • 戴天履地戴:顶着天;履:踏,踩着。头顶着天,脚踩着地。形容人活在天地之间。比喻恩德深广,如天高地厚。
  • 席丰履厚席:席子;指坐具;丰:多;履:鞋子,指踩在脚下的东西;厚:丰厚。比喻祖上遗产丰富。也形容生活优裕。
  • 履舄交错履舄:泛指鞋子。鞋子杂乱地放在一起。形容宾客很多。
  • 履险如夷履:踩踏;夷:平坦。走在危险的地方就象走在平地一样。比喻平安地渡过困境。
  • 冠履倒置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
  • 步雪履穿形容人穷困潦倒。
  • 蹈仁履义遵循仁义之道。
  • 杖履纵横形容游人来往不绝。
  • 如履薄冰履:践、踩在上面。象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 履机乘变犹随机应变。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
  • 登高履危比喻诚惶诚恐。
  • 履盈蹈满指荣显至极。
  • 贵冠履轻头足比喻主次或轻重颠倒。
  •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走过瓜田,不要弯下身子提鞋;经过李树下面,不要举起手来整理帽子。比喻避嫌疑。
  • 孤履危行指行为孤高独特。
  • 削足适履适:适应;履:鞋。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的牵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
  • 履仁蹈义履、蹈:执行。指履行仁义之道。
  • 履丝曳缟穿丝履,着缟衣。形容奢侈。
  •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比喻避嫌疑。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 冠袍带履帽子、袍子、带子、鞋子。泛指随身的必须用品。
  • 冠上履下比喻上下分明,尊卑有别。
  • 戴清履浊犹戴天履地。清指天,浊指地。
  •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走过瓜田,不要弯下身子提鞋;经过李树下面,不要举起手来整理帽子。比喻避嫌疑。
  • 步履维艰指行走困难行动不方便。
  • 戴玄履黄犹戴天履地。玄指天,黄指地。形容人活在天地之间。
  • 遗簪弊履比喻旧物或故情。同“遗簪坠屦”。
  • 西装革履身穿西装,脚穿皮鞋。形容衣着入时。
  • 如履如临形容做事极为小心谨慎。
  • 履穿踵决鞋子破了,露出脚后跟。形容很贫苦。
  • 临深履薄深:深渊;履:踩踏;薄:薄冰。面临深渊,脚踩薄冰。比喻小心谨慎,惟恐有失。
  • 履险蹈危指经历危险。
  • 冠履倒易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
  • 不衫不履衫:上衣;履:鞋子。不穿长衫,不穿鞋子。形容不修边幅的样子。
  • 整冠纳履比喻易招惹嫌疑的行动。
  • 监市履狶比喻善于体察事物。
  • 曝骨履肠暴露尸骨,踩踏肠子。极言所酿战祸之惨烈。
  • 遗簪坠履比喻旧物或故情。同“遗簪坠屦”。
  • 正冠纳履端正帽子,穿好鞋子。古时讲李树下不要弄帽子,瓜田里不要弄鞋子,以避免有偷李摸瓜的嫌疑。亦作“正冠李下”。
  • 履足差肩足与足,肩与肩相接近,形容极亲近。
  • 截趾適履犹削足适履。比喻本末倒置或勉强凑合。
  • 纳履决踵纳:穿;履:鞋;决:破裂;踵:脚后跟。穿鞋而后跟即破。比喻穷困、窘迫。
  • 纳履踵决纳:穿;履:鞋;踵:脚后跟;决:破裂。提上鞋,鞋的脚后跟处却破裂。形容处境困难。
  • 郑人实履郑人:春秋时期郑国人。履:鞋。郑国人买鞋。比喻只相信书本,不相信客观实际。多用以讽刺教条主义者。
  • 履险若夷走险路如行平地。比喻不畏困难或本领高强。同“履险如夷”。
  • 郑人买履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
  • 刖趾适履鞋小脚大,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大小。比喻不合实际,勉强迁就,生搬硬套。
相关汉字解释 补充纠错